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5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欧阳云在胡思乱想的时候,战场也渐渐打扫结束了。而顾明昌则利用这段时间,调动一切力量,采用逐个电报点名的死办法,终于查明了出现在王家圩那支部队的番号。得知张砚田所部竟然出现在了王家圩,欧阳云第一反应是相当的激动,他连连抚掌叫道:“好哇!好哇!我说小鬼子这次怎么大方起来了,竟然坐看18旅团覆灭,感情救援部队是被阻在了王家圩。恩,教导大队还有另外两个旅到昌平了吗?”
    顾明昌说:“他们已经加入了战场,军座,另外据狼牙侦察小队发过来的电报,日军大部队正朝昌平运动,最早会在下午五点左右到达。”
    欧阳云沉思了一会,在脑海中将昌平附近的地势默默的过了遍,特别将王家圩那片揣摩了下。他看着顾明昌说:“日军从怀柔过来昌平,要想最快到达的话,就必须走王家圩这条线。我们就先去王家圩看看。”
    王家圩,双方进入近距离格斗之后,卫青式突击步和冲锋枪的火力优势一下子凸显出来。秋山义允狼狈的逃入已方士兵的大阵营之后,清醒过来的他很快意识到中了对方的圈套。此时,他也顾不得所谓武士的荣耀一定要完成救援任务了,心中默念着:井书宣时,一切只能靠你自己了,他做出了最正确的决定。将队伍尽可能的收拢,拉开和敌军的距离,然后有序的朝昌平城外第九师团的主阵地撤去。
    “小鬼子跑了!”日军一旦选择了撤退,于宏观第一个大喊起来,然后便要带领兄弟们猛追。张砚田派人叫住了他,喝令穷寇莫追,说:“敌军败而不乱,日本人枪法精准,我们没不要撞到枪口上去。”于宏观等人却是极不甘心,都认为这是扩大战果的好时机。于宏观更是直接说道:“旅座,干吗不追啊?咱们也打个漂亮仗给那些学一师、学二师的家伙看看啊!整天一副眼高过顶的样子,不就是比我们早一点加入学兵军吗?军座可没有一点把我们当外人看的意思,这正是我们拿表现的好时机啊!”
    欧阳云的建军思想,还是非常重视部队的团结建设的。不过由于经常开展各种竞争,因此,虽然各部队表现上都表现得非常的友爱,但私下里争强好胜的事情却是屡禁不止,便拿学一师至学三师这三支“正规编制”的部队来说,战士们平时虽然都表现得一副谦谦有礼的样子,但是脸上身上自有一股子属于自己的傲气。这不仅让于宏观等人感到极其的不爽,便是黄鹤文的那个粤系旅还有吉星文的132师,官兵们私下里也多有比较,不怎么服气。
    于宏观能当上张砚田的警卫力量的最高长官,自然算是后者的心腹。现在心腹竟然说出这样没有立场的话来,张砚田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阴郁起来。扫视众人一眼,发现立功心切的绝不仅仅是少部分人,他语重心长的说:“你们的心思我明白。但是,你们想过没有,我们这个旅总共才多少人,而我们的兄弟,大多都是一起从东北闯过来的,死一个少一个——我是不忍心让兄弟们无谓的牺牲啊!”
    他言语及此,不从七窍玲珑的人已经听出了话外之音,识相者立刻选择了沉默,甚至离开,而于宏观还想继续争取,却被自己的副手以帮他包扎伤口为名给拖出了人群。
    二十分钟以后,顾明昌派出的先头部队和于宏观设置的暗哨首先相遇。从对方那身特征明显的迷彩作战服上,双方很快就识别出了对方的友军身份。“特警二纵的?”
    “学一师三旅?”
    “是!”
    “好兄弟!你们来了多少人?”
