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拥朱羲 第11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萧瑢奋笔疾书处理这几日堆下来的要务,阿礼在一旁静静地研磨。
    一股凉风袭来,琅一出现在书房门口:“主子。”
    萧瑢头也没抬的嗯了声。
    “侧妃已经去了归鹤堂,青袅姑娘与合语姑娘都在。”
    琅一面色如常,心中却有些疑惑,就算主子不放心侧妃,想随时知道侧妃的消息,可这种事让丫鬟盯着不比他合适?
    萧瑢:“嗯,继续盯着。”
    琅一不明所以,却还是恭敬应下。
    “多看看青袅。”萧瑢又补充了句。
    琅一一愣,而后握住腰间的刀沉声道:“青袅姑娘有问题?”
    萧瑢动作一顿,抬头看向浑身冒着杀气的琅一:“......”
    他是在给他说亲,不是叫他要人姑娘的命!
    怎短短几日就在江湖上混了一身匪气回来?
    阿礼实在忍不住扑哧笑了声,侧首朝琅一打趣道:“主子叫你多看看青袅姑娘你照做就是,问这么多作甚。”
    琅一茫然的领命而去。
    过了好一会儿,萧瑢突然抬头,看着阿礼:“他应该明白我的意思吧。”
    阿礼坚定点头:“奴婢都明白主子是想撮合他与青袅姑娘,他定也晓得的。”
    萧瑢放心的低下头。
    又过了约半个时辰,卫烆进了书房:“郡王,勇昌侯求见。”
    萧瑢一怔:“勇昌侯?”
    “是。”卫烆正色道。
    萧瑢微微皱眉,勇昌侯见他作甚?
    “请。”
    “是。”
    勇昌侯府与陆家定了亲,也就跟宸王府拉近了关系,差不多算是自己人,萧瑢便没有去前厅,而是在书房接待。
    萧瑢放下笔时,阿礼便自觉去准备煮茶。
    不多时,勇昌侯到了书房。
    勇昌侯是武将,身材稍显魁梧,走路脚下生风,远远的就给人一种生人勿近的气场,此时他板着脸,大刀阔斧,更是见者生畏。
    他来的急,拱手行了礼也顾不上寒暄,便切入正题。
    萧瑢见他如此,也端正身姿仔细听着。
    “西北军饷出问题了!”
    勇昌侯的第一句话便让萧瑢心中一凛。
    他掌管户部,军饷自然也归他管,难怪勇昌侯会如此急切的来府中寻他。
    “请侯爷细说。”
    勇昌侯灌下一口茶,简单明了道:“我曾有一部下,如今在西北军中,昨日我收到他的书信,西北军饷已经拖了三月,粮草衣物也不充裕,年跟前连着下了好些日子的大雪,军中冻死了人。”
    萧瑢面色大变:“冻死了人!”
    “是。”勇昌侯愤色道:“避寒衣物不充裕,将士们抗不了西北的冰霜,冻死的,病死的不完全统计,已过百人。”
    萧瑢手中的茶杯应声而碎,滚烫的茶水落在他的手背,阿礼吓得忙掏出帕子欲上前擦拭,被萧瑢拦下。
    他接过帕子随手擦了擦扔在一旁,眼中满是郁气。
    “西北的军饷早在去岁十月就发放了下去,随行的还有棉衣与粮草,足够西北军安稳度过寒冬!”
    勇昌侯并不怀疑萧瑢所言。
    他得到消息后怒火滔天,但也清楚以明郡王的品行断不会克扣军饷粮草,但谨慎起见他还是见了陆知景。
    陆知景早晚要入朝,萧瑢在政要上不会避他,去岁发各地的军饷时陆知景就跟在萧瑢身边,是亲眼看着军饷粮草,棉衣送出了京城的。
    勇昌侯即便不信萧瑢,也是信准女婿的,他一听陆知景说完便知道是下头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我自然是信郡王的。”勇昌侯道:“饷银已按时发放,棉衣粮草也都充裕,可西北将士却遭了罪,郡王以为,这问题出在哪里。”
    萧瑢抬手揉了揉眉心。
    他也不是神算子,事出突然,他现在哪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萧瑢沉思许久后,喊道:“琅二!”
    琅二应声出现:“主子。”
    “立刻去查去岁押送西北饷银的路上,是否发生过意外。”
    琅二:“是!”
