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87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当然,真换一个人,只要修为境界、实力名头稍逊一点儿,对洗玉盟来讲,什么清名恶名,都没意义。
    问题在于,眼下在俱净坊的,不只有余慈,还有刚刚成就地仙的羽清玄!
    当日,蕊珠宫岌岌可危之时,辛乙以“天梯”转移而至,八景宫的名头,配合“一气冲霄,三十六天”的神通,百万妖众大军就此倒头,一路向南,祸害别人去了,蕊珠宫之围自解。
    局势不再那么紧迫,再加上诸阳这位极度缺乏格调的天遁宗主,如附骨之疽,盯着不放,羽清玄就暂时留在北地,徐图恢复元气,也是起到了给余慈架势的结果。
    渊虚天君、蕊珠宫主,还有一位神龙不见首尾的上清后圣,三位大能级别的人物搁在这儿,洗玉盟里,便是有哪个宗门,有什么歪心思,暂时也不敢表露出来,就这么默认了当前余慈在拦海山地界的绝对权威。
    灵辰宗想要回故地,是没错;
    可大好的肥肉摆在眼前,百炼门、三希堂也没有放过的道理;还有海的那一边,魔门东支,对着能够出产辰光石的富矿主脉,也是在流口水。
    此时,东支有一半的力量,都随阴鬼一起,到域外去猎杀原太阿魔含一系的魔头,正战得如火如荼。
    事关成道根本,魔门东支的精力很难再分过来,这种情况下,东昌子的“性命”、“死因”又算个屁?
    外海的封锁,纵不能说是名存实亡,也要比最初宽松多了。
    便在这种形势下,魔门东支也派人来,商议外海矿区之事。
    矿脉什么的,除非是与洗玉盟翻脸,否则是拿不得了。可趁这个空档,多做几笔生意,“储粮过冬”总是可以的吧?
    对余慈来说,这就是机会!
    余慈深有自知之明,没有亲自出马,而是让宝蕴出头,让赵相山辅助谋划,甚至难得主动开口,向羽清玄求助,借用蕊珠宫在辰光石等拦海山特色矿产的渠道,几方作用之下,区区两个大矿区,几十个中小矿区,让他们玩得飞转,大批的矿产卖出去,产权来回拉锯,此间,“好处”什么的,如流水般装进了宝蕴的口袋。
    不过,绝大部分“好处”,都换成了一种余慈目前最需要的材料。
    星炼铜。
    而且,是魔门东支以秘法制炼的星炼铜。
    第134章 镜鉴人心 基本问题
    正如赵相山所说,当你有了相应的地位和足够的影响力,再调动起庞大的力量,很多事情,就是顺理成章。
    以前设想的种种难题,再没有任何意义。
    金幢教祖死后十日,包括星炼铜在内,修复照神铜鉴的材料,便已凑得齐了。余慈也不再耽搁,只和羽清玄招呼了一声,便撇开一切,进入闭关状态。
    星炼铜融化后的金属液滴,表面上没有过于灼热的温度,类似于水银,在余慈两掌间滚来滚去,内外的魔纹将成未成,处在临界状态。
    用四天的时间琢磨照神铜鉴的结构和法度,再用半天时间精炼、调配材料,半日时间发力,差不多就是眼前这模样了。
    这种一体成形,又控制得妙到毫巅的手段,就是地仙级别的制器宗师,多玩几遍,也要累得和狗一样,余慈仗着心炼法火,却是浑然不觉,且是半出神的状态。
    有黄泉夫人记忆中的相关记载,再有心炼法火帮忙,只要有材料,炼器什么的,真的不是事儿,就是他睁眼闭眼,也能把事情给办得妥妥的。
    然而,若他真这么做了,也就是再炼出一个照神铜鉴来,除了没有元始魔主的无上魔念留痕,又能有什么区别?十有八九,还是要陷入当年无量虚空神主的窠臼。由此牵系的神主网络,尤其是幻荣夫人这样的重点信众,依旧是根基缺失,且会拖累他在神主之道上的进步。
    当日余慈问及羽清玄对太阿魔含的处置,羽清玄点了他几句,不是说羽清玄什么“洁癖”,而是切切实实点中了魔门手段、包括种魔法门的危害。
    别看余慈现在威风八面,事实上,由于修行时间较短,涉猎也杂,本身更不是那种循规蹈矩的人物,心性仍未真正确定。他在魔道边缘,已经徘徊很久,甚至已经一脚踏进去。
    至少,别的天魔、外道、眷属,还有千千万万的魔门修士,可没有像他这样,直接与元始魔主发生联系,还接收了大量的独门信息。
