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六十年代单亲妈妈 第10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最新评论:
    -完-
    第66章 、捡了个老太太
    ◎做好事,招嫉妒。◎
    乞丐,孤寡老人,这些都是到二十一世纪都还存在的人群。
    但二十一世纪的乞丐是不是真的那么穷那么需要帮助不好说,六十年代的乞讨者却十有八九是真的活不下去了。
    从以前就是,欧荣不同情所有的乞讨者,但如果在大街上遇见老人或者孩子一定会慷慨解囊,嗯……倒也没那么慷慨,一顿饭钱总是够的,不管那些老人是不是真的需要帮助她都会这么做。
    在她看来,老人哪怕有钱,他在大街上乞讨这个行为,足矣证明儿女不孝了,那给顿饭钱怎么啦?
    孩子就更惨了,欧荣看过报道,尤其是残疾小孩,他们大多都是被人贩子故意弄成这样的,每天都有乞讨钱数要求,达不到就是一顿毒打,欧荣知道给了钱是养肥了人贩子的胃口,但是不给钱孩子要挨打,被打过之后命在不在都不好说,被害的小孩太多了,人贩子们不怕损失一个两个的,所以这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反正欧荣是选择弹出钱包,她没能力帮助这些孩子,那能让他们免一顿毒打都是好的,至于会不会养肥人贩子们的肚子,欧荣顾不了那么多,小老百姓只能解决眼下能看到的问题。
    除了老人小孩以外的成年人,欧荣是不帮的。
    也可以说帮助老人和小孩是欧荣在现代就养成的习惯,哪怕她知道她帮不过来这么多人,想要学别人一样无视掉他们,偏偏欧荣就是做不到。
    之前还好,欧荣并没有看到许多需要帮助的老人孩子,但自从干了扫大街的活儿,每个月都能看到一两个。
    让欧荣欣慰的是这些老人孩子并不是真的没人要的,讲究多子多福的华国人这时还没有计划生育,几乎每个老人身后都儿女成群,欧荣会捡到他们,大多数都是老年痴呆患者,走丢了,把他们带去澡堂子花点钱找人帮忙洗洗,再买碗杂粮粥,最后送去公安局就好了。
    这些老人走丢的次数多了,很多公安局里的人都认识,以前都是家属来报案,公安们满大街的找人,现在有了欧荣给公安们省了不少事儿。
    其中最牛的一个老头子,足足走了一百多里路,要不是公安登报寻找老人的家人,刚好被老人所在生产的领导看见了,公安们差点就把老人送去福利机构了。
    六十年代看报纸的人远比现代人多多了,普通人凡是认识字的,哪怕认识的不多,为了面子也好为了什么都好,都会买一份报纸看,而电话还没有普及的时代,领导们获得资讯的途径有限,更是人手一份报纸。
    所以也不能完全算是巧合,只要老人还有家人,登了报就一定会有人认出,哪怕是家里人故意扔掉不能干活儿的老人都不管用,被人认出来了,就得乖乖接回去伺候。
    而且如果有前科,那整个生产队的人都会盯着他们家,怕他们再扔一次老人。
    旧社会那种不给吃,不给穿,故意折磨死家里老人的情况,不存在的,这么多双眼睛看着的,谁都不想当坏分子。
    而举报坏分子,是有奖励的。
    哪怕不提物质奖励,光是全体开大会表扬那种荣誉感,就不是一般小老百姓能抗拒得了的。
    解放初期人们的爱国热情无法用言语形容,被压抑了太久的人们对红军无以为报,因为他们不收人民的一针一线,人们只能拼了命的支持华国的政策。
    让他们勒紧裤腰带就勒紧裤腰带,说完打击坏分子那就一个个都成了孙悟空。
    所以当这天欧荣又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太太在大街上游荡时,她再一次上前搭话。
    能游荡上大街的老头老大大一般病情都不会太严重,老太太算是轻的,能正常沟通,就是除了大外孙要出生,她要看大外孙以外,什么都记不得了。
    不记得自己叫什么,不记得家在哪里,从哪里来,更不记得大外孙家在哪里,儿女的名字更是一个都问不出来。
    行吧,老年痴呆患者的常规操作。
    欧荣叹口气说:
    “阿婆,你跟我走吧,我帮你找家人。”
    没想到阿婆死活不和她走,老太太不要找家人,要找大外孙。
    直到欧荣答应她帮她找大外孙,老太太才肯乖乖跟着她走。
    欧荣这项工作是几个人负责一个片区,刚好她带老太太走时被另外两个结伴回家的同事看见了。
    其中一个说:
    “你看看,她又在那装好人了。”
    另一个说:
    “有钱呗,人家有钱祸祸,乐意呢,你管她干嘛?”
