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 第7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等了两日,他躺在榻上,经历了两个时辰的思绪彻底混乱后,总算沉沉入睡。
    终于抓到了机会,见榻上齐知县开始发出鼾声,不远处的温城隍这才松了口气,开始施展法术,托梦给齐南。
    梦中。
    知县齐南见自己坐在木桌前,上面摆着茶水,头痛的感觉几乎不见,思维重新敏捷起来,竟好似重新活了过来。
    他不知是梦,只是贪婪地端起面前清茶,美滋滋饮用着。
    忽然,绿缎门帘一挑,有人走进来。
    “谁?”
    齐知县立刻抬头,只见来人身着官袍,形制和自己身上却有不小区别,反而更像是城隍庙中泥胎塑像,其面容也依稀熟悉。
    对方拱手说道“在下乃是这永嘉府城城隍,齐知县可以称我为温城隍。”
    知县齐南又惊又喜“诶,这世上真有城隍?”
    温城隍“……”
    愣了几息,温城隍想起正事,对知县说道“这只是个梦,在下……”
    闻言齐知县也是一愣,插言道“噢原来只是个梦,怪不得我现在身上感觉很好。”
    温城隍“……在下听闻了您在城隍庙所说,深感兹事重大,可惜职责拖累,分身乏术,只好请求城中一位老友,前来帮助您。”
    “多谢城隍公。”齐知县总算回过神来,起身行礼道,“那位什么时候到?何字何号?在下必以上宾之礼相迎。”
    “这样,我告诉他,等到来时,说一声‘王白岭故人来访’,齐知县便可迎接。”
    看知县齐南点了点头,城隍一挥手,转瞬不见,而齐知县则悠悠从梦中醒来。
    再抬头,却发现日上三竿,而自身因长久失眠导致的疲惫,睡过后减轻了不少,正好今天是休沐日,不用升堂,他干脆在榻上躺到午饭时。
    接下来几天,知县却并未睡好。
    得了城隍温公的承诺,齐知县能够睡着觉了,只是睡眠质量依然不佳。
    他依然在担心这是不是真的,比如只是自己做了个真正的梦?他又担心来的人,能否给自己解决问题……总之,每天他依然要在床榻上,辗转反侧几个时辰,才能入眠。
    这日,齐知县顶着大大的黑眼圈,带着满面倦容,召集左右手下升堂点卯完毕,又询问了城中积雪清除事宜,布置了几项任务。
    刚刚回到后衙,就听见家中老仆通报道
    “家主,侧门外有两人,自称是‘王八岭故人’,您是否接见下?”
    “快请进来!等等,他们是王白岭,黑白的白,不是的八。”知县先是一愣,而后赶紧纠正自家老仆的口误,“还有,不用你自己去请了,这是贵客,本官要亲自去迎接。”
    老仆点点头,他年纪已经很大了,耳朵确实不太好。
    齐知县看了看自己身上,刚刚离开前衙,身上官服恰好未换下,他整理整理衣襟,正了正冠,和老仆一起走到侧门处。
    “两位便是王白岭来的朋友吧,在下便是本地知县,已经恭候多时。”看到两人站在侧门外,知县快走几步,一边躬身拱手一边说道。
    令他心安的是,这两人看起来都很不凡。
    左边的那个明显年纪很大,但不拄拐不驼背,虽然衣衫很旧还有补丁,但浆洗的干净整洁,双目如炬,显得精神矍铄,看起来就是位高人。
    右面的人更是让齐知县瞩目,他背着包裹和油纸伞,身着一袭罕见的白衣,似乎赶了很远的路来到这里,但身上下不染尘埃,面容如翩翩佳公子般,却不似凡间人物。
    真不愧是城隍公请来的人。
    自此,齐南心中再无疑虑,保持着行礼姿势,凑近道“二位请入内就座。”
    ------------
    第112章 【所遇难事】
    但不等方长二人说话,齐知县又说道