    “军座也来了。大部队在后面,我们刚刚在李家屯子消灭了日军第18旅团。”
    “是吗?你们真了不起!哎,我们本来也有机会……”警卫营的战士话没说完,被他的战友踢了一脚,马上意识到这话不妥,于是赶紧收口。
    这时,双方的长官已经快速的跑过来会面了。从越野车上下来之后,欧阳云笑容满面的握住了张砚田的手,真诚的说道:“张旅长,你这一着可真是有点神出鬼没啊!呵呵,也幸亏你来了这么一记高招,小鬼子的18旅团才会成为瓮中之鳖,无处可逃。李家屯子的歼灭战,功劳有你们的一份。”
    张砚田谦虚的说:“我们也就是凑巧,赶到这里正好碰上日军朝李家屯子前进,听见枪声,知道肯定有友军在那里和敌人开战,推想一下这部分日军肯定是赶往那里的。我部既然赶上了趟,自然不能让他们轻易得逞。军座,全歼日军一个旅团,这可是了不得的战功啊!这种事,也只会发生在我们学兵军这支劲旅身上。”
    张的这话明显带有拍马溜须的嫌疑,欧阳云微微一笑岔过去问道:“你们把那支日军赶跑了?”
    “是。想要围歼的,但是日军火炮犀利,最后,我部付出了一定的牺牲,将其大炮全部留下了!”
    “很好。日军的炮兵确实是硬骨头,而一旦打掉了他们的炮兵,下面的仗就好打了,这对于我们在昌平和日军决战,是有益处的。”
    张砚田吃了一惊,问道:“要在昌平和日军决战?”
    欧阳云毅然的点了点头。
    第446章 决战昌平(二)
    关于要不要和日军决战,学兵军中高层军官分歧很大。客观的说,学兵军当前根本没有和日军决战的资格。双方兵力相差悬殊,就士兵素质而言,除了几个正规师有和日军正面作战的能力,其它附属部队、后备役部队,除了打打骚扰还有游击,不可能排上大用场。照此分析,不少人,甚至包括姜树人都认为,学兵军当前最佳对策是利用地利,和日军大游击战、消耗战,先由点及面的消耗日军有生力量,在双方力量对比发生颠覆性改变之后,再事决战。
    连姜树人这种打仗的门外汉都看出来这一点,欧阳云自然不可能想不到。那么,他为何还是坚持要和日军进行决战呢?
    这就是穿越者特有的优势了。上海方面,虽然中日双方犹在苦战,而山东,日军暂时还没能对学兵军后翼形成威胁,但是欧阳云却知道,不久的将来,上海包括南京都会陷落,而山东包括山西大部也会沦陷。到那个时候,学兵军势必要陷入更加险峻的境地——首先,一旦全面被围,和外界失去联络和物资运输通道,那学兵军那些拥有着先进设备的工厂必将成为空中楼台,中看不中用,到那个时候,不管学兵军抗日多么坚决,但是因为物资的匮乏,最后极有可能陷入弹尽粮绝的地步;其次,尽早和日军进行决战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如果一旦能够取得胜利,必将对上海还有山东的抗战形势有所影响,这不仅是迫使日军对大方针做出改变,减轻当地守军压力的问题,更加关键的是,以国军擅打顺风仗的习性,说不定在冀察抗战胜利的影响下会来个大爆发,从此改变整个战线的形势也说不定。
    欧阳云没有将自己的分析透露于众,他只是让自己表现得特别的自信,以这种精神状态来影响身边的人。他确实也影响了许多人,正是因为小长官表现出了这种必胜的信心,跟着他的三个师的三个主力旅才会有精神气急行军,愣是在昌平决战之前创造了一个奇迹,几乎全歼了第九师团的第18旅团。
    张砚田是没有受他影响的一部人之一,这固然和他老行伍的经历有关。另一方面,或许,只因为从骨子里,他根本就没有把自己当做学兵军的一份子吧。关于欧阳云欲在昌平和日军决战的决定,张砚田只是道听途说了一些,原来并不相信,因为他不认为欧阳云会做出这种傻事。现在,从欧阳云口中亲自证实了此事,他第一反应不是惊讶,而是心里凉了一半,因为这意味着,自己这次很有可能立功不成,反而趟进了浑水。毫不犹豫的,他毫无保留的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军座,这不是正如了日本人的意愿吗?日本人在华北,忌惮的就是我们学兵军,我们学兵军一旦垮了,后果不堪设想啊!”
    欧阳云耐心的听他说完,淡淡的笑了,问道:“你觉得我们一定会输?”