    这可以称为“垂顾”,但同样也是套在他脖子上的绞索。
    原本在余慈的计划中,也没有想这么多,不过,帝天罗获得的“根本加持”,让他警觉:今日的元始魔主,也许已经不是早年的模样了。
    在此关键阶段,绝不能把这么大的破绽卖出去。
    所以,余慈也更加用心。
    他从李闪身上已经知道,神主法门,与种魔之术的差别,就像是“主仆”和“主奴”的关系。
    前者类似于雇佣,后者则是彻底地依附。
    当然,神主法门到了深层,对于某些死心塌地的信众来讲,也会转向彻底依附,但“自我变异”和“强行置换”,终究有着不同。
    余慈虽慑于元始魔主的阴影,也有摆脱其束缚窠臼的强烈愿望,以至于要将之前大半根植于照神铜鉴种星芒种魔之术的信众转换到前一种模式。
    但这种时候,他又不得不用元始魔主来作为参照。
    余慈知道,元始魔主是不种魔的。
    就算现在已经被打落玄德,那位在现实层面堪称“无上”的存在,也不会当真去给哪个修士植入魔种,强行替换掉其核心意识。
    因为,完全没有必要。
    余慈接收了源于元始魔主的巨量信息,固然是沉重的负担,却也给了他极高层次的见识。他由此明白,纵然元始魔主在境界上,与佛祖、道尊还有差距,但其神通已然是不可思议——但凡是有“魔”的地方,都可以视为元始魔主的触角所及。
    人人都有心魔,故而“魔”无所不在,元始魔主的威能也渗透到与生灵相关的方方面面。
    当然,这种渗透不是说元始魔主时时刻刻在注视着你,而是他能够通过这种介质,迅速与你发生联系,甚至不需要刻意动念。
    联系的方式有千万种,最典型的就是共鸣。
    而更关键的因素,就是元始魔主早通过“魔”之一物,搭建起了一个由低到高、层次清晰,有章可循的修行体系,甚至于是独特的“物种圈子”,有着特殊的生长条件和相应环境,也有吸纳和排斥的“代谢”方式。
    那些天魔、外道自不必说,本来就是这个圈子里的。
    至于本来天生天养的正常生灵,为了种种目的,修炼魔功,达到一定造诣之后,也就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了这个圈子里面,逐步身心异化,修为越高,程度越深,也就越发地脱离不开。
    而再往外扩,就是原本修炼其他法门,却因种种欲望、心绪变化,心魔炽燃,坠入魔道者。对这种人,“物种圈子”同样有着非常强大的包容力,以及相应的上升通道。
    而在最外围,就是那些若即若离,似信非信者。
    这一部分其实最为众多,极端来讲,几乎所有具备喜、怒、哀、惧等基本情绪,且能合成衍化出较复杂心理活动的生灵,都是元始魔主潜在的信众。
    其实,这就是一个“神主”所要做到的全部。
    就算是罗刹鬼王,也就是做这些功课罢,差别只在于发生联系的“媒介”,以及作用的“范围”。
    联系自身,余慈不免就要苦笑了。
    别说和元始魔主比,就是与罗刹鬼王比,他搭起的框架,恐怕连草台班子都算不上。
    别的不说,里面最麻烦的自然还是幻荣夫人。
    既然神主法门是“雇佣”关系,对应世俗的主仆,乃是金钱的交易,你出钱我出力。
    而在修行层面,所谓的“金钱”,大约就是“成道机缘”吧。
    绝大部分魔门修士,还是没有被种魔的,他们拜入元始魔主座下,是为了成就长生、成就魔君、魔主——这也就是元始魔主能够给予的上限。
    至于接下来如何……抱歉,他老人家自己都还没弄明白呢。
    而余慈与幻荣夫人的关系,要更加复杂。
    当时在九宫魔域,余慈更像是一个扯虎皮做大旗的狐狸,借着元始魔主和无量虚空神主的威能,也是威逼利诱,让幻荣夫人上了他的贼船。
    这种情况下,他与幻荣夫人之间,几乎是没有任何“报酬”可言,真正发饷的,还是元始魔主。
    从头到尾,余慈只是拿着一个“如朕亲临”的牌子罢了。
    如今,他告诉幻荣夫人,你别在元始魔主那边干了,老爷我已经先跳出来,新起了座院子,招你来做总管……
    问题就来了:报酬呢?