    “二位可曾用饭?已近午时,不如共进午餐?只是鄙处条件简陋,又未曾提前准备,还望莫要嫌弃。”
    谷山看了看方长,笑道
    “也好。”
    衙门里比平常人家要好太多,至少有个单独的小餐堂,平常都是县令和老仆一起用饭后,县衙里其余人再一起吃,不剩任何东西。
    三人在餐桌旁边坐定,尚未说话,旁边老仆就将饭菜端了上来,这都是在灶上已经做好的,就等齐知县下令开饭。
    由于两人来的突然,厨房确实没能单独准备,只是将平常午饭端了上来。
    天寒地冻,即使是衙门里也没有太多蔬菜,而且看起来县令生活比较简朴,端上来的是一大盆白菜炖冻豆腐,里面有几片肥肉,还有一大盘鸡蛋炒白萝卜片,两份菜分量十足,外加一盆冬瓜汤,里面有几粒在这内陆不贵但不常见的海米。
    算是家常菜色。
    当然,如果是寻常人家,这样一顿已经算得上是开荤的好饭菜。
    齐知县看了看,有些不满意,他对旁边一位仆役高声嘱咐道“再去厨房,让他们弄两个快些的硬菜上来。”
    “好的。”仆役微微欠身,转身朝厨房去。
    诶这县令的行事好有江湖草莽气,听到齐南有些不拘小节的大嗓门,方长心想。
    由于来了客人,老仆没有像往常一样,和齐知县一起吃饭,而是侍立在旁边,为三人盛上冬瓜汤,又奉上筷勺,接着端来桶黄澄澄的粟米饭,为每人装了满满一大碗。
    方长二人朝老仆道谢。
    只听面前知县自我介绍道“在下添为永嘉府知县,姓齐,单名一个南字,东南西北的南。不知二位来自何处?怎么称呼?”
    老者谷山手执竹筷说道“齐知县客气了,老头我正是永嘉府治下百姓,就住在城中,名叫谷山,叫我谷老头即可。旁边这位是方长方师傅,来自东面云中山。”
    闻听此言,方长在一边笑道“在下山野之人,却是不受管辖,若要说属地,现在或许可以算京州宁河府人。”
    知县齐南连称不敢,微微后仰,防止衣袖沾到饭碗,拱手出声“谷先生,方先生,二位先且用餐。”
    然后三人一齐动筷。
    正此时,旁边仆役迅速端了两个碟子上来,想来是不管蒸煮还是炖,都已经来不及,厨房只是切了两挂自制香肠,又切了块猪头肉,俱都片的很薄,装在盘中洒了点蒜末,作为肉菜呈上来,倒也味美鲜香,非常下饭。
    白菜和肥肉片炖的软烂,和多孔冻豆腐一起,吸饱了汤汁,是冬天里常见佳肴。白萝卜气味厚重,和澄黄的鸡蛋同炒,很有滋味。
    正好方长好多天没吃东西,只在今天啃了两个雪团子,见此美味,筷子动的优雅,面前饭碗中的粟米很快下去,旁边老仆见状,又给他盛了一碗。
    方长笑道“多谢知县招待,在下已经好些天水米未进了,就今天啃了两个雪团。”
    齐知县面对着这些平日里的珍馐,却食欲并不好,闻言只是微微点头,不过他内心很惊讶
    面前这人自称好多天没吃饭喝水,看起来不像是假话,众所周知,人不吃饭十天半个月也能活,但是不喝水两三天就没了,如过这位方先生所言为真,那真的是位高人,但是,这高人混的也太惨了……好多天没饭吃……
    不提知县齐南内心的汹涌思绪,直到三人用完午饭,老者谷山才主动提道
    “齐知县……”
    知县齐南会意,屏退了周围仆役,并吩咐他们不得靠近,不过倒是对旁边老仆说道“老孟,你可以留下,正好也听一听。”
    见周围已经严密,谷山接着说道“齐知县,不知城隍让我们所解决那件事,能否再说一下?温城隍信中所说并不完。”
    “当然。”知县苦笑了一下“若不是实在没办法,本官也不会去城隍庙寻找慰藉,只是令人没想到,这世上真的有城隍,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方长来的匆忙,没有从谷山那里得到消息,遂仔细聆听。
