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7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凭什么?
    凭什么他轻而易举的就能得到想要的一切,而我费尽心思却始终求而不得?
    不过就是摔断腿而已,谁没受过伤似的,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黄金玫瑰?黄金话筒?超级跑车?
    哼,他也配!
    又急又快的灌了一杯红酒,文科脑海中不禁回响起不久之前经纪人无意中跟自己感慨的话来:
    “这个世界上从来就不乏天才,那么多那么高的成就,对别人而言可能是遥不可及,但是对他们来说,却是唾手可得。”
    “也许别人奋斗一辈子都换不来的成就,那些天才们只要伸伸手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握在掌心。就这样,他们也许还会嫌累,还会觉得因为太过容易而懒得出手……”
    “在音乐这方面,黄源是天才,而谷毅,也是。”
    “啪!”
    精致的红酒杯也难逃手机的命运,被文科摔了个粉碎!
    他妈的什么狗屁天才,我才不信!
    当初老子出道的时候还不也是一样,一群人围着转?
    姓谷的小子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钱多点,还长了张恶心人的小白脸吗?
    我不服,我就是不服!
    明明我才是前辈,明明……
    略定了定神,文科踉踉跄跄的冲到洗手间往脸上猛泼了几捧凉水,稍微清醒点之后就去客厅里翻出座机拨了个烂熟于心的号码,“哥,你帮我联系那个导演,对。”
    也不知那边说了什么,就听文科忽然像受了什么刺激一样的吼起来,“我能不知道吗?他妈的,去他妈的,陪就陪!”
    打完电话之后,文科就像脱力一样顺着墙壁滑下来。
    他用力的撕扯着自己的头发,着魔一样不住的嘟囔着,“这是最好的时机了,最好的时机了……”
    **************
    今年天气暖得早,元鸥在空间里育了几株果苗,在植树节当日拉了佑安和方正两个小的一起种下。
    方正像模像样的拿着小铲子培土,一边干活一边诚心祈祷,“祝你们快快长大~~”
    佑安还太小,像是方正可以憋着力气提水,他就不行。
    不过人家的心意实诚,也拿了一把圆头小铲子,有样学样的蹲在方正身边,跟着他学挖土,自己玩儿的不亦乐乎。
    苗苗都栽好了,方正才后知后觉的问,“姐姐,你种的什么啊?”
    元鸥进去拿了两倍果汁出来,闻言笑道,“三株葡萄,三个品种,美人指、提子和玫瑰香,还有两棵苹果两棵柿子。”
    说着她指着后花园的通道上方,“到时候啊,葡萄长大了,藤蔓就会爬上来,然后我用点竹子搭一个架子,枝繁叶茂之后,这里就会变成一个绿色的通道。”
    方正听得出神,不住的发出赞叹之声,仿佛眼前已经看到了元鸥描绘中的美景。
    佑安小豆丁的想象力估计没那么丰富,不过葡萄和苹果几个字倒是听清了,也跟着呵呵傻乐。
    三月份的植被已经返青,不少早开的花卉也已经开始了争妍斗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淡淡香气。
    元鸥帮两小擦了汗,又问方正,“你喜欢什么水果呀?现在种下去,等到结果子的时候就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收获一起享受啦!”
    方正简单的想了下,觉得挺美,嘿嘿笑了几声,“荔枝。”
    元鸥有点无语,挺沉痛的拍拍他的肩膀,“换个吧,咱这儿那玩意儿估计种不活。”
    “啊?”方正挺失望,托着下巴冥思苦想一阵,未果,便又低头询问身边小伙伴的意见,“佑安啊,你喜欢吃什么水果啊?”
    佑安歪头想了想,很肯定的给出了答案,“i have no idea.”
