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80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东皇太一反问一句,将镇元子的话语一语否决,又说道:“你我都是天地开辟之后的生灵,又没有听过混沌当中那位老祖讲道,又怎知这传说是真是假?”
    镇元子说道:“那位老祖是否真的存在,你我虽不曾见过,可雪羽大尊却是真正存在于天地之间!就算抛开那一位老祖不提,我镇元子随着雪羽大尊的脚步,征战四方,又怎没有成为教主的机缘?鸿钧老祖门下有七位教主,雪羽大尊门下难道就没有教主?”
    “哈哈哈……果真和朕想的一样,老同窗原来是打着这个主意。”
    东皇太一勃然大笑,又说道:“大尊之威,满天神佛皆知。可是大尊却不传道,不讲法,更不曾像鸿钧道祖一样,讲道三千余年,传下无数道统。你虽附骥在大尊身后,可似乎却没有得到雪羽大尊半句真传,始终不曾跳出鸿钧道祖所传的道统界限之外,又如何能成为大尊门下的教主?”
    此言一出,镇元子神色微愕。
    不仅仅是镇元子,周围诸天万界无数神佛,亦是神色大变。
    东皇太一与镇元子这一番话语,可谓是字字诛心。
    诸如道人、道君层次的高手,在世间争来争去,为的就是那一线机缘,道人希望开天立道成为道君,道君希望立下大教成为教主。
    追随雪羽大尊,未尝不是为了成为大尊门下的教主,成为大尊门下的道君。
    甚至诸多圣贤,诸多天尊,之所以追随雪羽大尊争战,未尝没有怀着成为道人的心思,未尝不想要步入大道之门。只是他们心中希冀的大道门墙,乃是雪羽大尊的门墙,却并非是源于鸿钧道祖……
    只因修道难,成道难。
    这才另辟蹊径,这才另求一道。
    可东皇太一口无遮拦,一言至此,却将事实与真相,毫无遮掩的袒露在无数修士面前。
    如此手段,便是帝王心术!
    第一千二百零七章:攻破帝王心术
    自古以来,帝王要统御天下,要牧守众生,就需要有手段,有手腕。
    甚至于不择手段,甚至于无情无义。
    如此,就叫帝王心术。
    甚至有人言:天家无父子。
    所以凡俗世间的王子皇孙,为了帝位,为了江山,可以父子相残,可以兄弟相杀,可以血流成河,可以六亲不认。
    如此,才是帝王之路。
    东皇太一与帝俊兄弟二人,做了无数年的天帝。
    统率诸天,众生莫敢不从!
    与帝俊相比,东皇太一威名更盛。皆因这两人一起做天帝,政事由帝俊处理,而战事则大多由东皇太一出面。这位天帝,是杀出来的名声。
    就连上古之时的凡俗世人中,也有一位名传千古,名为屈子的世人,写下了一篇传世诗篇,名作《九歌》。
    九歌第一,颂东皇太一。
    九歌第二,颂云中君。
    东皇太一尚存于天地之间,至于那云中君,则已经有无数年时间,不曾被人提起过。
    东皇太一与帝俊虽在巫妖大劫当中殒落,可这二者的实力,这二者的赫赫战功与威名,上古修士却无人忘记。
    以至于……
    这两位天帝殒落之后,鸿钧道祖重立天庭,把门下守门的童子童女派遣出来做天帝,童子为玉帝,童女为王母。这玉帝王母统帅天宫之时,诸多上古修士听宣不听调,对天宫的命令阳奉阴违,无人肯出工出力。
    甚至于当初的悟空道人刚刚修炼至太乙金仙,连神人都算不上,却可以把九天十地闹一个天翻地覆,大闹天宫,打烂了蓝天门。当时的玉帝别无法他,只得去西方佛教求援,请来了多宝如来佛,一个巴掌镇压了悟空,将之压在了五指山下。当时那个多宝如来,便是截教多宝道人的佛法金身所化。
    若是帝俊与东皇太一尚在,这两位天帝无需出手,就不知有多少上古修士争先恐后参战,一刀子就捅死了太乙金仙修为的悟空。
    即便现在悟空修炼至了道人修为,若再敢孤身一人大闹天宫,杀进南天门,只怕东皇太一盛怒之下,一座大阵砸下,混沌钟滚滚而来,便可以把悟空道人打得晕头转向,甚至身死道消,就此灰飞烟灭了……
    这东皇太一与帝俊兄弟情深,从未做过骨肉相残之事,可论及手腕,这兄弟二人却远超了同样是金乌修炼而成的陆压道人。
    所以,在大战之前,东皇太一才会说出这么一些话语,与镇元子理论一番,实则就是字字诛心,要不战而屈人之兵,让诸天万界的修士战意全无。
    在场任何修士,就连柳毅,也都觉得东皇太一绝非满口胡言。
    诸天万界无数修士当中,被东皇太一说中了心事的,不计其数。
    天道不公,所以伐天?
