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94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远东第一集团军的人还都在镇子外面,左右又哪里知道镇子里的枪声从何而来。不过,这显然是对已方有利的。于是,江铁腰大手一挥,命令全军压上,放言要一鼓作气将第七集团军歼灭掉。
    第3140章 智计
    北方方面军奉命支援第七集团军的坦克师,师长名叫铁安山。铁安山今年四十三岁,正当壮年。和其他两个坦克师的师长一样,当瓦图京下令他们潜伏的时候,他并不服气,私下里甚至对自己的心腹讲,称瓦图京司令的胆子越来越小了。
    铁安山的这种态度,在苏俄红军中相当具有代表性。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自然是因为信息闭塞所致。不同于中国,联合政府尚在提倡言论自由,苏俄国内特殊的政治体系决定了,似铁安山他们并不能第一时间知道国际上正在发生的大事,乃至于在他们心目中,对中国的了解仅停留在抗战初期还有中国援军这些方面,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当前的中国在战机技术还有核弹技术上,已经领先于世界了。认知上的盲区,让他们对所谓的中国威胁根本不以为然,他们也是叫嚷着收复远东叫嚷得最凶的。
    中国远东军用狂轰滥炸拉开了远东战役的序幕,按说,如此猛烈的轰炸应该能让铁安山他们有所警觉了吧?不然,经历过德军规模更加庞大、耗时更长的轰炸,在他们看来,中国人的这种轰炸,正说明了中国人的胆怯。“让中国人的战机嚣张好了,胜利果实,最终还是要靠地面部队攫取的——”从旁观者的视角,铁安山他们此类发言更像是痴人说梦话。然而在铁安山他们自己看来却绝非如此。而在战胜了德国之后,不应该说是在扛住了德国人的进攻之后,似乎,他们也确实有这个底气放出这样的狠话。
    接到增援命令,铁安山立刻联络蓝科夫斯基,不过,将近一个小时过去了,他却始终没能联系得上。不仅是铁安山,瓦图京此时也发现与第七集团军失去了联系。
    此时,在库尔图克东南两面,远东第一集团军的电讯屏蔽车已经开始工作了。通过电子干扰手段扰乱敌军的战时通讯,这正是目前中国军队掌握的一项独门绝技,而江铁腰在此时将这一招亮出来,该因为他动了将第七集团军全歼于库尔图克的心思。
    当地居民拒绝配合,给蓝科夫斯基的巷战计划产生了很大的困扰。蓝科夫斯基正恼火于自家人的不合作,通讯参谋找过来报告说失去了和司令部的联系。
    苏俄人此时尚不知道中国军队能够屏蔽他们的电讯信号,所以,在“失去联系”一事上他们脑洞大开,有猜测司令部的电台出现了问题的,更有担心司令部遭到中国人袭击,被一锅烩了的。
    库尔图克镇内的情况有异,因为担心伤到自己人,江铁腰让炮兵暂缓进行炮击,而命令前线部队在装甲车的掩护下发起巷战。
    巷战,从热兵器产生起,就是现代战争中最为残酷的一种厮杀方式。因为地形的问题,热兵器的王者地位受到了冷兵器的挑战,这个时候,哪支部队的单兵素质更高、战斗意志更强,往往就能决定战争的走向。
    时至今日,大刀已经不再是中国士兵的标配武器,不过,这仍然不排除一些有特别癖好的士兵背上一把大刀以作为白刃战武器。第一集团军的主力,悉数来自原鹰崖山游击队,而原鹰崖山游击队的游击队员们,他们最喜欢的作战方式就食挥起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
    学兵军时期也罢,国防军时期也好,既至现在的远东军,军队的传统使然,在冲锋陷阵的时候,低级军官们都喜欢以身作则冲在第一个。因此,他们喊出的口号,从来都是“跟我冲”而不是“给我冲”。
    冯议郎作为一名少尉排长,在江铁腰下达了总攻命令之后,他就带头冲在了第一个,神奇的是,他一个排三十六个人,现在已经战死了十三个,可是他还是全须全发,甚至连擦伤都没有一处。
    远东地区的民居,以平房为主,其中,建筑材料多为树木,也有夹杂了少量石块的。前方,大概一个连的苏俄人正在一个倒塌的篱笆墙后面顽强的射击着,而在冯议郎面前,已经倒下了五个兄弟。
    “火力掩护我!”冯议郎左右上下看了看,忽然朝一班长艮泰来他们吼道,然后招招手,带着一直紧随在他身边的张根保还有薛德怀向左边的一座木头平房跑了过去。
    木头平房临街位置有一扇窗户,冯议郎蛮横的用枪托将窗户砸开,然后直接翻了进去。张根保和薛德怀紧随其后,而他们刚刚翻过去,对面苏俄人的子弹便密集的射击过去,直接将已经被砸坏的窗户给打成了碎片。
    “打!”艮泰来大声喊道,先是发射了一枚榴弹,然后翻倒在地以背着地,双脚一蹬背行半米左右,使劲扣下了扳机,同时喊:“拉我!”
