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天道方程式 第15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但就她实际使用而言,这些标注只适合对文字已有一定基本功的人,否则还不如直接强记陌生字。毕竟一个字的注音没有标准可言,完全是因人而异,好比宋能注成送,也能注成诵和讼,全凭注释者个人习惯而定。
    然而这些词先不论学习者有没有事先掌握,即便有,它们的发音也有可能和注释者的习惯发音截然不同!
    例如北方和南方,对送的发音就有明显区别,因此极有可能出现被注字音调相似、注音字却不同,或者两者皆不相似的情况。
    连直注都是如此,更别提牵扯到两个分解音的切注了。
    而府丞大人交给她的这本辅助教材,完全从正面攻克了这个难题——它摒弃了用字去注音字,转而改成了二十六个古怪的符号。诚然,这些符号同样能用字来注音,比如a读若啊,o读若哦,但选用的都是最基础的、语音变化最少的字来拟声,极大减少了误读的可能。
    其次,无论字形多么生僻、发音多么拗口,都可以由这些符号组合得出,不必再担心注释音能不能看懂,以及注释者自身的发音习惯。考虑到同音字,该拼音还增添了一个音调环节,更是让发音一目了然。
    这两天里,柳如烟只要一有空,便将时间投入到了拼音之上。
    越是钻研,她便越觉得此法大有可为。
    对于没有接受过启蒙的孩子来说,这套简洁易用的新式注音法必定能大幅提高他们认字的速度。即使对于她这样学有小成的人而言,同样意义匪浅——有了这套标准之后,柳如烟发现自己也可以轻松为一篇诗词注音了。
    放到以前,这可是只有名家大师才能做的事。
    被卖进醉青楼后的数年里,她也学过不少东西,例如曲乐、舞蹈,甚至是讨好男人的技巧。但那都是被迫而为,每每想起,回忆中尽是痛苦。
    现在,她又像回到了孩提时期,学习是因为兴趣,它让自己感受到了久违的欢喜。
    ……
    金霞城西门郊外,新任太守洪四齐正在完成他的第一项使命。
    “老爷,难民……涌过来了。”
    家仆丁盼咽了口唾沫。
    “我看到了。”洪四齐沉着脸道。
    “您……真要守在这里吗?”他向后面看了看,此行跟着他们来的,只有五十人不到。相比远处黑压压的人群,这一小撮就宛如激流中的礁石,万一难民躁动起来,光是靠脚都能把他们踩成肉馅。
    丁盼跟随老爷这么多年,是真正见过暴动场面的人。
    只要人数够多,哪怕是手无寸铁的难民,也能造成巨大的危害。
    因此各地官府最怕的一件事就是流浪民聚集成团,赶得走就尽快驱散,赶不走的话那就得通知当地驻军了。
    府丞大人倒也没明着为难老爷,但事务局仅仅派了这么点人过来,跟为难又有什么区别?他已经看出来了,被派来的人都是些年轻小伙,经验比他还不如,遇到危险时想指望这群人拦住难民那是痴人说梦!
    “我也可以不守在这里,甚至一走了之,但然后呢?”洪四齐瞪了家仆一眼,“这地方再也与我无缘,银子也一样!公主弄出事务局,一看就是要架空府衙的,我还能指望吏部理解我的苦楚,发一张新的调令过来?”
    他重新转向远处的人群,“所以这事我必须得办,而且得办妥当咯,才有机会获得殿下的看重!”
    “那安置难民一事……怎么才能算办得妥当?”丁盼为难道。要说驱逐一事,别说经验丰富的老爷了,连他也能模仿得有模有样。但这安置嘛……真要把难民全部聚集到一块?倘若暴动起来,那可就真叫自掘坟墓了。
    “蠢话,这世上哪有什么不变的标准,让公主殿下满意,让夏大人满意,这事自然就算妥当。”洪四齐冷哼一声,“所以你应该问的不是如何算妥当,而是这两人满意的标准是什么。”
    被老爷这么一点,丁盼顿时感到思路开阔了不少,“所以您才会在市集区和码头区逛上好几天时间……”
    “不错。就我目前的总结来说,殿下的态度很少表露,但夏大人的思路还是可以揣摩一二的。”洪四齐耐心解释道——现在身边缺人可用,若能把家仆培养起来,也好过自己一个人忙活。“首先他重秩序,守条理,所以只是把难民聚集起来肯定不行。其次,他并不喜欢直接的施舍,而是更倾向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就好比在驴子面前吊根胡萝卜一样。至于第三点吧……”
    “第三点是什么?”