    方正张张嘴,叹气,“算了,你继续喝吧。”
    佑安点点头,果然继续喝果汁……
    元鸥看的忍俊不禁,最后给出自己的建议,“算了,不然就种跟我一样的吧,到时候彼此还有个照应。”
    比如说相互间传个粉啦,彼此借鉴下照看的经验啦,又或者通过比对观察生长情况啦……
    这么一想还真是好处多多呢!
    方正小朋友一听,也行,刚要答应就又沮丧了,“可是我没有小苗苗!”
    元鸥笑着揉揉他的脑袋,跟变魔术一样从身后拖出来一个小小的纸箱,里面的苗苗跟刚才的果苗一模一样!
    “我有呀!”
    去方正他家花园种果苗的时候,保姆特地出来帮忙,又问今天的午饭要不要在这里吃。
    方正脆生生道,“不用啦,元姐姐要做好吃的大骨面,我在那边吃,你只做你自己的就好啦。”
    保姆顿时就有点为难,挺羞愧地说,“这可怎么说的,我来了这么些日子了,统共给小少爷你做了也不过三顿饭,竟是白拿钱了,又白吃你们的饭,还住着这么好的房子,真是晚上都睡不踏实。”
    这么些日子下来,她觉得自己真是拿着保姆的高薪,做着家政的轻活儿。
    高级保姆一个月多少钱?家政才多少?更何况家里终日都没个人来,根本用不着什么打扫,一段时间下来,真是闲的浑身发痒了。
    这一番话说的倒是情真意切,而且综合这些日子她的表情,元鸥也觉得此人确实忠厚朴实,曾茹这次总算是没有所托非人。
    她想了下,笑道,“一只羊也是放,一群羊也是赶,他小小的人能费多大心思?不过,既然您都这么说了,那就这么着,您要实在闲了,不如顺带着帮我打扫下房间,除了卧室和书房一天一次之外,其余的都是两天一次就行,余外我一个月再给您添两千块钱,多少是个意思。”
    保姆一听有活可干竟是喜上眉梢,简直有种盼来黎明的解脱感,后来一听对方还要给自己钱,连连摆手,“元小姐您帮忙照顾小少爷我已经很不安了,哪还能再要钱呢?我有的是力气,打扫个屋子算什么呢,那可比做饭简单多了!”
    两边争论来争论去,这保姆死活不肯要钱,元鸥没办法,只好暗自提醒自己逢年过节的一定别忘了给人家点东西。
    她照顾方正本就是举手之劳,又是自己愿意的,可如果真的仗着着点所谓的“功劳”就随意指使人家的保姆来替自己干活,那成什么了?
    跟保姆道别之后,元鸥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就着手开始做大骨面。
    因为谷毅伤了腿,俗话说吃什么补什么,她就日日熬大骨汤送过去。
    这个倒也很简单,每天晚上熬上,撇去杂质和浮油之后慢火熬煮一整晚,端的是骨酥肉烂、香飘万里。
    谷毅怕她辛苦,坚决不许她早上过去,因此元鸥只需要准备午晚两餐。
    到了中午,熬了十四五个小时的大骨汤早已变成纯白色,醇厚无比,鲜靓厚重,喝一口浑身上下都暖和起来。
    元鸥将烂熟的肉捞出,一部分做成肉酱以后做打卤面吃,一部分维持原状稍后备用。
    舀出一锅骨汤,加上几两现压的刀削面,在锅里煮几个滚儿,再扔几颗碧绿的油菜下去,还有指甲大小的香干丁、香菇丁和榨菜肉丁,等到面条煮到八九分熟就捞出来。
    刀削面有一指多宽,中间厚四周薄,嚼起来十分劲道,又有骨汤十分入味,而蔬菜又带来几份清香,因此十分爽快美味。
    之后元鸥又煎了三个鸡蛋分别铺在面上,每只煎蛋旁边又有脆生生的泡菜相伴,最后撒上一大把提前准备的大骨肉!
