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1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而且,他还打听到,这两个店都是去年才开的,以肠粉、牛肉丸、牛腩粉、彩虹饺子闻名整条黄桔街。
    这个店生机勃勃,不像他们服装厂,好像是濒临死亡的老人一样。
    “你真的不再考虑一下吗?服装厂那边不可能会倒闭。”杨晴说道。
    “服装厂那边,我比你更加清楚。那一边,支持不了多久了。现在,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要不是我是领导,我的工资也发不出来。最可怕的是,厂长和书记他们还是遵循老一套的作法,根本不想改正。而我们提有意见,厂里根本不予理会。厂里没有救了。”黄彬叹气说道,“现在有机会,得立马就抓住,要不然,机会稍众即逝。”
    但凡有一点可能,他也不想离开工作二十多年的厂子。
    他为这个厂子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从毕业就在厂子里工作,从一个普通的工人,一步一步地走到副厂长这个位置。
    他也舍不得走。
    二十多年的感情,谁会割舍得下来?
    只是,不走不行。
    他已无能为力了,让他看着厂子一步一步走向倒闭,他想,他会更加痛苦的。
    还不如趁它不没有倒闭的时候走吧。
    “那你想走就走吧。”杨晴叹气,“在厂子里你也难受。先去那边做着,不行的话,也没有关系,反正我这边还有工作,总不至于会让我们两个饿肚子的。”
    她是一个老师,平反之后,局里安排她在这条街的小学教书,工资不高,但是足够生活。而且,儿子读大学,不用学费,有补贴,再加上这么些钱,他们也存有一点钱,肯定是不会饿肚子的。
    “好。”黄彬笑着。他就知道,无论他选择做什么,杨晴肯定会同意他去做的。
    下这个决定需要巨大的勇气,心里也会忐忑不安,但是真正下了之后,他心里一阵轻松。
    黄彬将辞职书递交到厂里,选择花钱买断工龄。
    黄彬这一举动大减轻了厂里的负担,厂里正想劝退一些人,黄彬这个举动,正合符合厂长和书记的意思,厂长和书记没有不批的。他的手续办的很快,两天就办好了。
    黄彬拿着那些买断工龄的钱,绑好那个装着自己这些年的东西的纸箱,再回头看一眼自己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厂子,然后骑上自行车,头也不回地走了。
    他相信他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这么做的人。
    时代已经不同了,而他们,得做出改变,以便适应这个时代。冬天的寒风吹在脸上,像是刀割一般的痛,然而黄彬心里却是暖暖的。
    买断工龄后的黄彬,在家里休整了两天之后,就去风氏肠粉店里找风清清。
    64.走马上任(三更)
    黄彬去的时候,正好是礼拜一,风清清在学校,并不在店里。
    风瑞清迎了出来。
    却是一个矮小略微有些胖的男子找风清清。
    他笑眯眯的,看起来很是温和。
    风瑞清就问他找风清清有什么事。
    那人就道明了来意。
    等他说出他叫黄彬的时候,风瑞清便知道,这是风清清挖过来的人,风清清早些天跟他提起过这一件事情,说她经别人介绍,从别处挖了一个副厂长到他们店里做店长。
    那个副厂长叫黄彬,让他在黄彬来了之后,接待一下,然后让他晚上再过来家里细谈。
    黄彬得知那个小姑娘正在学校里读书,瞬间惊讶了。
    他一直以为风清清在管理这个店,却原来不是,而是眼前这个年轻人。而那个小姑娘,却还在读书。只是,一个在东门中学读书的小姑娘,是怎么知道他的消息,又知道他家小姨子的名字,然后找上门去的?
    压下心里的疑惑,黄彬留在店里帮忙。
    既然下定决心要做这个店的店长了,那他自然是先熟悉一下,而后才好开展工作。事情已经开始,没有回头箭了。
    等晚上风清清回家的时候,风建设、陈江还有李天龙、黄彬,早就做好饭菜等着风清清了。
    风清清一见黄彬,立即就浮现一个大大的笑容,说:“你来了!”
    她是能肯定黄彬会答应他,但是却是没有想到,黄彬会那么快就答应她,而且,来的那么快。才两周的时间,黄彬就下定决心了。
    果然是做大事的人。
    “是的。我前几天就买断工龄,离开服装厂了,今天过来看看。”黄彬说着,心里却是有些黯然。今天出门的时候,他的自行车还是下意识往厂里去,走了好一段路,他才发现到他走错了。
    “先吃完饭,吃完饭我们再说。”风建设招呼道。天冷,饭菜也冷的快,要是边吃边聊的话,等会饭菜就不好吃了。
    因为要说事情,而且,是关于店铺的事情,所以,风建设他们留下李小路和风水清等看守店铺,他们几个很早就回来。
    半个小时之后,风清清等人吃完饭。
    吃完饭之后,风清清泡上茶,他们就在客厅里开始谈了起来。
    “在谈工资之前,我想先问一下,你们店里那么多人,为什么要选我做店长?”黄彬将自己的疑惑问出来。
    今天在店里帮忙一天,他就发现,整个店管理的是两个年轻人,就是面前这个风瑞清和陈江。
    除了这两人之外,还有一个李天龙、风建设等人。
    他们两个店就是小家庭作坊。按道理来说,这种家庭小作坊是不可能请一个外人做管理的,怎么这家人会想到请他一个外人做店长?
    而且,他们的人手也很足,完全没有必要再另外花钱请人。
    这一点,他非常想不通。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