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 第9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初次临至云中山时,此处也是甚为灵秀,青松高崖遍奇石,密林云雾鹰振翅,但依然只是凡间好山。
    如今再张目看去,却能见到灵气如纱笼一般,覆于山上,尤其以仙栖崖处最为雄厚。
    整座山脉的灵韵都涨了一截,如今已经是福地中间上品,按照这势头,再有几十年,云中山说不得会被安个“仙山”的名头。
    方长心道,这应该是自己功法所致。
    而且此种情况,在天下修行人中间,倒也不算罕见。
    他这门功法,摄取天地灵气冲刷自身,提升修为,而后内现灵机,生生不息,让自身灵气充盈之余,还能反哺天地。
    传说有些修行人所住的地方,草木茁壮,动物机灵,连石头都可能会变得更加秀美,现在看来,方长便是这样一位修行人。
    只是有仙缘者寥寥无几,相对于天下之大,相对于人类数量之巨,修仙者很少,而且他们所持法门,绝大多数没有方长所练功法之神妙,故而类似情形并不显眼。
    深吸了口熟悉的山间空气,方长将速度放慢下来,缓缓地朝仙栖崖走。
    原本这几个山头的距离,他只需要数个纵越,就能跨过去,直抵仙栖崖。但是,自己又不着急赶路,行的速度是快是慢,只在心里一念间。
    前方有个人,正在山间攀走。
    方长笑笑,那是个熟人,许久未见的樵夫林海,他轻轻几步赶上,打个招呼“又来‘跑山’了?”
    林海转头,见是方长,大喜,连忙拜道“见过方仙长,”
    上下打量了下这樵夫,却见对方虽然背着竹篓,但并未带斧头,而是拿了个小铲子样工具,奇道“你这是,不砍柴了?”
    “是的,仙长。”前樵夫林海停下脚步,对方长说道“我出去拜师学了艺,最近去山中也只是采药,就把斧头给了村里二狗,他想来山中砍柴。”
    “原来如此。”方长点点头。
    林海扬了扬手中药铲,说道
    “自从上次我那好兄弟病重,我才发现十里八乡都缺医少药。大夫还好,大不了多走远些,但是药材没有,可是真的没有,很多生病的人得不到及时医治,只能离世被草席一卷,起个坟头。”
    “于是我便上了心,特意去外面,学了些简单的采药手法、炮制流程,还有移栽方法。担心自己学艺不精,还买了几本书,只是我并不识字,最近正在请教村里有学问的人,学认字,学句读。”
    “我准备从简单的做起,先把自家梯田改成药田,采集移栽一些常见草药,炮制处理后供应给山下各家大夫,说不定就能救些性命。希望能让乡亲们的病痛少一些,多些欢笑,我也就值了。”
    方长甚悦,点点头。
    “很好。”
    他拍了拍林海肩膀,从前樵夫身旁走过去,留下两个字。
    林海看着仙长远去的背影,一时间有些迷糊,而后他才意识到,自己被方仙长夸奖了,瞬间感觉如三伏天喝了碗冰水,十分受用。
    而后他继续朝东面山尖攀行,一路寻找草药,连下方泥土小心采下,放入背篓中。
    草药是娇贵东西,侍弄药田更是精细活儿,光是耕地的细致程度就完不同,林海已经将药田里面土细细打碎,像过了筛一样,没有比绿豆大的泥土颗粒。
    背篓里的药,将会被他移栽进去,暂时不会种植的,就分成两半,一半尝试栽种,另一半炮制之后,供应给虎桥镇上大夫。
    对于忽然多了个较为稳定的草药来源,镇上大夫十分高兴,据说已经用他的药治好了不少人。
    …………
    从仙栖崖底往上望去,就如蹲在井底仰望天空般,有种压迫感,不过井壁只有一边,另一边是倾斜的山坡。
