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六十年代单亲妈妈 第7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其他几个年纪大点的嫂子把剩下的五条也拿光了。
    王大嫂又挑出一个小汽车的说:
    “这个给我大孙子。”
    最后一条挑中一个深蓝色格子的说:
    “这个给你大叔,好看,颜色还耐脏。”
    “我和你大叔那条毛巾还是我们结婚时候买的,使了几十年了,毛掉的就剩下窟窿眼了,我说买新的吧,你大叔还不肯,说有那钱不如买点吃的,买擦脸的浪费。”
    “说脸不用擦,吹吹都干了。”
    “我一寻思,供销社里的毛巾便宜的跟我家那窟窿眼的也没啥太大区别,贵的吧,五毛钱也确实不值当,就一直没买。”
    说完王嫂子喜欢的摸了又摸手里细软舒适的毛料说:
    “但小欧你这个不一样,我一摸就知道它值一斤猪肉,东西太好了,一块钱都便宜了,摸着它,害我也想好好伺候伺候我这张老脸。”
    不止王大娘一个,除了讲价那个嫂子,所有人都买够了数回去的。
    三十条毛巾二十二块钱,一人两条,剩下八条是送的。
    欧荣手里的毛巾还剩下九十整。
    空间已经关闭了。
    欧荣的粮食关系在单位食堂,晓丽这些天带不了饭了,她得给晓丽留够了去国营饭店的钱和票,二十二块钱太少。
    等会和展飞商量商量,让他中午放学带晓丽出去吃饭。
    哎,还想和那小子保持距离的,结果事赶事的,还得麻烦他。
    等所有人都回去了,欧荣又转回屋,拿出一套大红丝绸的新婚四件套,和一套红色牡丹花四件套,拿包袱皮一包,就上了王大嫂家。
    才分开欧荣就又过来了,是有啥事吗?
    王大嫂开门把欧荣让进屋。
    欧荣进屋把包袱皮放在桌上说:
    “大嫂,刚才我听你说你最小的姑娘要结婚是不是啊?什么时候结啊?”
    王大嫂说:
    “快了,再过一个多月,国庆的时候结,吉利。”
    欧荣把包袱皮打开:
    “大嫂,正好这回我爸妈给我寄过来好几套床单被套,还有枕头套,都是一块儿料子上做的。”
    欧荣没说床上四件套,因为说了王大嫂也听不明白。
    欧荣说:
    “我看了,质量都挺好,摸起来舒服。”
    “不知道我妹子是打算自己做铺盖还是买现成的?”
    六十年代人们很少会用布料做床单被套。
    没别的原因,太费布了。
    而且大红布和大花布卖的还特别贵,所以结婚十有八九是自己做铺盖的。
    铺盖就是用布,没钱的人家用最便宜的白色素布,富裕点的人家用格子布,绿布等稍微贵一两个档次的布,先做一个小一点的床垫子。
    布上面铺一层棉花,棉花上面再盖一层布,然后把两层布缝在一起,中间再把棉花和布一起缝上几圈,防止棉花跑偏,床垫子就算做完了。
    被子也是同样的做法,但是被子正面的那一小块儿布,没钱人家用大花棉布,富裕点的人家用红绸子布,代替素布。
    所以那个时期人们被子都是一片大红,大绿或者大花,四周包一层白边,没有被套,被子和床垫子合在一起就叫铺盖。
    因为没有被套,所以每次洗被子和床垫子的时候,都得全部拆开,洗完了再重新缝上。
    特别麻烦。
    洗个被子用一天时间绝对不是夸张,因为大部分时候都用在拆和缝上面了。
    欧荣这一问,王大娘一下就get到了欧荣的来意,她指着包装精美的床上四件套问:
    “能不能打开看看?”
    “当然可以。”
    欧荣说。
    王大娘先是小心拉开装着丝绸四件套塑料封袋的拉锁。
    她说:
    “你这个一看就是好东西,也不知道我买不买得起,这种包装袋,我就在百货大楼里的羊毛毛毯上面看过,那种高端东西,不会往我们供销社摆,全在百货大楼里。”
    “你这个,也是能摆在百货大楼里的东西把?”
