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最后一个道士 第17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嘛,那东西也的确是在这河里冲下来的,我本是打算拿那个多引些盗墓贼来的。我年纪大了,这片山守不住了,我就寻思着弄点动静出来好让政府来注意这里,把它交给政府总比到时候连我的棺材都被撬了要好吧。”查文斌是这么想到,原来这老农的心思是如此缜密,不过这也幸亏是落在了超子手中,要真是落在盗墓贼的手里,这个老农行怕是现在已经凶多吉少了。
    “您放心吧,跟我们一块儿的就有政府的人,只是这地方好像也不大太平,您在这儿住的那么久了,有遇到过啥怪事没?”
    那老农收起枪来坐在门口那个石磨上道:“嘿嘿,小哥不是政府里头的吧?”
    “不是。”“那你是干啥的哦?”“我是个道士。”“……”
    两人就这样开始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开了,那老农也是个话痨,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就是建立在坦诚的基础上。查文斌对他没有隐瞒任何,老农自然也就愿意和他说,任何一个在大山里头住了一辈子的人都会有满肚子的话。
    老农说,很早以前他们的祖辈就是这儿守陵了,但是陵在哪里他也不知道,山上那些个坟包包都是他们程家一代又一代的守陵人自己的墓穴,长辈对下一辈唯一的教诲就是守好这方圆五公里内的这片大山。或许是祖先亡灵的保佑,数千年来,这小小的一亩三分地逃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天灾和人祸,就连那次席卷了整个浙西北的太平天国运动也没有惊扰到这里。但是每一代的祖先都会对自己的子嗣留下这样一个规定:夜半不过桥!
    所有的住宅都修建在山的东边,而坟地都在西边,东西两边中间有一道石桥连接,桥下就是那条小溪。白天这里的人可以去西边的土地和山林间劳作,但是过了午夜时分,任何人等不能跨过那道通向西边的桥。老人们说晚上,这道桥是留给先祖们回家用的,若是出去便会扰了先祖们的亡魂,那是要受到惩罚的。
    原先最多的时候,这里有三十来户人家,小村庄里尽量保持着互相通婚,不得已的时候他们会选择去很远的地方“买”媳妇回来延续子孙后代,这样封闭的模式造成的后果就是人口开始逐渐减少。到了他们这一代,就只剩下了四户,如今那三户又都迁了出去,用老农的话说他们已经背叛了祖先的遗训。
    在物质文明还未足够发达的一百年前,人们只需要有土地便可以立足,但是今天,人们更多的渴望的是都市和现代。在欲望的冲击下,任何信仰都是会被动摇的,老农说他并不恨他们,因为祖先已经给贪婪的后代们实施了惩罚。
    1984年,除了老农之外的最后一户人家就已经迁了出去。1985年冬至的前一天,其中一户已经迁出去的人又折了回来,那人按辈分是老农的侄子,名叫做程明德。他回来的那一天还带着一个异乡人,说的话老农听不懂,像是广东口音。他们二人也是借宿在老农家中,老农宅心仁厚,自家侄子当然是热情款待,谁知到了半夜,那两人摸了漆黑准备出门。
    冬天,山里冷,取暖用的是木炭放在铜盆里。因为没有灯,两人踩翻了铜盆惊扰到了老农,老农起床询问,只见那两人手里拿着各种镐头和铁棍。质问之下,程明德亲手把老农给绑在了家中的门柱上,那时老农才明白着两人是回来盗墓的。
    正所谓日防夜防,家贼难防,程明德80年代南下广州准备发财,但又无一技之长很快就落得流浪街头。后经几个流氓介绍,结识了一名港商,在两广地带干起了盗墓的勾当。程明德提起了自己的祖辈是守陵人,但凡是有专人看守的陵墓不是皇族也是贵族,那名港商便派了一个懂行的马仔跟他一块儿回来摸情况,不想惊扰到了自己叔伯,索性露出强盗本色。
