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张氏简直不知道要对这个三女儿说什么了,要说她缺玩伴吧,上面有不比她大几岁的亲姐姐,下面有专门哄她开心的小丫头,可她就是把那个四姑娘看成了亲妹妹,待她那是一等一的掏心窝子,任她和大女儿怎么说都不管用,说的多了还反而说她们小肚鸡肠,诬陷舒姐。
    “娘,我就去看一会儿就出来,绝不在那里多停,我身体好的很,一定不会染上病的。”
    静姐见她不语,立刻又道,高夫人道:“你说不会就不会了?别那么多话,你要真不放心,就让春桃一会儿带些东西去看看她。”
    “娘——”
    “就这么说定了,跑了一早上还不快下去换身衣服歇歇,一会儿跟你大姐一起去郑妈妈那里上课。”
    静姐的脸顿时拉了下来,张氏却不再理她,她还想再腻歪一下,那边心姐已经过来将她拖了下去:“好妹妹,我昨天才得了件有趣的东西正说给你看呢。”
    “大姐你别唬我,上次你也说有趣,结果就是你画的一幅画,大姐……娘……”
    静姐一路叫着被带了下去,张氏在后面摇头:“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懂点事。”
    “静姑娘还小,再大些就好了。”孙妈妈笑着帮她续了杯,张氏摇了摇头,知道这是安慰话,心姐五岁的时候都要比现在的静姐懂事,有些事真是天生的,不服都不行,“你说那老太太这次是为了什么?西院那个不是最得她欢心的吗?怎么这次就突然翻了脸?”
    孙妈子自然不出其中的蹊跷,不过她人老成精,不仅见的多了,也知道话怎么说:“我估摸着,还是和东院有关。”
    “杨姨娘?”张氏摇摇头,相处的不是一天两天了,杨氏什么样的人她自忖还是看得清的,孙妈子笑道,“自然,杨姨娘是个老实的,可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何况这次她们这个亏吃的也太大了些。我问了那天在暖阁里的丫头,照她的说法这事就是四姑娘惹出来的,当时说的话也难听,不怪二姑娘同她打。”
    “不对,这事也不是第一次了,过去就没见杨氏有什么动静。而且,她要有这本事,会成现在这个样吗?她那院里想吃点好的都要自己掏银子。”
    孙妈子接不上去了,她也知道就算杨氏因为安姐爆发了,也没本事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扭转乾坤,她想了下笑道:“别管是因为什么,总归这是个好事,而且夫人这次可说错了,现在厨房那边上赶着巴结东院呢!”
    ☆、第九章
    如果要问东院的感受,他们一定会说现在的日子就是“翻身农奴把歌唱”。从门房到福寿堂的妈子,现在见了她们都是笑脸相迎,当然,最明显的就是厨房那边。
    杨氏作为贵妾,在这府里的女性人物里其实是要排第三位的。除了老夫人、张氏,下面就要属她。按照规矩,她每天要么有半只鸡鸭,要么有三两牛羊肉再或者是一斤猪肉,米面时鲜另算。安姐是正经的小姐,份例要比杨氏还更多些,但她们过去别说牛羊肉了,连鸡鸭都不常见,上来的猪肉也都是白花花的肥膘,想吃点好的都要自己再掏腰包。
    而这几天不用她们交代,鸡鸭鱼肉都端了上来,今天卷秋从厨房拿早餐,除了份例的稀饭馒头小菜,还有四笼鸡肉香菇包子,安姐见了一怔:“怎么这么多?是不是还有姨娘那边的?”
    “都是姑娘这儿的,我问过了。”冰琴笑道。
    高老爷是歇在哪边早上就在哪边用饭。他现在还只是一个从五品的员外郎,一般没什么事不用上朝,但也要辰正去户部,所以只要不是休沐,他辰时前就要用完早饭,而这时候府里的其他人不过刚开始用饭。像安姐这边就是才端过来。
    “姨娘那边都用完了?”说着向外面看了一眼,这几天杨氏送走高老爷都会来她这边,有时候还会陪着她再用一些。今天这时候还没过来,是高老爷今天在休沐吗?
    “姑娘就别担心姨娘了,只有比这更好,不说别的就是冰琴这丫头刚才去拿饭还从厨房那儿得了四个鸡蛋呢。”卷秋一边说着,一边快手快脚的帮她把碗筷摆了,“我说你该拿拿,不该拿的可不敢拿!”
