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78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想到这儿,余慈又是一笑:想那么多干什么?他不正是最厌烦这些东西吗?
    好不容易清净几天,回头再考虑这些腌臜事儿,觉得灵台都昏蒙许多。
    他站起身来,光线透过水晶之顶,洒落身上。
    大日煌煌悬照,纵然已被禁制削减了大部分温度,可那光照大千的明耀辉煌,正像此时他的本体所追逐的目标,在光和热之中,蕴藏着令人心向往之的至理。
    而如此日轮,竟然只是当年巫神模拟真正大日所做,思来便让人嗟呀感叹。
    对比之下,越发显得今日之事,几如糠秕,难以下咽。
    他长吸口气,像是将滚热的太阳真火抽入心头,焚尽一切萦绕牵累。
    余慈心神过了遍火,倒是愈发澄澈,他离席趋前,向楼外的对手、也是早年的旧识微微行礼:“见过广微真人。”
    广微真人看到余慈亲来比斗,苦笑更甚,只道:“朱太乙有徒如此,敢不让人羡煞!”
    说着,他又叹了口气,强把重心移到斗符上来:“可由天君选题。”
    说罢,他闭上嘴,再不多言。
    见此情形,后面士如真君也是叹息:“广微真人还是有操守的……”
    旁边千宝道人则没他那么多感慨,他是个混不吝的性子,越是严峻时刻,越是轻松自在,心态极佳。此时便笑道:“这一位也是方正之人,或许是不好意思,让咱们这边胜率高了一成。其实若我是广微真人,必然会选星罗法。此法既要有符法造诣,在阵法布局上也要有些根基,更需要老辣和算计,没有听说阿慈在上面有什么心得,能避开最好……”
    他话音未落,余慈已然朗声开口:
    “我早听闻,今日分云斗符的五法之中,以星罗法最近于本来面目,我与真人,不如便以此法切磋如何?”
    千宝道人险些咬到自家的舌头。
    广微真人有点儿惊讶:“小友亦喜棋道?”
    “与棋道上,一窍不通……唯符窍还算通达。”
    如果说,在符法领域中,有什么会让广微真人欣慰的,必是此类言语无疑。
    广微真人哑然失笑:“那我们便来手谈一局。”
    当下,就有人想摆上棋盘,却让余慈挥手阻止。
    在众人莫名其妙的注视下,他主动走出述玄楼,离开那个波云诡谲的环境,心胸当即为之一畅,再向广微真人点头示意,他背转身,负手步空,往一侧观景云台上去。
    广微真人当即便从余慈的气机运转中,会了心意,略一沉吟,便也背向而行。
    待后来,二人都是越过了观景云台,分踞在述玄楼两侧,略偏东的位置。
    两人隔空对峙的中线,恰是与两处观景云台的中线相合,处在述玄楼和云台半包围的中心点。
    看二人如此对峙,楼内相对安静,楼外、湖上则是议论纷纷。
    之前那几轮分云斗符,虽也是气象万千,但都是内容大于形式,真正精彩的部分,都是在天外云端显现,相对来说,各个符修的出场、比试,都是以简洁平实为主,还没有谁会像现在这样,做出如此姿态的。
    不过效果也是非常明显,还没有真正出手,有些人的心跳已经开始加速了。
    还有人则不以为然:
    “闹得和生死决战似的……至于么?”
    “架势端得不小,回头败下阵来,看他怎么收场?”
    这些酸话,在湖面上的声音不小,可在观景云台上,还真没几个敢开口。
    便是想说的,随着时间推移,也都息了心思。
    毕竟,他们见的,与别人不同。
    第087章 符形勾神 棋形断魂
    能到这里来的修士,最起码的水准还是有的,余慈和广微真人还没有真正出手,二者气机已经彼此冲刷,就像是风中错乱的雨丝,淅淅沥沥、点点滴滴,将观景云台和述玄楼尽都覆盖在内。
    有比较敏感的,便觉得凉意浸浸,不知不觉间已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对峙的双方是通过气机上的冲刷、辨析周边虚空元气分布,测知对方的气机“成色”,为后面的斗符做准备。
    并不像生死决战般凌厉森寒,杀气毕露,却另有一番细腻、深透的意味儿。
    观景云台上,甚至部分修士本能地收拢气机,担心自家虚实被“顺便看透”。
    这时候才有人想到:既然是星罗法,取“星罗棋布”之意,形式上是要下棋的,棋盘呢?
    余慈脸上平静无波,隔空再向广微真人施了一礼,对面,广微真人还礼。
    紧接着,虚空自生波纹。
    余慈这边,纤细的光丝,呈横向排布,依次铺开,共一十九道;而广微真人那边,同样的光丝,则为纵向,亦是一十九道。
    光丝纵横,垂直分刻,在虚空同一平面相交,方有接触,便隐隐动荡,随即凝实。
    便在光丝动荡之际,有沉沉真意,自二人处传至,彼此相抵,如一个无形罩子的两边,紧密扣合,严丝合缝,亦是分疆划界,最终将那介入虚实之间的纵横光丝,化为一块棋枰,悬定在虚空之中。
    这一片虚空因为“均衡”的态势,几乎给凝固了。
    旁观修士刺探过来的神意,便像是进了泥潭,凝滞难动。
    “怎么和界域似的?”
    “本来就是!”