    心中腹诽: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吗?感慨,年轻人有闯劲是好的,不过沉不住气,却是身在高位最要不得的了。张砚田说:“虽然不定会输,但是我们只是一支地方军队,发展有限,第一军后面,却还有华北方面军、关东军,军座,我们这次面对的,其实并不仅仅是一个军的日军啊!”
    “我明白。但越是如此,我们越要打出学兵军的威风。张旅长,你参加过第一次长城抗战没有?”
    “参加过……”张砚田那个时候还只是一个团长,他清晰的记得在南天门进行的那一仗,国军明明数倍于日军,但是却偏偏打不赢对方。小鬼子的大炮实在是太犀利了,而更要命的是那些时不时撂下铁疙瘩的飞机……想起自己那些牺牲在长城关口的兄弟、战友,张砚田的脸色变得通红,情绪有点波动。
    欧阳云的目光投向了远方,学一师三旅的官兵们正在围绕着王家圩挖掘工事。日军主力部队从怀柔赶来,不出意料的话,这里将成为主战场,欧阳云行军时观察了这里的地形,最后决定不进昌平城了,就把这里当做主战场对待。一旦全面控制王家圩,不仅可以协同昌平城内的军队对一零八和第九师团余部形成夹击,而且,可以形成对日军大部队的第一道阻击阵地。虽然这样一来,也极有可能遭到两面夹击,不过别忘了,在怀柔,还有29军的两个师虎视眈眈呢,再者,张自忠的57军也不是吃素的,迟早会加入战场。
    形势远没有姜树人等人想象的那么坏,一步一步走到这个地步,欧阳云原本并不足的底气,现在正越来越膨胀。
    他接下来的话有点漫无边际:“日本人身材普遍比我们矮,从这点上来看,其身体素质应该不如我们才对。从武器的角度出发,我一向认为,中正式是优于三八大盖的,虽然重武器乃至特种兵器方面,国军远远不如日本军队。但是,光靠飞机、大炮、坦克,三万余鬼子真能打败三十五万的大军吗?第一次长城抗战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三十五万人真正战死的又有多少?如果这三十五万人全部舍得去死,都肯像何柱国将军及其麾下一样不惜死战,我们真的会败吗?……”
    一连串的发问,让经历过这次战事的张砚田本来涨红的脸色越来越白,然后再次转红。诚然,作为后来人评价前事,因为当时的许多具体情况已经无法说清,不免有“马后炮”的嫌疑,但是,倘若当时全部的中国守军都肯奋力死战的话,第一次长城抗战的胜利方究竟是谁,还真说不准呢。作为经历者之一,虽然已经过去了三年之久,但是,张砚田并没有忘记当时的情景。而此刻被欧阳云提及,他才发现,自己心中竟然是有愧的。是啊,如果当时中国守军全部舍得去死,最后鹿死谁手,还真是一个未知数呢!那么,今日之华北局势便肯定不会如此糟糕,甚至,东北军和中央军都根本无需撤离……这样一想,张砚田猛然抬头看向欧阳云,斩钉截铁的说:“军座,张某不会说大话,但是这一次,您就看我及特警二纵全体兄弟的表现吧,我们不会再给自己的军旗丢脸了!奶奶的,大不了一死,老子和小鬼子拼了!”
    第447章 决战昌平(三)
    张砚田一度是想做一个“少帅”那样的儒将的,因此平时相当注意自己的言行,“奶奶的”这种粗话也不知道多长时间没说了,此时猛然以吼叫的姿态说出来,心中竟然豁然开朗,似乎隐藏在心底的许多旮旮事全部随着这一吼被吐出去了。
    见张砚田如此表态,欧阳云并不知道自己刚才的一番说辞竟然让对方的心理产生了颠覆性的改变,他哈哈笑着说:“张旅长这句话我爱听,大不了一死。日本人也不比我们多条腿多个脑袋,最后真正谁死谁活还说不定了。好了,我本来正准备发电给你和张庆余旅长,让你们向昌平集结了,你提前赶到,这可是太好了,有了你部的加盟,在王家圩一定可以给小鬼子来一个惊喜。现在在昌平一共有两个师左右的兵力,我们这里也有了一个师,不管日本人是不是真的有意与我们在这里做个了结,至少现在在兵力上,我们并不输于对方。张旅长,一师三旅负责东北面防御,那西南方向我就交给你们了!让战士们加紧挖掘工事,不仅要挖防炮洞,而且要挖防空洞。到目前为止,日军的飞机都还没有触动,但是我想他们一定会有所表示的,所以,防空工事绝对不可马虎。”
    听欧阳云强调工事的重要性,张砚田倒不好意思了,说道:“军座,正想和您商量个事呢。我部目前只是接受了训练大纲,还没时间对士兵进行训练,因此挖防炮洞还有防空洞都不是太内行,您是不是派上一个连的老兵对我部进行下指导!”
