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二小姐进京了 第12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狗皇帝正是捉襟见肘之际,听到西南王府居然主动给他缓解压力,心中却是高兴不起来。
    他可没忘记,当初江南就是被这夫妻俩这样哄骗过去的。
    可是,如今他的确没有能力负责西北的军饷粮草。
    只能装着不知此事,反而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意思,整日在宫中歌舞升平。
    不想次年,漠人不知道发了什么疯,先派出一队骑兵屠杀了西北边境一座小村庄,确认过西北军中的确粮草不足后,便发动军队大肆进攻。
    这是京城那边没想到的,而且离西北天南地北的距离,所以西南自然是先收到消息,夏侯瑾亲自带兵,坐上了曾经夏侯瑾的战骑,去往西北支援。
    除此之外,大量的粮草武器,也纷纷紧随其后,运往西北战场。
    老猫似乎就是天生担心的命,他现在不怀疑夏侯瑾利用自家二小姐了,而是开始利用这是狗皇帝和漠人的计谋,就是逼迫西南出兵,没准借此来夺取江南西南大权。
    毕竟这个时候的沈羡之,已经身怀六甲了,但是丝毫不担心她动手砍人。
    去年的时候,平月秋就被拽下了武林盟主的位置,今年二月中旬,便举办了一次武林大会,举办地正是这浔州城。
    让无数不相信浔州崛起的人看到了一座崭新的城池,同时也使得沈羡之和夏侯瑾的人气高涨。
    沈羡之也被当选为武林盟主,不过她的梦想只是做个日月神教的教主而已,最终举荐了金堂主。
    不过也亏得当初谢东临一剑斩去了那么多江湖元老,不然这武林大会不可能这么快就举办,也不可能在浔州城举办,她更不会当选,更没机会去举荐金堂主。
    金堂主是做梦也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会当上武林盟主,而且就是在脱离落霞庄几年后,这是他从前怎么也不敢想的。
    对于江湖中人,升官发财并不是他们的梦想,他们的主场,该在江湖才是。
    只是金堂主做了大半辈子的账房,先是在落霞庄,后又是在日月神教,多多少少是有些被日月神教给影响到了,所以这管理起这整个江湖诸事,也颇有些沈羡之的风格。
    随着银杏飘落,夏侯瑾的捷报也传到了浔州城,然后第二封第三封第四封,连连大胜。
    年底,他与沈羡之的长女在沈长平出生,那天漫天的大雪,恰好沈羡之作为西南的女主人,去往日月书院主持女学竣工仪式,大雪中漫山遍野的梅花开得正好,到处阵阵梅香,待这雪花落在枝头,却叫人一时分不清哪一朵是雪花,哪一朵是梅花。
    竣工仪式结束,沈羡之在众人的搀扶下,打算直接下山,临走时候折了一朵梅花,没想到这个时候就忽然临盆了。
    沈长平就生在这书院中,大家以为这小郡主在这样书香氤氲的环境中出生,将来必然是个文化素养极其高,那么多大儒的关注下,将来最起码也是擅长琴棋书画之一的大家。
    哪里曾想,这沈长平分明就是个野小子,整日跟在展元的身后,行的全是江湖做派,且把展元的毒辣学了个入木三分。
    引得她的三位姨母以及各位姑姑婶婶都不满,但并没有毛用,夏侯瑾在战场,沈羡之忙于处理各种政事,压根就没工夫去管她。
    等想管的时候,发现已经管不住了。
    而夏侯瑾断断续续在西北待了三年,西北总算平定下来,和漠人达成了和平协议,开通了两国商道。
    他们的皮毛药材可以从西北运送到过来,换取盐与米面。
    当然,如果真要打,也不至于打了三年之久,而是这三年之中,沈羡之负责治理江南西南,夏侯瑾则慢慢将西南蚕食,与西南江南合并。
    京城这几个州府,与之比起来,似乎就成了弹丸之地。
    这也使得这几州的人才大量流失,也就引发了一系列的蝴蝶效应,朝中无人可用,城中经济萧条,加上狗皇帝每日沉醉歌舞美色之中,政事疏于管理,老百姓们的日子也就越来越难过了。
