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天道方程式 第9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也是夏凡选择从数学教起的原因。
    第138章 借头一用
    除开思索新符箓外,夏凡还抽空编写了一本《邪祟应对自救指南》。
    这算是他很久以前就想做的东西。
    上面不仅介绍了魔、鬼、怪的区别,还细致入微的教导众人该如何辨别什么是邪祟,而什么是幻觉;如果真的遇上邪祟,该如何借助手头工具或身边环境进行避免与自救。
    另外他还特意在手册开头提到了妖。
    考虑到公主尚未完整掌控金霞城,因此他只是隐晦的提到,民众一旦遇到妖类,应积极向枢密府报告。
    这本手册最大的意义,就是揭开邪祟身上的神秘面纱,靠民众自己来完成初期的鉴别工作。
    章夫子曾提到过枢密府方士根本无暇顾及申州各地的小型邪祟事件,但实际上许多起案件都跟田家老太的经历相仿。魅和魉只要应对得当,一乡一村之民有很大概率可以自行解决。例如用烛火限制影魅的行动,用宣纸或薄布来令虚魉显形等等。
    就算普通人应付不来,有了这本册子,至少像他师父那样的游方修士再也不必凭经验去除邪,如此一来亦能降低邪祟的危害程度。
    另外这段时间里,枢密府令部也没闲着。
    有了赵大海带队的除祟组和李星率领的刑侦组这两条“臂膀”,夏凡已让令部开始调查金霞城与附近乡镇可疑的历史邪祟案件,并对过去的漏网之鱼进行清算。
    迄今为止,两个小组已将四名往昔的凶犯缉拿归案,而无一例外的,他们不是乡间豪绅便是地痞恶霸,手下的人命多达十来条。
    对付这种渣滓,夏凡根本没有太多好话可讲。
    验明正身、确认犯罪事实后统统收监,按照传统秋后处斩。
    官府为此不止找上门一次,要求他停止类似的越权行动,都被他用“邪祟相关”的理由抵了回去。
    而公主也在另一边对官府施加压力,质疑府衙为何屡屡放过血案凶手,双方一时僵持不下,以至于在民间都引起了不少话题。
    当地人渐渐发现,这位分封公主似乎并不像故事书里的那些天之娇女一样,待在自己的宫殿里足不出户,她不仅经常往来于枢密府中,有时甚至还会跟普通人那般,坐在路边的茶摊前喝上一杯凉茶。
    按夏凡的话来说,此招乃是赚取政治热度的最有效方法。
    启国的百姓哪见过这等亲民的公主,若是有人能和公主搭上一句话,回头都可以说上好几年。
    更别提集市巧遇、同逛一家店铺、临时演说等精心打造的露面场景了。
    一番经典套路下来,广平公主一词出现在民众闲谈中的频率愈发高涨,而官府自然的被摆到了对立面。
    可以说,金霞城的一切情况都在朝着夏凡和宁婉君预期的方向稳步发展。
    ……
    城北,王家府邸。
    金霞府衙的几位主要官员,都被王家私下邀请前来共进晚餐。
    当然,吃饭是小事,公主和枢密府的一连串举动才是令他们头疼不已的大事。
    如今王义安说要秘密聚首、共商应对之策,他们自然是乐见其成。
    “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崔督邮屁股还没坐热便愤愤道,“枢密府夏凡那小子都快蹬到我等脸上来了,而奏章至今没有批复!朝廷难道没有看见,枢密府的手已经伸到不该伸的地方来了吗?”
    他主管案验刑狱,因此受到的影响也最大。下面已经有许多官吏在抱怨令部公然插手刑审职权,这本是政绩的重要考核部分,加上还真给对方翻出了几桩成年旧案,这一来一去差距就更明显了。
    手下办事者人心惶惶,他自然感到权柄受到了威胁。
    “朝廷未必能看到,京畿枢密府怕不是故意放夏凡这条狗来试探六部的底线。”刘功曹叹气道,“那帮眼高于顶的方士只怕早就对现状不满了。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妈的,启国怎么就变成了这样子!”
    “诸位大人,我看事情还没严重到那个地步。”先行来招待众人的,正是王义安的长子王庆之。作为王家下一任接班人,他也算是申州官场的熟面孔了,“事实上我父亲早已与枢密府另外三位从事通过气,他们一直对夏凡的做法深恶痛绝,之所以奈何不得,主要原因有两点。”
    “我猜其中一点是公主殿下?”几位主官中,最为沉稳的无疑是金霞城的执掌者,肖太守了。
    他年过半百,但精神依旧抖擞,属官抱怨个不停时,只有他波澜不惊的一口一口喝着小酒。
    “大人,正是如此。”王庆之恭敬的回道,“公主虽然已不在上元,但想必人脉依旧存留,而令部所抓之人,又确实跟邪祟有关,只要稍加渲染,让上面迟迟不下判断并非难事。”
    “公主我们动不了。”肖太守直截了当道,“不仅动不了,我们还得好好看着她,所以第二点是什么?”
    “第二点是枢密府目前暂无府丞坐镇。”
    刘功曹一拍手道,“对啊,周大人走了,所以夏凡才无人可制!要是再来一位府丞,岂不是一伸手指就能把那小子按死?”
    “您说得对。”王庆之笑道,“可惜枢密府的调动不像六部那么方便,毕竟四品以上的方士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走正常流程,恐怕得花上一两年的时间。”
    “如果不走正常流程呢?”肖太守立刻抓住了关键。
    “那就是秋末之前!”
    “哦?”其他人顿时来了兴趣,“此话当真?要如何实现?”