    这里有个小水潭。
    那是浣花溪水形成的无名瀑布,在山崖下冲击而成的,瀑布落成这么久过去,水潭已经有了不小的规模。
    方长站在水潭旁,摘下腰间竹篓,看了看里面龟鳖,笑道“你们到新家了,恭喜乔迁。”
    而后他翻动这个竹篓,噗通噗通,将里面十余只龟鳖,一股脑倒进水潭中。
    这些龟鳖品种都较为耐旱饿,即使是龟苗鳖苗,也能长途运输。而且被方长带在身上,灵气滋养下,半个都未死,都顺顺利利来到了给他们准备的新去处。
    这水潭里和周围倒是食物不缺,想来它们能在这里过得很好。
    从这方水潭溢出的水,形成了山间小溪,向下去便是白沟河,并汇入它们故乡直接入海,若有龟鳖不满此处环境,也可以顺流而下,那不过是缘分不至而已。
    将龟苗鳖苗放养进门前水潭,扩充里面种群后,方长将小竹篓挂在腰间,抬头看向仙栖崖。
    上方便是自己归处。
    之前,他就是从这里跳下来,下山去了西面榆州,如今是时候回崖上了。
    方长脚下云起。
    ------------
    第142章 【百业待兴】
    这朵云几丈方圆,内实外虚,贴着仙栖崖壁,逆着浣花溪末端瀑布流向,载着方长慢悠悠直接飘上顶端。
    就跟坐电梯似得。
    还好仙栖崖常年被云雾笼罩,这片云不会引起任何注意。
    方长这次并不想像往常一样绕回崖上——虽然那段普通人要爬上大半天的距离,对于他也就是纵跃一会儿的事。
    不想,就不去做。
    在上升过程中,方长看着面前崖壁,想起之前自己还想着,在这仙栖崖崖壁上,弄条通路出来。不管是装条栈道,还是开凿石阶,都挺不错,还可以考虑在崖壁上开凿几个洞,整修一下便能当做房间使用,当然,不是给自己住。
    若论住宿的话,他还是喜欢将崖顶作为居所。
    毕竟,那里才有完整的天空,有白日里充足的阳光和夜晚的无垠星空,有着风和泥土的气息,而且若是住在崖壁上,只能选择将作物种在自己房顶,这有点怪异,为方长所不取。
    方长这片云速度不快,但在他旋转思绪这片刻,也到了崖顶。随着他脚底与崖边持平,他迈步向前,后面云轻飘飘地随风散去。
    面前,是那个自己曾用来晾衣服的石环。
    这时候他才发现,这个石环很像一道门,或许接下来,可以考虑将栈道或石梯,通到这里,真的将它作为仙栖崖之门。
    “方仙长!”
    旁边,刘阿牛一骨碌从地上爬了起来。
    刚刚他正在石环旁边,用一般牛不会使用的姿势,四脚朝天晒太阳,同时惬意地吃着旁边,自己采集的小堆鲜嫩青草尖儿。正逍遥间,却见崖边云雾翻腾,扭头一看,竟然是方仙长从石环中走过来。
    他赶紧爬起来见礼,同时有些为自己不雅姿势被仙长看见,赶紧甚为羞愧。
    “阿牛?回来了啊。”
    “是的,仙长。”这牛妖作揖道,“春耕时间已至,小妖我便如许诺的一般,回来为仙长耕田,顺便寻找自己的化形机缘。”
    方长抬眼望去,不远处自己那些田地,已经被细细翻过。
    “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这点田地刚刚够热身,除了给自己挂农具有些费事,几个时辰就干完了。仙长若是想种点什么,掐好节气下种即可,就是这崖上气候与山下不同,方仙长您要注意。”阿牛赶紧说道。
    “化形还没有头绪?”方长穿过石环,笑问。
    当初在云中山里见到刘阿牛时,他掐算过,这牛妖的化形机缘,就在这崖上田里。现在接连两个耕种季节,都没有反应,刘阿牛只能继续等待,毕竟机缘这种东西,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很难捉摸。