    至于沈相爷乃沈曜后人的事情,也早就传开了,以及去年寒甲军被害一事展现在老百姓们的面前,沈羡之天命所归为这大夏君主,似乎已经是大家心中默认的事情。
    如今京城附近几个州府的老百姓们,也就等着这皇帝赶紧死了,死了以后这几个州府便由沈羡之接管,那他们也能过上富贵日子。
    于是没有费一兵一卒,四年后,在沈羡之和夏侯瑾的第三个孩子出生时,狗皇帝因吸食大量五石散,一命呜呼了。这几个州府,也就在大家的默认之下,由沈羡之接管。
    头几年沈羡之管着江南和西南,是形势所逼,因为那时候夏侯瑾在西南战场上,她不敢乱来拖了他的后腿,免得一个胡闹孩子没了爹。
    哪里晓得西南战事结束了,两国之间还开通了商道,但是她没能功成名退,夏侯瑾借着要去山里给她找蛊毒的解药,整日不着府。
    她只能继续埋头苦干。
    等她终于悟了的时候,大夏已经不存在了,国号天启,她为开国女帝,长女沈长平为皇太女。
    作者有话说:
    第152章
    天启一年,冬。
    天启女帝沈羡之开启科举,除了文武试之外,另设了农、工、商、艺等考场,且男女同考。
    文试乃徐崇文韩庸等当世大儒亲自主考,前朝的时候,徐崇文就主考过多次,如今自然是轻车熟路,如今又有这韩庸等人的帮助,一切更是水到渠成。
    武试则由着将江湖各方楚翘以及朝廷将军们坐镇。
    但是叫人出乎意料的是,工试中居然有一位女官。此人便是前朝宋月公主,如今在工部任为侍郎职,一张直逼女帝沈羡之的绝美面容,更是成为了考场焦点。
    任谁都没有想到,工部居然还有这样的绝色女官,本以为这样的部门,应该都是些粗糙大老爷们。
    于是使得原本报考工试的年轻考生们就越发积极了。
    又说那商工农,考官也是不拘一格,琴棋书画既有那一方名士,亦有原来青楼出生的女教。
    反正在天启国成立的那一刻,再无贵贱之分,任何工种都有着同样的待遇,所以大家也不会再挤破脑袋去考文状元了。
    因为在如今,任何一科目的状元,都一样是佼佼者。
    这是天启国的第一场大考,沈羡之尤为在意,若是成功举行,那么她这天启国的平等应该才算是真正的开启。
    只是有人拥戴,就有人不满,只觉得女人便该在家相夫教子,那民间私底下骂夏侯瑾窝囊废的小画册其实并不少。
    但夏侯瑾当时知晓后,并未叫人严查,只淡淡留了一句,“是非如何,当后人来评断。”他不否认自己也是能做个合格君王的,只是如果一定要和自己的女皇陛下相比,他的脑子里还是欠缺了阿羡的那些治国策略。
    坦白地说,就如同给老百姓们的医疗做保证,这点他就如何也没有想到。
    可是如今各地医保以及养老保的涉及,使得普通老百姓们看病不愁,养老不愁,即便是真的没有儿子,将来还有这养老金可依靠,完全不用像是从前一般,老了以后无劳力挣钱,家中清贫者就只能等死。更不要说得了重病者,更是直接就病死了。
    还有如今各种推行的惠农优商政策,更是将全民老百姓真正的得到了温饱的同时,还得到了该有的尊重。
    他不是说前朝的帝王们不好,而是他们没有做到这一步。那时候的帝王让老百姓磕头叩拜,但有几人诚心?
    如今倒好,这磕头跪拜改成了屈膝或是福身行礼,反而更多的人愿意真心诚意跪拜。
    就很奇怪,前朝人一直拼命追求的荣耀,他们一直只得到了表面,可是沈羡之一直推行平等,反而得到了老百姓们的真心。
    他翻看着案几上的一大堆奏章,朝身旁的玄月问道:“这都是有关今年大考的?”
    玄月一直看着墙上的沙漏,眼巴巴地等着到点就点卯回家,如今的他也娶妻了,虽然他的媳妇可能要加班。
    可也正因为是这样,他得回去想给小娇妻准备饭菜啊。
    前年宋月十八,便与他订了婚,天启国正式成立后,他两也成婚了。所以这说起来,他唤夏侯瑾一声堂兄也是使得的。
    夏侯瑾见他没回答,抬头瞥了一眼,顿时没好气道:“还有大半个时辰呢,你能不能专心一些?”