    他这一现身立刻将苏俄人的火力吸引了过来,而不等苏俄人将火力集中起来,两个士兵已经抓住他的脚将他给拽了回来。饶是如此,他还是中了一弹,被伤到了左肩。龇牙咧嘴的靠墙坐着,任由手下兄弟给自己包扎,艮泰来喊道:“别停,射不中也给我打!”
    库尔图克残余人口不多,但是街道构成却很复杂,这种复杂本身就是一种防御优势。所以,第七集团军撤进来之后,一下子将局面扳回了不少。而随着越来越多的苏俄士兵强占当地人的民居为自己所用,远东军的攻势推进速度变得越来越慢了。
    艮泰来一边咬住嘴唇任由手下兄弟给自己包扎伤口,一边看着那扇已经破开的窗口。冯议郎他们冲进去也有几分钟了,他很期待他们能够在一个比较有利的位置出现,然后能够压制住对面苏俄人的火力。
    冯议郎没有辜负他们的期待,就在艮泰来的关注下,冯议郎忽然从平房的那幢烟筒中探出头来,此时,他一脸的烟灰,脸上只能看到一双黑白分明的眸子。
    冯议郎不慌不忙的将枪从胸口处抽出来,然后又从腰间摘下一颗榴弹装进榴弹发射器的发射口,随即,他端枪瞄准,向下面的苏俄人发射出去那枚榴弹。
    第3141章 瓦卡山
    榴弹炸翻了简易街垒后面簇拥在一起的苏俄士兵,在一片惨叫声中,艮泰来大喊一声:“跟我来!”咬牙冲了出去。而他们还没能冲到简易街垒前,对面扔过来几枚手榴弹,在某个中国士兵歇斯底里的“卧倒”声中,艮泰来他们惯性的朝地上一扑,将钢盔顶在了前面……苏俄人投掷的手榴弹杀伤了艮泰来他们几个战友,不过苏俄人的抵抗也就仅限于此了。有冯议郎他们在屋顶提供火力支援,苏俄人的军官根本组织不起来有效的抵抗。苏俄人倒也光棍,看出形势不妙,立刻转移阵地。而在他们身后,他们的战友早就通过从当地居民家抢来的木头甚至粮食袋又垒出了一个简易的街垒。
    这样的战斗,几乎发生在库尔图克的每一处外围街道,而在通往伊尔库茨克的那条简易大道南边的一座小山上,双方的争夺格外的激烈。这座被当地人叫做“瓦卡”的小山,高度不过在五百多米左右,而且坡度较大,并算不上是天险。然而,因为这属于库尔图克地区最高海拔,所以对于能够先行占领的一方,战略优势还是很大的。蓝科夫斯基在感觉到战事不妙的时候就派人占领了瓦卡,而现在,因为事关退路,蓝科夫斯基自然更不容其有失。
    远东军负责攻击瓦卡的是项科,曾经的学十旅旅长。按照资历以及战功,正常情况下,项科此时的级别最少和江铁腰差不多。然而,因为在重庆的时候以有夫之妇的身份将一个在校女大学生的肚子搞大了,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于是,晋级没了希望,现在依旧只能以少将的身份担任野战部队的旅长。
    对项科而言,这段经历显然是一个惨重的教训。而据他身边的老兄弟讲,经过这件事之后,哪怕对面的女人再热情再漂亮,他也真正能够走到目不斜视,变成了一个纯粹的柳下惠。
    言归正传。因为蓝科夫斯基准备做得充分,所以,当项科率部赶到瓦卡南边山脚的时候,他看到的是一座已经被武装到牙齿的要塞。
    瓦卡海拔不高,但是却只有两面可供上山。这东南两面,本来都长有茂密的植被,而现在,在经过中国军队炮火洗礼之后,山上的植被被完全破坏,一些古木也被炸成了两截,一座绿绿葱葱的山,此时也变成了暗灰色。
    在项科亲自赶到之前,他手下部队已经组织了三次进攻,其中一次更是冲到了山腰,差一点就形成了突破。遗憾的是,便在这个当口守军组织了一次反冲锋,结果,攻击部队非但没能更进一步,反而付出了超过两百人的伤亡代价。
    站在自己的指挥车车顶上,项科举起望远镜朝山顶上望去,两分钟过后,他对身边的几个军事主官说道:“不能再像之前那样打了,消耗不起。刘皓子。”
    刘皓子是他手下的一个团长,他的团也是现在全旅建制最全的。他应一声,说:“旅座,有什么指示?”
