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娘子可能不是人 第35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附近村子没什么富户,偶尔的几家,雇佣长工的费用,甚至只有十六文钱左右,有两家抠门小气的老爷,只给十四文钱,爱干不干。
    对于没有外快的村民来说,十四文也是钱,所以干呗。
    如今冬暖一下子提升了待遇,村民的第一反应是……
    “不可能,哪位大老爷会这么好心,说不定就是骗咱们的,不去!”
    “就是啊,那大老爷让咱们干活,然后不给钱,咱们敢闹啊?”
    “那谁敢啊,不去,不去!”
    ……
    高知县是跟着一起过来考察情况的,听到有些村民的议论声之后,他还有些不好意思。
    他在任的时候,是没干过这种事情的。
    但是先帝在位的时候,曾经来了位知府,就干过这种事情。
    当然,陛下登基之后,那位知府大人就直接凉凉了,换来了许知府,倒是没搞什么大兴土木之事。
    但是,百姓们被蛇咬过了,如今可是怕极了。
    所以,没人敢来。
    冬暖也不着急,村民不来,她手底下还有人呢,实在不行,还有衙役呢。
    四个衙役:?
    不是,我们就四个啊,请珍惜一下啊,说不定哪天就剩下三个了!
    冬暖要先开采,然后进行设备搭建,烤窑的搭建,以及实验,看其最后的可行性。
    每个环节都需要人,特别是开采这一环节,需要大量的人力。
    前两天没有村民来,只能是冬暖这边的人手自己上,然后就是四个衙役。
    衙役也不想干啊,但是他们在县衙那里,好歹每个月还能有点俸禄,不管多不多吧,也算是个营生。
    所以,先干着吧,坚持不住再说。
    冬暖肯定是说话算话的,说给钱就给钱,说给馒头就给馒头。
    这一切就在村子后面的山脚下进行的,所以有些百姓闲来无事儿,就跑去围观。
    然后就发现,还真给啊。
    “不行,他们衙役,那肯定是要给的,不然就要闹了。”
    “对啊,高大人还在呢,说不定是高大人让的。”
    “不行,咱们再看看,不能上当了,家里的活还没干完呢!”
    ……
    百姓又围观了三天,然后就有人叛变了。
    总有些家里条件不好,看着铜板眼馋的,然后坚持不住,想来试试看的。
    这种事情,有一就有二。
    等到那些围观的百姓发现不对的时候,他们村里已经出现了四个叛徒(……)。
    叛徒们不仅干上活了,吃上杂粮馒头了,还领上钱了。
    “真有铜板,二十多个,简直烫手啊!”
    “就是啊,你看看,你看看。”
    “我娃今年能添件衣裳了,不容易啊。”
    ……
    拿到钱的村民,十分开心,而且回去之后还大力宣传起来。
    “新来的大老爷,说话算话,真给钱,大老爷夫人,长着笑面,一看就是大善人,去吧,去吧。”
    “对啊,去吧,拿到钱就信了,大不了就是白干一天嘛。”
    “总比人家按着头让你干要好吧。”
    ……
    有些事情,一旦人群里出现了叛徒,大家的信念感就会动摇。
    所以,很快,剩下摇晃不定的村民,也加入其中。
    甚至相邻的村子,有些田地不多,没太多农活的村民也来问了问,不是本村可以干吗?
    “当然可以,愿意来就可以过来。”石青如今全权负责这件事情,不需要冬暖多说,他就站了出来。
    有些妇人瞧着,忍不住动了心思,特别是看着在石青身边,还有几个年轻的姑娘家也在跑前跑后的,终是忍不住过来问了问:“那个,妇人也能来干吗?”
    第500章 进度向前推
    问话的妇人瞧着三十多岁的样子,微胖,笑面,说话的时候,语气是显而易见的讨好。
    这很正常,民都怕官嘛。
    对于这种偏远山村的村民来说,县太爷就已经是特别特别大的官了。
    石竹又是跟在大老爷身边的人,那肯定是顶顶厉害的,妇人可不是怕嘛。
    听到妇人这样问,石竹先是上下打量了她一下,把妇人都看紧张了,然后她听到面前这个年轻的小姑娘问她:“力气大吗?”