    “姐姐放心吧,我又不是傻的。就是这鸡蛋我也说不要的,是那冯妈子硬塞在我手里的,还对我说什么时候想吃都可以找她要。”冰琴一边帮安姐盛着汤一边道。
    卷秋撇了下嘴:“你听她糊弄你,还什么时候想吃找她要?前几天就是姑娘想吃个包子还要塞钱呢,她们这就是看咱们现在好了,上赶着巴结呢。”
    “要我说,就该好好收拾她们一通。”冰琴今年不过十岁,进府还不到半年,虽然安姐这边的日子不是特别好,比她在外面还是好多了,而且整个东院都没几个人,她上面就一个卷秋,对她还颇为照顾,虽然到了外面要受点冷眼,她也没太大感受,所以还带着一股子天真。
    卷秋拿食指点了她一下:“你这好日子才过几天啊,就开始胡思乱想了,要我说才要好好收拾你一通呢!”
    冰琴嘻嘻一笑,两个丫头在这边说闹,安姐也没放在心上,只是看着面前的吃食,今天只有一种南瓜粥,也没加别的东西,但那南瓜却熬出火候,一层层如同金沙,闻着就有一股子甜香。主食是花卷,白面和杂面混在一起蒸出来的,只有手掌大小。此外就是四样小菜,分别是腌黄瓜、调豆腐、牛肉干以及蒸玉米。
    现在安姐的目光就专注在那玉米上。
    这是玉米吧?是玉米吧?是玉米吧!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玉米是一早就被传入了中国,可最初并没有用来食用,而是用来观赏,一直到清朝后期才大面积种植,玉米的高产效益才算是体现出来,而现在她的餐桌上就有一份玉米,就算厨房巴结她,也不可能拿太珍贵的吃食啊。难道说是她记错了?这玉米明朝的时候就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这几天她旁击侧敲,知道了现在国号为明,年号则是永宣,对这个年号她没有什么印象,也就没有太在意。她没印象,那就说明这时候没什么大事。要是换成洪武、永乐、正统这几个年号吧,她就算不知道详情,也有个大概印象。而这个永宣她一点印象都没有,那不就说明这个时期大明朝平平稳稳顺顺当当吗?
    可现在,她面前出现了玉米,那就说明这个大明不是她记忆中的那个?安姐一瞬间有些茫然,她这是穿到了什么地方?什么时代?
    “厨房那些狗腿子真是看人下菜,上个月姑娘想吃玉米她们就说要等来年,今天就又有了。”见她的目光一直放在玉米上,卷秋道:“姑娘要想吃,明天还点,保准她们还有!”
    “还有?”
    “自然是有的了。这东西也就在这个季节算是个新鲜,要是夏天贱得很呢,一文钱能买两三个大棒子呢,不过老百姓也是靠这个才能填饱肚子。”
    “那除了这个还有什么?”
    卷秋一怔:“姑娘问的是什么?”
    这话倒把安姐给问住了,是啊,她想问什么?问这个时候有没有红薯有没有土豆?有了如何?没有又如何?她已经来这里了,不管这里是不是她记忆中的那个大明,她都已经来了。她要在这里生存,要在这里生活,要在这里好好的过上几十年!
    想到这里,她摇摇头:“没什么,有醋吗?”
    “有有有。”卷秋连忙把醋给她拿来,倒在小碟子里,又给她剥了两头蒜,一边剥一边想,这次姑娘受了教训还真是变了,不仅人变的有些不一样了,连口味都发生了变化,过去姑娘可是最烦这种葱姜蒜这些东西了,连熟的也不会吃。
    此时不仅卷秋觉得安姐变了,那边房子里的高老爷也觉得这个二女儿果真是不同了。从昨天开始杨氏就有些期期艾艾的,他当时就知道她有事。当下还有些感叹,果然这些年过去了,连杨氏也和以前不一样了,他在这里留了几天,她也想着要东西了。这么想着他还有些不舒服,这时候他才知道,即使过了这么久,即使他已经有了其他的妻妾,那个会在胡同口让丫鬟往他怀里塞牛肉的杨氏在他心里还是不一样的。
    不过他虽然看出来了,却没有询问,他等着杨氏主动开口。结果这等了一晚上,杨氏也没说出个什么,他见了也不免摇头,女儿都这么大了,脸还这么嫩,也怪不得在这府里不好过呢。说不出是因为心软还是什么,他主动开了口,杨氏顿时脸红了:“其实也没什么……”
    “那到底是什么?”
