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24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他组建这个宣昆党的目的只有一个,想让朝廷在再给自己官做,他不缺钱,他缺的是权利和名份。
    朱由校的这次改革,对大明朝的财政是一个极好的恢复,但却阻挡了许多人的财路。
    原本的南京各部院官员,他们的财路都让朱由校一纸圣旨给断了。
    勋戚们也是一样,徐宏基很聪明,他知道胳膊扭不过大腿,什么也不要,只想着明哲保身。
    甚至于江南大营的兵权,他也没想过要去争一争,只因为他心里知道,这一切朱由校心中早有计议。
    去争,于事无补,还可能将魏国公一脉推上悬崖。
    可身为领头的,这样做虽然保全了魏国公一脉,却相当于背叛了整个南京勋贵阶层。
    或许徐宏基在南京掌权多年,威望甚隆,大部分人明面上不敢多说什么,只能跟在其后,但凡是总有意外。
    如赵之龙这种人,就是为了自家利益,无所不用其极。
    现在无论朱由校,还是督办司或南京官府,都将赵之龙和那个管家,视作此案的关键。
    第三百二十六章:“咏夜”诗谏
    “诸位,还是别闹了…”
    酒虽醇,然有些人是酒不醉他他自醉,一个人只要想醉,他就怎么都醒不过来,有的人却不是如此。
    一人站起来说道:“大家今夜过后,还是各回各家,过太平日子吧,不要再组这个什么宣昆党了!”
    “我可是从户部的朋友那儿听说,金陵省、江北省的规划都已定了,各州府官员大部都已上任,再闹下去,于事无补啊…”
    “还是从长计议,从长计议吧!”
    汤宾尹红着一张脸,笑骂他道:“你这个怂货,朝廷出了如此昏聩的政策,我们岂能郁郁居于此处?”
    前应天知府赵同朋看汤宾尹一眼,也道:
    “诸位,我有一言!”
    “往日大家在南京为官,都是为了什么?”
    很快,有人对答:“为名,为利!”
    语落,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有人立即说道:
    “净整这些虚的,那都是为了钱,为了能到自家荷包里,揣得鼓鼓的真金白银!”
    “咱们连官都不是了,今日不说虚的。”
    一个人摇摇晃晃地站起来说道:
    “十年寒窗,受尽他人白眼,为的是什么?不就是有朝一日做了官,出人头地,捞银子嘛!”
    “哈哈哈,仁兄所言极是!”
    前南京户部侍郎邓显一张眼盯着说话那人,眉开眼笑了一会,忽然灵机一动,想到什么,说道:
    “要不,我等就在今夜来他一个诗谏?”
    汤宾尹赞道:“常人都说跪谏、哭谏,顶了天再多个死谏,唯有你来了这么个诗谏,真是令我大惭也!”
    众人觥筹交错,居然对这诗谏深以为然。
    邓显本来随便一提,听众人这么有性质,也便站起身来,举起酒杯说道:“我等是为大明的江山社稷着想,有什么好怕的?”
    “诗谏,就诗谏了!”
    汤宾尹望他道:“既然如此,子敬兄先走一个?”
    邓显闻言,也不好推辞,当场来了个即兴发挥。
    他一挽袖子,提笔于墙上,边说边写:
    “你们都给我听仔细了…”
    “题目,咏夜。
    漫天星,可天亮,白占许多空位,遮盖白日是你,阴影当中都是你,难道是国家祥瑞!”
    才说了两句,邓显眉毛就开始不断松动,写罢,掷笔大笑。
    众人也笑,纷纷上前观摩。
    赵同朋啧啧一声,拱手道:
    “这一首咏夜,子敬兄文采斐然,又能暗讽朝政之昏暗无光,真乃奇诗也,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邓显被夸得有些飘飘然,汤宾尹哈哈大笑,说道:
    “你们再这样说下去,子敬兄怕是要无地自容了,你们也不是不知道,子敬兄啊,最是受不得夸赞。”
    邓显摆摆手,其实心中对汤宾尹多管闲事有些不满,他道:
    “我这也是思君思国思社稷,就算不是古今第一奇诗,总还当得起深明大义四字吧?”
    众人没等说话,屋外却是传来一道叫喝。
    “当得!当得!”巴山爱
    众人赶紧转头望着这些人,心中惊疑不定。
    田尔耕带着一群校尉走进来,直奔着邓显手中的诗而去,拿在手上念了一遍,赞叹道:
    “邓先生这首咏夜,以后怕是真的要流芳千古了!”