    “卫烆。”
    卫烆:“属下在。”
    “将去岁负责押送饷银的官员全部控制住,从现在起,不许他们与外界有任何联系,尤其是西北!”萧瑢冷声道。
    卫烆沉声应道:“是。”
    萧瑢吩咐完后,看向勇昌侯道:“西北乃禄王所辖封地,出了这么大的岔子,朝廷却未收到任何奏章。”
    勇昌侯一时没反应过来,直愣愣看着萧瑢。
    萧瑢便直接问:“侯爷的内应是否可靠?”
    勇昌侯闻言面色略有些不自然,轻咳了声才道:“心腹,可信。”
    不错,信确实是他在西北军中的内应送来的,不过这种事哪个军中都有几个,也不是为了要做什么,只是作为武将,总不能对其他军营一无所知。
    他的营中也一样有其他营的内应。
    “军饷已经拖了三月,为何信如今才到?”萧瑢问道。
    勇昌侯如实回答:“自去岁十一月开始,军中对外的信件就管的格外严,家书都被断了,更遑论往出来送密信,月中雪停后,军中发了粮草,管束稍微松懈,他趁乱送出来的信。”
    萧瑢听完没再继续问。
    无风不起浪,若西北安宁,那人没必要撒这弥天大谎;而反之,纸包不住火,要真有此事定能查到端倪。
    “若如侯爷所言,眼下西北尚还不知消息泄了出来,我们可趁机一探究竟。”萧瑢道。
    勇昌侯正有此意,当即便点头:“行,听郡王的。”
    这件事与户部干系重大,由萧瑢来办也恰当,勇昌侯虽握着些兵权,却也不能随意插手。
    正事毕,勇昌侯不欲久留,离开前,萧瑢壮似随意问了与陆家的婚事。
    提起喜事,勇昌侯面色稍霁:“差不多定在明年。”
    萧瑢道了声恭喜没再深问。
    勇昌侯离开后,萧瑢独坐了许久。
    棉衣粮草是从他手中送出去的,他心中有数,西北天寒地冻,他给出去的棉衣是最好的,若这些东西都到了西北军中,绝不会出现冻死人的事;饷银是他亲自点的数,可将士们却已经三月没有领到军饷,那么这些东西都到了何处。
    是在半路拦截的,还是在西北军中....
    禄王是最早一批离京封王的皇嗣,那几位皇叔都是在争斗中最先败下来的,封地也多是苦寒之地,不如去岁离京的皇嗣,大多都得的好去处。
    享受惯了京中的繁华,乍一到苦寒之地鲜少有人守得住,若禄王因此生出旁的心思也不奇怪;况且如今世道不太平,各地都很不安宁,更容易激起谋反之心。
    除此之外,他想不出禄王要贪这些东西做什么,毕竟就算在西北,给禄王的供奉也够他锦衣玉食的过完一生。
    萧瑢侧头看向窗外,他有种预感。
    天下,要乱了。
    -
    姜滢同隋嬷嬷学的很认真,青袅合语一人伺候茶水,一人伺候笔墨。
    书桌临窗,青袅立在桌案旁,抬头就能看到对面房顶上的人。
    他已在那里坐了许久了。
    青袅总感感觉琅一一直在盯着她,可每每当她抬头看去时,他的视线却落在院中,她便想着这或许是自己的错觉,他应是奉郡王命在这里保护姑娘的。
    直到合语第二次端茶进来,别有深意的碰了碰她,示意她往房顶上看,她下意识抬眸刚好对上那道暗沉的视线后,她才知道不是错觉。
    他真的一直在盯着她。
    且她能清楚的感觉到,他的眼里带着审视,和防备...
    青袅对此很不解。
    他防她作甚?
    换句话说,她有何处值得他防备的?
    电光火石间,青袅似是想到了什么,面色一变,难道是郡王发现了姑娘的事,派琅一来盯着?
    青袅按下心中的惊疑,待去往饭厅的路上时,她偷偷找机会同姜滢说了此事。
    姜滢初一听着实吓了一跳,萧瑢怎会怀疑上她的?但很快她就反应了过来,面色复杂的看着青袅。
    她斟酌许久后试探道:“有可能,琅一不是怀疑我?”
    青袅不解:“那奴婢有甚值得他上心的?”
    姜滢:“.....”
    她仔细打量青袅,未曾从她眼中看到半分女儿娇态,要么她没往那处想,要么是她现在对琅一没那个心思。
    姜滢正欲说什么,便见萧瑢正穿过游廊而来,她笑了笑,轻声朝青袅道:“不如,你现在过去问问他?”
    青袅愣了愣后,点头:“好,奴婢这就去。”
    她得去试探一二,看郡王是否真的知道了什么。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