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3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奴兵虽退,但两员总兵战死,无数村堡遭毁,数万百姓被掳,这个过失谁来承担?”
    “熊经略此番尚难自保,我不能坐以待毙,不若请皇上派监军入岛,亲自来看看,到底谁是为国而战!”
    毛承禄闻言,再也没了话说。
    这朝廷上的蝇营狗苟,有些是他根本不懂的…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毛承禄看向前方毛文龙的身影,不知在想些什么。
    只见晨曦郁郁而生,赤光如血,毛文龙似与苍茫天地化为一体,身镀朝云。
    在震耳欲聋的拍岸声中,毛承禄也长叹一声,以只自身可闻的声音,喃喃念道:
    “国家养仕三百年,社稷危如累卵,百姓积尸涂炭,文武独计除异己,不计除外侵,唯将江山快私忿,操戈矛向同室。”
    ……
    春夏之交的紫禁城,朱墙绿树,琼楼玉宇,其特属于皇家的庄荣之雅,随处可见。
    宫墙之内,唯有渐生的鸣蝉与树冠间的黄莺略显鼓噪。
    西暖阁里,朱由校脱下衮服,摘去大帽,只着暑衣,网巾玉冠,正一手持书,细细品读。
    手边,静静放着来自东江的捷报与奏疏。
    近来闲暇之时,朱由校除常去南海子狩猎外,也常静坐读书,调养心性。
    朱由校正看到兴处,凝神静气,专注其中。
    正待此时,王体乾手中捧着文书赶来,在阁外高声呼道:“禀陛下,都察院左都御史高攀龙奏请!”
    朱由校手中一顿,慢慢抬起头,眉宇中隐隐浮现几分阴郁。
    昨天才刚接到辽东塘报,今日这帮东林党就要搞事情了。
    随即,朱由校放下手中书本,在东暖阁换上常服,前往文华殿接见了泰昌皇帝四位顾命大臣之一的高攀龙。
    去年,刚穿越来时,高攀龙因力谏西李选侍移宫,在朝中名望赫赫。
    半年多以来,朱由校提拔魏氏,意在暗压其一头。
    “陛下。”高攀龙拱手奏道:“臣闻陛下欲遣内臣往东江监军,我太祖高皇帝曾三令五申,严禁宫廷内外交接。”
    “辽事自有文武诸臣,遣用内臣,反滋多口,成何政体?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朱由校单手撑颊,冷冷地望着他,半晌才是轻笑道:“先生之疏,朕已知晓,太祖之训,朕岂能不知?”
    “只是成祖以来,内臣监军,并非特例,此出于一时权益,暂且一用罢了。”
    “他日当撤之时,不必先生再提,朕自会裁撤。”
    面对朱由校这番宽容之言,高攀龙并不买账,他再一叩首,高声道:“文武皆齐心为国,有何权益?”
    “朕意已决,不必再提!”朱由校面色逐渐沉了下去。
    “既然如此,臣还有本奏!”高攀龙说道:
    “近来常得奏报,言毛文龙于海外拥兵自重,欲自立门户,或言其与后金勾结,意图反叛。”
    “此番捷报,又有多少是他杀良充功所获?”
    朱由校眉头微皱,低声道:“这且是你一家之言罢了,毛帅孤军漂泊风浪之中,深入豺狼虎穴。”
    “朕今日才刚得捷报,东江军掳奴酋之女,正押往京师。何况……”
    “陛下,在此女送达京师之前,尚不能断定此捷真伪!”高攀龙打断了朱由校正要说出口的话,继而又道:
    “何况,我上下文武齐心,岂需内臣?”
    朱由校静默半晌,展颜讽刺道:“文武是否齐心,先生难道不知?非要朕明说了么?”
    高攀龙愤然道:“即便如此,陛下也不当抛弃国体和祖宗法度,信阉宦而远贤人。”
    “近年来,陛下以言官参内臣而免言官,广开内操,编训勇卫,使斧钺卑鄙之身,凌驾于外臣贤人之上,辱朝廷而亵国礼,实伤了天下文人之心!”
    朱由校闭上眼睛,深深吐息,似乎强忍着怒火,声音变得更加冰冷:
    “先生此言即是在说,国家体统,比边疆将士的清白与辽民百姓的性命重要了?”
    高攀龙似有备而来,目光炯炯似火:“陛下说清白,臣另有本奏!”
    听见这话,朱由校心里一声尼玛,这货有完没完了,非不让朕舒服是吧。
    只见高攀龙趋近一步,提袍而跪,慨然道:
    “臣闻宫中乳母客氏,离宫之前,妄杀帝母,擅杀宫人,这等冤屈,陛下一句遣返,就不打算伸张了吗?”