    广平公主之所以能闹得沸沸扬扬,全然跟夏凡脱不开关系——无论是打击江湖帮派也好,重查陈年旧案也罢,名声虽都给公主赚了,但实施者始终是令部。
    “金霞城需要一场紧急情况。”王庆之环顾在坐官员,“当险情发生时,枢密府方士可以按资历临时填补缺失职位,这便是给予夏凡致命一击的机会!”
    众人一时哑然。
    肖太守眉头皱了起来,“紧急情况?在金霞城中?”
    “不错……比方说,海寇袭击。”王庆之扬起嘴角。
    “荒诞!”太守猛地站了起来,“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这可是申州首府,本官的地盘!你不过一商贾之子,哪来的胆子说出此等狂言!?王义安呢?让你父亲出来说话!”
    说到这里,他忽然摇晃两下,伸手按住了自己的额头。
    “大人,不必跟此子置气……”
    “你小子说的什么屁话,还不给太守大人道歉!”
    崔督邮和刘功曹连忙扶住自己的上司。
    但很快两人发现自己也站不直双腿了。
    “肖大人说得极是,王家除了制盐、卖盐以外再无所长。”王庆之双手交叉,抵在嘴前,“正因为王家只是一介寻常盐商,所以才对海寇之事无能为力啊。”
    太守感到视线猛然模糊起来。
    另外几名官员也好不到哪里去,跌跌撞撞走出数步便挨个栽倒在地。
    “王庆之,你想……做什么……”
    他瘫倒在地,颤巍巍的伸手指道。
    “本公子……想借各位的头一用。”
    王庆之平静的回答道。
    那也是肖太守听到的最后一句话语。
    第139章 无人在意的真相
    片刻之后,房间里再无一丝动静。
    王庆之越过东倒西歪的官员,走出房间,守候在外的吕师爷朝他毕恭毕敬的行了一礼。
    “他们带来的人,你都解决掉了吧?”
    “是。这迷香效果很好,那帮人没一个人能察觉的。”吕师爷朝屋内看了一眼,“少爷打算如何处理他们?”
    “留下督邮和功曹,灌药弄成傻子,其他人就都杀了吧。”王庆之将自己要做的事早已推演过数遍,“但杀的时候要注意方法,特别是太守大人。毕竟他们都是和海寇英勇奋战,最终不幸牺牲的好官。至于活下来的两人就比较可耻了,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最后因为惧怕担责与惩罚,活生生变成了失心疯。”
    吕师爷咽了口唾沫,“真要做到这一步么?”
    “嗯?”
    “不,我并不是在质疑少爷,只是……他们也曾关照过王家……”
    “他们关照的是榷盐商、是盐税,唯独不是王家。”王庆之摇摇头,“你不会以为到了这一步,他们还有任何活路吧?”
    “金霞城被海寇掠袭,公主殒命乱战,首当其冲的是谁?当然是金霞城的大小官员。第二需要负责的是谁?申州牧和驻军将官。”
    “好的结果是剥去官职、流放边境;坏的判刑受死、斩首示众。金霞城的主官十有八九是后一种结果。相比拷问带来的痛苦与屈辱,在安睡情况下消无声息的死去,对他们反倒是种仁慈。”
    “我……明白了。”吕师爷低头道。
    “不是别无选择,我也不想如此。”王庆之拍了拍他的肩膀,“当森林燃起大火,如何才能终止火势?唯有分隔树林,以火攻火方可灭之。他们只要还活着,就可能在受审时胡言乱语,将身边但凡有可能的人拖下水。既然横竖都是死,当然是让他们死得对王家更有利才好。”
    另外能从此事中收益的不止王家一个。
    提出此方案的学部从事文行远恐怕也是冲着一石二鸟之计而来。
    六部官员认为枢密府万万不可插手地方政务,结果就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海寇掠袭便让官府丢人失地,颜面无存。枢密府会借此掀起多大的波澜,王庆之闭上眼都能猜测得到。
    等到这些大人物下场把水搅浑,届时还有谁会在乎真相?
    相较于朝廷六部和京畿枢密府这两只庞然巨物,王家终究还是太不起眼了啊……
    “吕师爷,你跟着我……不会后悔吧?”王庆之诚声问道。
    “少爷哪的话,王家待我恩重如山,不管今后如何,我都愿与王家同生共死。”师爷毫不犹豫的回道,“何况在您身上……我已经看到了老爷的几分影子。”
    “我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不像他还能像谁。”王庆之微微一笑,“只是父亲年纪大了,等到此事尘埃落地之后,他会明白这一点的。”
    ……
    在金霞城与北岸的滩头,有一座古旧的石塔。
    它建于百年之前,现在已被启国所用,作为监视入海口船只的哨塔,以及示警用的烽火台。
    田石就负责驻防此处。
    与他一起的还有三名士兵和一名伍长。
    看守哨塔虽然乏味,任务本身却很轻松,长达一个月的驻防期内不需要出操,也不用担心被长官训斥。白天靠投骰子消磨时间,晚上交接完就去酒肆喝上一杯,日子过得还算惬意。
    虽然驻守石塔是为了监视河道与大海,但没有人会真为此待在塔顶。那地方白天简直就是个蒸笼,就算现在比仲夏时清凉了许多,短时间内晒出一身汗还是没啥难度的。等汗水和内衬混合在一起时,先不说有多难受,光是味道就足够熏人了。
    因此想要上去看看的人,反而会被大家所嫌弃。
    “喂,石头,不过来玩一把?”伍长恰好也姓伍,因此大家都叫伍老大。听说是金霞本地人,背后稍微有点关系,算是这门差事的常客。
    “不了,昨天输了二十枚铜板,再输下去要没钱给婆娘了。”田石连连摆手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