    在之前和第6旅团的战斗中,因为没有挖出有效的防炮洞,张砚田部是吃了大亏的。欧阳云一听立刻让邓子歌挑了一个营左右精于工事操作的士兵帮助特警二纵修缮工事。然后,他便带了一个排左右的警卫,对王家圩周边的地势进行实地考察。
    他这边才离开张砚田大约半里左右的距离,一个特警二纵的连长便迅速的跟了上来,在十几米左右的距离被刘奎用枪支住了。刘奎严词喝问:“什么人?鬼鬼祟祟的想干什么?”
    那个连长忙喊道:“自己人,我是狐瞳特勤组的!”
    刘奎一听眉头登时竖了起来,不过枪口却垂下了。狐瞳特勤组是狐瞳内部新成立不久的一个组织,算是常根加入狐瞳之后的第一个贡献。而由于特勤组工作的特别性质,这个单位内的人员在学兵军中是最不受众人待见的,因为他们最主要的工作便是负责对学兵军高层实施监视,而且只对欧阳云负责。
    欧阳云开始是很反对设立这么个部门的,不过木剑蝶还有姜树人包括李铁书、张镇等人都一力支持,最后也只能应允下来。而此刻,这个名为冷江秋的特勤组小组长前来汇报的,便是有关张砚田这段时间不太正常的言行。
    欧阳云强迫自己耐心下来听冷江秋将话说完,见他说话的语气、用词还算中肯,心中虽然有些不以为然,但怕伤了对方的积极性,因此微笑着说声:“知道了,你辛苦了。”将他打发了。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老实说,张砚田之前的不少话是很犯忌的。欧阳云虽然觉得这是人之常情,刘奎这个比较反感特勤组的却紧张起来,低声说:“军座,听冷连长这么一说,张旅长似乎靠不住啊!”
    欧阳云没有理他,只管看向四周地面。这时,顾明昌又说了一句相似意思的,他这才感觉到不妙,叱道:“有些话听听可以,但是作为评价一个人的依据,却极不妥。刘奎,你敢说你小子背后就没说过老子的坏话?哼哼,那是谁骂老子是色鬼的?什么看着碗里的还惦记着锅里的?你可别告诉我这话你没说过!”
    学兵军中,敢于背后议论小长官私人生活的,其实没几个人,而刘奎恰恰是其中一个,据说他是为了白流苏打抱不平。刘奎本来是从忠心的角度出发,善意的提醒军座注意,毕竟在他看来,张砚田本不是学兵军的死忠份子。然而,现在被欧阳云这么一说,那他自己首先就大有问题,这下子,他一张老脸涨得通红,登时呐呐的说不出话来。
    见他如此,欧阳云笑了,点醒道:“现在知道了,一时的言行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真正的想法。就拿张旅长来说,不管他有没有说那些话,单凭他敢和小鬼子对着干,即使他的那些话是他真实的想法,我个人觉得也没什么问题。为什么?不管怎么说,他还是抗日的,是与我们站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而不是我们的敌人!明白?”
    刘奎出了一头大汗,呐呐道:“明白了。”
    欧阳云没有再这个问题上继续追究,因为,不远处出现的一座小山坡引起他浓厚的兴趣。登上土坡,拿起望远镜朝远处望去,他说道:“打埋伏的一个好地方啊!顾明昌!”
    顾明昌答:“到。”
    欧阳云:“你说我要是在这里埋伏一个团左右的人马,小鬼子打左边那条大道上过,会不会察觉?”