    鸿钧道祖与天道合二为一,以身合道,是以天道不公就是鸿钧不公?
    于是乎,雪羽大尊大战鸿钧之时,才会有无数修士跟随其后,前赴后继?
    如此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如此只为天下众生求一个公道,甚至连自己性命都不要,身死道消都没关系,如此……实在是太崇高了,太伟大了。
    真正这样的,又有几人 ?
    与世同君镇元子,号称品德高人,被上古修士敬仰,可就连镇元子,在此时此刻,也没有找借口去反驳东皇太一的话语。
    只因镇元子本来就没有怀着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心思,他的本意,是既想为天下众生谋取公道,又想为自己争夺一线机缘成为教主……公私两不误,利人利己,善莫大焉。
    可是,东皇太一却把一个血淋淋的事实,毫无遮掩摆在众人面前。
    那就是……大尊不传道,不讲法!
    既然不传道不讲法,如何入得了雪羽大尊的门墙?
    哪怕雪羽大尊再如何强横,哪怕雪羽大尊数次与鸿钧道祖大战、数次占据优势,哪怕世间修士都知道大尊比道祖甚至要强上两三分,可这又有何用?
    不能得到道门而入,不能晋身成大尊门人弟子以至于修为不能晋升,争战四方又有何意义?
    这个问题,诸多修士都曾经想过。
    只是从未有人像东皇太一这样,把这件事情完全袒露出来。
    若是大尊在此,若是诸多教主在此,只怕东皇太一没有开口的机会。毕竟他道君的修为,在教主与大尊面前,不值一哂。而若是大尊与教主在此,必定有万般手段,可以化解东皇太一的攻心之法,化解他的帝王心术。
    可惜,此番大战,双方修为最高之人,就是道君。
    前方,那金灿灿的大阵,自动开出了一扇大门,高达百余米,宽达二三十米。
    大门当中,东皇太一坐在帝王车辇之上。
    有九龙九凤拉扯。
    有诸多上古修士,穿着官服,站在两旁。
    东皇太一坐在龙椅之上,头戴帝王冠冕,头顶悬着帝王伞盖。
    又有一团庆云,悬在东皇太一脑后,无数帝王之气滚滚翻腾,如云如雾。
    “好一个东皇太一!”
    柳毅凝视前方,这是他第一次,对东皇太一心生赞誉。
    上古二位大帝,柳毅早已见过。
    上一回谋取鸿蒙之剑,柳毅与二位帝君争锋,可东皇太一却只是手持混沌钟在一旁压阵,真正大战柳毅的,乃是帝俊。那一战东皇太一并没有多少表现的机会,被帝俊遮挡了光芒。
    今日这一番言语交锋,却让柳毅对东皇太一另眼相看。
    不愧是上古天帝!
