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53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我们可以去哪儿,远离尘世纷争,过太平日子。”
    女子靠在他的怀里,看着正在玩耍的一双儿女,眼中满是幸福。
    这一夜,两人便这样睡去。
    一大早,宵禁刚过,张孝便叫醒妻子与儿女,打着包袱准备出城,谁知,才刚打开门,眼前便是被一阵黑影掩盖。
    苏州督办司的督办档头赵安脚上踏着皂靴,身着褐色贴身长衫,冷冷一笑:
    “张监司,这是要去哪儿?”
    张孝面色一沉,心道还是来了,他站在原地不动,身后妻子一时不解,伸头来看,也是接连后退几步。
    “夫君,他们是什么人?”
    赵安推开张孝,蹲下来朝躲在女人身后的一男一女两个孩子招了招手。
    尽管已经露出比较温和的笑容,两个孩子还是避而远之,甚至于,男孩子还是满脸的敌视。
    赵安似乎早已习惯这种场景,他站起身,笑道:
    “我是什么人?我不是什么好人…”随即,他朝那男孩子一阵的挤眉弄眼,“我是坏人。”
    男孩子被他逗笑,但是很快收住了笑容。
    张孝满脸的警惕,看着这东厂的督办档头就像来到自己家似的,在屋中来回逛。
    他一时忍耐不住,粗声问道:
    “档头有什么事,我全家就要离开苏州了,没什么事,我们就要走了。”
    赵安转身看他一眼,自顾自坐在桌上给自己倒了一杯水,边喝边道:
    “张监司当真以为,出了昨日那事,你还能出得了这苏州城吗?”
    “张监司是聪明人,知道我来此为的什么,受人钱财,给人办事,这钱,却也不是白拿的。”
    张孝在决定帮忙演戏的那天,就想到了会有这天。
    不过他还是心存侥幸,毕竟是五百两银子,何况自己说上几句话就能拿得到。
    这种诱惑,对他这种劳碌半生却一无所获的人,实在是太大了。
    监司这种官职,在衙门也只能算是不入流的小吏,这种机会,没有几个人会拒绝。
    闻言,张孝变得有些垂头丧气,昨晚上那些幻想,终归不过只是幻想罢了。
    “你放过我的家人。”
    张孝说完,看向赵安,这是他最后的希冀。
    谁成想,赵安却是哈哈大笑:“放了他们,我就要死。”
    “科举大案,那些东林党什么嘴脸,你难道还不知道,为了这么点银子,值得吗?”
    说着,他翘起了二郎腿,冷笑:
    “朝廷清查东林党,不是一天两天了,天启一朝这六年下来,死在我们东厂手里的东林党,没有一万,也有几千。”
    “能有今日这个结果,是你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有因就有果!”
    “不过,你的家人不是死罪,你妻儿应该会被充往军器厂房或矿场为工。”
    张孝咬牙道:“那我谢谢赵档头了!”
    令人意外的是,女人异常的平静,并没有在这次清查中赵安见惯的那种歇斯底里。
    她静静的陪在张孝身后,握住后者的手,道:
    “我愿意配我的夫君一起死。”
    张孝闻言一惊,连忙转身:“你疯了,你要是死了,我们的儿女怎么办?”
    女人看着一脸懵懂的儿女,叹道:“生在这个世道,是他们不幸,没了你,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好一对儿苦命的鸳鸯,感人肺腑,真的是感人肺腑…”张孝拍了拍手,起身抽出单刀,笑道:
    “既然如此,那我就送佛送到西,送你们全家上路?”
    张孝紧紧握着自己妻子的手,咬牙切齿道:“那我更要感谢赵档头的恩情了!”
    “不用谢,应该的,助人为乐,一向都是东厂的行事风格。”赵安尽管心中不忍,面色上却看不出丝毫。
    甚至于,杀人时手上也没有半点的犹豫。
    或许只有他自己,才能知道隐藏在心底的这份柔软吧。
    ......