    顾明昌仔细的看了看,谨慎的说:“难说。”
    欧阳云点点头说:“机械的埋伏在这里,日本人一定会发觉,但是如果前面有一支溃军呢?”
    顾明昌了然,指着那道山坡前面大约一里外的一条小河说:“如果先在那里打一轮阻击,然后造成溃败迹象,日军直追过来,应该不会发现这里的伏军。”
    欧阳云赞赏的点点头,说:“昌平这一仗,最终肯定是以最大规模的一次冲突结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一定要集结所有的兵力,然后再摆开阵势和日军来个一战定胜负。在总的决战开始之前,我们大可以打一些小仗来消耗敌军兵力和士气。要想做到这一点,利用好每一处有利地形是必须的。顾明昌,我等会还要赶去昌平城,我把王家圩子的攻防交给你,你有信心吗?”
    面对他炯炯的目光,顾明昌愣了一会才毅然而然的立正敬礼,大声回答:“保证完成任务!”
    欧阳云点了点头。
    第448章 决战昌平(四)
    欧阳云是当天晚上九点多钟赶到的昌平。
    在王家圩,当前共有学一师三旅还有张砚田的特警二纵(暂时还是以此称呼吧)。欧阳云临行前召集团长以上军官开了个战前会议。会上,他首先强调了将王家圩作为主战场的好处,然后宣布了自己不在时由顾明昌担纲临时总指挥的决定。将王家圩作为主战场的好处,只要是稍通兵事的都能够看得出来——一旦学兵军能够控制王家圩,那么,日军第一零八师团和第九师团残部就成了瓮中之鳖。日军当然不可能坐视两个师团被吃掉,势必要打通王家圩一线,或者绕过王家圩前往救援——这些,都需要时间,也就意味着,学兵军掌握了主动。有利就有弊,对于学兵军来说是不错的战略,却也将驻守王家圩的学一师三旅和特警二纵陷入了危险境地。因为这意味着他们要两面迎敌。邓子歌是学兵军的嫡系,不管欧阳云做出怎样的布置,他都没有理由拒绝;张砚田不同,不过,在扫视了一下手下兄弟们的表情之后,他选择了沉默。
    欧阳云开始估计,顾明昌的任命会受到反对,现在,见竟然全体通过,眉头反而立了起来。顾明昌算是个新人,至少和陈师昌相比,他的资历远远不够。邓子歌还有张砚田完全有理由提出异议,邓子歌是铁杆“云系”,他拥护自己的命令还情有可原,但是张砚田,他不该如此啊?他甚至开始怀疑,难道这个张砚田真的如那个冷江秋所说,心怀异志?!
    这让他心中有点隐隐的不安。不过,随后想到自己迟早会过来主持大局,他又放下心心来。
    欧阳云赶到昌平的时候,何正降的机步旅刚刚被黄浩的旅接替下来休息。应该是得到了王家圩还有李家屯子的战报,日军加强了对昌平的攻势。下元熊弥还有吉柱良辅都不是庸才,他们自然从那两场战斗中嗅到了危险的气息。在井书宣时还有秋山义允先后回来以后,两个师团长立刻碰面商讨对策,最后一致认定,对于一零八师团还有第九师团来说,学兵军大军云集昌平,既是威胁也是机遇。在交换了有关学兵军的情报以后,两人一致认为,在第一军主力从怀柔赶过来的情况下,当前最值得做的并不是打通王家圩,而是攻占昌平。下元熊弥的野心很大,他直接的问吉柱良辅:“吉柱将军,贵师团在喜峰口、李家屯子连连吃亏,阁下难道就不想报仇吗?”
