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82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余慈发力之前,却是看向幽蕊。
    作为灵巫,有一个“灵”字,也是在各路神道中人之间沟通往来,不知她对“灵昧”之法,有什么看法,也好做个参考。
    幽蕊其实还触及不到“天人九法”的层次,但术业有专攻,对“灵昧”之法理解起来,并无难度。见余慈动问,她有些意外,细思片刻,方道:“灵巫之‘灵’,应为‘通灵’,便是通配之意,对特殊的灵枢,可以沟通,却是很浅层的,不能解悟。然而奴婢记得,剑修,尤其是纯粹的剑修,最精擅此类灵昧之法,要的就是将核心灵性寄托于剑胎之上,任他千万劫来,均独立不改。
    “黄泉夫人此时所做,非常类似,但更极端。所谓‘剑在人在,剑亡人亡’;黄泉夫人这一颗灵枢种子,是否也是如此?”
    余慈听得连连点头,幽蕊的角度切入得极好,这是他之前忽略了:“剑胎剑种?有点儿那个意思……确实也不可不防。”
    若真如此,他之前想用的“直接切入”的法子,就太鲁莽了。
    但余慈欠缺的只是思路,一旦理顺,法子绝对不缺。
    不能强入,那么,就用诱导之法。刚刚对“星芒虫”的幻境,便很合适。
    目前,黄泉夫人的灵枢正与外界感应交通,寻觅匹配法则,只是层次不同,轻易不会让万魔池中事态变化影响到而已。
    可是,余慈大可主动“迎”上去,在法则层次上做一个跳变就成。
    虽然眼下黄泉夫人最需要的就是“安静”,但余慈也顾不得了。
    他向幽蕊道:“你也来帮忙。”
    “通灵”是幽蕊的本职,做起类似的事来或许更加敏锐,也能给他另一个角度的感悟和思考。
    幽蕊答应一声,款款上前,屈膝半跪在余慈面前。
    余慈会意,伸手按住她的顶门,心神借此延伸开来。
    不管黄泉夫人此时的状态是多么古怪,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心内虚空是“姓余”的。
    这里的一切,都随着余慈的心意而变化改动。尤其是当余慈从域外归来,在“天之三法”的造诣上,大大向前迈步之时,对原本“大罗周覆,内外贯通”所形成的法则规矩,更是眼明心亮,不复懵懂之状。
    也就是说,心内虚空中一切法则排布,都要按他的心意来,没有任何难度。
    黄泉夫人正为她的“灵枢”匹配法则,自然状态下,一切都进行得非常顺利。
    可当余慈意念渗透进来,心内虚空中的所有既定法则,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心内虚空还是心内虚空,可是所有与黄泉夫人直接接触的法则,都变得似是而非。
    其实就是在黄泉夫人身外,张开了一层密封的薄膜,划出一片小天地,有如界中之界。
    这也就等于是当初余慈安置星芒虫的幻境珠,只是尺寸规模大了千百倍。而且针对黄泉夫人勾勒出的“幻境”,不单单是以真幻法则的手段,而是扩及到天人九法的整体结构。
    余慈是用近乎于“另辟一界”的手段,布置了一个足堪以假乱真的幻境。
    如果非要找一个相似的类比对象,罗刹教秘传的“离幻世界”最是相合。
    因为二者都是针对神魂层面,“虚构”了一个法理自洽的天地。
    和真正的“自辟天地”相比,也只是欠缺“内外贯通”这一步,没有实现“法理”向“实物”的转化罢了。
    恰也是因为如此,余慈架构幻境时,受的掣肘更少,手段更加神鬼莫测。
    只要是在神魂层面起作用,万事皆宜。
    黄泉夫人似乎没有发现外部环境的变化,匹配法则的进程还在持续。
    余慈做的“手脚”也趁机渗透进去。
    说白了,这手脚更类似于种魔之术,但不是直接植入魔种,而是通过真假难辨的情境,诱导目标上钩,正常世界中理所应当的举动,在这里却会行差踏错,使魔种在不知不觉间滋生、成长。
    如果魔种成形,非但能够给黄泉夫人再加一根“锁链”,更代表着黄泉夫人的私密将对他彻底开放。
    当然,一切都需要做成才有意义。
    余慈现在也不是说就有十成的把握。
    毕竟灵枢和神魂结构还是有差别的。黄泉夫人的灵枢差别尤其巨大。
    经由幽蕊提醒,余慈确认了,黄泉夫人的灵枢,结构上确实和一颗剑胎种子颇为相似。
    给叶池治了这么长时间的伤,对剑修的根本,余慈已经了悟于心。
    所谓剑胎种子,是剑修灵性的高度凝聚,取的就是剑修纯之又纯、又一往无前的根本真意。一旦成就,历经百劫千难而不移易。
    叶池还差些,但也非常接近,过了这次劫关后,大有可为。
    但黄泉夫人的“种子”还不太一样,不像剑修那么纯粹,更不是从内到外浑然通透,在其内部,似乎有更微妙的结构。
    从另一个角度讲,剑胎种子名为种子,更像是一颗钻石;黄泉夫人这样的,反倒更贴切些。
    分明凝缩为一点,内部却似有复杂而完备的法理。
    只要给一个机会,就可以成长为参天大树。
    唔,这类的“种子”,是不是在哪儿见过?
