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二小姐进京了 第10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鲁老爷哭得昏天暗地的,看着自己眼前的夫人两眼昏花,耳畔听着两个女儿的哭声,更是绝望。直至看到沈羡之这一抹红入目,才缓缓抬起头来,见到沈羡之着实愣了一下,怎么也没想到她这样一个年轻美貌的姑娘居然是他们一家的救命恩人。
    “多谢姑娘大恩大德,只是可惜……”他回过神来,朝着沈羡之道谢,随后便要磕头,不过被沈羡之拦下来了,又见他旁边两个衣不蔽体的姑娘,想来便是他的女儿了,其中一个看起来不过十一岁的模样,身上满是抓痕,头发也散披着,如今惊魂未定,紧紧地拽着自己已故了的母亲冰凉的手。
    沈羡之见着惨状,其实心中已经生出了杀意,不过还是先冷静下来,安慰着这鲁老爷,“先生节哀,你还有两个女儿。”
    听到她提起自己的两个女儿,鲁老爷不由得看了看同样守在夫人身边的两个闺女,都是他们夫妻的心肝,好人家来求,他们夫妻也舍不得许出去,就想在身边多留几年,可是哪里曾想,这一趟回老家过中秋,居然被这些强盗给糟蹋了。
    夫人也没了,他的家散了。
    想到这里,鲁老爷越发觉得没了意义,目光落到旁边那被折断在地上的半刀上,随后朝沈羡之求道:“我这两个闺女,都是伶俐的,望小姐以后将她们收留在身边,什么活儿她们都能做,我鲁云中名下的一切,今日都赠予小姐。”
    说罢,便夺身过去,想要捡起那半把刀,这是要自尽了。
    不过被沈羡之快一步一脚踢开那半把刀,将他给直接拦了下来,“我知晓你如今难过,只是你连我是好人坏人,姓甚名谁都不知道,便如此草率地把女儿交托给我,难道就不怕我转头占了你的家产,把你的女儿卖到那些个不是人待的地方去么?”
    她这话一说出口,原本还求死心切,挣扎着又要去撞墙的鲁云中一时就愣住了。满是诧异地看着沈羡之,沈羡之所说的这些话,他是真没考虑到,只是如今想着既然是她救了自己,又是个姑娘家,想来是心善,不会害自己的女儿,甚至大方地将鲁氏给赠送于她。
    却没仔细想过,往后两个女儿又该怎样度日?她们今日也受辱……鲁老爷呆呆地看着沈羡之,片刻后脑子里像是清醒了些,想说既然她能说出这番话,应该是个好人,值得自己将两个女儿托付给她。
    没想原本围着已故母亲尸体的两个女儿便朝他扑了过来,那声音也是哭得撕心裂肺,叫人听了也觉得有些感同身受。“爹,要走我们一家人一起走。”
    说这话的是姐姐,瞧着年纪大些,应该已经快及笄了的样子。
    可就这样的她,那些流民都没有将其放过。
    这让沈羡之心里的杀意又浓了几分,不管这些流民曾经是怎样的好事,可今日所行的一切,都让她不能容忍,这些流民难道就没有母亲和姐妹女儿了吗?怎么能下得如此狠手?
    那边,被审问的流民堆里也传来了几声惨叫,沈羡之不知道进度如何,只看着这抱在一起的一家三口,“先生好好活着吧,不为自己,也要为你这两个女儿。”
    鲁云中也想好好活着,可是他这两个女儿被拖进了人群里,命是留下来了,可是贞洁却没有了,这样的她们往后除了在那庙里青灯佛古一辈子,还能怎么活?
    于是只含泪说道:“她们已经被毁了,今日便是活下来了,往后又能有什么好日子?”只怕那些个流言蜚语,也足够将她们淹死了。
    沈羡之听得这话,是不赞同的,但是这个世道就是这样的,可她还是想劝一劝,毕竟她们是受害者,凭什么还要受到舆论的谴责?所以便开口道:“女子的好坏,又不是一层膜能决定的。”只是这一着急,话就有些直白了。
    但有时候,这话糙理不糙。
    那鲁云中微微一怔,转头看着两个鲜活的女儿,心想是啊,他的女儿们都是那样优秀,凭什么要因为今日的事情而被否定了呢?