    老农无力阻止,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侄子和外人奔向世世代代守护着的大山,要说程明德早就忘了先祖的遗训,什么半夜不过桥的规矩已经完全被欲望所打败了。这大山里头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老农就是挣扎也是白费力气,一直到了第二天下午他才挣脱开了绳索,提着猎枪就准备去找那两人。哪里想到,才走到桥上就看见下面小溪里头躺着两具尸体,均是面部朝上,四肢张开。
    那桥下有一方小水潭,水深不足一米,这两人就算是掉下去也不可能被淹死。尸体就在水潭里头形成的回流里来回的打着转儿,老农当时选择了报官,法医最后的鉴定结果是:冬天桥上结冰,两人是因为脚滑落水溺亡的。
    那个年代刚好又是严打,程明德和那个马仔的身份很快被核实,作为两个有前科的人,官方给他们下的定论是:两个流窜多地的流氓在入室抢劫后慌乱逃窜意外致死。
    这件事,老农一直认为是祖先显灵惩罚了恶人,也更加坚定了他守陵的决心。
    第437章 烽火台
    守护一座宝藏的故事多见于小说或者野史,但这样的故事却往往真有其事,守护的人甚至不知他守护的到底是何物,那是一种信仰,一种对祖先的承诺。程老农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从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的祖父就告诉他后面那座山是他必须用一生去守护的东西。
    查文斌堪舆风水的经验说不上是顶级,但也不至于看走眼,无论是地形还是方位此处都不是绝佳的阴宅选址,能让一家人世代用生命去守护的,同样绝对不可能是一座简单的祖坟山。
    枫树林里那个模糊耸立的阴影,那些巨大的长条石块,他相信那是一座来自前人的遗址。他是一个合格的倾听者,但绝不是一个合适的询问者,他没有超子的口才,更多的他习惯于收集对方的信息加以判断,所以,心中的诸多疑问连一个字都没有提。
    第二天一早,大山就头痛,他只觉得自己太阳穴附近的两根神经都要爆炸了。见到老人的时候,他还嚷嚷着昨晚的那酒后劲真足,他从不会去怀疑,在大山的世界里,只要是能跟查文斌亲近的人一定是好人。
    老农煮了一碗黑漆漆的东西用碗装着让他喝,说是解酒的,大山一口气灌了下去顿时觉得肚子里那股难受退了下去,其实查文斌知道那是解药。
    上午七点,超子他们就先到了,有很多所需要的装备都是雇了骡子驮进来的,为了照明,超子甚至弄来了一台汽油发电机。冷所长回省城去打报告了,作为一次探测性的发掘,他不需要准备太多,相信明天就能带着手续回来了。
    冷怡然的工作证让老农彻底打消了心中的疑虑,他哭着说守了一辈子的地方终于可以交给政府去处理了,但是他能提供的线索实在太少了。
    查文斌倒是对那座桥挺感兴趣,那是一座长约两米,由四块厚重的青石板构成的小桥。桥面没有栏杆,简单得就像是江南水乡里最普通的石桥,桥下如老农所说有一小水潭,就算是在雨季,这个水潭也很难淹死超过十岁的孩子。但是查文斌可以确定这地方死过人,走到桥下,这块不足三个人并排的地方温度骤降,一股阴冷之气从桥下喷涌而出,人还未走近都可以感觉到背上的汗毛会往起竖。
    这种感觉就是人潜意识里对危险的自我反应,每个人都有预知的能力,或多或少都有。比如买房,如果说买到的房子里头曾经死过人,特别是死于非命的,晚上就是会睡不着觉;再比如,很多人都会讲某某地方瞧上去阴森森的,其实并不是那地方没有光,而是那地方的确不干净。