    齐南整理了下语言说道
    “出任这永嘉府知县,是在下第一次为官,也算得上是经验寥寥,还好有老孟和师爷辅佐,自认干的不算差,至少年年在考评中,虽然无法总得‘优’,至少能够得个‘上’字,按这趋势,说不定再过两年,有了出缺便能升任别州副职。”
    “而且二位是世外高人,说出来也不怕笑话,本官这些年还算清廉,最多不过是将日常吃用,放进了衙门开支里,在下并不好奢侈,故这点所花也不多。几年里所攒下的钱财,是自己俸禄平价售卖后所得,不存在‘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这种事情。”
    说到这里,旁边谷山抚须笑道
    “齐知县确实是不错的官,在下便于永嘉府内居住,百姓们称赞能够听见。您勇于任事,不畏艰难,而且不搜刮、不暴敛,又不忘劝课农桑,不停兴修水利,这几年,大家的日子过得好多了,永嘉府也比以前更为繁华。”
    听闻面前老者之言,头一次被治下民众当面夸奖的齐知县,竟然脸上发红。
    他略带窘迫,摆手说道“在下经验不足,其实做的也不好,这番评价,在很多方面实在是受之有愧。”
    老者谷山摇头道“其实齐知县不必妄自菲薄,能够做到这些,已经算得上是不可多得的好官了。毕竟天下不如意事十有,从来没有十十美的事情,施政,也一样。”
    “受教了,请受在下一拜。”
    齐知县认真地拱手躬身,谷山并未避让,大方地受了这一礼。
    而后齐南接着说道“却说这次所遇到的事情,在下没敢多说,连师爷都不敢告诉,也不敢问他的主意,亦没敢和老孟说,一个人憋在心里,天天失眠。”
    “乃是有人要收买我,而且不是普通人,是州里的上官,本来这也没什么,但是他提出的要求,实在是……太让人难以接受,也太让在下心中害怕。”
    ------------
    第113章 【出乎意料的反应】
    旁边老者谷山点点头,显是早就知道此事。
    但由于谷山并未给方长解释,齐知县所说的情况,也让方长微微有些呆滞——自从走上了修行路,这还是头回有某件事情,让他有此感受。
    被上官收买?上官竟然还用收买下属?上官的要求竟然让齐南焦虑至此?
    是要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若方长是个作者,怕是早就脑补出来几万字到几十万字的怪异情节。
    不过他只是位修行人,对于这些怀疑,方长并未在面上表现出来,只是静静地听面前的齐知县,苦着张脸继续诉说。
    “……这个月初八,本官忽然接到知州私信,让我去利州城里一趟,但那封信里面,并未说明是何种缘由。”
    “既然上官有吩咐,在下不敢怠慢,立刻便安排好诸事,启程动身。路上没有耽搁,一路疾行,故收到信后第三日,我就到了州衙里。”
    “但是却只和知州本人见了一面,知州勉励了我几句后,就以身体困乏劳累之名回屋休息,让他的幕僚接待我。”
    说到这里,知县齐南顿了下,缓解了情绪后,抬头看了看面前的方长和谷山,见二人听得认真,他继续开口讲述当初事情。
    那幕僚姓邱,乃是和知州一起从府县中做起来的人,对知州是忠心耿耿,
    直到此时,齐知县依然不疑有它,只是和邱师爷喝着茶闲聊,顺便问问知州叫自己过去,所为何事。
    听到齐南的问题,那邱师爷哈哈一笑,而后从小桌下面,直接捧了个匣子出来。
    他当着齐知县面打开,随着匣子盖被翻到一旁,窗外阳光照射进去,立刻,光芒耀花了齐知县的眼睛。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