    他不晓得眼前这穿着一身鲜艳红衣的年轻美人是谁,可是就这样一个有着如此美貌的女人敢独身出行,身边又都非凡辈,那她必然也不是普通人了。
    而且她并没有像是自己所预想的那些女人们一样,耻笑着自己这两个可怜的孩子,所以当即便下定了决心,甚至想就算是这红衣姑娘往后要造反要做女帝,他也要带着两个女儿追随于她。
    但事实上,鲁云中并不知道沈羡之的真实身份,也不晓得自己怎么会有这样可笑的想法。他本来是想找个理由说服自己罢了。
    所以被自己这想法也吓了一跳。好在这并不妨碍他接下来的打算。
    不过他话还没说出口,公孙无音那边就已经得了结果,走过来禀报时,有些防备地看了鲁家父女三人一眼,并不想将自己刚才审问来的消息也一并告知他们。
    但却没有想到他这吞吞吐吐间,沈羡之竟然直接开口道:“都问道什么,直接说吧。”
    公孙无音心中疑惑,但沈羡之既然已经开口,也只能老实将自己刚得到的消息一一告知。
    原来这些流民,还真像是沈羡之所怀疑的那样,江南的状况远比他们所得到的官方消息严重多了,很早之前便有闹旱灾的迹象,不过那时候并不严重,而且也只是局部地区,都是些偏远小城镇,所以衙门里也没有多管。
    但是没想到后来这干旱的地方越来越宽广,也越来越严重,不过上面还是没将重点放在上面,反而是出了蝗虫之后,这些官员们才打算利用这蝗虫受灾之事,往朝廷那里索取些钱财。
    毕竟这蝗虫的事情,每年都有,只是并不严重罢了。
    但没想到,今年远超了往年,而且所受灾的地方越来越宽广,可是本来官衙粮仓里就没有存粮,如今一下这样严重,官员们也不敢再上报朝廷,只能一直隐瞒。
    最先开始是禁城,后来小城镇小村庄里实在待不下去,便有了第一批流民的产生,这些流民们都是普通的老百姓,乡下都已经遍地浮尸,草木干枯了,他们生存下去,只能往城里。可是因他们只是普通老百姓,根本就不具备冲破城门的本事,最终只能往山里走。
    只是这山中的日子也不好过,天旱蝗灾四起,吃不饱的何止是他们呢?所以走在最前面的队伍,弱者几乎都进了野兽的肚子。当然一部份弱小的野兽,也进入了他们的肚子。
    就这样队伍继续前行,他们队伍里的弱小和野兽队伍里的弱小,就这样在相互彼此的一日两餐中逐渐减少。
    然后便促成了今日这支流民队伍里为什么只有青壮男子的缘故。
    一开始的时候,他们失去了家人,还觉得恐惧,甚至觉得他们口中吃着的兽类,其实就是拿他们的亲人朋友换来的。
    可是人为了活着,有什么做不出来的?加上这时间久了,便麻木了。
    只是他们因之前在江南被阻拦在城门外,队伍大受损伤之事,便是离开了江南,也不敢继续往城里去。更何况他们这么多人,若是真进城,只怕也会引起衙门的注意,那怎么可能还会让他们进城?
    所以反正进不了城,就继续在山里走,偶尔也路过几个小村庄。
    一开始的时候,他们在村子里并不敢乱来,可都是些青壮年男子,见着那村中如花的年轻姑娘,哪里忍得住?有了这第一次,便有了无数次,往后沿途所经过的村子,几乎是鸡犬不留。
    照着他们的话来说,他们只想睡一睡女人而已,谁让她们反抗,谁叫那些男人不识好歹非要动手的?既然如此,那他们也只能还手了。
    不过因为他们自己也知道,所以不敢太过任意妄为,也就是挑那些比较偏远,处于深山的小村子动手罢了。
    至于为何跑到这官道上来动手?都是因为这连续在山里走了几天,也没找到一个能下手的小村子,他们这段时间已经养成了这坏德性,没有肉又没有女人,所以便冒险到这官道上来。
    这一段路离城镇都偏远,就算是真惊动了官府,等官府赶到时,他们早就逃之夭夭了。
    而鲁家运气不好,正好是被刚出山林的他们遇到,也正是这样,见着老妪也不愿意放过。
    沈羡之听着这些话,源头都处于地方官员身上,可这一切也不是这些人变成魔鬼的理由啊!她不晓得那些被他们洗劫一空,杀个鸡犬不留的小村庄,会因为偏远的缘故,多久才会让外人发现?成了累累白骨,还是等在外的亲人归故里时才会被发现?
    她深吸了一口气,只将自己的剑拔出来,恨不得直接将这些畜生都杀掉,但这时候她发现了鲁大姑娘倏然站起身来,满脸仇恨地看着那些流民,顺手便将自己手中的剑给递了过去,“他们早就不能称作人了,不过是披着人皮的畜生罢了。”
    鲁大姑娘像是明白了她这话,满是伤的双手接过她的剑,便提着朝着那些流民走过去了。
    鲁老爷要去拦,虽然他也被这些流民们一路的所作所为震撼到了,这些流民也该死,可是怎么能蛊惑她的女儿去动手杀人呢?