    余慈陡然间有种强烈的感觉,驱使着他回溯自己的记忆。
    不过,还没有得出结论,心念便是微震。
    好警醒!已经发现了。
    黄泉夫人当真是了不起,这种情况下,也能迅速发现问题。正匹配法则的灵枢,明显有了斥力,抗拒那些似是而非的变异法则。
    其灵枢种子,就像是一部精密的机关器具,非常敏感,任何一个零件不符合要求,都会迅速发现,并排斥出来。
    越是这样,越说明“种子”内部,是有一套思维判断机制的。
    换句话说,就是移转灵枢之时,黄泉夫人应该也“清醒”着,她知道现在正发生什么。
    而且,从另一个方面讲,变异的法则也是法则。黄泉夫人能够迅速察觉,显然是她心有定式,自有一套成熟而完备的法理认识。
    说来简单,可放诸“天人九法”的层次,这已经可说是“心怀天地宇宙”!
    余慈暂时没有下一步的动作,只是问起幽蕊:“看到了吗?”
    “有一些。”
    此时的幽蕊,大约可算是一件活的法器,传导余慈的心神意志,再作用到心内虚空法则之上。
    她是有些吃力的。
    一方面是余慈心神运化的层次太过高端,已经超出了她的认识极限;另一方面,通灵秘术使她能够深切体会黄泉夫人的视角,那种周全缜密,又多做标识的独特观照方式,没有一定的神魂强度,还真不容易承受。
    只是一小会儿的功夫,幽蕊神魂已经有所伤损。
    但代价值得,她看懂了一些玄机。
    刚刚的刺探,余慈重点放在“种子”内部结构和运化机理上。
    幽蕊却是尽可能地去理解黄泉夫人情绪思维的流向。
    余慈和她心神互通,动念间也是明悟。
    特殊的观照方式只是初步,真正的要旨是在观照之后。
    对黄泉夫人来说,没有什么是没用的。
    黄泉夫人观照大千,标识万物,然而她做的标识,不是分散的点,而是空间无限扩展的密网、又是时间上极度延伸的长链。
    好比在黄泉秘府的宫殿中,看到一块普通的砖石,黄泉夫人的思路是:此块砖石,材料如何、产地何处,生成机理、制法如何。
    根据制法和成品,又可以分析出过程中有了怎样的变数;制成并垒砌之后,又发生了什么。
    由于她巨量而清晰的记忆、不可思议的学识还有超卓的认识境界,任何寻常的一点,都可以无限拓展开来,不断扩张和深入,当信息详尽到一定程度,便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法则层面。
    而这才只是开始。
    黄泉夫人本身的修为且不说,但她在层次境界上,无疑是站在真实之域的大能。
    结合“种子”结构和运行法理,余慈可以认为,黄泉夫人已经根据天人九法那个级别的认知,形成了一整套思维体系,直指根本要义。
    外界一切信息进来,都会自然切入法则层面,打破了、揉碎了,分门别类,归入各自领域,再加以重组、还原。
    那时所见的,不是别的,就是真实。
    失其形,而得其真。
    寻常人认识一个人、一件事,大多是直接在识神层面接收、判断,偶尔会由元神起作用,那叫“灵感”。
    修行有成的修士要多两个步骤,在显识接收、在隐识过滤,再通过元神判断,这样自然要高一筹。
    但面对黄泉夫人直指法则真实的观照方式,不免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黄泉夫人完全通过元神核心,就是这颗凝聚了通盘法则运转机理的“种子”,进行认知。
    从这方面来看,黄泉夫人已经与“常人”,或曰“生灵”完全不同。
    为何陆沉在黄泉夫人的观照之下,模糊不清?
    就是因为这位五劫以来第一人,在运化天人九法的造诣上,已经是登峰造极,浑然一体。
    黄泉夫人拆无可拆,也无从解析重组。
    从这里也可见出,黄泉夫人的思维方式,已经形成了周密森严的体系。
    看起来,更像是一处“自辟天地”,是“思维的宇宙”,有特殊的运行机理,完全合于灵性之一点,与外界真实宇宙有沟通、有冲突。
    而沟通和冲突的“介质”,就是她观照存留的记忆。
    余慈有所悟,或许,这就是黄泉夫人最大的依仗!
    这么一颗种子,拥有着“悉具自足”的法理根基,又与外界天地保持着沟通交流,某种意义上,已经是不死不灭的程度了。
    移转灵枢也好、干脆投胎转世也罢,甚至是依附到任何一件生灵或死物之上,只要给她足够的时间,形成物性的根基,她都可以重新活过来。
    损失的仅仅是记忆……甚至通过特殊的推衍方式,完全可以再找回来。
    原来还有这种方法!
    余慈不由惊叹,如此精妙通玄的手段,让他都想尝试一下了。
    但他很快就是冷笑,黄泉夫人果然是好算计啊!
    就算把灵枢摄进来,只破不开这颗种子,不知道还会给他玩什么花样呢!
    黄泉夫人并不担心,因为有些秘密,世间确实只有她和少数几人知晓,余慈目前能问到的,也只她一人而已。
    如果不是赵相山屈服,到了事态紧急之时,就算余慈捏着鼻子,怕也是要让她“活”过来的。
    现在么……
    “种子”可以说是不死不灭,但可不是“不坏”。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