    “是这样的,安姐说想学点东西,最好能认几个字。”说到这里又慌忙解释,“我看这次她是真的想学了,断不会像上次那样没上几天课就回来的。”
    早先心姐跟着身边的郑妈妈学认字的时候安姐是也跟着去上课了的,虽然那个郑妈妈是张氏从娘家带出来的,但安姐同心姐也不错几个月,这府里的姑娘说起来也都是要叫她母亲的,不管她心中怎么想,也是万没有把安姐单独拉下的理。但那时候的安姐哪可能静心坐在那儿读书识字?如果有人哄着管着也就罢了,但杨氏一是管不住她,二也不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在她想来女儿就算将来去主持中馈,也只要会算账管家就好,认不认字真不是太重要。
    杨氏这边不管,郑妈妈那边也冷淡,安姐上了两天就闹着不要再去上了,一直到现在,心姐都开始学对仗作诗了,安姐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她怎么会想到要学识字?”安姐早先哭着闹着不要学的事情他还是有些印象的,当时还有些厌烦,虽然这时候不要求女子考功名吧,可大户人家的女子有几个不识字的?那书香门第出来的,不仅能写一笔好字,做出来的诗词也不比一般的文人差。高老爷自己出身低就总想着能提升一下门楣,虽然高家的门楣和一个庶女读不读书没有太多关系,但说出去总有些不一样。
    这些年他已经习惯了二女儿莽撞、粗鲁、惹事,虽说这几天有些不一样了,可这突然说要读书还是让他一怔。
    “我想着,还是因为老爷说的那番话。”
    “我说什么了?”
    杨氏看了她一眼:“不是老爷上次说让她多像大姑娘学吗?我看她现在的做派还真有些像了呢!”
    高老爷顿时乐了:“要是这样,那倒是个好事。”
    “老爷!”
    “我说真的,看你昨晚那么为难的样子,我还以为有什么事呢。”
    杨氏有些茫然的看着他,高老爷心下一暖,过了这些年,他的大娘子还和当初一样,他忍不住握了下她的手:“这事容易,你对夫人说一声,以后还让二丫头跟着大丫头一起学就是了。唔,进度可能有些不太一样,不过她刚学,也就先认识几个字,也容易。”
    杨氏高兴了起来:“真的可以吗?”
    “不过你先同二丫头说好,这次她要是再不学,那可不是哭哭闹闹就能完的了!”
    杨氏用力的点着头。
    高老爷笑着出了门,走出跨院的时候还想在这东院有一种和西院不一样的轻松。他不知道此时杨氏正看着他的背影,有些害羞的想果然让女儿说对了,老爷……还是念着旧情的,只是她不能再提过去的事了。
    一直到高老爷的背影完全消失她才转过身,一转头就看到僵着脸站在那儿的王妈子。
    ☆、第十章
    第十章
    马上就要交九了,这两天虽然日日都是大太阳,可气温却直线下降,屋檐上的冰棱能有一尺多长,而此时王妈子原本饱满丰盛的脸就像被冰冻住了似的僵硬冰凉,杨氏乍然之下就唬了一跳,她本想开口说话的,但想到女儿的交代又把嘴边的话吞了回去,错过身就要进院。
    见她连理都不理自己,王妈子一怔,回过神立刻挡在她身前:“姨娘!”
    “什么事?”杨氏抬了下眼,前两天她们就把帐对好了,从料子到首饰都出了差错。料子少了四块,镯子少了两个,钗子少了三个,簪子少了一个,耳坠少了两对,戒指少了一个,都不是太起眼的东西,但加在一起起码也有上百两了。还有荷包、方巾这些都没数,也没办法去查证,但在她的感觉里是不对的。
    此外还有她和安姐的旧衣服,有一些是送人了,有一些她想留作纪念就放在了箱子里,因为平时用不到就很少去翻,这次就发现也少了不少。
    当这个结果出来的时候她真是又惊又怒,两手都是抖的,当下就想把王妈子叫过来。这个王妈子天天说她不容易,不好过,要多留些东西傍身,这个也傍身那个也傍身,傍来傍去都傍到她身上了吗?
    是安姐拦住了她,这个过去一向鲁莽的女儿这次却非常冷静:“抓贼抓赃,姨娘就算把她叫来她也可以矢口否认,就算闹到夫人老夫人那里咱们也得不了好。”
    “那就这么算了?”
    “自然不能就这么算了,不过姨娘不是经常让我不要急吗?我看这次的事咱们也不要急,咱们先晾她几天,她一定按捺不住的。”
    所以这段日子东院的人都过的风生水起,唯独王妈子的日子难过。高家就这么大,杨氏这边的管理又不严格,王妈子过去也不得人心,虽然因为她过去的积威东院还没有人敢欺负她,但逮着机会就会在外面说她两句闲话,所以现在不仅杨氏这边,整个高家都知道她得罪了安姐母女,没了体面。
    王妈子怎么也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她一开始以为杨氏就是为安姐撑撑腰出出气——小姑娘在外面受了委屈,她们拿别人没办法,就拿她顶了,谁让她撞到刀口上了呢?可这几天情况突变,杨氏这边很是得了几分体面,老爷夜夜留宿不说,连安姐都好像得了老夫人的欢心,而这母女俩得了好却依然晾着她!