    可就在他要起身拦的时候,没想到这小女儿也起身了,“我也想亲手杀了他们,不止是我为自己报仇,也为这沿途被他们害死的人报仇,更为阻止他们再去害人。”
    于是,鲁老爷没去拦了,跌跌撞撞地站起身来,捡起地上的残刀递给小女儿,“二丫头。”鲁老爷这个时候也顾不得去想,自己这个逻辑对不对,但如果这些流民如果不杀,那么他们真的可能还会接着这样继续害人,到时候得多少人会如同自己一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而且,这些人不死,只怕永远是两个女儿心中的魔,她们如何能忘却今日所受的一切苦难?这一刀下去,也许一切有始有终,就此斩断,将其遗忘掉,以后好好地活着。
    这时候,身后也传来沈羡之的声音,“这么多流民,连同他们的罪证一起送去官府,官府不想管也得管。”这样一来,江南那边的真实情况也会曝光于众目睽睽之下,这样不管江南那边如何掩饰,朝廷也会重新派人前往处理了。
    只是按照沈羡之想了想大夏律例,只怕大部份的官员也不过是会被革职罢了,这样太便宜他们了。
    眼前这些流民,曾经也是人,如今却变成了魔鬼,那些官员才是作蛹始者。
    怎么就能这样轻易地放过他们呢?所以沈羡之心中有了一个想法,她手里的雷电,应该马上就有用处了。
    第136章
    直接动手肯定是不行,所以在这样的封建时代,自己完全可以借组些外力,而且就算是皇室那边知晓与西南王府和自己脱不了干系后,也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来,毕竟只要自己依旧能暗地里引雷将这些脏了心的贪官污吏都杀了的话,那于老百姓来说,便是天罚。
    所以,哪怕这些官员在朝中又有怎样盘根接错的势力又如何?难道他们敢质问神明?
    想到这里,她也断了回西南的心思,既然事态如此严重,远超过了所得到的消息还要严重,那么鹿修澜一个人处理莫家的事情,已经是吃力不已了,更何况他这一趟去往江南,是打算将鹿家的旧部都一一找回来,如此他哪里能腾出手?
    冷眼看着那些被杀掉的流民头子,横七八竖的尸体倒在血泊之中,也不晓得到底是他们的血,还是鲁家车队里无辜之人的鲜血。
    鲁老爷满脸泪痕地半跪在地上,看着两个原本娇弱的女儿如今挥动着手中的刀, 第一次没有觉得女儿家舞刀弄枪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相反他此刻越发觉得既然是女儿,又没有男孩子那样的力气,就该学武功,这样有朝一日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而随着这些流民头子栽倒在地上,那些流民们也慌乱起来,有人试图想要趁机逃跑。
    不管怎样说,他们人多势众,沈羡之这些人就算是真的厉害,能以一敌十,但他们的人数也远远占了上风。
    只是这才动作,沈羡之眼皮子都没抬一下,脚尖从红裙摆下伸出,微微一勾,瞬间脚边那刀刃便飞起来。
    至于如何飞过去的,那些人哪里能看清楚,只听到‘咻’的一声,本能地觉得有危险靠近,所以下意识躲去。
    可还是有人没逃脱,鲜血顿时溅在了那群人的身上,然后眼睁睁地看着原本商议着,大家一起逃走的那人睁大眼睛,满脸难以置信地倒了下去。
    这些人虽然没有被吓得一哄而散,但却僵硬在了原地,双腿就像是灌了铅一般,如何也迈不动了。
    “谁还想跑?”沈羡之的身影也犹如鬼魅一般,不晓得什么时候到他们的跟前了。
    随着她这话问出口,这些个人顿时瘫软在地上,浑身抖动得跟筛子一样,吞吞吐吐地回道:“不,不不,再也不敢了。”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或是点着头,拼命地磕着头。
    沈羡之没理会,只见着公孙无音走了过来,便朝他安排,派人将这些人都送到城里去,至于鲁老爷这边,也劝他莫要回什么老家了,这沿途往前走,还不知道又是什么光景呢!
