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18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自己身子受凉才刚转好,就被这皇帝诓出来受冻,好端端离了温暖的被褥和坤宁宫,这般场景,让张嫣愈发觉得,出来的不值。
    大冷天的,皇帝坐在地上看着那罐子,问话又不回,也不知在等什么,这让张嫣的耐性逐渐消耗殆尽。
    小性子上来,也不问朱由校的许可,跳脚欲走。
    “打住!”坐在地上的朱由校忽然变脸,仿佛感受不到周围的天寒地冻,语气略显愠怒,道:
    “等着,日后你会感谢朕今日带你来这一趟。”
    龙颜微兴,即便是当朝皇后,也是吓得花枝一颤,刚迈起来脚,怎么也踏不下去了。
    这一下子,张嫣倒是老实的站在一旁,不再发牢骚了。
    寒窗垂檐,万物休憩的冬日,一直没什么动静,如同死物的陶土罐却毫无征兆地发出了一声清亮的虫鸣。
    随后,是第二声、第三声,连续的鸣叫,由弱至强,凄音破空。
    张嫣一下子愣住。
    这紫禁城繁华在外、败絮其中,连喧嚣的内市杂音,猎猎的穿城北风,此刻却都不如这虫子的鸣叫,让人觉得悦耳、动听。
    朱由校转头,果真见她一副动容,眼中意兴渐起,便起身拍拍屁股,得意地笑道:
    “去年秋日时司礼监采的卵,说是在交泰殿外蓄养起来,留着给皇子、皇孙们玩。皇后,朕想着你,就先带你取一罐。”
    “以后冬日会一年比一年久,冬日里难得听夏虫叫一回,更别提这还是在宫里,连朕都得偷偷带着你来。”
    “怎么样,这玩意儿在宫里,算不算得上宝贝?”
    张嫣这会儿完全忘记了先前的小情绪,开怀地鼓手道:
    “难得陛下国事操劳,还这么惦记着我,更难得这冬日里的紫禁城,能听这一回虫鸣,确是件宝贝。”
    “陛下,司礼监是如何做的,也教教我宫里的娥子们吧。”
    “这个…”朱由校犯了难,道:
    “这个朕倒没打听过,你是皇后,也不能多问,就喊你宫里那个唤做艾氏的女官去司礼监问问,那些老档个个都精通各种行当。”
    “到时候你宫里每季都做上,也好给你冬日不能出门时解解烦闷。”
    “如今大明各地都在闹灾,百姓快活不下去了,朕以后再想与你有这种机会,可是少了。”
    说到这,朱由校眼中的亮光,黯淡了下去。
    话头转回国事上,张嫣眼里的高兴也淡了下去,握着手里皇帝给的罐子,向前走了几步,幽幽:
    “皇上,内市不能罢…”
    朱由校脚下一顿,良久,叹息道:
    “朕知道。”
    “这种事,朕自有难处,你是大明朝的皇后,除了咱俩夜里在一起的时候,寻常都要懂得礼数,识大体。”
    “朕做的决定,你协调后宫便是,不要多问。”
    “现在不是从前,像以前郑贵妃、李选侍的事儿,以后还会有,朕不能一直帮着你。”
    “慢慢的,刘太妃也就该撒手给你放权了,你是皇后,得扛起大梁,把后宫给朕管好。”
    “庭前的事,有朕操心的。”
    说着,朱由校又叹了口气,欲言又止,到嘴边的嘱托却又放了下来,只是顾着负手前行。
    张嫣抬在半空的脚尴尬地落下,噘着嘴,半晌才问:
    “那…陛下今夜宿在坤宁宫吗?”
    “不宿。”
    听到回话,张嫣嗫嚅又问:
    “宿在其它宫?”
    “都不宿。”朱由校回完,来到分岔路口停下,轻笑一声,道:
    “这一会儿的功夫,那帮大臣指不定又在那端着笔墨,洋洋洒洒,要批朕一番贪玩好色,荒废国事了。”
    说完,他又换上一副冷笑:
    “有些事儿,也该做个了断了。”
    ......
    张嫣站在原地,手里紧紧握着那陶土罐子,看着天气皇帝远去的背影,一时间,甚至忘却了寒冷。
    这时,边侧廊道内,细细索索传来一阵轻轻的脚步声。
    “是谁!”
    “娘娘,是我…”却是裕妃童静儿,从廊道里钻了出来,也没带侍女。
    皇帝离开,张嫣也藏住那副给心爱人看的柔弱,换上冷淡:“你在那躲着,偷看了多久?”
    “我没偷看!”
    裕妃被吓得不轻,夸张地抚着胸口:
    “我一直在这,是你们没瞧见我。”
    张嫣平日里和童静儿的关系还算不错,俩人出身都不高,私下里也能耍到一起,听她这么说,也就知道没在撒谎。
    不过,张嫣还是瞪了一眼,道:
    “牙尖嘴利。”
    第二百四十章:驱虎吞狼
    “此回突袭澎湖,南居益已是第五次出师。”
    “倏入倏出,事前从未上奏朝廷,福建水师储备,各地的船队行军路线,恐怕已让红毛番摸了个透彻!”
