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 第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
    方长扛着两大捆竹子,回到自己窝棚外时,太阳已经过了正中。
    将采回的竹捆在空地放好,他走到溪边,借着清澈的溪水,将竹笋挨个洗净,放回筐里。
    篝火已经熄灭,方长从床铺下掏出干草和取火工具,拉动取火弓,重新又将火堆燃起,然后把已经洗净的竹笋,不剥皮放进去烤。
    想了想,他将水果也一起烤了。
    今天午餐全吃熟食。
    坐在大石桌边石块凳上,方长待火候到了,取出烤全笋剥皮,再蹭上一点点粗盐,轻轻咬了一口。
    烤制以后,笋子味道变得甚是清甜,配着少许盐分,十分美味。
    而水果烤后,反而更甜,别有一番风味,有种果子甚至变得软糯,好似烤地瓜。
    方长轻轻抛了一根烤笋,给远处树上探头探脑的猴子:
    “猴兄,请你吃烤笋,小心烫。”
    凌空接过,猴子咧着嘴,将烤笋来来回回倒了几次爪子,才学方长的样子剥开,吃的香甜快速。
    见猴子吃完后,眼睛滴溜溜在自己桌上的食物中打转,方长笑了笑,又抛了个烤水果过去。猴子继续接过,冲方长拜了一拜,随后换了个更高的树杈享用。
    趁着阳光正好,方长从窝棚里拿出《修行道》,又看了几章。
    修行之路,如水滴石,是个积年累月的过程。依指引自己所修之道的这本书中所说,须循自然之理,打磨身心,使神与身合,身与天地向合,如此才大道有望。
    享受了一会儿清闲,方长合上书,随后起身,走向上午砍回来的竹捆。
    灵觉之中,过两天会下雨。
    将新屋子加上屋顶,就有了避雨之地。
    解开竹捆的绳子,方长选中了几根,去掉枝叶后劈成两瓣,又去溪水中寻锋锐的长条形小石块当凿子,在竹子上合适的位置截断,用石块和凿子刻出凹处。
    将六半劈开的竹子捆成三个人字,他又在接近交叉处的位置,加上段小横梁,捆成三角形,然后比量了一下位置,将支架立好,以长竹片在三个人字形支架侧面,于相同高度整齐的捆好。
    方长准备在地面上将房顶做好,然后一道装在房屋框架上。
    有用不完的力气,就是这么任性。
    接下来,就是用竹枝叶,以及在不远处寻来的青茅草,顺着雨水留下的方向,捆编在新屋顶上面。
    屋脊部分,则用厚厚长茅草盖住,两端亦是顺坡而下,使其不得漏水。
    装上去最简单,比起那块扛过来当桌子的大石头,方长的新屋顶简直轻若鸿毛。
    他轻轻松松的就将屋顶加在了房屋框架上面,又用细藤条细细捆上一圈,确保这个屋顶能够在风雨之中保持坚固。
    下雨时大概率会有风,需要防范“茅屋为山风所破”。
    ------------
    第6章 【火塘边的竹筒鲜茶】
    比较遗憾的是,方长现在没有石灰,无法给屋顶做防蛀防坏处理,估计不用太久之后,就得重新制作一个新屋顶。
    在野外,石灰是非常珍贵、非常重要的物品。
    即使方长现在进入修行,可以无视野外大多数危险,石灰的应用也可以大幅提高生活舒适度。所以,方长准备将这种宝物制造优先级,略微进行提高。
    盖上屋顶后,进去试了试,感觉还不错。
    毕竟马上要从一人长宽的小窝棚,搬进九尺长宽的豪宅中,九九八十一,四舍五入就是百尺豪宅哩,哪里会有什么不满意!
    地面很是干燥,这得益于之前方长移了堆火进来,提前烤了地面。不过就像屋顶一样,这依然只是权宜之计,时间久了,地面依然会返潮。
    接下来首要做的,是将之前收集的木柴和干草搬进屋子里,码成一张离地尺许的床,并将窝棚里几样家当搬过来。
    那个小窝棚也没有浪费,可以当柴棚使用,若是有“茅屋为狂风所破”的惨剧发生,还能保证另一个篮子还有鸡蛋。
    另外,篝火也怕雨。
    考虑了一下,方长计划在屋里挖掘一个火塘,目前条件简陋,也只能选择这种。
    其实没有在刚开始,就将火塘位置预留下,有些失策。把垫好的地面重新挖开,屋子正中被挖出一个坑,从小溪附近搬来几块石头围上,调整一下使其美观,简简单单就将火塘做好。
    还好这里地处山崖之上,虽然空气温润地面潮湿,但是地下水位很低,不会在挖掘中涌出水来。
    把之前积攒的草木灰挪进来,在坑底铺上。
    又把篝火迁移过来,顺便减小了火势,在火塘中,火可以更稳定的燃烧,不需要太大的火焰,而且若火势过大,对自己的茅草屋会有威胁。
    …………
    ……
    “汪!汪——汪——!”