    为什么?凭什么?她做错什么了?
    王妈子先是不解,后是愤怒,这些年她为杨氏尽了多少力啊,要没有她杨氏哪有现在的日子?杨氏现在好过却把她给忘了?这怎么能行!此时见杨氏这么爱理不理的,她顿时觉得一股怒火直冲脑门,咬了下嘴唇才算克制住:“姨娘可知马上就要大祸临头了吗?”
    虽然杨氏不想搭理她,但听了这话也唬了一跳,王妈子见状立刻上前一步:“姨娘,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进屋说。”
    杨氏犹疑的点了下头,王妈子立刻上前虚扶着她:“姨娘请。”
    杨氏就这么迷迷糊糊的被她搀进了屋,待坐下后总算回过了几分神,正要开口,突然想到安姐早先的话,当下吩咐道:“去看看二姑娘在做什么,如果已经吃完了,让她过来一趟。”
    卷秋应着去了,王妈子道:“姨娘,这事让二姑娘来……恐怕不妥吧。”
    杨氏看了她一眼:“我们娘俩一体,我这边要有什么不好了,她也跑不了,要她来听听也不多。”
    王妈子还想再说点什么,但见她的脸色也就把嘴边的话咽了回去,过了片刻安姐施施然的走了进来,看了王妈子一眼,嘟起嘴:“姨娘不是答应我不再让这人近前了吗?怎么还巴巴的把我叫来?”
    “她说有话要对咱们说呢。”
    “她说有话咱们就要听着啊,她是谁呀。”
    王妈子在心里恨的咬牙,心说果然是你这个小贱人在旁边怂恿的,妈子过去待你那么好你都不记得,现在翅膀还没硬呢,高枝还没攀上呢,就开始找妈子我的事了,待妈子给你个厉害你才知道好歹!
    心中这么想着,面上则堆满了笑:“老奴知道自己絮叨惹姑娘心烦了,不过老奴还要絮叨一句,这心里有没有主子其实是要看她干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那光叫着主子做轻巧事的倒是能得主子的欢心,可主子得不了实惠。而有那一种口舌蠢笨的,却是真正为主子好的。老奴跟主子也有十来年了,这颗心要剖出来,从里到外写的都要是主子!”
    说到这里眼圈都红了,杨氏要不是事先查出东西不对就要让她糊弄过去了,即使这样她此时也有些唏嘘。她虽不得宠,可对这王妈子真不错,逢年过节给她的赏赐也不比别的地方差了,她要真有困难给她说了她也不是不能伸把手,何必就要做这种事呢?
    “姨娘喝口茶。”
    她正想着,就听到这么一声,抬起头就看到自己的女儿正关怀的看着她,当心她心中一暖,不管怎么说这个女儿总是疼惜她的。她拿起茶杯喝了一口:“你刚吃了饭,不宜用茶,就先用些果子露吧。给二姑娘上一份山楂苹果的。”
    后面一句却是给卷秋说的,后者应了,就进了旁边的小屋,她们这里虽没设小厨房却也拿出一间厢房设了个小炉子,这样一来一是能烧个热水热个饭菜,二来不当值的丫头们也能有个地方暖暖手脚。
    不一会儿卷秋就端了一个托盘出来,上面是一个白瓷大花鸡心碗,盛了大半碗红澄澄的果汁。安姐知道这东西虽然也叫果子露,但和现代那种兑了香精、色素的东西不一样。是真正用果子打出来的,说起来倒更像果浆,和果浆不同的是更稀一些,安姐过去对这个没研究,也不知道是兑了水,还是过滤出来的。她只知道这东西不难喝,比现在的果汁更多了一份沙沙的口感。
    “多谢姐姐了。”安姐拿起调羹喝了一勺开口。
    卷秋连忙道:“当不得姑娘的谢。”
    她们在这边又是喝茶又是喝果子露的,那边王妈子就急了,眼见连卷秋这个丫头都要插上来一脚,也顾不得装莫测高深了,连忙道:“姨娘,事情紧急,不容疏忽啊!”
    杨氏终于想到她刚才的话了,目光从女儿身上收过来:“你说吧。”
    王妈子看向卷秋,要放在过去卷秋立刻就退了,而现在却只装没看到,王妈子无奈,只有一边在心里暗骂一边道:“姨娘,这事不宜太多人知道。”
    杨氏还有些犹豫,安姐则先点了头:“那就请卷秋姐姐先回避一二。”
    卷秋下去了,杨氏道:“你现在可以说了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