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六十年代单亲妈妈 第12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个决定被苏国的其他工程师知道了,他们当然没能微笑着祝福他。
    最后以工程师们闹进了公安局结束。
    这件事闹得很大,还闹到了领导的耳朵里,佘市委听到消息时开心的都跳起来了。
    孙和平还没出公安局,欧荣就已经得到了消息。
    佘市委的意思当然是让欧荣留住珍贵的工程师。
    所以当孙和平从警局出来找欧荣,并且告诉她他愿意为了她留在华国时,欧荣没有很惊讶。
    她只是淡定的说:
    “no。”
    看着从孙和平的蓝眼睛里溢出的泪水,欧荣走上前去抱着他,用鹰语对他说:
    “不要难过我的朋友,正因为我是这样的喜欢你,才不愿意你为了我远离家乡,再也见不到亲人,还要背负骂名。”
    “现在你会觉得可以忍受,但相信我,我的朋友,到了十年后,到了二十年后,你将会郁郁寡欢,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亲人,我不愿看到你这样,所以我拒绝你,并且劝你回去,哪怕这么做会让我的郭嘉承受损失。”
    这些话可真把孙和平感动坏了,他激动的回抱着欧荣哭喊道:
    “你可真是我的好朋友欧,我真不想离开你。”
    欧荣和孙和平就这么分了手。
    然而欧荣真的不怕郭嘉收到损失吗?
    不是。
    郭嘉不需要心在家乡的外国工程师,她把所有机器维修的理论知识都学到了手里,连孙和平都不知道。
    他以为欧荣只是在学英语,学单词,不知道欧荣不止学了这些,还偷学了技术。
    欧荣是理论派没有错,但华国缺实践派吗?
    平行世界八十年代的工人个个身兼数职,就拿欧荣的爷爷来说,他年轻时就是一名工人,1902年参加工作,会开各种车和机械,比如摩托车,轿车,拖拉机,钩机,起吊机,一百号等等,不止会开它们,还会修它们。
    爷爷会的技能太多了,让欧荣佩服不已,比如盖房子,爷爷家就是自己一个人亲手盖出来的。
    盖完房子要盖火炕吧?
    要铺暖气吧?
    要做铺管道吧?
    要拉电线吧?
    这些爷爷一个人全能一手包办。
    农村电路出问题了,电工很难找,没关系爷爷能干电工的活儿。
    还会自己研究上网,只能手机的各个功能不说融会贯通吧,那是基本都知道的。
    别人可能要说:
    会用智能手机有多难?
    有什么功能不是都清清楚楚写着嘛。
    ◎最新评论:
    【要收尾了?那么快?这感情线不是才出来吗?而且把东西交给郭家也没开始啊?这就结束了?】
    【作者能不能多写一些搞事业的,为国家做事的,看着更有激情(建议建议,作者主要还是按自己的来)】
    -完-
    第82章 、维修天才的诞生
    ◎无心插柳的傻瓜式培养。◎
    可欧荣的爷爷是个文盲啊。
    不认字。
    连拼音都不会。
    早年爷爷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需要签字的地方不是按手印就是盖章,后来才会写名字的。
    连八十年代都那样了,六十年代就更不会有什么不同了。
    理论知识工人们不行,论起实干个个都是一把好手。
    欧荣要实践干嘛?
    她只要会说就够了。
    她故意没把这事儿和佘市委说,欧荣知道佘市委什么意思,她就想看看,当她没按佘市委的意思行事时,他会有什么反应。
    欧荣刚进门,佘市委听到动静忙从书房出来,问题里满含期待:
    “怎么样?”
    快告诉我,人留住了。
    欧荣说:
    “对不起啊市委,我没同意和他结婚,孙和平要和同伴们一起回国。”
    市委周身散发着失望的气息,他问欧荣:
    “为什么?你不是早都答应了吗?”
    欧荣说:
    “要是没有回国这事儿我能嫁他,但是有这事儿了,就不行了,现在他爱我,愿意为我放弃郭嘉,放弃父母家人,以后呢?谁能保证他不会后悔?谁又能保证他后悔以后不会发泄到我身上?”
    “市委,我是经历过一次失败婚姻的人,我甚至不相信他会爱我一辈子。”
    “而他要为我放弃的东西太重太多,我承受不起,你明白吗?”
    “对,对,对。”
    “你说的没错。”
    佘市委失魂落魄的说。
    他后悔刚才告诉欧荣郭嘉多么迫切需要外国工程师,他担心欧荣自责,还试图安慰欧荣。叫她别想太多。
    只是勉强扯起来的笑容实在苦涩不堪。
    见佘市委没有责备和发火的意思,欧荣才说:
    “孙和平虽然走了,但他之前拿来教我英文的资料我都抄下来了,里面有机器的使用说明书,还有维修方法,我还抄了一本机械原理书,不知道有没有用?”
    “有用的,你有心了。”
    佘市委没有多兴奋,嘴上说着有用,但看起来完全不是那样。
    佘市委不懂机械,他以为所有东西都像是机械的使用说明书一样,是买来就随机器一起赠送的。
    留过洋懂鹰文的,华国不是没有,那些说明书全都能翻译出来。
    说明书要是真的有用,华国也不能这么愁工程师的离开了。
    佘市委不知道维修原理和机械原理这两本书,是工程师们的机密,是苏国工程师在来之前,他们的上司千叮咛,万嘱咐,绝对不能落到华国人手里,真正有用的东西。
    所以佘市委没有多开心。
    但这些资料也不能说是没用就是了。
    欧荣回房拿过厚厚的手抄资料交给佘市委。
    “这么厚?”
    佘市委说。
    欧荣说:
    “我大胆做了一份翻译版,一起放在里面了。”
    佘市委惊奇道:
    “你才学多久英文啊?这么快就能翻译专业书籍了?”
    欧荣淡淡一笑说:
    “老师教的好嘛。”
    佘市委深以为然,觉得老外亲自教的肯定比国内教授教的好。
    其实这又是佘市委的一个误区,他没想到苏国工程师的母语不是鹰语,是苏语。
    鹰国人和苏国人都是高鼻深目白皮肤,佘市委就忘了这一层。
    对苏国人来说,鹰语也是外语,他和欧荣并没有什么不同。
    还有一个误区就是佘市委来说,母语是鹰语的人教鹰语肯定比母语不是鹰语的人教的好。
    这也是不对的。
    会说不代表会教,事实上,很多留过洋的华国教师比外教教的好。
    他们走过这条学习的路,所以知道学生们容易在哪里犯错,哪里不容易理解,知道每个地区的口音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口音,以及如何纠正。
    就像教小朋友学走路一样。
    一个学过走路的老师,知道哪里有石头,哪里有转角,怎么迈过去,比一个天生就会走路,只靠本能就能迈过石头的老师有用多了。
    因为不了解,佘市委起初并没有把欧荣交给他的资料当回事,直到多个厂的机器发生故障,而翻译人员不够了。
    他们全都给派出去帮工人们翻译使用说明书去了,一个空的都没有。
    零件厂厂长直接跑到市委去要人,拖拉机厂又做出来五台拖拉机,眼瞅着要出厂,就差最简单的组装环节,组装还就差他们厂里的最后一批零件,结果生产零件的机子坏了。
    这不是耽误一个厂,是耽误两个厂,零件厂的机器不修修好,以后还会耽误更多厂。
    厂长不得不去市委施压,要人。
    这年头,上过大学的大学生都不好找,更别提懂洋文的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