    “没有。”
    阿牛听到方仙长所问,摇了摇硕大的牛头,但表情很沉稳,并未显现任何焦急之色,这让方长看得心中暗暗点头,这牛妖很有慧根,仅仅只是未遇机缘而已。
    然后牛妖解释道“在下于犁田之际,倒也用灵觉体悟过,确实有机缘在徘徊,但始终似近实远,越不过那个坎儿,说不得还得几年,望仙长莫要嫌弃。”
    方长心想,或许是自己田亩数太少了。
    毕竟现在这点田,刘阿牛尚未热身,就翻过了一遍,机缘来不及跑过来,耕田就结束了。而且化形这种事情,说是机缘,究其根本,还是自己心中想通的契机,时间不够未能彻底沉浸其中,倒也寻常。
    不过他并未向牛妖说,而是安慰了几句,顺便询问了下刘阿牛这段时间出门的经历。
    阿牛告诉方长,他这段时间,倒也没出云中山,毕竟作为一头高价值动物,自己的外形对于人类来说太过显眼,也太过有诱惑力。毕竟,没有哪个农人,能在面前出现一头无主耕牛时,会不将注意力集中上去。
    故而,他只是在山中逛悠、觅食、交朋友,直到春暖花将开时,才回到仙栖崖上。没想到方仙长不在。还好工棚无墙无锁,农具就那样摆放着,于是阿牛给自己套上,仗着神力,一口气将崖上田地部耕好,才回到惯常待的石环边,整日休息。
    聊了会儿,方长准备回屋去。
    身后阿牛重新躺下,继续享用那堆用了不少力气,才收集起来的嫩草尖儿。
    方长扭头看了眼,崖边一切如往昔,茶树也有了绿意,早课大石旁葫芦藤已经干枯,而崖边大树上那只傻雕,正带着妻子一起,喂养巢中幼崽。
    见到方长归来,雕楞了一下,不小心将口中食物落下,又迅疾地一拍翅膀,将马上落入悬崖的食物救起,重新喂给巢中孩子。
    看来它们并未像自然界生物那样,繁衍受自然环境影响。
    前面茅屋一如往昔。
    不过没走几步,他忽然又听到一声清吟。
    “唰啷。”
    转头看去,远处后山山腰上,那灵剑泉的位置,忽然传出破水声。
    而后,一道金芒欢悦着,冲破水面,激起片片水花浓雾,在灵剑泉中重新冲上天空,而后轻巧地转了几个身,瞄上了方长,在空中划出一道线,骤然出现在方长面前。
    方长喜悦地伸出双手,捧过这柄青铜剑。
    经过灵泉几个月的滋养,灵泉剑变得更加神华内敛,但依然光彩照人。由于配比合理,这柄铜剑也不生绿色锈点,而是散发着青铜的金黄本色。
    仔细看了看,方长十分满意,这柄剑如今终于已经算得上是彻底完成,接下来,就是剑主与仙剑,水磨工夫的互相温养。
    他轻抚剑身,夸奖道“不错,你成年了。”
    剑身轻鸣,似乎很是激动。
    收了剑,方长没有先回屋,而是走进工棚,将用过的鱼篓挂在墙上。虽然明显能看出来,这是船上那家人自己的手艺,但这个小竹篓编的十分精巧,没有必要浪费。
    而后,他才走进自己卧室,放下包裹和油纸伞,开始收拾。
    这段时间没来,屋里积攒了层薄薄的灰尘,需要清理干净,才能继续住进去。
    ------------
    第143章 【串门与对弈】
    柴房中木柴依然干燥,给桌椅床铺扔了几个除垢术,又取来扫帚簸箕,把地面仔细洒扫一遍,将尘土倒进不远处灰坑后,方长取出当初的取火工具,在火塘里重新燃起火焰。
    他的取火方式依然落后,和他目前套的青铜工具不太匹配,还好方长不缺时间,更不缺钻木取火的力气。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