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六十年代单亲妈妈 第5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欧荣现在想的是,这个全京市最好的小学,是不是真的适合女儿。
    她得找晓丽谈一谈,听听她的意见。
    欧荣不想在这里放费时间,就问老太太:
    “你想怎么样?”
    老太太这才正眼看相欧荣:
    “很简单。”
    “要么你女儿退学,离我孙子远一点。”
    “要么先给我乖孙道歉。”
    欧荣说:
    “道歉没问题。”
    老太太说:
    “不是普通的道歉,她当着学校那么多同学的面打我孙子,好多都是和我们住一个大院的玩伴,让我孙子脸往哪放?”
    “我要你女儿写检讨书,当着全校同学的面道歉。”
    欧荣变了脸色。
    她女儿才是受害者,她肯退让一步已经很不错了,这老太太的要求过分了。
    这还没完,老太太又说:
    “道歉只是第一步,医药费你们还得陪,最后,你姑娘把我小乖孙打成什么样,让我乖孙再打回来就行了。”
    “这不过分吧?”
    “欠债还钱,杀人偿命,你姑娘打我们家孩子,我们家孩子再打回来,天经地义。”
    欧荣怒了:
    “你孙子先欺负我姑娘,我们才是受害者,看在我姑娘没受伤的份儿上我忍你一步就算了,怎么还蹬鼻子上脸了呢?”
    “怎么的?受害者比加害者厉害有罪啊?哪条法律规定的?”
    “你们都欺负到我们头上了,我们不让你欺负还有罪呗?”
    “现在是新社会了,不兴你地主老财那一套。”
    把老太太说成地主老财,这话就严重了,要是叫革委会的人听到,能扒老太太一层皮。
    老太太气的直发抖:
    “说谁地主老财呢?你血口喷人。”
    “我家乖孙脸都成猪头了,你还叫屈?”
    “你算哪门子受害者啊?”
    “我乖孙从来不会欺负人,你们说我乖孙欺负人,谁看到了?”
    老太太看着校长。
    校长尴尬的说:
    “确实,没人看到,但刚刚吴晓丽说孙乐同学欺负他,还在她吃饭的时候往她饭盒里丢剩饭,这事儿孙乐同学没反驳。”
    “那我乖孙承认了吗?”
    老太太咄咄逼人:
    “那是你们把我乖孙吓到了,我乖孙不敢反驳。”
    “明明没有的事情,怎么的?她们农村人八辈贫农了不起吗?”
    “我们孙家虽然不是八辈贫农,但我父亲打仗的时候做过大贡献,把全部家产都捐了出去,我们家现在还有首长题字呢,孙家的名誉不能受侵害,你以为我家是谁想诬陷就诬陷的?”
    “报公安!”
    “把公安叫过来,把革委会的人叫过来,这事儿我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眼瞅着也就两个小朋友打架的小事儿,两个小朋友都有问题,各打二十大板回家教育教育就完事儿了,现在倒好,要闹大了。
    公安那头还好说。
    要真把革委会叫过来,不撕下一层皮他们不会走的。
    眼下这情况撕谁的皮都不好。
    欧荣也挺刚:
    “报公安?好呀,我求之不得。”
    “外头的饭盒就是证据,你孙子有没有往我姑娘饭盒里仍剩菜,一目了然。”
    其实欧荣也不知道,过去这么长时间,地上的饭盒有没有被人给清理了,但气势不能输。
    果然,这一招镇住了老太太。
    但老太太是谁呀,睁眼说瞎话的本事不要太强,马上强词夺理道:
    “就算有证据证明我孙子往你女儿饭盒里仍吃的又怎么样?那是我孙子看你家里穷,你姑娘吃的不好,好心想补贴她呢!”
    “谁知道好人没好报。”
    “你知道我们家平时都给我孙子吃啥吗?”
    “全是有营养的,鸡鸭鱼肉不说,我孙子饭盒里顿顿都有海货,你姑娘别说吃,见都没见过吧?”
    “就这样不感激我家乖孙就算了,还反过来倒打一耙,果然是小流氓,没教养。”
    欧荣:
    “你狗眼看人低,看不起农民是怎么的?”
    “我家闺女的饭盒绝对比你孙子的好八百倍,稀罕你那点吃的?你孙子就是故意的。”
    老太太又要反驳。
    眼瞅着对话有没完没了的趋势校长爆发了,他重重的一拍桌子:
    “这里是学校。”
    “叫你们过来是解决问题的。不是叫你们来吵架的。”
    “这件事两个孩子都有错,孙乐,不尊重同学,看不起劳动人民,这个思想很危险。”
    “不过好在他还小,不是不能教好,老太太我叫你来,就是想谈谈孙乐同学的教育问题。”
    “吴晓丽同学,因为一点小矛盾对同学下那么重的手,而且有问题就靠暴力解决,这个思想也很危险。”
    “她和孙乐同学的问题一样严重,而且她还不合群,不是每个同学都排斥她,老师观察过了,是她单方面的排斥同学,她的心理问题可能更加严重,你身为妈妈得重视起来。”
    “这件事双方都有错,要互相道歉,不然都别来上课了。”
    校长发了威,加上老太太不敢确定她孙子欺没欺负人家小女孩。
    万一公安来了找到她孙子欺负女同学的证据了呢?
    那他爸肯定得打的他屁股开花。
    老太太的儿子确实不惯着孩子,有时候连她这个老娘的话都不听,所以她也不嚷嚷着找这个找那个了。
    校长说要互相道歉,那就道歉呗。
    欧荣也不在乎让晓丽道个歉,她对校长说:
    “晓丽确实下手重了一些,道歉完全没问题,但我考虑要给晓丽转学了。”
    “今晚我和晓丽谈谈,问问她的意见,如果晓丽也想转学那我们明天就不来了。”
    校长说:
    “就为了今天的事儿转学?不至于。”
    欧荣说:
    “不只是因为孩子打架的事,而是从这件事上面我看到了问题。”
    “校长,你刚才说的话很有道理,自从来到京市后我一直都很忙,忽略了晓丽。”
    “能注意到晓丽的心理问题足以说明你们都是好老师,这间学校名副其实,是京市最好的学校,我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想要晓丽进来读书。”
    “但我却没有考虑好,最好的是不是最适合晓丽的?”
    “晓丽从小在乡下长大,而这里的孩子们全是京市中的天之骄子们,就算我能让晓丽过上不逊色于他们的生活,他们从小成长的环境也差的太大了。”
    “晓丽初来乍到,可能选个普通的学校才对,最起码类似的成长环境,她会更加容易融入进去。”
    “而且小学的课程简单,也不是非要找名师,是我想左了。”
    欧荣说出这种话校长也的确无话可说。
    虽然现在外头天天喊口号说劳动最光荣,贫农是最好的成分,鼓励知识分子下乡建设新农村。
    但实际上城里人在乡下人面前还是有优越感的,大家嘴上说人人平等,妇女能顶半边天,但真的平等了吗?
    妇女真的有过得好一点吗?
    打老婆,溺死女婴,虐待儿媳妇的事情仍然层出不穷。
    异样的眼光永远都是存在的。
    晓丽妈妈说的对,普通学校里的学生们虽然也是城里人,但大部分都是厂里招工后转的城市户口,这些人进城之前都是附近生产队的农民。
    就是本地人,也有很多在附近生产队里的亲戚,虽然仍然有优越感,但只有一点点,不严重,他们的孩子们对乡下孩子友好很多。
    ◎最新评论:
    【撒花】
    -完-
    第41章 、转学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