    “苏俄人准备充分,炮兵对他们作用不大,看来只有学叶长官在浙南时候的打法了。挑选百十个人,除了必备枪械,每个人尽可能多的携带手榴弹。组织一少部分比较机敏的发起佯攻吸引苏俄人出来阻击,然后用手榴弹杀伤他们。看那边,那里山石较多,容易藏人,你们就迂回到那里集结,然后再发起攻击。投弹的时候,一定注意引信延迟的问题——”
    没有人是天生的将才、帅才,那些著名的将军、元帅,在成名之前也有一个学习的过程。而他们之所以能够在后来展现军事上的天赋,靠的正是平时的积累以及学习。项科无疑是一个擅长学习的人,而事实证明,他现在的处置,确实是最具针对性的。
    相比江铁腰用一个旅来攻打瓦卡,蓝科夫斯基受兵力限制,只在瓦卡山顶放了一个团,同时,在瓦卡东面山底下放了一个营用作预备。
    刘皓子点齐人马,挑选了两百多人充作“掷弹手”,然后又让自己的警卫排的排长顾二隼带百十个人充作攻坚队,一行三白余人在几门坦克炮的掩护下,向山腰那片多山石地块猫妖摸了上去。
    苏俄防守部队的主官名叫列辛巴乔夫,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大胖子。山底下的中国坦克再次打炮的时候,列辛巴乔夫讲脑袋从一截树桩后面缩了回去,同时招呼其他人藏好。
    “团长同志,来支烟吧,听说这可是中国人最好的烟。”营长瓦利荣宁猫腰过来,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烟盒,从里面拈出一颗烟递给列辛巴乔夫。
    并不是太艰难的打退了中国军队的三次进攻,让苏俄人紧绷的心弦有所放松,在敌人用炮火扫荡阵地的时候吸上一支烟提下神,对时刻徘徊在生死线上的军人而言,似乎没有比这更好的享受了。
    列辛巴乔夫也不客气,接过来直接叼嘴上,然后掏出一个一次性打火机点燃,深吸一口喷出一团烟雾,朝左手边喊道:“高尔卡,盯仔细一点,中国人很狡猾!”
    高尔卡负责瞭望,此时,他正缩着脑袋朝外窥视着。闻言他大声应了,同时深深吸一口气,吞咽了一口口水。瓦利荣宁口袋里的烟,还是他从一个中国士兵身上翻出来的。不过,在苏俄军队中军官和士兵地位迥异,所以对于瓦利荣宁抢去他的战利品,他除了在心底唾骂两声,可不敢有其它的表示。
    列辛巴乔夫手上的打火机同样来自缴获,这种一次性打火机,在中国其实已经是比较普及的小商品,但是在苏俄人眼中,却勘称是奢侈品了。“中国人不是又愚昧又野蛮的吗?你说他们怎么能生产出来这么神奇的取火工具?”列辛巴乔夫一边玩着打火机,一边对瓦利荣宁说道。
    这个问题,瓦利荣宁自然答不上来,“轰隆隆”的爆炸声中,他靠在简易的战壕壁上,抬头望天,嘴里漫不经心的应道:“不知道,也许是美国人提供的技术。”
    “美国人,嘿,我可听说,美国人的太平洋舰队被中国人给干翻了,听说连司令官都被俘虏了。”列辛巴乔夫忽然来了谈性,凑过来神秘兮兮的说道。
    这个信息,却惊到了瓦利荣宁,他转头看着列辛巴乔夫那张肥嘟嘟的胖脸,低声问:“不是吧?中国人能够在海上干翻美国人?美国人的海军,不是和我们的一样强大吗?”
