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21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在这样惊心动魄的一个上午之后,卯时三刻,一队十几骑的督办司缇骑,自城外天启皇帝留驻的军营疾驰入城。
    令人安心的一幕出现了。
    勇卫营精兵,在戚金、陈策两名老将的率领下,自三山门、通济门浩浩荡荡进城了。
    把守南京的驻军远远见了这支打着皇帝旗号的军队,吃惊之余,也都尽是于两侧伴随,维持秩序。
    很快,消息来了。
    抚宁候朱国弼谋反作乱,天启皇帝已于今日一早下旨,诛杀抚宁候一脉全族,一个不留。
    勇卫营大军杀气腾腾,一路而来,直至抚宁候府门前,畅行无阻,并未引起南京当地百姓丝毫的动乱。
    抚宁候府内,朱由校身着甲胄,缓缓走上台阶,斜着眼睛懒懒地瞥了一眼跪迎在正厅上的人,说道:
    “朕传谕叫你来,你不来,所以朕就来了。”
    朱国弼早已满头大汗,心中担惊受怕,跪着行了一礼,看在朱由校眼里,不知是真挑衅,还是真后悔。
    “蒙陛下鉴离怜,准臣闭门求医,药饵条理,再行觐见。”
    “啊,原来抚宁候病了——”
    朱由校上下打量他一番,猜透其心中想法,冷笑一声,开门见山地讥讽说道:“昨日叫孝陵卫指挥使俞任调兵杀朕的时候,不是挺精神的吗?”
    “一夜的功夫,就病了?”
    “什么病,朕好派太医过来给侯爷瞧瞧。”
    闻言,朱国弼心下一沉,自然知道天启皇帝对自己谋反的事情,已经知道的一清二楚。
    这时,他再扬起头去看。
    发现天启皇帝正长身立于自己眼前,身着明黄色戎装,别是一番颜如舜华,器宇轩昂。
    “可恨,可恨那俞任无能,天意作祟,让我未能杀了你这昏君!”
    事情既已败露,朱国弼也就不再去演什么戏,向下狠狠唾出一口浓痰,挣扎着想要上前。
    朱由校见朱国弼狗急跳墙,却是满不在乎,不屑地嘲讽一声,站在那里,动也未动。
    一旁侍卫在朱由校身侧的黄得功,早就盯着朱国弼的一举一动,见状迅速动作,将他狠狠按在身下。
    朱国弼无论怎么挣扎,都被黄得功死死按住。
    提起昨日在孝陵的所见所闻,黄得功现在都还觉得阵阵后怕,要不是走的及时,只怕还真就叫眼前这个叛徒得逞弑帝了。
    “朱国弼,朕叫你来,其实只是想和你聊聊…”
    朱由校上前两步,蹲在朱国弼身前,满脸可惜。
    朱国弼正被黄得功按住,听了这话以后,也是满脸的震恐,不知是在悔恨谋反,还是后悔未能杀了皇帝。
    朱由校放大了音调,怒道:
    “而你,却以那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阴谋弑朕!”
    “成祖施恩,养你抚宁候一脉二百余年,为的,就是今日的谋反作乱吗?!”
    ““要是你那七世祖朱谦泉下有知,见你谋反作乱、图谋弑君,也会为生了你这么一个不中用,大逆不道的东西而脸面无光!”
    痛骂之后,朱由校站起身来,留给朱国弼一个背影,负手道:
    “就因为你这糊涂透顶的作乱之举,朕已下旨,诛杀你抚宁候一脉全族,几百条人命啊!这都是你的错!!”
    听了这些话,朱国弼再也未能有丝毫的侥幸,失魂落魄的坐在地上,现在他是真的怕了。
    当然,他心中极度后悔。
    当时预谋作乱的时候,浑身都是激动、兴奋,根本没有想到一旦失败,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抚宁候一脉自成祖靖难至今,二百余年,后嗣断绝!
    朱由校居高临下,静静瞅着他,冷冷问:
    “朕给你最后一个为族人争取活命的机会,合谋造反的同伙还有谁?”
    见他还是一声不吭,朱由校脸色阴暗下去,转身将手一摆,叹道:“朕给过你机会。”
    “黄得功,传诏吧。”
    ......
    孝陵。
    昨天的这个时候,俞任正率三千孝陵卫军队,走在去往孝陵殿的路上,每个人都兴奋不已。
    因为这次,是去杀大明皇帝!
    说来奇怪,紫金山久旱未逢甘露,偏偏就在当日俞任调兵前往孝陵殿围杀天启皇帝的节骨眼上,却是陡然间狂风大作,暴雨倾盆。
    过了不一小会儿,天气却又恢复如常,晴空万里。
    正因为那时的狂风、暴雨,俞任这些人的坐骑全都不听了使唤,到处奔号,还有直接尥蹶子将兵士甩落马下的。
    等俞任整队后再赶到孝陵殿的时候,看到的只是殿内摆放如常的朱元璋、马皇后神位。
    至于朱由校一行几十骑,早就趁乱一路飞奔,逃回了军营。
    自那以后,这一日的功夫,俞任一直在和亲信密谋跑路。
    皇帝既然回了军营,那自己调兵跟着朱国弼造反的事,他迟早也会知道,赶这笔账早晚要算,性命攸关的事儿,宜早不宜晚!