    悟空道人也在远处。
    当阵法光罩开出缝隙,东皇太一手提大钟,挡在缝隙前方之时,悟空道人由不得心生感叹:“当年俺老孙大闹天宫之时,那玉帝老二被俺老孙吓得躲在了龙椅后面,全无半分帝王尊严与气度。那玉帝与东皇太一相比,只鼠辈尔!”
    “本帝在此!诸位与本帝为敌,只算是理念不同,并无生死大仇,是非功过皆可既往不咎。如若诸位肯就此离去,只等此事一了,本帝定然不会为难诸位。诸位若肯来天宫做客,本帝必会备下美酒佳肴,款待满天神佛。”
    东皇太一扫视阵外无数修士,霍然言道:“天子一言,万古不悔!”
    一番言语,天子霸气,王者之气,尽显无疑。
    竟使得在场修士,有些甚至生出了怯战的心思。
    可惜,须菩提却说道:“你摆下美酒佳肴又有何用?贫僧是和尚,不喝酒吃肉。”
    东皇太一面色不变,嘴有微笑,将须菩提的话语置之不理。
    大战在即,东皇太一临危不惧。
    越是到了关键时刻,他身上帝王气度就越是浓厚夺目。
    反倒是悟空道人问了一句:“那师傅你想要如何?”
    无数年前,悟空道人终究是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里学道,须菩提当时化名菩提老祖,收了悟空作弟子。
    这两人,乃是名正言顺的师徒。
    “我师尊阿弥陀佛立下佛教,成为教主之时,曾经发下了大宏愿,一共四十八种。”
    须菩提言道:“若这四十八种大宏愿,能够圆满实现,贫僧才算功德圆满。贫僧只愿见得众生平等,只愿见到苦海干枯……为此志愿,贫僧万死不辞!刀山火海,不能让贫僧有半分畏惧!”
    “师傅说得好!你虽然修为比不上我,可俺老孙就是服你这一点。可是要想完成佛门四十八种大宏愿,就需要有大毅力,有大气魄,有大心胸,三者缺一不可。任重而道远,师傅你可要好好努力啊!”
    悟空道人说着说着,越扯越远,竟然施展出传音之法,将声音传遍周围茫茫虚空,言道:“想当年,我只是一只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不知道什么是修行,也不知道什么是传道,什么是讲法,更不知道天地之间有三千大道八百旁门。我做了一个独木舟,从东海乘风破浪,历经万般辛苦,经年之后,跋山涉水,才来到了灵台方寸山。却又历经了重重考验,最终才求的一线机缘,拜入了师尊门下,赐名为孙悟空。从此之后,我才有了人名,不再只是一只寻常的猴子。”
    “师傅收我入了门墙之后,也并未第一日,就传道讲法,并未立即教我长生之术。直到有一日,师傅用棍子在我脑袋上敲了三下,我福至心灵,猜到师傅要我三更天前去学道学法,于是才得了长生法门,勤修苦练之后才有了太乙金仙的修为,领悟了变化之道,学了地煞七十二变。”
    “想当初,我师尊不过是区区一介佛陀,神人修为而已。他要收门人弟子,都要立下诸多劫难,设下诸多考验……”
    “大尊何许人也!”
    “古往今来,何人可比?”
    “诸位道友若想入大尊的门墙,想学得大尊道统,只怕比起当年俺老孙求仙问道,不知要难了多少倍!”
    “大尊的道统何其珍贵,若是轻易传下,天下神佛反而不懂珍惜。须得历经千辛万苦,须得受尽万般磨难之后,才能学来真正的道统真传。正如当年我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之后,才知正经可贵。”
    此言一出,人皆色变。
    就连柳毅也对悟空道人刮目相看。
    原本他以为,这悟空道人心性耿直率真,甚至留有几分孩童心性,未曾想到,悟空道人居然有此等真知灼见。
    仅此一段话语,就将东皇太一的帝王心术,破得干干净净!
    不愧是大闹天宫之辈,果真非同小可。
    第一千二百零八章:相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