    这回,却轮到列辛巴乔夫无言以答了。不仅如此,他的心中,忽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这让他如坐针毡,再也无法保持淡定了。
    第3142章 对冲
    中国人的海军在太平洋上干翻美国人的太平洋舰队,这个消息对于列辛巴乔夫而言其实比较遥远。然而,敏感的他一旦意识到这说明中国人已经拥有了可以匹敌苏俄海军的海上力量,渐而联想到中国的军事力量该有多么强大,一时之间,他居然被这个念头给吓到了。
    是的,第七集团军已经被中国远东军压着打了,在列辛巴乔夫等人心中,他们还没认识到中国军队是多么的强大。而现在,一则遥远的不知道滞后了多长时间的小道消息,让他猛然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他神经再大条,却也沉不住气了。
    民心士气这种东西,非一朝一夕能够建立起来,不过,只要建立起来,那么便是一种强大至极的武器。有的时候,甚至能够成为主导一场战争胜负走向的关键因素。
    毫无疑问,列辛巴乔夫和瓦利荣宁此刻面对的中国军人,他们心中已经建立起了这种强大的自信。所以,尽管现在战争态势走向并不是很明显,而且瓦卡横在他们面前,明显的需要付出很大的牺牲才能攻取,但是上至江铁腰,下至一个普通的三等兵,却没有人一个人怀疑,他们必然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
    “不对,中国人这一次的进攻很有问题。”高尔卡忽然吼道。作为一个老兵,高尔卡的战场阅历十分丰富,虽然他判断不出中国人究竟想干什么,但是,心底阵阵发寒的感觉却提醒着他,中国人这一次的攻势不同寻常。
    列辛巴乔夫闻言探出头去,然后又飞快的缩了回来。炮弹的尖啸声在他耳中炸响,意识到自己呆的地方并不是很安全,他趴下来,整个人紧贴战壕壁,同时发生喊:“隐蔽!隐蔽!”
    “轰!”这枚在他听来发出尖啸的炮弹最终在距离他大约十五米左右的地方炸响,虽然没能直接炸到人,但是崩起的碎石却砸伤了他好几个手下。
    列辛巴乔夫喊话的时候,高尔卡也将脑袋摁了下去。危险才过去,他便再次抬头朝下望去,看到一溜穿着迷彩服的中国军人朝右手边那边山石嶙峋处摸去,他对列辛巴乔夫大声喊道:“团长同志,中国人躲到右边那片石林去了,那个地方,我们的子弹可打不过去。”
    高尔卡口中的石林,列辛巴乔夫印象深刻,如果不是因为兵力不足,那个地方他本来是要派兵防守的。他想了想,对瓦利荣宁说道:“等炮击停止,你带一个连加强到博尼阿科尔那儿去。中国人很可能要从那里进行突破!”
    瓦利荣宁应了一声,猫腰跑向一边,开始点名集合人手。
    为了掩护刘皓子他们,项科延长了这一轮炮击的时间。等刘皓子他们全部到位,这才下令停止炮击。而炮声才停,刘皓子便利用山石作掩护,吹着冲锋号杀了上去。
    在高尔卡的嘶喊声中,瓦利荣宁带着一个连的苏俄士兵增援过去,而他们还没抵达那里,便听见一连串的爆炸声在博尼阿科尔所部防守的地段响起,他听出不对,立刻向列辛巴乔夫喊道:“列辛巴乔夫,情况不对,中国人想要用手榴弹开路,我们必须发起反冲锋!就让我带人反击吧!”
    刘皓子挑选的突击队员,共同的特点是力量较大,因此掷弹距离更远。而且,因为做到了延迟投掷,所以一开始就给了当面的苏俄人很大的杀伤。
    一枚接一枚的手榴弹在博尼阿科尔他们头顶上炸响,纷飞的弹片无死角乱飞,打击效率十分惊人。博尼阿科尔一个不慎,面门上中了一枚弹片,登时血流满脸,形象看上去非常的凄惨。博尼阿科尔显然没料到中国军队来这一手,不过他并没有因此惊慌失措,就顶着一张血面,他挥舞着手枪使劲大喊:“射击!射击!绝对不能让中国人冲上来!”