    王大嫂问。
    欧荣说:
    “不知道,我们村这些东西全是拿肉换,家家都有几套,不缺。”
    “这一套一头猪能换两三套,不一定,厂家说是蚕丝的,产量多少要看蚕吐多少丝,产量大就能换三套,产量少就能换两套。”
    “底下那个大花的是纯棉的,那个便宜点,一头猪能换四套。”
    两套四件套欧荣是用同样的价格入手的,蚕丝面料是蚕丝加人工混纺纤维的,并不是百分百蚕丝,蚕丝加的极少,所以很便宜,它甚至没有纯棉的受欢迎。
    要不是纯棉款实在太土太丑了,也不可能和它卖上一个价。
    但六十年代没那么多人造纤维,面料就那么几种,可选择的范围不多,像呢子面更是国外专属,国内洋货店也有,能卖出天价。
    就因为这种原因,欧荣没有办法解释这些面料的区别,干脆随大流,把红色滑面说成蚕丝的,价格要的也比纯棉贵。
    好东西到哪个年代都不便宜,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就像一条纯羊毛毛毯,在六十年代的百货大楼里能卖出三百多块钱的天价一样。
    纯蚕丝布料卖二十五块钱一尺,做一身衣服要七尺,一百三十五块钱,要做一套床单被套的话,比毛毯还贵。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没有人会这么浪费。
    可以说有这种好东西,国人是用不着的,当时华国外汇储备不够,建国时间短,欠了兄弟国不少外债,所以有这种好东西都是拿去出口,或者换外汇,或者还债。
    正因为普通老百姓不懂这些,所以王大娘很容易就被欧荣骗了。
    王大娘哪里见过,摸过真丝绸,欧荣拿过来的这些在她看来就是顶顶好的。
    她看都不看一眼底下的纯棉面料,把红色双喜四件套拿到床边抖开。
    “这么大一块儿?”
    王大嫂惊叹道。
    上手一摸:
    “真滑溜,真舒服。”
    “这被套上下两层居然全是用的蚕丝面,真舍得用料啊!”
    “这枕头套也是,居然和被套一样也是两面的,不是枕巾。”
    王大嫂又连连感叹。
    “两面被套,加拉锁,加两个枕头套,再加一张大单子,全是滑溜溜的蚕丝,别说三十五十,就是一百两百都值。”
    王大嫂赞不绝口喜欢的不得了。
    不过王大娘却只摸了一下就不肯再摸了。
    欧荣问她怎么了?
    王大娘说:
    “我手粗,怕给摸拉丝了。”
    欧荣也不想王大娘真的误会,就解释道:
    “不怕的,这个之所以这么便宜,就因为不是纯百分百蚕丝。”
    “我妈说过,这种布料里面除了桑蚕丝还加了很多别的东西,为了降低成本,所以它轻易不会脱丝,卖的也便宜。”
    “和纯蚕丝差远了,透气性不好,也没纯蚕丝那么舒服。”
    “我妈说它还没有纯棉的透气呢,就是看着好看,摸起来滑溜溜的。”
    “所以我把纯棉料子的也拿来了,大嫂你看看那个。”
    王大嫂头摇的像是拨浪鼓:
    “不了,我就要这个,蚕丝的。”
    “就算是最次的蚕丝我也要,我摸着没啥不好的。”
    “小欧呀,这一套你打算要什么价?”
    欧荣说:
    “三十有点低了,我也不说五十了,都是邻居,大娘你又这么照顾我,你要真想要,折个中,给我四十就行。”
    “不过我还得要五斤粮票。”
    国营饭店吃饭又要钱又要票的,没粮票不行。
    ◎最新评论:
    【主角和我一个名字,棒!】
    -完-
    第48章 、黑市
    ◎合作伙伴。◎
    “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