    桥看不出还有什么别的不一样,但如果给查文斌多一些时间,他就能找出破绽所在,这桥最古怪的地方就是它的桥墩。一般来说,为了平衡桥面的重量,桥墩肯定是位于桥的最中间;但是这座桥不是,它的桥墩查文斌用手臂粗粗量了一下,大约是按照3:7的比例修建的。靠东边的要短,靠西边的要长,这个设计是让查文斌最琢磨的地方,如果说真的是刻意为止的,那这道桥的设计者的确是个高人。
    中国人设计阳宅最喜欢的方位都是坐北朝南,东西朝向的极少,一个是阳光照射问题,还有一个则是有关生死的说法。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意味着初生,是活力和生命的象征;西方则是日落,那是死亡和黑暗。这个村子位于东边,而阴宅则选择在西边是符合这个最简单的风水说法的,但是那道桥的比例却大有学问。
    在阿拉伯数字“0”传入中国之前,古人认为最大的数字是九,所以帝王又叫做九五之尊。但是道家则相反,道家认为最大的数字是“三”,因为三是一个生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处的一是指元气,二指元气生阴阳二气既太极,阴阳二气又生天地人三界,三界就可以生万物,一气化三清就是这般来的。
    所以,靠近东边这段是三,就算是晚上走这道桥,从东边往西边走,只要不过桥墩,查文斌认为是不会出事的。而桥墩的另一边就不是了,七在道家里头是一个圆满的数字,是天罡之数,代表着一个轮回的完成,那是留给阴间的人站在桥头眺望故乡的路。再往前就是三生人间界,来不得,所以即使西边的山林里头坟地再怎么多,住在东边的人都不会被惊扰,一座桥早已把阴阳两界分的清清楚楚。
    子夜,是属于它们的,当活人从东边过桥的时候,只要跨过三生,桥那边的人就会迫不及待的迎接你进入它们的世界,这便是所谓的“半夜不过桥”。
    更多的查文斌没有时间了,因为超子已经赶着骡子开始往山上走了。查文斌想先去昨天看到的那个山顶阴影处,他和大山需要在前面带路,穿过那片枫树林,还可以看到昨天被大山砸断的那块巨石和地上的血迹。
    往上再爬一公里,路上到处都是那样散落的长条石,超子说这些都是人工打磨的石头,可以看得出这地方真的有什么大型建筑。等近了终于看到了昨天他想看到的那东西的真面目,那是一座高约三米的建筑,用的就是这满地散落的长条石搭建的,一块石头是一步台阶,逐级向上递减,总体呈金字塔状,只可惜到了一半左右的高度就坍塌了。
    超子爬上去可以看见这建筑本来中间的位置是空心的,现在里头乱七八糟的横着很多石头,整整一个上午他们四个男人就负责把这些石头从里头清理出来,而冷怡然则记录了每一块石头的编号和它原来所处的位置。
    到了下午,整个内部被完全清理空了,可惜的是没有找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这些石头仅仅是在平地上垒起来的,超子用洛阳铲往下打了足足十五米都是生土,这证明此处没有他们想要找的东西。
    位于山脊话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弄这么一个玩意儿出来肯定不是为了好看,那些被搬出来的石头上有火烧过的痕迹,超子说,这东西很有可能在过去就是一烽火台,用来通报敌情的。而查文斌却不这么认为,纵贯整个浙西北的历史,幽岭在隧道通车前充其量就是一无人区,既无战略价格更无经济价值,有谁会在这样一个没有价值的地方修建军事用的烽火台?
    趁着天没黑,查文斌想顺着山脊向北面走,那边的山势更高,如果那个铜片是被水冲下来的,那起码也先得找到那条河的源头。
    拉着沉重的物资在山林间穿梭并不是一件好差事,尤其是数千年来都没有人砍伐过的老林子,倒塌的树木和茂密的灌木丛使得他们的行程不得不在挥舞的大刀和骂声中继续。看似一段不过两公里的路,他们整整走了一个下午,这里开始出现了第二个“烽火台”。