    至于说跑到哪儿,现在有两个选择。
    一个先到福建,乘船去日本,隐姓埋名,另一个则是带着亲信和大明军队的信息,自山东蓬莱过海去辽东,投靠女真!
    这两条路,俞任选择了第二条。
    李永芳、范文程,很多汉人投降女真人之后都得到了很好的待遇,而他又是世代把守孝陵的指挥使。
    俞任不想去日本过那种普通人的生活,他想去女真人那边,用知道的信息换取更高的地位。
    江南地区明军的分布、军械装备,关于勇卫营的很多重要情况他都了然于心,他相信自己过去以后,一定能飞黄腾达!
    要想跑路,自然需要钱。
    这里是紫金山孝陵,去哪来钱最快?很显然,挖开朱元璋和马秀英的孝陵墓葬,那里边陪葬的宝物可不少!
    俞任也听说了上午南京城的异常,打算掘开孝陵地宫,卷走陪葬品,晚上就带着几个亲信跑路去后金。
    第二百八十六章:你哪来的脸
    掘开孝陵地宫这种事,不能所有人都说,毕竟谁也不知道这些淮西勋贵的后裔,还有没有对老朱家死心塌地的人。
    俞任只能带着一批自己相信的亲信,扛着铁锹和锄头,自最上面的仙桥开始挖。
    仙桥,顾名思义,走过这桥之后,便是到了朱元璋及马秀英的合葬之处上方,人间仙境。
    就连路过的皇族,还有寻常一年中神宫监在此的例行祭奠,都不敢擅自越过仙桥,搅扰太祖皇帝和高皇后夫妇的清净。
    俞任听说了今日南京城的情况,自然明白,天启皇帝逃回军营以后,要开始清算这次孝陵之事的反贼了。
    决定跟着朱国弼谋反的适合,俞任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只是他没料到会来的这么快。
    一天的功夫,天启皇帝就知道是朱国弼要造反,然后勇卫营入城,南京内皇城戒严。
    朝廷已经有所动作,俞任自然不能等死。
    他带着亲信战战兢兢过了仙桥,来到孝陵地宫的上面,望着一文一武及一凶兽栩栩如生的石像,暗自吞了下口水,强撑着冷笑一声,说道:
    “孝陵仙境,我看与寻常地方并没什么不同。”
    “朱元璋,不是我俞任有意要挖你的坟,实在是没钱了,借点钱去投奔关外的蛮子,好求个前程!”
    “挖——!”
    他自言自语几句,然后一声令下。
    令是下了,亲信们却都站在原地,没有一个敢先动的。
    “干什么呢,挖呀!”
    俞任一脚将一个人踹开,躲过他手里的铁锹,比比划划说道:“地宫入口就在这里,就从这里往下挖!”
    话音落地,周围鬼魅一般的寂静。
    须臾,那名被踹开的亲信,像是听见了什么一样,大约三十好几的年纪,却是惊吓得像个孩子,面色苍白,跪在地上,不断叩头呼道:
    “太祖爷爷,不是小的们要过仙桥。”
    “您老人家冤有头债有主,不要迁怒于小人啊,小人上有老下有小,世代为您守陵,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说什么呢?”
    俞任瞪大了眼睛,抽出腰刀架在他的脖子上,怒道:“朱元璋他已经死了,他死几百年了!”
    “一个死人,你们有什么好怕的?”
    好说歹说,还砍了一个头下来,俞任才是劝服这些平日好勇斗狠的亲信们开始挖陵。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跟骨感。
    挖了几刻钟,他们就互相直瞪眼,看着底下这一整块的青石板下不去手了,这玩意没有大量的人力,根本撬不开啊!
    俞任蹲下来摸了摸这光华如玉的青石板,见上面还刻着当时负责雕刻的石匠姓名、籍贯,也是暗叹口气。
    老子做了十几年孝陵卫指挥使,俞氏自永乐年间至今,也替老朱家守了二百多年的陵,竟然不知道朱元璋与马秀英的地宫,是这等的坚固。
    看来还是欠考虑了。
    朱元璋的孝陵地宫,就这么几个人,就算挖个几天几夜,怕是也撬不动一丝一毫。
    “现在怎么办?”
    一名亲信上前,总觉得这里凉飕飕的,劝道:“我看,咱们还是别在仙境待着了,也撬不开。”
    俞任倒不是怕了,生死攸关,他没什么怕的。
    就是现在要他去挖他们俞家的祖坟,俞任也是毫不犹豫,可问题是,他们家祖坟里除了干尸,根本什么值钱的东西。
    “紫金山下有不少村庄,去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