    旁边的人回答:
    “我就是看不惯,这天下需要帮助的人多了,她帮的过来嘛她?就显得她能耐,她好心,她善良,哦,我们都不善良是咋地?领导天天开会夸她,还给她送小红花送锦旗,我要有钱,我也能做到,天天在那装什么啊?她那么有钱,干点啥不好,扫什么大街呢?真膈应人。”
    显然她的同伴也深以为然,欧荣在同事们并不好,讨厌她的不是一个两个。
    另外这个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同事消息来源更多,她告诉年纪轻一点的同事:
    “听说她家是农村的,想留在京市,不得要介绍信嘛,农村人嘛,要文化没文化,要本事没本事,咱们市里又没有养猪种地的活儿给她做,可不得往我们街道办使劲吗,就这活儿,指不定她跑了多少关系才捞着的呢。”
    “对。”
    说完同伴与有荣焉的说:
    “呸,有钱怎么地?不还是个臭农村人。”
    年纪大的老大姐轻蔑一笑,拉着同伴回家做饭。
    老大姐不像同伴那么嫉妒欧荣,在她看来,欧荣连让她生气嫉妒都不配,要真跟一个农村人一样的,到把她的水平拉低了。
    至于她们三个负责同一片街区,更简单,谁负责的活儿都安排好了,她们干完自己的就行,要是欧荣敢下去不回来,她们就敢把垃圾都扫进欧荣负责的片区,大不了一起挨骂,该干的活儿欧荣还得接着做。
    扫大街这个活儿也就只有这点好,除了早上上班固定时间,剩下的时间随你怎么安排,只要把活儿干完就行。
    不过讲真,街道办给安排的活儿不少,干完了,也刚好到下班时间,也没多少自由活动的余地就是了。
    这头欧荣还是老一套,给老太太买了洗澡堂的票以后,给工人人员五毛钱,澡堂子里的阿姨会帮老太太洗刷干净。
    虽然澡堂子水质差,但有的洗总比没得洗强,除了穿越过去的欧荣,普通人哪有嫌弃的。
    给老太太洗刷干净,再带她去国营饭店。
    国营饭店不是只有好吃的,大众饭店怎么可能没有大众饮食?便宜但谈不上多好吃的粗粮饭,粗粮粥,咸菜也是有的。
    欧荣给老太太买一碗熬的烂烂的粗粮粥加上几片咸菜,只要一分钱和半两票。
    窗口的服务员看欧荣又带了个老太太来撇了撇嘴,说:
    “欧荣,你又捡老太太回来啦?”
    话里满满的讽刺意味,好像欧荣的兴趣爱好就是捡爹捡妈回家伺候一样。
    国营饭店的服务员可从来不会为人服务,能进国营饭店上班的人更是家里没一个简单的,都是条件好有关系的人家才进的来。
    国营饭店可比供销社的工作吃香多了。
    能在这里当服务员的更是傲气的很,除了大领导,谁也看不上的,最看不上的就是农村人,尤其这个农村人还是脏兮兮的老头老太太。
    欧荣尽管给带过来的老头老太太都洗刷干净了,但他们的吃相暴露了不够体面的事实。
    再加上老人家吃东西喇喇下来一桌子汤汤水水,还要服务员过去擦。
    服务员更是恨死了。
    所以比起要饭的老头老太太,服务员更不喜欢带她们来的欧荣,逮到机会就要埋汰埋汰她。
    欧荣懒得搭理她。
    今天的老太太仍旧没有例外,饿坏的了人很难顾及自己的吃相,更不要说她还是头脑不清楚的病人。
    仍旧是难看的吃相,和喇喇的到处都是的汤汤水水,还有满减的糊糊。
    欧荣不嫌脏,掏出手帕帮老太太擦干净后带她去了公安局。
    把她交给公安欧荣就要出门,李国宏刚好没任务,追了出来:
    “又送人来了?中午肯定没吃饭吧?走,李哥带你去我们单位食堂吃去。”
    公安局的食堂吃的还不错,起码有肉菜,青菜也大多都用猪油炒的,有荤腥,这规格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街道办没有食堂,大家都是回去吃。
    盛情难却,欧荣就跟着去了,路上李国宏问她:
    “捡老头老太太这事儿你也坚持了三年,谁也没想到你能坚持这么久,最近我们队里常常议论,有人说你假好心,做这些都是为了锦旗和小红花,而且这么说的人越来越多,这事儿你知道吗?”
    解放初期的人把荣誉看的比命都重,尤其是体制内工作的,欧荣得到这么多锦旗和小红花很难不招人嫉妒。
    公安也是人嘛。
    ◎最新评论:
    【自己做不到别人做到了就嫉妒说闲话现实生活中也挺多的大大写的挺好的加油!】
    【这才是现实,有人敬佩,更多的是眼红。当你远远的听说这么一件事是敬佩,但当就在身边,远远质疑比尊重更多】
    【到处都是人性之恶】
    -完-
    第67章 、太有心机了
    ◎欧荣成了传言中的心机女◎
    如果欧荣什么也没得到倒是还好,可欧荣偏偏得了很多小红花和锦旗,最近还有传言说今年的先进没准是她,那就更不得了了。
    人们免不了往阴谋论的方向去想,都觉得欧荣有心机,有那些家里不差钱的暗暗懊恼脑子不够用的,也是有的。
    这些欧荣都能想到,所以李国宏的问题没有给她太大触动,她只是笑眯眯的回答他:
    “不知道也能猜到,肯定有不少人说我作秀了吧?”
    “知道你还不赶紧解释?”
    李国宏恨铁不成钢。
    他不信欧荣是在作秀。
    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李国宏都要急死了。
    欧荣说:
    “不解释,你觉得解释有用吗?李哥。”
    李国宏突然呐呐的张不开口,最后声音是挤出来的,他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