    苏州的事,在地方上引起了不小的波动。
    但是,在朱由校这深宫之中,也就是近几日来来去去的几份奏疏罢了。
    接到奏疏,朱由校甚至连看的心思都没有。
    因为眼下有一件更大的事,自己儿子病了。
    皇长子朱慈燃前几日还好端端的,今天起来却是染上了风寒。
    风寒这种病,用现代的说法就是感冒,在现代是个小病,人人都会得,一般吃两片药,过几天就好了。
    这时候的人,和后世对疾病的认知并不一样。
    眼下是明朝末年,生产力低下,百姓间缺衣少食是常有的事,饥寒交迫、营养不良,这更是全天下的人都无可避免的问题。
    感冒在后世虽说是个小病,可是在眼下,这玩意儿,处理不好却是要死人的。
    古代死在风寒上的皇子、皇女,也并不少。
    尤其朱由校很是担忧,自己的儿子毕竟在历史上早就死了,能活到现在全是因为东厂的安保措施周密。
    所以对于这朱慈燃首次得病,朱由校很是重视,奏疏甚至都没看,就跑到坤宁宫来了。
    最近,朱慈燃得了风寒,可是把张嫣扰得不轻。
    她整日整夜的亲自照料,就连睡觉都不安生,倍感憔悴,皮肤都变得没了什么光泽。
    朱由校悄无声息的来到坤宁宫,站在后面看着她们母子两个,心中有些歉意,轻轻将手搭在了张嫣的肩上。
    后者娇躯一震,仍是关切地望着闭目躺在榻上的朱慈燃。
    朱由校满怀关心地问道:“慈燃怎么样了,太医怎么说?”
    张嫣叹了口气,轻声说道:“太医给用了药,半日了,还是没什么起色,额头却愈发的烫了…”
    朱由校闻言,脸色冷了下来:
    “风寒都治不好,朕养着他什么用?传旨太医院,给朕把现在负责治皇子的那个太医撤了!”
    “叫他们另派一名太医过来,要是一天之内看不见皇子好转,斩!”
    第七百一十九章:庸医尔尔
    太医院。
    太医院始设于金朝,有明一代,官面上宣称现在的太医院,是承袭于唐宋的太医署、太医局。
    但是相比于唐宋,眼下的太医院功能齐全,而且权利更大,像一个政治斗争的场所,而非是以治病救人、钻习医术为主。
    洪武年间设立太医院,与匠户、军户制度等同,为世代承袭。
    也就是说,你的某位先祖在死时是朝廷太医,无论你对医道有没有兴趣,都会被强制定为太医。
    这样的结果,自然就造成眼下太医院中,庸医众多,太医们明争暗斗,鲜少有什么人会精心研习医术。
    此刻,太医院中正忙得焦头烂额。
    谁能想到,一个简单的风寒之症,竟会令整个太医院束手无策,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太医院的大使郑延进,便是这里最高的官员了。
    然而郑氏一脉传承太医院大使职位到如今,早不再如当初有妙手回春的本领。
    相比于行医,郑延进其实更想做一个无拘无束的自由人,作画,是他此生最大的爱好。
    但是祖辈皆为朝廷太医院大使的郑家,却是一直都难以脱开这个身份了。
    郑延进没什么本领,风寒怎么治,一个堂堂的太医院大使,竟然不知道,简直是天下间的一等奇闻。
    还不仅如此,下面的御医们,也都是面面相觑。
    今日治疗失败的御医,自然就是承袭父官,却毫无本事的典型,惹得皇帝震怒,也是不足为奇。
    毕竟是太医院,除却大部分世袭下来的人以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近些年从民间补充上来的流官。
    这些人多是在民间行医多年,有口皆碑,大部分都知道治疗风寒的方法。
    可是在太医院多年,众人早都不再是当初那个刚进来时无拘无束的游医了,大环境的熏陶,使得他们改变了很多。
    现在不少人都养成了畏首畏尾的毛病,最常用治疗风寒的老四样,都不是能用在皇子身上的。
    一旦皇子出了什么问题,只怕就要人头落地。
    这种过错,没有人愿意承担。
    所以听见宫里传出来的旨意时,众人都是你看看我,我瞅瞅你,没有人愿意自告奋勇的出去替皇子医治。
    世袭的,多是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治,平日在这里坐坐班,混混日子的。
    流官充任进来的那些,也没有人愿意出去担负责任。
    一时间,场面寂静得有些可怕。
    看着太医院里居然是这个样子,前来传旨的皇极殿管事牌子王承恩有些无奈,说道:
    “郑院使,诸位御医,你们还是快些准备吧,陛下和皇后娘娘可都在坤宁宫等着呢。”
    “等得急了,下一个派来的人,或许就没有我这样好说话了。”
    听见这话,众人才都是精神一振。
    郑延进叹了口气,环视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