    和前一个一样,这里也倒塌了,只是比前一个稍好。超子和大山用刀开辟出来了一块空地,这里就是今晚他们的宿营地,从这儿爬上大树,超子可以看见老农家冒烟的烟囱,但是他却看不到距离自己十米以外的任何地表,树林太密了。
    晚饭吃的是火锅,用几块石头架上铁锅放点调料煮开即可,野外工作,这几乎就算得上是豪华晚宴了。查文斌这次出山大部分是因为超子卖了冷所长口中的国宝,还有一个则是幽岭这地方真的非常不太平。
    自从幽岭隧道建成通车以来,在这个来回不足一公里的地段已经出了数十起事故,加上没通车之前的盘山公路,每年都有数条人命葬送在这段青山绿水中。走过这条路的人或许前一秒还沉浸在山巅的美景,一段隧道一段竹海再一段隧道,这儿的确很美,但是下一秒或许就是车毁人亡。任何一条夺命的公路除了其本身的就存在的危险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风水。路同样是人造建筑,而且对风水的影响比一般建筑物要大得多,从形状上来看,路更像是一条蜿蜒的龙,只是这条龙是凶还是吉就不一定了。
    第438章 幽灵杀手(上)
    坟窝子里头过夜对于这些男人们来说都不是什么大事,可冷怡然是个女孩子,人家是未出阁的大姑娘总不能夜里和一群老爷们挤在一个帐篷里头。超子一共带了三顶,并排放置,中间那顶商量了一下就给冷怡然,大山和查文斌住在左边,右边是超子和卓雄。
    这里可没有那么多军火给他们挥霍,临走的时候管那老农借了一把土铳,一把沙喷子。这两样东西充其量也就是防防野兽,尤其是那沙喷子,就是一锯段了的土铳,那准度能有五米就算是不错了。
    帐篷的外围是一层高约十五公分的线,线上系着铃铛,吃剩下的东西都被超子挖了深坑给埋了,食物的气味会引来不速之客。
    林子里到处都是树木,超子和大山收拾了一堆干柴搭起了高高的火堆,山区的夜里温度降的快,大家伙儿都围在火堆边聊天。
    野外的生活是单调而枯燥的,为了打发这种枯燥,超子带了一只收音机,这是有经验的人必带的物品。这儿山势高,按说信号会不错,超子按下开光准备打到熟悉的频道,几番调试收音机里头传来的都是“滋啦啦”的干扰声。
    “奇怪了,这幽岭隧道里头没信号是正常的,怎么附近的山上也没有。”但凡是走过幽岭隧道的司机都会知道这个地方是收不到收音机信号的,从那头上坡到出了隧道下坡大约全程两公里的路段,仍凭你是再好的车子也收不到半点信号。
    冷怡然指着超子那台进口的松下收音机笑道:“坏的吧?”
    “新的,日本货,质量好着呢。”超子晃了晃手中的东西:“那只能说明这附近有一个很强的磁场。”
    刚好闲来也是无事,查文斌听他这么说就打开了自己的罗盘,罗盘上的指针迅速锁定了南北,并无半点偏差,“不是磁场,要不然我这个也会失灵的。”
    没了娱乐,这群好动的人又闲不住了,超子提议拿着土铳去打山鸡。的确,就在他们搭帐篷的那会儿,已经听到了有好几批山鸡飞过的声音,而且就在附近。得到查文斌的默许后,超子带着两角火药跟卓雄一块儿去钻林子,超子那是不知道有多久没摸枪了,眼下只好用这玩意过过瘾头。
    男人都爱枪,尤其是当过兵的男人,超子和卓雄蹑手蹑脚的提着土铳在茂密的林间穿梭着。夜间打猎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很远就能瞧得见猎物,动物的眼睛在晚上都会发出亮光,在猎人的语言里也称这种亮为“火”。当强光照射到猎物时,猎物会转头来查看,此时强烈刺激的光线会短时间内让猎物失明,这个瞬间就是猎人抓住机会瞄准开枪的最佳时机。
    超子和卓雄那都是久经沙场的老手了,以他俩的身手在林间穿梭完全可以做到悄无声息,这大山里唯一有的声音就是蹲树杈上时不时叫唤着的猫头鹰发乎的“呼呼”声。超子打猎的方向是白天走过的那段,下方就是那片枫树林,那儿是打山鸡的最佳地点,两人头上都戴着强光矿灯,只要挑好了光圈,一道光柱可以照亮三百米左右的范围。