    列辛巴乔夫用望远镜看到了这一幕,他立刻批准了瓦利荣宁的请求,然后舔舔嘴唇对左右道:“都做好准备,如果不行,全体发起反冲锋。”
    山脚下,项科紧张的关注着战局进展,看到刘皓子他们顺利的获得了掷弹射程,又看到苏俄人被炸得鬼哭狼嚎,他顾左右喊道:“都做好准备,时机一成熟立刻发起总攻!”他这话才出口,看到先是十几个,然后更多的苏俄人从山顶上的防御工事内冲出来,直接向刘皓子他们杀去。“反应很快啊!”先在心中夸奖了对手一句,项科大声喊道:“进攻!火箭筒,火箭筒!准备好火箭筒,一有射程就轰他娘的!”然后,他又直接从通讯参谋手上抢过话麦,大声喊道:“刘皓子,敌人向你们发动反冲锋了!坚持住,我们这就上来!”
    因为欧阳云的关系,再加上他有侯德榜这个动手能力非常强的助手,中国在军事技术上,得以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从专业角度而言,火箭筒、还有潜射鱼雷、火箭炮等等这些武器,其技术其实并不具备垄断性。换句话说,即很容易被山寨。然而,哪怕是仅仅提前一个月研制成功,应用到战场上,其带来的效应也是空前的。
    就拿中苏之间现在正在进行的这场战斗而言,中苏双方其实都装备有火箭筒。不同的是,在中国,火箭筒已经成为标配武器,已经普及到连排单位,而在苏俄,火箭筒还只是刚刚投入军队,所以,第七集团军中,师级以上的单位,才装备了那么几具。
    中国军队大举发起反攻,列辛巴乔夫心中同样赞叹对手一句“反应很快”,随即他挥舞手枪,下令全体出击:“伟大的斯大林统帅在看着我们,同志们,为了苏维埃的荣誉,冲啊!”
    苏俄人居高临下,发起冲锋来显得气势更足。同样的原因,他们的迫击炮等连团级支援武器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空空”声不绝于耳,苏俄人的迫击炮集体发声,登时,项科所部的冲锋阵容中一团团火光炸开,不少士兵被炮火掀倒,其中有受伤惨重的,更是忍不住惨叫起来。
    “冲上去,火箭弹轰他!”项科大声喊道,挥舞着手枪在几个警卫战士的簇拥下,大步向山上冲去。
    第3143章 陷阱
    现代战争,失去制空权的后果是可怕的。铁安山联系不上蓝科夫斯基,不知道前线战况如何,只能加快行军速度。而他才下令部队提速,中国的侦察机就侦察到了他们的行动。相关情报被呈送到庄后重那里,庄后重第一反应是北方方面军获得了增援,不然,哪里来的成建制的坦克部队?可是,苏军的一举一动都在监视之下,负责远程侦察的侦察机并没有发现其它苏军接近贝加尔湖地区的迹象,苏军的这支坦克部队,又是从何而来?庄后重不敢大意,立刻向张自忠回报这一情况。这一异常情况同样引起了张自忠的高度关注,鉴于对瓦图京的了解,知道其人擅长指挥大坦克集群作战,他不得不担心的是,如果这支突然出现的苏军坦克部队并不是偶然呢?
    “老庄,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必须立刻摧毁这支新出现的苏军坦克部队。苏军在远东地区的兵力远胜于我们,我们绝对不能失去时间优势!”