    力气大吗?
    说到这个,妇人可就不困了,连紧张感都少了很多:“那可大了,我力气可不比男子小啊,就他们挑的那个担,我也能挑!”
    生怕石竹不信,女人还搓了搓手道:“如果贵人不相信,我可以当场挑,没问题的!”
    妇人又不傻,石竹没一口回绝,说是妇人不可以,那就是有机会。
    有机会谁不想来啊。
    别说什么,女子别抛头露面的,饭都快要吃不上了,还管那些个?
    他们村里,还有十五六岁的姑娘,赤脚满地跑呢。
    还能怎么办?
    别说是布鞋了,那草鞋不要钱吗?
    又不是家家户户都有这种手艺的。
    听妇人这样说,石竹指了指不远处盖房子的队伍道:“开山的活重,一天下来,我怕你承受不住,你先去盖房子那边干着,如果觉得干的不累的话,再来这边,那边的话,一天二十文钱,你看呢?”
    石竹也没说,自己就定下来对方去哪里,她只是给个建议。
    开山挑担这活,一般女人真撑不起来,她也是好心建议。
    如果对方就是觉得自己能行,要多挣那五个铜板,她也不拦着,但是丑话肯定是说在前面的。
    干的不好的,第二天肯定是不会用的。
    冬暖这边还赶进度呢,肯定不能让大家天天摸鱼摆烂了。
    不然进度怎么办?
    妇人一听,少是少了点,但是也确实考虑到她本身的力气问题,所以点点头道:“没问题,多谢贵人,多谢贵人,那我就这去?”
    妇人就是眼馋这铜板,少点也没事儿,开山挑担那活,她确实不见得能坚持下来一整天,所以盖房子那边也还不错。
    所以,她没挑,还千恩万谢的。
    “这边做个登记,领个标袖,晚上拿着标袖来结钱。”石竹这边有统一的安排,妇人应下之后,她给对方进行了简单的登记,还发了员工标志。
    妇人接过来之后,仔细的放进了怀里,便被人带去盖房子那边了。
    冬暖这边是,开山,建窑,盖房子三线齐发的。
    因为以后,水泥在回光村,玻璃也可能在这边,重要的建筑还有生产线都在回光村,那么自己人肯定是要驻扎一些过来的。
    特别是在县衙住不下那么多人的情况下,该把自己人往外排一排的,也确实得安排上了。
    住这边,总不能一直拿钱借住老乡家的房子吧,人家住的也挺紧巴的。
    还是要有自己长久的发展,所以盖房子也同步推进,以后就是他们的员工宿舍。
    当然,也可能不止。
    因为冬暖觉得回光村的土质地理也还不错,以后自己可以把开荒的庄子定在这边。
    当然,那是路修好之后的事情了。
    眼下,还是修路最为重要。
    水泥生产得安排上吧,之后的路还要重新规整,然后再上水泥,才会显得平整。
    礼州地处偏远,很多事情,知府有着很大的权限,只要不是特别过分,事后报了折子回去,皇帝一般都不会追究。
    当然,如果知府敢搞事情,那他离西北流放估计也就不远了。
    像是开山建窑这种事情,报了知府那边就可以了。
    许知府这个人,属于那种,你不跟他谈钱,万事好商量的性格。
    大部分情况下,他的回复都是:对对对对,行行行,好的,好的,好的,没问题,没问题……
    但是一旦涉及到钱,那他的回答就是一键三连:没有,不行,告辞!
    所以,冬暖这边发现矿山,寒江楼向对方一请示,人家连犹豫都没有,直接就同意了。
    没有人比许知府更懂礼州或是靖县的贫穷。
    如果寒江楼真能折腾出来些什么,他不介意放任一点。
    陛下让他来,不也是想看到结果嘛。
    所以,折腾吧。
    就这些东西,能折腾出钱来,就是他的本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