    若是再遇到这样一批流民,他们的小命只怕是难保了,倒不如返回梧州城。
    这梧州紧靠着西南,要不了多久的路程,便是西南的州府浔州城了,那里最是安全,所以退一万步说,如果江南的灾情已经严重到了完全超脱他们预计的地步,鲁老爷可带着两个女儿到西南去。
    鲁老爷也是这样打算的,看了两眼因为动手杀人后,满脸倦意又后怕的女儿们,“多谢小姐,这天大的恩情我鲁云中铭记于心,小姐若有什么事,只管到鲁家商铺招呼一声,便是刀山火海,老朽也在所不辞。”
    这话沈羡之倒是觉得严重了,自己上哪里找刀山火海给他赴?又不是西天取经,因此只微微笑道:“随手的事情,先生不用如此客气,更何况今日之事,我想大部份人遇到,都不会袖手旁观的。”
    鲁老爷听到她这话,心中却没有松口气,反而觉得人家这样不挟恩,反而更要放在心上,不可大意。
    他想自己可能在这大夏商贾名流中,是算不得什么,但与这西南西北一片,于这粮油生意之上,却有这一份说话的权力。又看着沈羡之一行人并非凡辈,她一介年轻女儿家,容貌天姿也就罢了,还有一身不俗的武功,这样必然不是寻常人家,更何况自己家的马车上是挂着牌子的,他们这么多人,不可能还没猜到自己的身份。
    既然猜到了,她若身份地位平凡,怎么可能不趁机借这恩情与鲁家扯上关系?可鲁云中才不相信,一个普通人家能养得起这样的厉害护卫,一个个瞧起来,就像是自己在京城里见过的那些府兵一样,整整齐齐的。
    尤其是有这些杂乱无章的流民一对比,越发的神威。
    而他除了是鲁云中,更是一个商人,如今既然与这样身份神秘高贵之人牵扯上关系,往后自然是要想办法牢系。
    沈羡之见鲁云中忽然走神,也没打算走,便疑惑地问道:“先生可还有什么事情?”
    鲁云中一个激灵,这才回过神来,眼里有些失态之色,“不好意思,方才只是想到这人生命运跌宕起伏。”说着,扭头看了妻子的尸体一眼,“若是,若是孩儿她娘在多撑一会儿的话……”
    “先生节哀。”沈羡之也颇有些遗憾,若是她没有在上面耽搁,直接过来的话,也许是另外一番光景。
    鲁云中察觉出她眼底的遗憾自责之色,连道:“此事与小姐无关,只叹这世事无常,便是我鲁某人,大半个时辰之前,也没想到忽发生这些事情。”说罢,便趁机问起沈羡之打算,“我观小姐早前是要往梧州方向去的,只是方才听小姐的话,是要调头去往江南?”
    沈羡之自然是没有瞒他,颔了颔首,“不满先生,我家在江南也有些产业,发生了这样的大事,不亲自去一趟,我也不放心。”
    “那小姐小心些。”鲁云中虽然刚才猜到了,但真听到沈羡之说要去,心里还是有些震撼的,那样的鬼地方,如今是个人都避之不及,她还要去,叫鲁云中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她是不知天高地厚,还是真有那个本事,与江南百官对抗?
    他既然是做这粮油生意的,自然也晓得那江南的官仓中,是没有一颗粮食的。
    “多谢。我看两位小妹妹已经收整好了,先生快些过去吧。”沈羡之这倒不是赶他,而是那些流民已经被公孙无音安排的人驱赶着往最近的衙门里去了,她这里也准备着掉头往江南方向去。
    因此,也就不多做耽搁了。
    毕竟她这犹豫不决间,已经耽搁了不少日子。
    与这鲁老爷一家三口告了辞沈羡之便立即调头往江南而去。
    走了约莫三四天的旱路,便到了河道边上,这边还是正常的,山川还是被那青枝绿叶所覆盖着,甚至因上流才下过一阵子的雨,所以这眼前的河水还汌急得很。
    这里并非是城中的渡口,不过几个船夫光着膀子坐在竹筏上,听见马蹄声,原本一个个躲在树荫下抽着旱烟的船夫们,忽然就从烈阳下的无精打采中精神起来,山耗子一样直接扶着划船的竹竿,跳到岸上,朝着沈羡之他们的马车迎过来。
    见着她这队伍前前后后二十来人,原本争先恐后的船夫们眼睛都亮了,这么多人,他们这竹筏是闲不下来了,这银子每人都是能赚到的。
    于是相互间递了个颜色,其中一个年长些的便走上前来,想是这些人拜的把头,由着他来说价格。
    此人一上来就忙着行礼,仰头笑问:“各位老爷们这是要过河,那可是来对了地方,别瞧我们这竹筏小,可祖上几代人都是做这一行的,最是稳当,我们祖宗那时候,可还送过寒甲军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