    “罢了,当我没说。”洪四齐将到嘴边的话又收了回去,因为那着实有些匪夷所思——从他询问众人的回答来看,夏凡还真把胡萝卜给人喂了进去。换而言之,他确实在关心民众的生活水平,并试图不断提升这一水准。
    问题是,他到底是图啥?
    政绩?吏部才不会关心一个枢密府官员。地位?从公主信任的态度来看,根本没人可以撼动他在金霞城中的位置。钱银?那显然是把收益装进自己腰包来得合算。哪怕是那些志向高远、一心为国的士大夫,本质也是为了让自己的仕途能更上一层楼。夏凡这样的人,洪四齐还是头一回见到。
    或许他有更深层次的打算,只是现在自己还未摸透罢了。
    考虑到此点,洪四齐决定还是将第三条暂时按下不表。
    “可是老爷,这些人真会听你的话吗?”丁盼担忧道。
    “他们会不会听,试一试便知。”
    等到黑压压的人群靠近,洪四齐向前一步,大声对难民喊道,“我是金霞城太守洪四齐,奉公主之名在此安置各位!”
    “大人,给点吃的吧,我的孩子快饿死了。”
    “让我们在城边歇息一阵,求您啦!”
    “大人,我们不会给您添乱子的……”
    伴随着哀求声,人群并没有停下,而是缓缓朝他们所站立的位置挤来。
    顿时洪四齐手心里的汗都冒了出来,这波人少说也有七八百个,光是站在正面便能感受到人潮带来的压力,换作平时,他已让衙役举枪上前阻截了。
    “你们聋了吗?都给老子停下!”他强撑着想要后退的冲动,厉声斥责道,“谁敢再向前一步,老子砍断他的狗腿!”
    说完,他拔出自己的佩剑,用力插进了身前的土地里!
    第235章 欢迎来到金霞城
    见到明晃晃的长剑,走在最前面的人露出了怯意。
    对面是朝廷命官,是一城太守,如果不是亡命之徒,谁也不想官发生冲突。
    在一阵骚动后,人群前进的势头减缓下来。
    洪四齐知道这份停顿只是暂时的,他不可能靠一把剑震慑住所有人,因此高声喊道,“你们给老子听好了,公主殿下大发慈悲,不会把你们像兔崽子一样撵走,相反还给你们准备了吃的跟喝的。但是——你们必须得听从老子的指挥!”
    这不是一个四品文官应该说出来的话,倒像是武夫的风格,如果是在京畿街头,第二天绝对就会有人参他有失体统。但洪四齐此刻已顾不上那些——雅致的喊话显然不如破口大骂来得简单听懂。
    “给老子听好了,从现在起谁听话,谁就有吃的。谁敢闹,周边的人就都没吃的!”
    这话一出,躁动声顿时消弭了几分,大家面面相觑,气氛反倒像是在提防谁在闹了。
    “大、大人,”一名妇女颤巍巍的问道,“您说的是真的吗?公主……不赶我们走?”
    “而且还有吃的?”另一人追问道。
    这也是绝大多数流民关心的问题。
    “此事涉及皇室颜面,你们觉得我会说出来逗你们玩?”洪四齐拔起剑刷的指向西城门,“安置帐篷已经搭好,热粥也正在烧,但必须服从我的安排,才能入住营地!丁盼!”
    “老爷请讲。”
    “念规矩!”
    “是!”丁盼连忙展开手中的长卷——这也是老爷昨晚定下的章程,“所有人不得推挤,不可抢占,必须遵照事务局人员的引导,分批入住营区。”
    “首先,男女左右分开,各成六队!六岁以下的孩子不分性别,可跟随母亲,六岁以上的按性别列队!”
    这一步显然不可能靠难民自己完成。洪四齐朝事务局提供的人手点点头,后者立刻行动起来。
    太守意外的发现,这些人年纪不大,干事却十分利索。看来夏凡之前说他们都是引导员训练出来的好手并不是在敷衍,至少第一时间就理解了命令的含义。
    这个过程花了近半个时辰。
    队伍里已经有人开始抱怨排队太慢了。
    真是一群不知好歹的刁民!
    洪四齐朝丁盼摆摆手,示意他赶紧进行下一步安置。
    后者清了清喉咙,“现在,以十人为一组开始点数,被点到的人跟随引导人前往营区!点数方法为点一跳一,无论纵列还是横列皆是如此!”
    “大人,那是我哥!”
    “我们是一家人!大人,求您让我们在一起!”