    “高攀龙!”朱由校忍无可忍,拍案而起,勃然怒道:“宫壶严密,尔从何得知!”
    “你身居都察院,只管做好自己的本分,谁给你的胆子,管起朕的家事!”
    “你的眼中,可还有君臣之别!朕看,你那一身的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吧?”
    “陛下的家事,就是国事!”高攀龙一副铮铮铁骨的模样,丝毫不惧龙兴,与朱由校四目相对。
    “陛下以脏言辱臣,臣却仍要直言劝谏!”
    说个事
    有些话吧,心里一直憋着,今儿闹大了,不吐不快。
    这个事儿,是针对《回到明朝做暴君》作者举报朕抄袭的。
    具体呢,是因为两边书友先喷起来,然后那个作者让读者被拉下水,认定我是抄袭。
    抄袭的点呢,集中在三法司会审和戚金进京练兵这两段。
    因为是女作者嘛,朕起先就没太在意,可是人家一开始就奔着封我书来的,现在在各种作者群里声讨我。
    虽说已经舆论劣势了,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提一下。
    在这之前,朕甚至不知道这本书,是今天才偶然知道的,那个作者提交的证据,是三法司会审、戚金进京练兵的剧情、套路一样。
    然后就是找了些两本书一样的“字”,也当描写抄袭举报上去了,现在那个作者已经闹到阅文去了,朕不回复一下也是不行了。
    首先,三法司会审明代定制,地点就在大理寺,她要硬是说我抄,我无话可说,我总不能换个地点会审。
    其次,戚金进京练兵更有意思。
    大家都知道,戚金是明代最后一个戚家人,召他进京练新军我觉得是没什么问题,她也
    第五十三章:有朕在
    你在出口成脏的骂我,但我还是要做那“魏征”,殊不知忠言逆耳!
    瞧瞧,这厮一副忠正无双,天地可鉴的样子。
    自己动怒,这正是高攀龙所希望看见的。
    庭杖?
    只要打不死,高攀龙就是敢犯龙颜直谏的铮臣。
    然后高攀龙转头出了这暖阁,明日就能传出天启皇帝对直言劝谏的铮臣震怒之事。
    把控舆论,诱导无知百姓,一向是东林党的惯用招式之一。
    这帮东林党,早就将大明的国事,还有朕的自家事,全都当做他们的事情了。
    朱由校回想方才《贞观政要》一书中描写唐太宗面对魏征时的古例,深呼口气,道:
    “先生教训的对,先生亦饶为之,且善为之。”
    看着皇帝方才动怒以后,很快就端坐御案,继续秉持着为君为父的威严镇定,高攀龙心中一沉,皇帝没上道。
    他想了想,继而又道:“请陛下,好自为之。”
    朱由校翻开书,淡淡说道:“先生还有什么事要奏,一并说完吧。”
    高攀龙一愣,随即敬上一份奏疏。
    朱由校不用看都能知道,奏疏的内容,是对魏忠贤的弹劾。
    这几天自从辽东风传沈阳陷落以后,弹劾魏忠贤、顾秉谦等人的奏疏便是不断。
    这份奏疏是刑部主事刘宗周所上。
    他在奏疏中不仅弹劾了魏忠贤,还在奏疏的最后,说什么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提议为还在东厂的冯三元平反。
    朱由校冷笑几声,将奏疏放下。
    若朕所料不错,其余的东林群贤现在都在枕戈待旦,就等着高攀龙回去给个消息。
    朱由校没有说话,高攀龙则静待回音。
    君臣静默良久,这时,上空一片流云遮盖了日光,使西暖阁整个都倏地暗了下来。
    须臾,西洋钟鸣了三声,阁内檀香袅袅腾空,几束香沫陡然落地。
    朱由校沉默地翻看着奏疏,终于抬起头,淡淡问道:“高爱卿,还有么?”
    “回皇上,没有了。”
    方才那副激动之情四散而去,这时的高攀龙因皇帝未见喜怒,心中也是紧张异常。
    皇帝对自己的称呼从“先生”转为“高爱卿”,这本是好兆头。
    可高攀龙高兴不起来,这三个字,无论怎么听都像是朱由校咬牙切齿说出来的。
    “你可以走了,朕还要看书。”说完,朱由校利剑似的眸子射了过来。
    如果眼神可以杀人,高攀龙怕是早已横尸西暖阁了。
    “臣告退。”
    待高攀龙退下,朱由校重重叹了口气,再度拿起毛文龙上的奏疏,自言自语道。
    “朕知道你们难,可是朕,也难…”
    正在司礼监当值的魏忠贤,听闻高攀龙进宫面圣,就已经猜到,东林党要动手了。
    得知高攀龙已经离开,魏忠贤这才慌忙赶来西暖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