    玄月有些委屈,“王爷,您还是让我出去任务吧,你说我一个大男人天天守着你批折子,我又做不来这活,端茶倒水您自己又能来。”凭何把自己困在身边,摸鱼都没机会。
    他羡慕破军啊,破军他们天天在外面浪,虽是有点生命危险,但是能摸鱼啊。
    夏侯瑾冷笑一声,“要不是宋月有了身孕,我早就把你赶走了。”就是留他在身边,那好早些回去照顾宋月。
    没想到他还不知好歹,想外放。想屁吃吧!还有阿羡这甩手皇帝,天天把折子扔给自己,算个什么事儿?如今只盼望着自己的几个孩子快些长大,来跟着他这个做父亲的一起分担分担压力才是。
    而彼时的沈羡之,其实也没有闲着,正在尚书府里加班,在场的除了她这个女帝和一些前朝旧官以外,还有不少女官。
    比如如今跟着兵部尚书唇枪舌剑的白莲心与钟玉嬛,她二人如今在户部当值,虽为官至尚书郎,但是这户部的所有钱财来去,两人简直是在心里记了一本账目一般。
    如今兵部要给各方军队补给,所报上来的数目被她二人一早削减,眼见着都快要给折半了。
    不过,就算是折半了,按照两人当下对市场物价来算计,仍旧可以满足兵部尚书的需求。
    兵部尚书争执了半天,发现功课根本就没做好,他所用的价还是去年的旧价,所以报上来的账目自然是不对。
    他是如何也没料想到,如今居然物美价廉,连粮食都如此便宜。只得连连给沈羡之解释,自己并无那贪墨之心,不过是一时疏忽,不知当季价格而已。
    如此,他还是被罚了款。
    而沈羡之的身边,如今有一个寸步不离的护卫,穿着甲胄,并未戴头盔,并非长发,反而是留了个寸头,尤为醒目。
    待各部官员退下,沈羡之将桌上一本奏章递给她,“他也参加了今年的文试。”
    原来这侍卫便是当时险些惨死在刘菩萨手中的阿金,她当年便跟着那些姑娘们一起逃到了浔州城,姑娘们各有了去处,或是嫁了人,她则到了王府做护卫。
    然后凭着自己的能力,一步步走到如今。
    眼下听到沈羡之的话,虽然沈羡之没有明说那个‘他’是谁,但阿金的心头还是忽然忍不住跳动起来,伸手将折子接过来,缓缓打开。
    其实这么多年了,她对于李落塔,已经不太能分辨出,对他是恨多一些,还是爱多一些。
    反正爱恨是没有相抵过的。
    她曾经爱李落塔,为了李落塔出生入死两肋插刀在所不辞,但是她不能接受李落塔那样利用她。
    当时,哪怕李落塔提前问她,即便她不愿意委身刘菩萨,但是她可能还是会为了报当年李落塔的救命之恩答应的。
    可是李落塔没有,他直接给自己下药,这是她一辈子也抹不去的屈辱。“与属下无关。”她把折子忙合上,似乎关于李落塔的只言片语,也不想多看一眼。
    沈羡之也没再去拾起折子,“他的能力我认可,只是世人是不能接受他处事之法。”天启就算是怎么缺乏人才,但是如果人品这关过不去,再怎么厉害的人才她也不可能动用。
    阿金并没有觉得遗憾,反而觉得就应该是这样才对。如果沈羡之真的启用了李落塔,她的心里可能会产生一种这个世界不公平的感觉。
    所以阿金心中长舒了一口气。
    但是阿金没有想到,她居然在浔州城遇到了李落塔。
    也就是科举结束的第三天。
    天启政务凡事讲究个效率,这科举成绩出来也很快,第三天就张榜公布录取名单,她作为御前侍卫,亲自代表天启女皇沈羡之张贴榜单。
    准备回去的时候,她翻身上马,总觉得身后有一道视线锁住了自己。
    她回过头,正好撞上那双令她这一辈子都没有办法忘记的目光。不确定是爱多一些,还是恨多一些,但此刻阿金心中是五味杂陈的。
    人声鼎沸,她没有听到李落塔喊自己,但看到他的唇形动了一下,正是叫着自己的名字。
    但她没理会,扯着缰绳,自顾回去复命了。
    而这第一届科举,各科录取人数中,女官占了百分之二。
    其中还有不少蛮人女子。
    再后来沈长平继位后,天启的男女官员已经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了。
    女性的地位是大大地提高,只是一夫多妻制仍旧是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
    彼时沈长平的心思并不在这上面,而是在反思,自己是什么时候给了母皇和父王机会,让他们在自己不过及笄之年,就被押到了这王座上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