    到这一步时分歧终于产生,由于是跳序点人,一些排在一起的难民被迫分开,这一出乎意料的决定令人群泛起了一阵骚动。
    洪四齐必定不会让乞求者如愿。
    或者说,打乱难民中的小团体正是他的目标。这些人聚集在一起时,很容易滋生事端,如果有许多个小团体聚集在一起,那么只要内部有一点矛盾,就会引来殴斗。反过来事务局看管得严了,也会让他们暂时抱紧起来一致对外,可谓左右都不讨好。
    因此最合理的解决方法,是在分派营地时就将他们隔绝开来。
    “想在一起?可以啊。”洪四齐冷冷的说道,“一起滚出金霞城如何?我不想再重复刚才说过的话——听从指挥的,才有饭吃!”
    “各位放心,这样的安排只是暂时的,等你们登记完身份,成为金霞城的居民后,怎么聚集都无所谓!”充当红脸的丁盼则补充道,“另外营地中有专人看守,并不用担心安全上的问题。不过是忍耐几天的事,我劝大家还是照着太守大人的意思做。”
    大概是颠簸了太久,大家都急于找一个地方安身,跟着央求的人并不多。加上太守之前的那句警告,即使有些难民不想和家人分开,可看到周边大家盯梢的神色,也不免收敛的几分。
    这一步终究是平稳渡过。
    洪四齐总算是松了口气,一旦把难民打碎重组,他们潜在的威慑力就小了许多。
    之后的事便顺理成章起来。
    布粥、登记、询问……这些事项都有事务局的专人来做,并不需要他特别费心。一天忙碌下来,西城门外的帐篷已有大半都住上了人。
    “不愧是老爷。”丁盼真心实意的感慨道,“之前毫无经验的事情,居然一次就能办成,而且还办得如此顺当!这样公主殿下也会高看老爷一眼吧?”
    “这才只是刚刚开始。”洪四齐不以为意道,“雷州糜烂,逃亡者又怎么可能只有这七八百人。它是一场洪水,高峰还未到金霞城而已。等到下次数千人蜂拥而至时,单凭事务局的这五十来个人根本不够看。”
    “那您再向夏大人要点?”
    “呵,那也得他们有足够的人手才行。”洪四齐摸着胡子轻笑一声,“不过你放心,我已经想好了对策,说不定还能赚上一笔。”
    次日,太守来到营地,向难民宣告了一个消息——金霞城中需求大量搬运工,可以日结酬劳。他打算从人群中挑出一百个青壮男子来完成这项工作。
    这消息立刻激起了一阵波澜,大家背井离乡,一路被驱赶至此,好不容易才在昨天填饱饥肠辘辘的肚子,接下去思考的自然是今后该如何是好。大家都明白,免费的米粥总有停止供应的一天,若能在此攒下点银钱,关键时候说不定可以救命。
    这一百个名额很快被占满,即使太守提出酬劳中有一成是介绍费时,也无人表示异议。
    毕竟漂没和打点钱可谓司空见惯,特别是由官府牵头时。对方仅仅只收一成,已经算是为民着想的好官了。
    第三天,洪四齐带来了更多的日结工作机会,这次人数增加到了两百余人。
    当天晚上,难民营中所有人都知道了一件事情——金霞城里到处都充斥着机会,只要肯干,就不难挣到钱;同时,这位太守大人认真负责,和那些高高在上的命官不太一样,联系到的活计都十分靠谱,一天该结多少就是多少,绝不对拖欠到下一天。
    第四天、第五天皆是如此。
    而到第六天时,洪四齐自己提供了一份工作:招募四百人,协助他接引新抵达的难民。虽然开出的酬劳不算高,但大家都知道这在帮太守大人的忙,响应者颇为踊跃,不少女子都尝试着争取这份工作机会。
    当洪四齐来到西郊老地方时,难民潮也逐渐进入视野——这次涌动的人潮规模明显超过了上一波,保守估计在两千人以上。
    不过如今他的身后也不再只有事务局的五十名引导员,由难民组建的新队伍站成数排,正在为他压阵。这些人手持长棍,肩头系有红绸缎,放眼望去宛若一道城墙一般。
    甚至不用他喊话,面对这道醒目的“防线”,迁移的难民自觉放缓脚步,慢慢停在了太守面前。
    洪四齐摸了摸胡须,朝丁盼点点头。
    后者深吸一口气,大声喊道,“各位一路颠沛流离,想必辛苦了。这里就是避难的终点,欢迎来到金霞城!”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