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2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现在净军整肃不力,这顶帽子也扣到王安的头上去了。
    想都不用想,这都是魏忠贤为了把王安弄下去使的绊子,但是王安这个事儿上,朱由校还真就不想让魏忠贤这么如意。
    朱由校心里明白,魏忠贤可是条疯狗,这皇宫大内,总得留一个能压他一头的。
    除了王安,没别的人选。
    话说回来,魏忠贤弹劾的都没什么毛病,这兵仗局的管事牌子确实是大太监王安的干儿子。
    至于杨涟勾结王安,人家自己在奏疏里也承认了。
    戚金刚才诉苦说,兵仗局扣着净军和勇卫营的军械不发,这事儿又的的确确是他们干的。
    魏忠贤打着什么主意,朱由校心里跟明镜似的。
    兵仗局是京师八局中唯一的实权官署,掌造刀、枪、剑、戟、鞭、斧、盔、甲、弓、矢等军用器械的保养。
    其它如宫中所用的铁锁、针剪及法事所用钟鼓的制造,还有保管火药的火药司,也都是兵仗局的下级官署。
    兵仗局以宦官作为提督,便是俗称的管事牌子。
    管事牌子是王安的人,于魏忠贤不利,他自然要换成自己的人才安心。
    想到这里,朱由校“嗯”了一声,表示已经知道,但没有直接回答,只是问:
    “除火器外,爱卿编训勇卫营还有什么困难?”
    戚金犹豫半晌,方才开口说道:“回皇上,余的就是战后叙功升赏和抚恤问题。”
    “臣以为,步战营为作战主力,斩建虏首级者可获二十两银子。骑兵营要根据战事情形而定。”
    “如在骑兵拼杀中取胜,斩建虏首级者可奖三十两银子,若追击溃兵,则全队每人给十两银子。”
    “至于火器营、辎重营,标兵营,战后奖励相对较少,在十两银子以内。”
    听了这话,朱由校慢慢皱起眉头,这奖赏没说的,是挺符合戚家军的传统——太贵了。
    当年戚继光抗倭,在军中定下赏格。
    斩获一个倭寇首级,全队奖赏三十两银子,冲在最前面的分二十两,砍首级的兵二两,每个鸟铳手二两,其他的兵分一两,伙头兵五钱。
    除正常发饷和战后奖赏外,戚家军全军的火器普及率在备御俺答时已达到八成,维护和定期更换的费用,同样要朝廷承担。
    戚家军战斗力如此之高的原因除了先进的训练方式和火器外,就是全国第一的费用开销了。
    若非当时有个严嵩狠了命的背锅、捞钱,就凭朝廷那点儿微薄的岁入,倒还真的养不起这样一支强军。
    后世时听到此事,朱由校还没多想,毕竟不是自己花钱。
    现在穿越成了皇帝,总算是明白了当时嘉靖的难处。
    强军真不是好建的,建起来容易,养着难!
    朕是真没钱啊,朕是真穷啊!
    要是奖金照这么发下去,戚家军打上几仗,再一扩编,朕的内帑就要见底了!
    此时戚金建起来的勇卫营,几乎就是新式陆军的雏形,朱由校知道,一旦形成规模,战斗力就会直线上升。
    没有一支绝对忠诚且战斗力强悍的军队打底,做什么都是举步维艰。
    朱由校穿越过来,可不是为了在朝堂上整天和文官们明争暗斗的。
    赏格高点没什么,车到山前必有路,反正“年薪”不高,只要能把仗打赢,别的什么都好说。
    为什么说年薪不高?
    因为此时包括勇卫营在内,全国上下大部分卫所兵一年的军饷只有十两上下,只相当于匠户打几个月短工的收入。
    这还不算什么,就是堂堂的兵部尚书,每年也只能拿到一百五十二两白银的俸禄。
    军饷低,人家替你卖命的积极性自然不高,这种时候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提升作战后的升赏力度。
    戚金这个力度,朱由校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
    第四十章:观兵
    “皇上,兵仗局的管事牌子办事不力,奴婢这就去教训他。”魏忠贤笑嘿嘿的说道。
    “不必了。”
    朱由校负手而立,静静道:“兵仗局中存备器械,任由戚爱卿挑选下发勇卫营,若有人问起,就说是朕的意思。”
    戚金答谢过后,魏忠贤谄媚一笑,若无其事的道:“这样也好,这样也好...”
    “忠贤哪。”忽地,朱由校喊了一声。
    魏忠贤忙上前两步,躬着身子将耳朵凑过来。
    “奴婢在这儿呢。”
    “没事了。”朱由校呵呵一笑,转头说道:“朕不想白来一趟,让他们继续演武吧,朕也好看看成果如何!”
    戚金心下激荡,抱拳道:“遵旨!”
