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4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按理说,势头这般如日中天的建达要竞标一个项目,根本不需要大费周章才对。
    只要报价不高于竞争对手五个点,一般开发商都会择优选择和建达合作。
    当然,有一建二建参与的大型项目除外。
    所以,建达这次竞标不仅请了外援,还请的是当初公司自己开除的员工,看似匪夷所思让人跌破眼镜,实乃是大有深意,或者说……逼不得已。
    说深意之前,先来看看建达目前所处形势。
    上面说了,建达虽然如日中天,但比不上一建二建(意思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究其原因,除了一建二建是国有大型企业便利颇多能承接私企不能承接之工程(国企=出身好),另一个相关因素就是建达自己业绩不够响亮。
    哪怕它每年荣获不少奖项,千万居民好评不断,但还是不够响亮。
    民住房在行业里是大流,可做得好做得精充其量就是个大流之最,像一些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例如某个大型体育广场某个标志性建筑大厦或者……某个机场建设,它就无缘参与了。
    你再是大流之最那也是大流啊,承接尖端项目,抱歉,你资历不够。
    所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建达,突破瓶颈更上一层楼迫在眉睫。
    它是大流之最,想要更上一层楼就只能提升档次、升华自我,挤入一建二建那样的一流建筑企业行列。
    眼下,就有这么一个挤入行列的机会。
    ——机场跑道和航站楼的扩建。
    机会确实是好机会,但这跟聘请朱文轩当外援有什么关系?
    难不成聘请了朱文轩就能得到这个机会?
    就算他朱文轩以前有‘竞标小能手’的称号,但要竞标机场项目,好歹要懂行才行啊。
    他朱文轩就一个干民商房建筑设计的,还能涉足机场建设?
    好吧,他还真有涉足。
    朱文轩曾经发表过一篇论文,就海南岛机场二期建设新增国际航线从未来预见、人流状况、地理位置和天气状况分析了当时设计院所出的图纸,最后在航站楼坐落方向和进出口位置设计上,提出了截然相反的建设意见。
    当时朱文轩刚从校园毕业,工作不到一年时间。
    该论文一经发表,可算是捅娄子了。
    设计院那些人虽然经常鼻孔朝天看其他同行眼神由上往下,可人家是真有本事啊,没两把刷子也进不去设计院不是,更别说操刀设计机场建筑图了,能有资历设计的,无一不是权威中的权威啊。
    朱文轩反驳了这样一个人的设计观点,哪怕只是在坐落方向和进出口位置两个看似无伤大雅的问题上,可引起的轰动照样像滴水落入油锅,行业内部炸开花。
    有说他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有说他不知所谓满口胡言的,也有较了真将他论文里提到的反驳观点和论证数据一一核实对比分析的。
    最后,那位较了真的在三个月后发表了另一篇更为深入详细的论文,认同了朱文轩的反驳观点。尤其对朱文轩提到的航站朝向不易正对西南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原因无它,正对西南会让航站楼每年至少经历一次以上的台风正面冲击。
    海南岛年年有台风,可就这样一个常见现象,一直以来都被设计者忽略了。
    那位较真的在论文里说:“新一代年轻设计师能有如此远见和详尽的严谨设计态度,是我们建筑业之大幸。”
    朱文轩一时名声大噪。
    因为那位较真者,不仅是业界权威,还是当初被朱文轩反驳的那个设计者。
    言归正传,建达想要竞标机场项目,必须得有一个拿得出手的能够胜任竞标工作的设计师。
    建达自己是没有这样的人的,凶残如王栋对机场建设也束手无策。
    可机会难得,建达也志在必得,最后就想了个聘请外援的法子。
    没人懂没关系啊,请个懂的来就是了。
    ——朱文轩就是这么被请来的。
    其实,比对机场建设的了解,朱文轩根本不如专攻机场建设的专业人士,设计院随便抓一个人出来都比他靠谱。
    但建达为什么还要花大价钱请他来?
    资历,资历,还是资历。
    建达以前从未涉足过机场建设,虽然异曲同工,但没做过就是没做过。
    政府招标,要招的是有资格做并且能够做好的,不是给你实习取经磨砺锻造的。
    当然,万事都有第一次。
    建达以前是没做过,可它在建筑行业的地位和名气都不低。
    一建二建倒是老资历熟门熟路,但每年有那么多大型项目,总靠着一建二建也做不完啊。
    所以,偶尔引进两家有潜力有实力的单位分担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建达资格预审通过后,就积极准备投标事宜了,由王栋亲自负责,技术标、商务标、经济标,标标心血凝聚,只差两个能力出众的答标人,在开标之日公开答标就齐活儿了。
    两个答标人,一个负责回答技术经济标,一个负责回答工程项目问题。
    回答工程项目的人选,从工程部选一个就是了,关键是回答技术经济标的人选。
    是朱文轩还是设计院?