    “吱吱——”
    清晨,在山风中睡了一宿的方长,结束了早课,正在筹备为自己制作挡风墙壁时,远处树上那只白毛猴子,不知在什么时候离开,接着骑了条狗过来。
    以猴子的体型,骑在黄犬身上,竟有些威风凛凛之感。
    “这是林海的犬?他又上山了?”方长看了一眼,认出了这只黄犬的根底。
    猴子纵犬在场地里来回转了几圈,很是得意,通人性的黄犬很好地配合了猴子。见此景,方长对猴子笑道:“挺不错,确实像冲锋陷阵的大将军,不过别忘了将犬还回去,毕竟它是有主人的。”
    猴子吱吱叫着,算是答应下来。
    建造墙壁比较繁琐。
    方案有多种,可以用框架抹泥,可以编席围上,可以用泥土脱坯“干打垒”,可以用木棍插地做栅栏形,还可以用石头垒起。
    综合考虑后,方长选择了现有条件下,一种比较因地制宜的方式。
    首先,将几根一人高的木棍插在墙壁的位置,然后去溪边取石头,垒厚厚两层至腰部,坚固厚实、挡风效果较好。
    然后将竹子劈成较细长条,编在木棍剩余的位置上。
    竹子真是个好东西。
    猴子骑着狗,来回帮忙运送细竹条。在白毛猴子心中,这位令猴敬畏的上仙,行为很是让猴费解,但还是不由自主的往前凑。
    “多谢。”
    和猴子道谢后,帮完忙的猴子骑着黄犬,疾驰而去,似是要去寻找樵夫还犬。
    方长转回视线,双手背在身后,欣赏自己的作品。一栋漂亮的茅草屋,以木为框,以茅草为顶,以竹石为墙,就是门窗还空着,明天可以捆一个栅栏当门。
    走进屋子,给火塘添了几块柴,方长取出几个竹筒。
    这是他昨天用石凿劈竹子的时候,顺手截下来的两段,在没有器皿的时候,新鲜竹筒可以用来烹饪或烧水——必须是新鲜竹筒,不然竹子烧完了水还没开。
    竹筒都被拴上了藤条,方长拎着竹筒,去溪边装满水,回到屋中,将竹筒们戳在一边,直接将其中一个放在了火塘中。
    山崖边生长着几颗茶树,每天沐浴着云雾和清晨朝阳,卖相颇为不凡。
    方长早上采摘了少许,放进竹筒煮。
    等待水开的时间里,他也没闲着,在猴子送的两块璞玉中,挑出更加细长的一块,借着竹筒里的水,在塘边石头上磨砺。
    玉,石之美者。
    它比一般石头质地更加均匀、细腻,而且颇为坚硬,方长准备磨制一把小玉刀。这是个慢工细活,不知道啥时候才会成型。
    鲜茶叶在竹筒中,随着烧开的水花上下翻滚,煞是好看。
    对于普通人来说,经过炮制的茶叶,比起鲜茶叶更加有益健康,但是对于方长来说没有问题,他要的只是味道。
    待水稍凉,轻轻喝一口,气味浓郁,唇齿留香。
    美中不足的,是鲜茶叶带有一丝青涩味,以后有机会,可以尝试炒茶。
    又是一个日升月落。
    离着下雨还有一段时间,但是空气中已经能感受到一丝雨意。
    制作栅栏门后,为了备雨,方长走入林中,继续收集柴禾,顺便采集一些食物。
    这两样东西都是有备无患不嫌多的,尤其是方长已经在筹备烧制一些器皿,这对于柴火的消耗很大。而野果、野菜、植物块茎,这些都是适合食用的美味,可以按照保存时间的长短,先后食用。
    下雨前的另一项准备,就是排水沟。围着屋子挖一圈,再向地势低的时候引出一条沟,就可以将屋子周围的水排干,方长用石片和双手完成了这个,很是没有形象。
    但是在远处树上猴子眼中,躬着身子刨地的方长,气息与天地相合,依然一副高人模样。
    午后,大雨如期而至。
    “轰隆隆——”
    乌云厚重,让外面一片昏暗,闪电如蛇一般遍布天空,雷声滚滚而至,响彻山间。俄而,伴随着山间粗犷的风,大雨倾盆。
    茅草屋经受住了考验,在风雨中巍然不动,将天地的狂暴隔在了外面。屋里火塘旁,方长就着火光看手中道书,偶尔还喝一口竹筒中的茶,惬意无比。
    下雨时候,权当休假。
    这场大雨一直持续到傍晚时分。
    方长整理下衣服,走出门外,见云销雨霁,夕阳如丹,一道漂亮的彩虹挂在天上。大块的云霞被阳光映照着,镶上了金边,还泛着一丝可爱的粉色。
    山崖下薄雾也散了,从这里可以看到极其广远的地带。
    一阵咆哮声从身后响起。
    旁边小溪的上游,山洪来了。
    ------------
    第7章 【山洪与山神】
    山洪咆哮着,像大群猛兽,顺着山谷从上面直扑下来,一路摧枯拉朽,断木抛石,发出惊天动地的声音。
    方长走到山坡边,看谷中浑浊洪流滚滚而动。
    还好自己所在的这块平岗,在山峰棱线下面,两边是深谷,下面是悬崖,洪水只是从上方山间涌下来,顺着旁边山谷进发,顺便掩盖住了山谷中的溪流,影响不到这片崖上空地。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