    这样的一碗面不仅色香味俱全,且营养丰富又极其容易消化,名副其实的老少咸宜。
    准备好最好的几道工序之后,面条已经不似刚出锅时那样烫口了,八九分熟的面条也已变得柔软,正是大快朵颐的好时机!
    “吃饭啦!”
    早在面条下锅之初,方正就领着佑安自觉坐好,两小捏着筷子排排坐,眼巴巴的盯着厨房这边。
    老一辈传下来的话说的明白: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元鸥虽不清楚半大究竟是多大,而且自己也不是这俩小家伙的老子,但数日下来,对这话也是颇有感触。
    就方正这么点儿大的小孩儿,比她吃的都多!
    比成年人脑袋还大的那么个大海碗,满满当当连汤带水的一碗面,方正就能给吃的干干净净,而且半点儿都不觉得撑!
    就连佑安这个不满三岁的奶娃娃都能吃半碗,食量相当惊人!
    不过小孩子正长身体么,不同于大人吃了长膘,他们入口的东西绝大多数都是被身体吸收,饿的自然快些,因此吃的也就多。
    而且,元鸥吃的差不多了,笑眯眯的看着两个小家伙抱着碗西里呼噜,心中很有成就感。
    不管怎样,吃饭香才会身体棒呀,能吃能玩的小孩子才最讨人喜欢不是?
    ************8
    送完午饭回来,还在路上的元鸥接到了《食尚》陈宁的电话,说话的语气相当微妙。
    “元鸥,下个月举办的‘中国烘焙大赛’,你收到邀请函了没?”
    “烘焙大赛?邀请函?”元鸥茫然的眨眨眼,“我没听说过啊。”
    陈宁心道果然,“你现在在哪儿啊?方便的话咱们见个面?”
    “哦,”元鸥看了下自己的位置,“要不清粥小菜见?”
    大约二十分钟后,元鸥跟陈宁在清粥小菜碰面。
    陈宁见此阵势还笑着打趣,“哟,有日子不见,升值当童子团团长啦?”
    元鸥忍俊不禁,“嗯呐!”
    方正和佑安还小,自然也不必避讳,元鸥让他们在旁边玩,转头问陈宁究竟什么事。
    陈宁从包里拿出来最新一期的《食尚》给她看,“这是样刊,不过就算是过几天发行也不会有太大改动了,你看看第35页。”
    元鸥笑着拿过来,“什么事儿啊这么神神秘秘的。”
    话虽如此,她还是依言翻到第35页,就见上面的标题赫然是刚才电话中陈宁提到过的“第九届中国烘焙大赛”。
    她简单的扫了几眼,就见里面的内容无非是大赛举办在即,评委有谁谁谁,参赛者有谁谁谁,大赛备受瞩目等等。
    看完之后,元鸥还是有点摸不到重点,“跟我有什么关系啊?”
    陈宁都有点无语了,“还什么关系,我问你,你有没有收到邀请?”
    元鸥摇摇头,“刚才不都说了吗?”
    陈宁拿手指头点点桌面,耐下新来跟她解释,“问题就出在这儿啊!”
    原来,烘焙大赛是中国烘焙食品工业协会官方举办的,他们一贯秉持的宗旨就是:培养优秀烘焙人才,拓展烘焙文化。
    因为举办方的身份贵重,而且不仅获奖证书含金量极高,奖金也十分丰厚,所以这两年一届的烘焙大赛在业内无异于奥林匹克一般的存在,从业者无不趋之若鹜。
    然而也因为是烘协主办的,所以参赛的门框也很高。
    每次参赛名额就只有五十个,而只有十五个是可以由专业、非专业的烘焙爱好者们自由竞争的,剩下的全部由评委会和主办方邀请!
    虽然任何行业都免不了有潜规则,但能收到邀请函的,基本上都是小有名气的。
    因为整场大赛从头到尾都会在央视黄金档滚动播出,几年下来,这档节目拥有相当的观众基础,不少参赛选手因此而一夜成名……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