    随即,他上前数步,正色看向一侧标兵。
    那两手持着令旗的标兵点点头,将旗子上下挥舞一番,让人意外的是,没过多久,场中的腾腾喊杀声居然逐渐静了下来。
    “刚才皇上说了,操练时受伤的兵士,视伤势轻重,每人给五两银子以下的抚恤,并且,皇上还准了我立下的赏格!”
    戚金话音落地,场中轰动如雷,骑兵、步兵,就连辎重营的兵士们都是振奋不已。
    他们举起手中刀枪,欢呼喊道:“皇上威武!大明威武!”
    戚金将手竖起,很快,校场中又安静下来,只听他大声喝道:“皇上要看看咱们勇卫营的操练成果,儿郎们,演武开始!”
    “火枪队,听我号令!”
    “火枪队在!”蓦地,一名挎着战刀的队官大步出列,嘶吼着喊道。
    朱由校注目看过去,发现居然是周遇吉。
    随即,朱由校轻笑几声,看起来之前没有下旨强行将他们提拔起来是对的。
    黄得功不用自己提拔,人家照样凭本事选入了戚金的亲卫,周遇吉更是已经在带火枪队了。
    至于刘元斌和孙应元两人,虽然还没看到,不过凭他们的本事,应该也已经是基层军官了。
    这时,戚金抽出戚家战刀,指向前方道:“对面那些草人,就是正在向你们冲来的鞑子,怎么办?”
    周遇吉二话没说,直接喝道:“上前二百步,放!”
    一声令下,千人左右的火枪手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前,然后在二百步后停住。
    片刻,炒豆般的爆响连绵响起。
    “砰砰砰——”
    射击场中,枪声大作,硝烟弥漫,阵阵轰响声之后,一百余步外套着一层建虏棉甲的草人,皆已是千疮百孔。
    “皇上威武!大明威武!”
    听着校场内的呐喊声,朱由校却是愈发冷静下来,转头去问:“戚爱卿,火枪队用的还是火绳枪吧?”
    “火绳枪?”戚金一脸疑惑,随即恍然大悟,说道:“哦!皇上说的是鸟枪吧!”
    据戚金所说,现如今勇卫营的千杆火枪,全部都是火绳鸟嘴铳,发射极为繁琐。
    射击时,需打开火门盖,点燃火绳,以蹲跪姿或立姿瞄准扣动扳机发射。
    当然紧急时也可直接向火门点火不瞄准发射,只是精准度会很低。
    现在的勇卫营,基本已经熟练掌握一种名为“三段击”的战术,以达到在战场上的连续不间断射击。
    尽管如此,相比遂发枪,火绳枪的劣势依旧明显。
    火绳枪是通过浸透了硝酸钾或其他盐类溶液的火绳,以每小时八十毫米至一百二十毫米燃速,为火枪持续提供火源。
    即便是勇卫营,熟练的射手每分钟也只能射击两至三枪。
    遇到突发情况时,枪手需要引燃火绳,无法迅速投入战斗,同时,黑夜中引燃的火绳也暴露了枪手的位置,非常危险。
    “骑兵队出列!”
    朱由校还在想关于火器的事情,思路忽然被戚金打断,便侧目望了过去。
    这次为首的队官朱由校也认识,是刘元斌那个刺头。
    刘元斌抽出队官配备的精钢马刀,当先一人向对面的草人冲了过去。
    “随本队杀虏!”
    跑马场中,大地震撼,蹄声阵阵。
    腾起的尘烟中,千余骑兵喊杀着向草人滚滚冲去。
    骑兵们在冲锋时渐渐分成两队,先是直面草人一顿乱劈乱砍,然后迂回一圈,分为两侧包抄过去,又是一阵劈砍。
    第二圈过后,刘元斌带着骑兵队回到原位,稍歇片刻,便将腰间挂着的一根类似狼牙棒的东西掏了出来。
    “听本队号令,一百步再放铳,违者斩!”
    刘元斌一只手牵住缰绳,另一手紧紧抓着‘狼牙棒’,喊了一声,瞬息间又是当先一马冲出。
    勇卫营的骑兵,每人除一把制式马刀外,又都配备着一杆三眼铳。
    这种火铳,在骑兵对冲或者冲锋步兵时皆可使用,更神奇的是,居然还可以当做近战钝器挥舞,伤害不俗。
    此时跑马场中演武,刘元斌率领的骑兵队就在一百步左右时连放三铳,马蹄未至,对面草人大部分都已是伤痕累累。
    放铳后,骑兵们将三眼铳拎在手上,冲进草人之中,将火铳当做真正的狼牙棒来挥舞。
    此时大明九边军镇中,早已普遍配备了这种三眼火铳。
    实战中三眼铳的钝器击打,对付那些甲胄坚硬的建虏骑兵,屡出奇效。
    “轰轰轰——”
    试炮场内,轰声如雷,撼天动地。
    明代火炮繁多且杂,各有优缺点,根据戚家军的传统,戚金仍然选择携带轻便,适合带出去野战的虎墩炮。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