    “好诗,好诗啊!”
    看见田尔耕,这些人一下子就清醒了。
    别说现在,就是皇帝南巡之前,田尔耕在南京也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没别的原因,就因为他身上锦衣卫的皮!
    田尔耕来了,这就说明锦衣卫要对宣昆党有动作了!
    “你来做什么?”
    汤宾尹摇头晃脑地站起来,他可能是眼前这群人之中,少数几个真的喝醉了的人。
    就连做诗的邓显,也只是为了在众人面前装逼而已。
    本来,田尔耕还编排了一些由头,说他们和这次的魏国公遇害之事有关,现在看来,完全不需要了。
    在外头看一会戏,这群人已经上把能犯的错全给犯了一遍。
    田尔耕背着手,在众人眼前,慢条斯理地将邓显关于《咏夜》那首诗的亲笔卷起来,一边说道:
    “邓显、汤宾尹,赵同朋等人,在暮春楼共题反诗,影射朝政,污蔑当今陛下,有诗为证,也有暮春楼老鸨的证词。”
    “诸位大人,跟我走一趟吧?”
    语落,校尉们不怀好意地围了上去。
    这时候,暮春楼的宾客们也都听见风声围了过来,其中就有不少在南京有头有脸的权贵。
    他们望着这里,都不敢惹是生非。
    督办司的后台是许显纯,许显纯可是当今皇帝最信任的爪牙之一,没有人愿意和锦衣卫作对。
    至于田尔耕方才说的老鸨,自然是要她说什么就说什么,根本不敢说半个不字。
    众人酒都醒得差不多了,邓显作为亲题“反诗”的人,自然被吓得不轻。
    他上全都是冷汗,目光闪烁,先望向汤宾尹,然后是赵同朋,一个一个都看过去。
    可眼前这些宣昆党人,都已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自保尚且不足,又何谈去保他?
    邓显最后看向田尔耕,颤声道:
    “总督办大人,这首诗不过是即兴制作,我从未有过反对改革,造反的意思啊……”
    “至于诗谏,更是从未有过之事。”
    见田尔耕不为所动,邓显更是害怕、慌张到了极点,上前拉住他的胳膊说道:
    “在下前日虽然发表过反对改革的言论,可事后回味过来,一直是羞愧难当,陛下明见万里,实在是我自己糊涂,罚当其罪!”
    “裁革南京六部,陛下确是为大明的江山社稷着想,为大明的万世基业着想,还请总督办大人高抬贵手…”
    好家伙,这给吓的,好话说了个遍,刚才那股恨不能面见皇帝倾诉衷肠的样子都哪儿去了?
    这群大贤的前后两副嘴脸,田尔耕倒是见得多了。
    他没什么表情,只是吩咐校尉们把人都带走,心中也在为意外之喜而高兴,这次拿他们向陛下表忠心是够用了。
    汤宾尹和赵同朋等人心里也都纠结,蜷缩到一个角落,脸上细汗遍布,不时的抬袖子擦拭。
    他们本想着,这次改革或早或晚都只是一场空谈,最多过个一年半载,改革失败,南京六部重设,他们就都会被朝廷委以重任。
    却没有想到,皇帝对完成这次改革意志如此强烈,以至于天降横祸!
    不被抓个现行还好,锦衣卫抓人,总需要个由头,这种当口,一般不会轻易大规模抓人。
    可这次他们在暮春楼诗会,就连诗都捏在了田尔耕的手里,就成了案板上的鱼肉,随便他怎么揉捏了。
    至于徐宏基突然死了的消息,他们更加一无所知,要是就这么被打成了同党,简直冤枉!
    第三百二十七章:阉党卷入
    第二天清晨,许多人都自发地聚集到金陵省新设立的臬司衙门前,大家都在议论昨夜金陵城发生的变故。
    张氏被人截杀,徐宏基不明不白的死了,天启皇帝龙颜大怒,亲自主持彻查,阴云正笼罩在整座城市的上空。
    暮春楼的宾客们回去以后,多是到处夸大其词的去说。
    当夜督办司的校尉们如何如何嚣张跋扈,将那些在楼上题作诗的读书人一齐抓走。
    反诗这项罪名,在大明朝向是不成立的。
    言官们都以互相批斗为荣,更以在朝堂上犯颜直谏而获得声名,要的就是这个名留青史。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