    吉柱良辅冷冷的一笑,道:“下元阁下,你别激将我。第九师团虽然损失了一个旅团又一个骑兵联队的兵力,但是,士兵们的战斗意志还在,我们即便战斗至最后一人,也不会向支那人投降的。”
    这话,却是拿下元熊弥的前任土肥原投降的事说事了。
    下元熊弥不恼,看着摊在面前的地图道:“经过这段时间的激战,我已经看出了支那人的软肋——攻占昌平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吉柱良辅点头道:“支那人虽然轻武器厉害,大炮也不缺,但是,却缺少空军。”
    下元熊弥大笑,看着他说:“君子所见略同,我相信,只要出动战机摧毁支那人的炮兵,那么,明天晚上我们就能在昌平城里吃晚饭了。”
    “可是,不知道军团长会不会同意。毕竟,支那人拥有古怪而强大的防空武器。”
    下元熊弥摇了摇头,微笑道:“阁下是指在任丘还有张家口出现的那种武器?放心,特务机关已经查明了真实情况,那种所谓的武器其实就是一种‘巨型烟花’,这种烟花的升空高度有限,只要我们的战机控制好投弹高度,并不存在问题。”
    吉柱良辅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早听说军部在改进轰炸机,使其能够在1000米左右的高度进行投弹,现在看来是成功了。”
    下元熊弥骄傲的点了点头,道:“和我们大日本人帝国相比,支那人的军事技术落后太多了。就是他们现在醒悟过来想赶,也来不及了。吉柱阁下,明天上午在定州方向将有一场好戏上演,我们要加强攻势,为航空兵的行动提供掩护……”
    深夜一点多钟,怀柔城南边的一片麦田里,冯远修躺在田埂上大口大口的喘着气。作为一个少年,连续的赶了五天五夜的路,他的体力已经到达了极限。他真的走不动了,可是,考虑到身上所怀的这份情报的重要性,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再次爬了起来。
    好在日军在怀柔只留下了一个旅团,不然的话,冯远修还要绕行更远的路程。而他想不到的是,从他进入长城开始,因为他表现得过于谨慎,已经被六个人盯上了。他更想不到的是,就在他刚刚爬起来之后,那六个人正因为他而发生了争论。
    “一定是自己人!你看都刻意的避开鬼子。”
    “难说,你们不觉得一个小孩子带着手枪很不正常吗?还是小鬼子的王八盒子!”
    “不管了,先摁倒再说,我总觉得这孩子身上藏着什么秘密!”最后做出结论的是六个人的小队长,名叫萧逸。而他们六个人,正是与大部队失散了的大刀特种大队的特战士兵。
    做了欧阳云的徒弟之后,冯远修因为立志要成为师父那样的大英雄,所以非常重视平时的体能还有武术锻炼,不过,饶是如此,他还是连反应都没有便被萧逸他们给“摁倒”了。
    冯远修开始以为自己被日本人发现了,吓得不轻。不过,他很快又镇定下来,心想大不了一死,再说了,凭着自己的七寸不烂之舌,还不定会死呢。
    萧逸一口标准的江浙一带口音的汉语让冯远修喜出望外:“小鬼,干什么的?”
    ——不像鬼子哦,他眨动着眼睛问:“你们是谁?”
    “中国人。”
    “废话,谁不是中国人了?”冯远修心情放松过后,嘴巴边利索起来。
    萧逸笑了,道:“小鬼,说吧,你偷偷进入长城干什么?”
    吃了一惊,他们竟然从那个时候变跟着自己了,那他们的身份?冯远修警惕起来,便不肯轻易开口了,心说:不会是资深的小鬼子特务吧?脑筋急转中,他反问:“那你们进长城又为什么?”
    萧逸等人越发觉得这个小鬼不简单,不过,由于从没听说过日本人派过这么年轻的间谍,他说:“什么叫我们进长城,长城本来就是我们国家的,我们进进出出都很正常,倒是你这个小鬼子,你进长城究竟有什么图谋?!”
    冯远修心中一喜,微弱的光亮中看见他们戴有头盔,背着枪,想了想试探着问:“你们不会是学兵军的吧?”
    萧逸倒不怕他,回答:“是又如何?!”右手使劲,做好了反击的准备。
    “有什么可以证明呢?”冯远修明明心中狂喜,脸上依旧不动声色。
    萧逸想了想,拿出了自己的士官证给他看。
    就这手电光亮,发现这确实是师父手下的官兵才有的证件,冯远修双眼瞪圆,眼泪“扑簌簌”的落了下来,他梗咽道:“可算找到你们了,我,我师父呢?”
    “师父,你师父是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