    建达内部会议上吵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以工程部和技术部为主的众人都主张从设计院请。
    可王栋只一句“我非要请朱文轩你们能奈我何?”就让所有人都闭嘴了。
    不,还有一个没闭嘴。
    刘洋当时坐在角落里,声音不大不小正好让整个会议室的人听见:“就他那水平也值二十万。”
    没错,就是二十万,一开始建达打算支付给外援的报酬只有二十万。
    可因为刘洋这句话,王栋的活阎王脾气被惹了上来,直接给朱文轩提到了五十万,并且,丢下挑衅话道:“谁要是不服就找戚忠国说去”。
    ——戚忠国,建达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董事长,据说跟王栋关系要好。
    面对这么不要脸直接把大老板搬出来的王栋,谁还敢反对。
    最悔不当初的人就是刘洋了,会议结束后,他那么爱脸的人都忍不住扇了自己一个嘴巴。
    要你多嘴,看,给朱文轩那个老土冒送钱了不。
    其实王栋坚持选朱文轩也不是意气用事。
    他好歹也是建达的技术总监,万事建达利益为先,不可能当真为了照顾小徒弟,公私不分。
    朱文轩比设计院的人好在哪儿?或者说,选朱文轩比选设计院的人对建达的优势在哪儿?
    只一点,也是最最重要的一点:朱文轩是建达员工。
    ——你说他被开除了?
    对,他被开除了。
    ——你说他已经不是建达的员工了。
    是,他不是建达员工了。
    可……谁知道?
    外界不知道政府不知道招标办的也不知道,所以他还是当年建达小新人指手画脚设计院权威图纸的员工嘛。他还有一级建造师资格和诸多资质,加上之前关于机场建设的论文,分量不轻的。说不定建达最后要成功,还得靠着他这些个优势呢。
    要说王栋这个老师对小徒弟也是相当不错了。
    当初朱文轩蒙冤,他替朱文轩洗白加报仇,可谓是大动干戈令建达上下人人自危深怕被活阎王抓住小辫子趁机发作逐出门户。
    这次聘请朱文轩算是双赢就不说了。但他借口公司现在有求于人诚意要足,给朱文轩安排了一场异常隆重的接风宴。
    全公司参与这个项目的员工都要参加,尤其是工程部给朱文轩做主要搭档兼副手的项目经理付宏斌,那是必须到场,客气接待朱外援的。
    付宏斌接到这个通知的时候,第一反不是冷笑,不是恼怒,而是……激动。
    ——终于可以再看到那个人了啊。
    几个月没见,付宏斌却是想念朱文轩得紧。
    谁让他最近日子过得焦头烂额四面楚歌的。
    和朱文轩分手后,他跟刘洋的矛盾也渐渐显露,大大小小吵架无数次,其中最让他受不了的是,刘洋竟然在外面养了一个大学生?!
    比起朱文轩那种毫无建树碌碌无为之人,他更加讨厌给他难堪的刘洋。
    要不是刘洋于他还有用处,他早就将刘洋甩了。
    不过,哄着刘洋也不是没有好处的。
    就说这次吧,也是刘洋跟他联手将原定的项目负责人顶下去了。他想坐上工程总监的位置,一直差点火候,如果这次竞标成功,那位置就非他莫属了。
    有用归有用,可大学生的事也不能不解决。
    付宏斌心平气和把刘洋约到酒店去谈,结果,开门却看见那个大学生也在。
    刘洋当时是怎么跟他说的?
    哦……“你来了啊,我今天想试试三p,你们两个都弱爆了啊,根本满足不了我。”
    绿着脸的付宏斌和面无表情的大学生:“……”
    如此糟心的事儿都还没解决,焦头烂额的付宏斌又发现了一件更糟心的事儿了。
    ——他生活费不够了!
    以前有朱文轩帮着分担,他压根儿就不用操心房贷和生活费问题,就是应酬多钱不够花也可以找朱文轩要。但现在,他跟刘洋正为大学生的事儿冷战,不可能去找刘洋要。再说了,以他在刘洋面前塑造的形象,他也不能去要啊。
    所以,几番拮据下来,他开始怀念朱文轩。
    他试着朱文轩打过电话,关机;发过邮件,没人回。
    总之,朱文轩当真就从他生活里退出的干干净净了。
    旧情复燃再续前缘的路子走不通,他只好又打起灰色收入的主意。
    ——借着职务之便,收协调费。
    一个单位三五千,几十家单位下来也不菲了。
    有钱吃饭肚子不饿不心慌。
    付宏斌发现自己身上的霉运总算是过去了。
    他也不管刘洋跟大学生你依我侬翻来滚去的,把房子收拾了一番,床单被套全拆下来洗了,扒着手指算朱文轩到广州的日子。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