    这山里没雾气,能见度挺好,隔着很远,超子就发现了远处一棵枫树上的枝丫上站着一排山鸡。土铳的射程短,要想打中那几乎就得站到树底下去,两人蹑手蹑脚的准备绕过去收拾大餐。这林子里头有数不清的坟包,照那老农的说法都是他的先祖们,超子和卓雄猫着腰在这些坟包中间穿梭着。
    往前推进了约莫五十米左右的时候,超子突然把身子往下一低,后面那人立刻心领神会也跟着隐藏在了一坟包后面。离着自己二十米左右的地方,超子瞧见了一个黑漆漆的影子在活动着,月光下,那体型看似跟头小牛犊都差不多了。
    超子瞧瞧得挪到了卓雄边上小声说道:“咱猎个大的玩玩?”“有大的鬼才愿意打鸟呢!”这两人是一拍即合,超子迅速解下腰上那个火药袋,一人分了一羊角的黑火药给塞进了枪膛里,压实了火药后,超子又从兜里摸出了四颗锡条,一人分了两颗。用土铳打大型猎物并不是不可以,只要枪管的质量够好,在压进足够多黑火药的情况下,配合这种土锡弹是完全可以杀伤的。锡弹就是用锡片手工搓成的弹丸,这东西的好处就是被黑火药击发后能够迅速升温变红,当它击中猎物的时候除了贯穿伤之外还带着巨大的烧伤,所以,大型猎物诸如野猪甚至是熊这样的,一旦被锡弹击中腹部后也是必死无疑的。缺点那也同样是很明显的,锡密度高,重量大,射程就不会远,弹道同样不好把握。
    估摸着差不多了,超子端着土铳慢慢站了起来,突然间卓雄把头上的矿灯一拧。“唰”得一阵白光刹那间就射了出去,只见一只全身漆黑的东西猛的把脑袋往起一抬,一对绿色的眼睛瞬间被矿灯照住。等的就是这个机会,超子毫不犹豫的扣动了扳机。
    十五米,加上之前的火药,超子整整放了两羊角的量,这个当量的火药在这个距离已经可以放倒一头牛了。“呯”得一阵火光过后是刺鼻的浓烟腾空而起,枪支巨大的后坐力让这个退伍侦察兵的手腕几乎都要被震断。这一枪响得让查文斌都皱着眉头站了起来,顺着枪响的方向,他低声道:“怎么弄了这么大动静出来。”
    猝不及防的火药把超子的脸大半个都给熏成了黑色,只是猎物没有像它期待的那样应声倒地,那对绿色的眼睛在他扣动扳机的同时一跃而起,足足腾空了两三米高。
    这一枪,超子,打空了!
    那东西非但不逃反而是面向超子的方向扑来,那速度又是极快,电光火石之间,超子只好举起枪托一记横扫过去,那东西却像是能够提前预知一般,在离着他三米远的地方就已落地。待超子这一扫又落空,那个黑影再次腾空而起,看那架势是冲着人的喉咙去的,说时迟那时快,卓雄大喝一声:“蹲下!”
    侦察兵的反应几乎是普通人的好几倍,超子顺势往下一低,那东西果然扑空,不过它万万没有想到这人的背后还站着另外一个人。在那个东西落下的瞬间,一只黑漆漆的枪管已经对准了它。
    “呯”,又是一枪,卓雄手中的沙喷子几乎都要被炸膛了,他只觉得自己的虎口瞬间就被震裂开了,心里只骂到超子那个王八蛋竟然往里头塞了这么多火药。
    巨大的冲击力让那个黑东西凌空倒飞了出去,“噗”得一下跌倒在超子的跟前不远处,但是,它只是在原地打了一个滚之后就立刻调转了方向,那飞奔起来的速度比箭还要快。等两人反应过来的时候,早就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超子和卓雄面面相觑,第一枪躲过去如果是巧合,那第二枪就是硬扛了,因为卓雄几乎是顶在它的肚子上开枪的。有什么东西能正面接住两颗锡弹,而且还混着一把铁砂,按照超子给的火药当量,这个距离如果是打中人的话,那人的半个脑袋都能给轰没了。
    两人赶紧过去查看,地上有一滩黑漆漆的血,还有一团带着血的黑色毛发,血迹斑斑点点的洒在了枫树林里头,看路线是往他们的营地方向窜的。
    超子用手搓了搓那团毛,这种动物的毛他从未见过,便问卓雄:“你看清楚了是什么东西吗?”
    卓雄摇摇头道:“没看清,但是它那嘴张的是真大,血红血红的,那样子真像是吃人的。”
    “中枪了,打到的部位是哪儿?”