    很快,在窃窃私语中,述玄楼内外的修士们便都知道,这是余慈和广微真人将各自界域中的某些特性打入虚空,冲抵妥协,形成了这样一处“棋枰界域”。
    棋枰宽约十尺,较寻常为大,但放在目前环境下,也不是特别出格,甚至还有人觉得看不清呢。
    不免又有人说些酸话,余慈才不管这些,此时棋枰架好,棋手分坐,隔空对峙,倒是触动了他一点儿心绪,引得记忆回转,有些出神。
    记得当年在北荒,他和湛水澄,还曾经到辛乙的自辟天地的“三十六天”中,和辛乙下了一盘棋,当时,旁观的是广微真人。
    而如今,除了那猫儿以外,几个人竟然又汇聚一堂,只不过坐在棋盘两侧的,变成了他和广微真人,辛乙倒成了看客。
    还有,他依旧是个臭棋篓子,几十年下来,没有半分长进。
    当年那遮掩本来面目,战战兢兢的还丹修士,可曾想过,今日之局?
    心之所至,他往述玄楼上看了一眼,扫到了那个矮胖老头。
    辛乙的感应何其敏锐,也转过眼来,两人视线交错。
    余慈面无表情地移开,重新将注意力放在虚空棋盘之上。
    倒是辛乙唔了一声,挠挠下巴,身子略微前倾,表现得更为专注。
    辛乙身份特殊,一举一动,都招人眼球。
    就在他身边不远处,正与与杨朱说话的楚原湘,眼角瞥见这一变化,便笑呵呵转过来话题:“看起来,老辛和那位渊虚天君挺投眼缘儿的,你觉得如何?”
    杨朱以玉尺轻击掌心,笑而不语。
    楚原湘也不逼他,就目前而言,他还是对余慈要如何在“星罗法”上胜过广微真人更感兴趣。
    想来述玄楼上绝大部分人,都是这么个想法。
    “星罗法”号称是最接近分云斗符原貌的比斗方式,难度也是最高。
    就是因为它根源于弈棋之法,将修行界原来的“分云”和“斗符”两种流行的活动统一起来。
    “斗符”之道,大略是叠窍合形、拟态取象,考究“画符知窍”、“通脉含灵”;“分云”之道,则多是气贯长空、捉云拿雾,考究“一气贯通”、“天人感应”。
    正是夏夫人,用她的巧思,将两种方式移植到棋盘之上。
    纵横十九道、三百六十一处交叉点,象征周天运转;每一处点位就是一个窍眼,是落子的选择,也是制符的限制,不可逾,不可失。
    成一符也可,多符亦可,所成符箓,以云成形,在高空相斗,以决胜负。
    像之前铁陨界那场,其实是用五色棋代替,精彩或也不差,但在大局上的玄奥之处,还是有所不及。
    因为这种方式,融入了棋道之法,除了打通自己的窍眼格局,相应的还要封堵、干扰别人,非常考究取舍之道,也看重大局意识。
    在这上面,符阵很是管用,散形复聚,大局倾压,比单个符箓要有更多变化,也要灵活得多。
    而落到当前的局面上,楚原湘虽对符法也是个半吊子,可也看出来,像余慈和广微真人这样,撇开正常的棋枰不用,各自集气凝意,划线成局,气机交缠,妥协成界域之所在,天然就有干扰冲撞之虞。
    在此情形下,还要排布窍眼,打开局面,难度提升何止十倍?
    所以,楚原湘是真想知道,余慈主动挑选“星罗法”,又是刻意搞出这种局面,究竟是想怎么个玩儿法!
    此时,余慈再向广微散人拱手:“晚辈棋力孱弱,恳请先行。”
    广微真人听他自承棋力不行,也是莞尔,微微颔首。
    余慈心中回忆当年辛乙与湛水澄的棋盘格局,依惯例,在对角星位先后落了两子,凝气如实质,色泽明亮洁白,真如白子一般,落在虚空棋盘上,甚至“得”然有声。
    与之同时,云天生变。
    天上云层,本已经被前番五轮斗符,折腾得支离破碎,此刻更仿佛遭一道开天之剑劈下,霎时分流两边,在晴空中,留下了一道笔直的裂痕。
    这一手出来,述玄楼内外,便有多人赞叹。
    晴空裂痕,看似是发力劈开,其实并非如此。
    实是余慈在落子之时,贯穿窍眼,使之互通,这道裂痕,其实也就是气机勾连的痕迹。
    也就是说,这道裂痕,是纯以虚缈的气机引动天地元气共鸣,自然划分而成,比之强行劈开,难度不可同日而语。
    此时,广微真人沉吟不决。
    在余慈落第一子的时候,广微真人只略有些疑惑,而紧接着第二子,他已经面色生变。
    此时虽然恢复了平静,却只有指尖微光闪烁,凝成黑子后,迟迟不出。
    各方修士都是奇怪,这种放在对角星位的座子,只是例行规矩,何至于此?
    难道余慈刚刚强势的开局,还有什么别的学问?
    便在水天之间,一众修士胡思乱想之时,广微真人终于落子。
    虚空中铮然鸣响,如双剑交击,又一道裂痕横架,恰与余慈所划的垂直相交,白云碎片,再次遭劫,被明明确确地划分了四个区域,交错的裂痕就是边界,不管高空风力如何强劲,都难逾雷池一步。
    这一手,虽无新意,却也不比余慈逊色。
    座子落下,才是真正开局。
    余慈信手落子,二人依序而为,转眼就是三五手过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