肉宅屋

重生十七岁,我靠抽奖身家破亿 第22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我,我已经想清楚了,就算只剩一个学期,我也不读博了,如果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那个姓姜的下岗,不要再祸害后面的学弟学妹,我愿意配合你。”
    这番话说出来,江淮整个人就像是被抽走了最重要的精气神一样,他放弃了他一直以来坚持的读博学业。
    想当初,他从一所211大学的研究生考入水木大的博士生时,是多么的意气风发,那个时候,他甚至觉得自己即将走上人生的康庄大道!
    但很快,他就发现,在姜德民手下读博这个选择,成了他黑暗未来的开启。
    正常读博学校都会津贴发放,一年加起来有一万五千块正好交学费,自己寒暑假再打打工,所以虽然在北京,但是江淮以为节省一些也够用。
    但是自从到姜德民的手下读博开始,江淮就没有拿到过钱,不仅仅是做学校内的项目没有工资,有时候帮姜德民做一些校外的私活也是没有一分钱拿的。
    但是江淮忍了,他太想读博成功,然后获得一份高薪的工作,然后让外公外婆能够安心养老。
    可是,就是这样咬紧了牙齿,每天都要抽空去做兼职,才能凑够的学费和吃馒头才够的生活费熬过的三年半。
    姜德民竟然告诉自己,毕业之前要给他送一份价值超过一万块的谢师礼,他才会让自己毕业。
    一万块,自己寒假每天打两份工,才攒够的这学期的生活费,前两天给外公打电话,电话那头的外公一边说话一边咳嗽。
    可自己都不敢问外公,是不是生病了?应该去镇上看医生。
    因为江淮知道,说这些有什么用呢?
    自己是能给外公打钱还是能回现在就坐车回老家带外公去看医生?
    自己什么都做不到。
    “就剩一个学期,那这个博还是要读的,如果你缺钱我可以先借给你,等你毕业后找到工作再还给我。”
    毕竟是在水木大读了三年博,但凡想工作,那外面愿意聘用他的企业,可是一串一串的。
    听见刘晨的话,江淮愣了一下,这是他求学路以来,第一个愿意主动借钱给他的人。
    “如果你是想让我帮你做什么事情,只要是能让姜德民不再当博导,我不要钱也会做的,我叫江淮,这是我的手机号。”
    江淮以为刘晨是担心自己胆小,不敢参与,所以特意再次重申只要是能掰到姜德民,他都会积极参与。
    刘晨看着眼前这个一再强调不要钱的老实人江淮同学,叹了一口气。
    “江淮同学,不,我是认真的,我叫刘晨,是去年入学的大一新生,我有个舍友是你的同门师妹,她叫秦灿灿,不知道你有没有印象。”
    秦灿灿的名字说出来,江淮的脸上倒是比之前多了一些腼腆的笑容。
    “我记得,秦灿灿同学也非常努力,不过秦灿灿同学家是本地的,所以寒暑假也被导师抓着干私活。”
    秦灿灿居然是本地的吗?
    刘晨回想了一下自己和秦灿灿聊天时的口音,唔……普通话格外的标准啊?
    “所以,我想让你拍下导师的一些证据,比如挪用学生的补贴,实验项目里的不规范操作,或者是让你们给他干私活……”
    说了一长串,然后刘晨将录音笔和偷拍摄像头给了江淮,最后,刘晨掏出了一万多块钱给江淮。
    江淮看见这笔钱,立马后退两步,拉开了和刘晨之间的距离,然后连连摆手:“这,我不能要你的钱,刘晨学妹,你,你不担心我会拿着这些东西跑了吗?”
    看见江淮学长这着急的样子,刘晨忍不住宽慰:“江淮学长,你要对自己的学历有信心啊!就算你放弃了读博,研究生毕业的计算机人才,只要去了阿里,腾讯,五六年后年薪十几万二十万随便拿的。
    再说了,这笔钱是让你给姜德民的,你就说你借的亲戚的钱,放松姜德民的警惕,这样我们才好接近他,记录下他的证据。
    剩下的钱你拿去买两身冬衣,等你毕业了,我还打算把你招进我的公司,你可要保重好身体,到时候好好工作。”
    听说是和计划有关系,江淮这才接过刘晨手中递过去的钱。
    接是接了,但江淮觉得自己现在就像是在做梦一样。
    而刘晨此时也终于听见了系统的任务完成的声音。
    ‘拯救江淮任务完成,获得隐藏转盘抽奖券一张,以发送至系统背包。’
    “你说,把我招进你的公司?可是……我好像听说过你的公司是,是做食品的?”
    刚刚获得了隐藏转盘抽奖券的刘晨听见这话,倒是心情颇好地说道:
    “怎么,谁规定了我们办食品厂的不能走科技化管理的路线了?好了好了,我先回去赶着吃饭,等你觉得收集得差不多了,或者是有什么困难的地方,发qq给我就行。”
    江淮狠狠点头:“好的,我一定努力!”
    刘晨看着江淮那恨不得现在马上就去找姜德民的样子,还是给他的身上连续扔了三张好运符。
    “那么,江淮学长就拜托了,加油!”
    “加油!”
    和江淮两人兵分两路离开了小树林,刘晨回到寝室开始吃起了盒饭,幸亏系统出品的饭盒带保温功能,不然这么长时间下来,饭菜都吃不了了。
    接下来几天时间,刘晨开始跟着食品系大二的课程上课,这也就导致了,大一的课程上,大家惊奇地发现,一向坐在前排中间,上课积极参与的三好学生刘晨。
    居然逃课了!