    卓雄比划了一下:“应该是前胸,它是跳过来的,刚好对着我。”
    “那就跑不了,被锡条烧穿了肺部还能跑得掉的除非是异形……,我们顺着血迹追。妈的,竟然还想咬老子,不亲手剁了下酒就对不起手里这杆保卫祖国和人民的钢枪……”
    第439章 幽灵杀手(中)
    连续的两声枪响让查文斌彻底坐不住了,那响声极大,不是昨天老农打枪的那种声儿,他起身准备和大山一起过去看看。才站起,就见眼前突然有一个黑色的东西一闪而过,一眨眼就钻到了里边的林子里头。
    火堆的光烧的红彤彤的,不远处的地上洒着斑斑点点的血迹,不用说,刚才他们打的应该就是那东西。
    没一会儿,两个提着枪的“猎人”顺着血迹追来了,他们急于追寻自己的猎物,甚至都没来得及和查文斌打招呼。
    “站住!”
    超子挥舞着手中的土铳喊道:“等会儿再说,妈的,我就不信还能跑!”
    查文斌脸色一变,厉声喝道:“我让你站住!”
    超子和卓雄被这一喝也愣了,查文斌一向对这种事并不感兴趣,怎么还变起脸来了。
    “打的什么?”
    超子指着地上的血迹说道:“没看清,这不正在追么,中了一枪,跑不远的。”
    “黑猞猁你们也敢打?”“啥东西?”
    查文斌气得是没话说了:“连什么东西都不知道,你们就打!迟早你得毁在你这种不知轻重好歹的性格上!”
    就在那东西一闪而过的时候,那对绿色的眼睛和查文斌对了个正着。接着火光,查文斌看清了那个黑色的东西,那东西有个名字叫做“猞猁”!这东西形状和猫非常相似,但是却比猫要大得多,体型可以和豹子相比,以狡猾和凶狠著称。
    这种动物平时极少和人接触,一般都是生活在深山老林里,有经验的猎人遇到猞猁是绝对会绕着走的。此物报复性极强,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们那就发生过一起由猞猁造成的血案。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们那儿发生了一次严重的蝗灾,深秋时节,眼瞅着稻子可以收割了,不想一阵蝗灾过后,田里连稻草都没剩下。刚好那一年又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全国普遍闹饥荒,有钱也买不到粮。粮食短缺后,靠山吃山的农民们挖光了野菜开始挖树皮,但是那一年的冬天也来的格外早,一场大雪过后,山里、地里连个带色的东西都瞧不见了。
    严重的缺粮让人们无路可走,当时的大队书记组织了村里的猎手开始进山围猎,这是一个不得已的下策。浙西北是山区,山高林密,下雪时节就等于封山,因为山路都被积雪覆盖,一脚踏空那就是死。所以,雪线高度超过半山的情况下是没人愿意进山的,饥饿迫使人们铤而走险,因为在浙西北最多的动物就是野猪,这东西又特别适合在下雪天打,脚印会出卖它们所处的方向。
    那年的雪下得特别深,听我爷爷说,我们家院子里的雪已经齐大腿深。参与的围猎的人有很多,有力气的都得去,因为各个村都在打那点东西的主意,野猪是不会有限界的概念的,窜到哪儿就算哪儿,猎人们需要从山脚的八个方向合力向上包围驱赶。没枪的人负责呐喊,就是不停的冲着山里吼,起到惊吓的作用,一直把猪群锁定在山顶再合力击杀。
    也不是每一次的出击都会有收获,即使有,打来的猪肉一家也只能分个丁点儿,聊甚于无。
    因为那场饥荒,那一年的死亡率特别的高,几乎每隔几天就有人家需要出殡,不是病死的就是饿死的,活着的人们只能盼望着春天的到来。那年头死个人太正常了,找个地儿挖个坑,埋了也就埋了,谁家能有粮食多的能摆酒席,都是这样草草的就给解决了。
    当有人发现自家刚埋下去不久的坟包被掏开的时候,各种传言就出来了,掏开的坟包都是新下葬的,里面的尸体基本都被掏空了内脏。因为人实在是太瘦了,身上压根就没肉,只剩下一把皮包骨,人饿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不顾一切了,当用来打猎的猎狗都被宰了吃了,那也就差吃人肉了。于是,就开始传言有人开始吃人肉了,每天都不断的有坟包被掏,本来就是闹饥荒,这般下去,那人心必定要大乱。
    那个大队书记参加过抗日战争,后来解放战争的时候负了伤,断了一截手指头,解放后就复原回来做了干部。他这个人性子烈的很,也急的很,为了稳住人心,他就带了一群民兵去守坟窝子,结果还真让他给守到了,原来是一只猞猁干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