    让一位几近于魔主的大能,对你俯首帖耳,凭什么?
    你能给出什么?
    这个是最核心的问题。
    不说别的,看看那些魔门的大能吧。
    无量虚空神主也好,乌羽天魔王也罢,这些魔门的杰出之士,都一门心思地想要摆脱束缚。
    为什么?还不就是前头无路?元始魔主支付的报酬,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更何况,只要想想,自己所有的成就,都是借用的别家的根基,在别人的圈子里打转,任是哪个有志于自由超脱的修士,都是无法接受的。
    元始魔主已如此,更不用说余慈。
    在神主法门中,这也是最核心的问题,此事不解决,什么都没有意义。
    事关自己命运,幻荣夫人已在外域等待。
    两人没有直接交流,但都知道彼此的存在。
    这种感应,乃是核心的“灵昧”之间,直接碰触。
    神主法门,说白了,就是一个“意志”向另一个“意志”屈服的过程。
    就像余慈在域外,看到的那些巨型的太阳,吸引了周围大大小小的星体,围绕其转动。原因无他,就是因为其巨大的质量,扭曲了虚空,形成了一个体系环境,小型的星体必须遵循这个体系中的规则。
    况且,人与人之间,心灵与心灵之间的关系,只有更复杂。
    以前的余慈,一直走的是捷径,玩的是机巧,而当他真正想要迈出实实在在那一步的时候,也就不得不面对这些最最基本的问题。
    当然,这些问题如果事到临头再考虑,就真是笑话了。
    事实上,过往这些时日,余慈一直在思考如何解决,并且早有定计。
    眼下,仅仅是大事将临前,那不可避免的一点儿纠结而已。
    手中的金属液滴已经滚动了成千上万个来回,也终于到了尽头。
    余慈蓦地双手一合,再抹开,就像是摊一张饼,瞬间将金属液滴的外型固定。
    其上自然呈露出复杂诡异的魔纹,与记忆中照神铜鉴的另半边,几乎毫无差别。
    随即,心内虚空将其吸纳进去。
    余慈的意识同步切入。
    心内虚空,万魔池上,明月高悬,可就在此时,皎洁的月光忽地便蒙了一层阴影,像是薄薄的云气覆盖,透出朦胧光晕。其间,便有无数流转的纹路渗入、渗出、烙印、剥离。
    某种难以形容的感觉,随着黯淡的“月光”投落。
    万魔池上,忽地声息全无,一众魔头纷纷深潜入海,霎那间波平如镜,以至于那浑浊的血海上,竟然隐隐约约映出了明月的倒影。
    血海上,明月载波浮沉,若隐若现。
    随着空中照神铜鉴本体变化,光芒透入血海,天上海上,可见月影交相辉映,不只在天空,就是在浑浊海面上,也晕开了一轮光圈。
    这是万魔池与照神铜鉴发生的反应。
    血海中部分魔头,像是趋光的鱼,又或是受到什么吸引,犹豫着从海底翻上来,往这边凑,很快在光圈之外,围了一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