    而且这一逃,还是全部课程!
    熊晚坐在教室的中后排,等着老师来上课的空隙,对坐在旁边的男朋友姜高问道:
    “像刘晨这样,把全部的课程都给逃了的,学校没什么惩罚吗?”
    姜高摇摇头:
    “好像没有,我们水木大倡导开放自由,上进探索,只要你能够在期末考试成绩上及格,说服各科老师,就不会有惩罚。”
    熊晚听见这话,有些可惜,在她看来,要是能够因为逃课的事情让学校通报批评,甚至是开除学籍之类的,那才叫新的一年发生的好事。
    不过,想到自己可能期末考试又不及格的未来,熊晚又觉得,管得松一些也好,起码给了自己操作的空间。
    想到这里,熊晚不禁开始关心起了自己男朋友的老爸。
    “亲爱的,你爸最近还在忙吗?”
    姜高听见熊晚问起老爸的事情,当下自豪地挺起了胸膛。
    “听说是在争取做什么大数据课程,和种花数据库有关联,最近挺忙的,我都不怎么能在家看见他,如果这个项目能够接手,估计要忙好几年了”
    熊晚听到这里,点了点头:
    “那是挺重要的,还顺利吧?”
    姜高犹豫了一秒,事实上他也不太清楚顺不顺利,但是在看见女友熊晚崇拜的眼神后,还是夸下海口:
    “我爸都出马了,还能不顺利?放心吧!”
    第45章 姓姜的挺多啊
    连续几天跟着大二课程上课的刘晨也和大二的学姐学长们混了个脸熟。
    因为辅导员提前打了招呼,大二的课程老师们对于刘晨的蹭课行为几乎默认。
    剩下的那么两个觉得刘晨把学习当儿戏胡闹的,在上课时刻意抽刘晨回答问题,结果她答得比自己这群大二学生们更好后,也直接倒戈。
    这样的好苗子,就应该充分灌溉知识的养分,让她能够茁壮成长!
    当然了,刘晨是上得挺开心的,但是同为食品系的大二生们就迎来了痛苦的学习生涯。
    如果他们知道内卷这个词的话,一定会毫不犹豫将它用在刘晨的头上。
    这位学妹不仅卷同年级的学生,竟然还来卷他们这帮大二的,没看见,之前几乎不怎么布置作业,也很少课堂提问的这帮老师。
    现在就如同被刺激到了一般,每次上课都疯狂抽问,这就算了,这帮丧心病狂的老师们竟然还开始布置起了课后作业!
    这也就导致了这帮食品系大二的同学们发现了一个令人痛苦的事实。
    他们的知识点好像真的有点不扎实……然后开始了疯狂学习的大学生涯。
    刘晨是不知道这些的,她只觉得自己在一对一补习中学到的知识是真的扎实,且因为学过了一次,又自己复习之后,又再在课堂上学习一遍,期末考试不考个满分,刘晨都觉得对不住自己。
    兴致冲冲期末要考满分的刘晨此时正坐在新组装好的放在卧室阳台上的人体工程椅上,以往就连拉上也阻挡不了多少阳光的单层窗帘已经被她换成了百叶帘。
    当然了,刘晨还是没有放过在百叶帘后再加一层遮光帘,这样一来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甚至可以说是伸手不见五指。
    此时遮光窗帘拉上,整个房间漆黑一片,刘晨却平静地坐在椅子上,从系统背包中拿出了那张自己前几天得到的隐藏转盘抽奖券。
    是的,刘晨这几天一直没用,倒不是因为别的,单纯因为太忙了。
    这张红色的卷此时被刘晨捏在手中,散发着淡淡的荧光在空中无风自动飘扬。
    “使用。”
    刘晨此话一出,抽奖券顿时分解成了点点荧光,然后聚集成了一个巴掌大的黑金色转盘,刘晨费力地看了一下,上面的扇形图案里只写了1,2,3,4,没有写具体的奖品。
    刘晨只得直接开始了抽奖环节,把奖抽了就会知道奖品到底是什么了。
    “抽奖。”
    黑金色的转盘开始了转动,转了大概半分钟后,奖品的指针停留在了整个转盘上最窄的扇形区域,写着1的那部分。
    ‘恭喜宿主,获得了百变完美生产线一条,该生产线优品率百分百,当下100+生产线都可随意变换,注:一经确定生产线类型,两年内改变不了。’
    生产线?
    百变完美生产线?
    卧槽,牛逼!
    刘晨看着这缩小版的生产线浮在半空中,小心翼翼地屏住了呼吸,就怕一个大喘气,把这生产线给吹坏了。
    大概是因为刘晨的小心翼翼有些过于明显,系统此时还贴心讲解:
    “生产线放置的时候才会出现真实的,现在看见的是样板模型。”
    “哦哦,这样啊,那我就放心了。”
    刘晨嘴里说着放心,却让样板模型在自己面前变大,然后360度旋转观察。
    最后,刘晨得出了一个结论:
    “这条生产线,可以用在厂里做饮料的生产线。”
    倒不是别的什么原因,单纯就是因为饮料的生产线太贵了!
    如果想要陈老爷子平日里用的那种纯进口的饮料生产线,那基本上都是四百万往上走。
    没办法,谁让咱们国内的机械制造暂时还没有本土化,刘晨可是依稀记得,自己重生前,王东买了一个什么自动化生产线,纯国产,只要几十万。
    这就是制造业技术难题攻克后的好处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