    兵部堂房,尚书崔呈秀正在拍桌怒吼。
    “是啊,太不慎重了!”兵部右侍郎阎鸣泰也是道:
    “早知今日,就不该听吏部的,让他去福建做巡抚。如今这个局面,红毛番的舰船不减反增,又多数艘舰船,封锁了漳州出海口。”
    “被封锁一日,便是朝廷一日的重大损失。”
    阎鸣泰,和崔呈秀一样,都是靠谄附魏忠贤上位,俩人如今带着一批魏党官员,把持了兵部。
    不过相比崔呈秀的一帆风顺,直登部堂之位,阎鸣泰的经历就实在是太过曲折。
    阎鸣泰,直隶清苑(今河北清苑)人。万历年间进士及第,历任户部主事,辽东参政,后拾遗被劾罢归。
    久之,起佥事,分巡辽海。
    时开原既失,辽东经略熊廷弼遣抚沈阳,半道恸哭而返,消息传回京师,被东林群臣争相参劾,寻上疏托疾引归。
    新帝继位,改元天启,起故官,设都监府,以兵监至山海关、东江镇,在辽事问题上不顾群臣反对,大刀阔斧、乾纲独断,决意继续任用熊廷弼。
    因熊廷弼举荐,阎鸣泰于天启元年进副使,驻守广宁。
    王化贞立功心切,议四路出师,不顾曹文昭等反对,执意开战,终为奴酋所败,丧师十七万,弃地入关,京师震动。
    廷议会审,归咎于大学士叶向高门生、左参议王化贞,即被缇骑锁拿入京,伏诛。
    帝师孙承宗受皇命出关,屡疏弹劾,称阎鸣泰任广宁数载,实无才略,工事谄佞,以虚词罔上而已。
    天启元年八月,廷推孙承宗之门生袁崇焕为广宁兵备,兼抚宁远,天启皇帝默许,袁崇焕遂赶至宁远赴任。
    至是孙承宗以重臣当关,宁远袁崇焕唯其马首是瞻,以至事权独操,屡疏“宁锦防线”之议。
    阎鸣泰因上疏反对设立宁锦防线,继而屡遭孙承宗、袁崇焕排挤、弹劾,自觉不能有所为,于天启元年十二月上疏,称疾归去。
    天启二年,魏忠贤兴大狱。
    时杨涟归乡,讲学东林,东厂番役追至其家,以蛊惑人心诛杀。
    叶向高为东林所累,触怒君上,一纸谕下,更被诛杀九族,一时间,阉党崛起,东林党人皆以书著:
    “阉贼窃柄,暗无天日。”
    阎鸣泰居家数月,听见风声,暗结魏忠贤,继得都察院御史张智举荐,召为兵部右侍郎。
    如此曲折坎坷的经历,让阎鸣泰看清了东林党人所谓的清高,还有阉党所谓的小人。
    同大多数人的选择一样,如果做一个谄媚权阉的小人,能再为官一任,得到资源,从而施展抱负。
    那么,他选择做这个小人!
    回京之后,将生命置之度外的阎鸣泰,更成了魏忠贤手下红人崔呈秀的得意爪牙,甘为之驱使,鞍前马后。
    其脸皮之厚,崔呈秀不能及也。
    逼杀东林、弹劾清流、收受贿赂,但凡是那些清高傲岸之士所不齿的行径,阎鸣泰全都在做。
    常人眼中,阎鸣泰其实还不如顾秉谦和崔呈秀,后面两位出身也不怎么干净,本身在士林中便被人诟病无数。
    他和魏广微一样,出身书香门第,曾有一身正气,如今却甘愿作为阉狗,为世人唾骂。
    今日兵部的议题,就是是不是要换掉南居益。
    和东林想的不一样,被所谓阉党把持的兵部,却是比从前士林大才王象干做尚书时,作用更加显著了。
    起码,他们真正在根据情报商讨最佳的解决办法。
    以往东林把持兵部时,往往是三日一小会,五日一大议,繁杂麻烦,既不能解决问题,也不能提出实质性的办法。
    最后,一般都是一直拖着,拖到事情自己解决,或者已经重大到兵部不能再管,才算结束。
    阎鸣泰说完,又有一名兵部官员道:
    “南居益做巡抚之后,还算有些作为,他扣押了红毛番的代表来使,调集海陆两军主动出击。”
    “至于毫无作为,屡战屡败,该是红毛番舰船太过犀利…”
    阎鸣泰看了一眼。
    “红毛番舰船、火器极为犀利,圣上不是已经派人到澳门卜加劳铸炮厂购买了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