    贝加尔湖战役进行到现在,中方其实已经将主动权牢牢的掌握在手中。不过,张自忠很清楚,远东军之所以能够取得如同梦幻般的开局,关键在于打了苏俄人一个措手不及,而不是单纯因为远东军的强大。
    张自忠让庄后重的空军消灭突然露头的苏军坦克师,远东军的这一反应,在瓦图京的意料之中。他一接到铁安山行踪暴露的报告,立刻通知已方的空中部队,让他们做好出击准备。“舍瓦科夫斯基,你们证明自己的时候到了。有迹象表明,中国人的战机将会对铁安山部实施空袭,我希望你们能够给中国人一个惊喜!我的要求是,不管你们付出多大的牺牲,都要保证铁安山所部的安全!”在给空军指挥员舍瓦科夫斯基的电报中,瓦图京如此写道。
    舍瓦科夫斯基今年三十六岁,长得浓眉大眼、虎背熊腰,他接到电报的时候,正在和几个手下做着战术推演。北方方面军的空军部队在远东的日子并不好过,其关键原因在于远东军有着远比北方方面军性能更加优异的防空雷达。因此,往往苏俄人的战机才升空,中国雷达就捕捉到了它们,然后,总会出动两倍甚至三倍的战机进行迎击或者拦截。再加上,中国战机本来就有性能上的优势,所以在过往的交锋中,苏俄空军人吃尽了苦头,乃至于在中国空军向北方方面军发起空袭的时候,瓦图京都不敢派他们迎战。
    这种情况,对于一名资深空军指挥员而讲,自然是最大的耻辱。因为这个,舍瓦科夫斯基手下的飞行员们在获悉已方地面部队在中国空军的空袭中损失惨重的消息后,还弄出了一出血书请战的闹剧,并喊出了“请让我们光荣战死”的口号。
    “司令员的电报?”舍瓦科夫斯基还没看完电报,他的手下,一个名叫伊万欣克尔的上尉便大声问道:“是让我们出战的吗?”
    舍瓦科夫斯基不急不慢的看完电报,眼珠子一转,将电报交给伊万欣克尔,说道:“司令员为了坦克部队的安全,准备牺牲我们空军了,小伙子们,你们怕不怕?”
    作为一支部队的最高长官,舍瓦科夫斯基似乎不应该说这样的话,不过,伊万欣克尔等人在他手下多年,早就习惯了他这样的风格。伊万欣克尔吼道:“怕?!中国鬼子能强过德国鬼子?德国鬼子都被我们击败了,中国鬼子有什么可怕的!师长同志,您就下命令吧!我们,必定会给中国人一个惨痛的教训!”
    半个小时后,在距离伊尔库茨克大约五十千米的地方,一群大约八十架中国战机正隆隆向铁安山的坦克飞过去。
    早在十分钟之前,铁安山就接到了伊尔库茨克防空雷达站的示警,而铁安山作出的反应是命令麾下坦克拉开距离,同时做好防空准备。
    这批中国战机的指挥官是一个名叫饶国光的少校,饶国光少校今年不过二十八岁,其人一张娃娃脸,从来都是未语先笑,在远东军空军中,乃是出了名的“好人缘”。“注意速度,马上就应该能够接敌了。高长存,你们的任务是警戒,记住了!”
    八十架左右的战机,其中有二十四架是护航的金雕,其指挥官正是高长存。
    高长存高声应了。饶国光再次说道:“老规矩,杨高允,你们第一批进攻。强调一下,你们的任务是试探敌人的防空火力,不要求你们击毁多少坦克!”
    “头,放心吧,又不是第一次!”杨高允答,信心十足的语气。
    同一时间,在距离饶国光他们大约八十千米的北边,伊万欣克尔正操控着一架金雕带着一百一十余架苏俄战机在三百米左右的高度向饶国光他们靠近着。
    苏德战争,让苏俄损失了大量富有实战经验的飞行员,乃至于后来,新入役的苏俄飞行员,他们实习飞行时间往往只有三十到五十个小时。比如现在舍瓦科夫斯基的空军师中,一半以上的飞行员总飞行时间都在三百个小时以下,因此,在作出低空突袭中国战机集群的决定后,舍瓦科夫斯基挑来挑去,最终只挑到一百一十余适合执行此次作战任务的手下。
    如此重要的行动,按说不该由伊万欣克尔这个小小的上尉来指挥,不过,伊万欣克尔的情况比较特殊,他军衔虽低,却是舍瓦科夫斯基手下战绩最好的飞行员,只是因为屡犯军纪,这才一直未能得到晋升。作为一名王牌飞行员,伊万欣克尔显然对自己十分自信,他一边自如的操控着战机平稳的向前飞去,一边在无线电中频频发话:“手不要抖,尽量不要往地上看。要相信自己,我们是最棒的!”“跟紧我,只要我们能够突如其来的出现在敌人面前,胜利就是我们的了!”“我重复一遍,一旦发现敌机,立刻全体向上爬升!然后,只盯住中国鬼子的轰炸机开火!记住,你们的目标是敌人的轰炸机!”
    第3144章 突袭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