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锦衣良缘 第5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赵喆显然也明白了花灯会的关键,他道:“是了,是了,就是花灯会,原来如此啊。”
    待得他们把其中线索全部推敲清晰,凶手的模样已经要跃然纸上,此时赵喆才说:“下午我们一直在翻看卷宗,并未发现有什么特殊的案情,已经着手开始翻找荣娘等人的出身,如今大抵有了些线索。”
    老大人道:“咱们先说秀红,或者是秀盈,若两人是同一人,那么秀红应该是秀盈的本名,秀盈则是花名,我们先暂做一人来看,秀盈当时离开了京中的红招楼,来到宛平,若她还想重操旧业,必要在各青楼挂名,但今日锦衣卫缇骑们也已经询问过,宛平一共只有两家青楼,均不认识秀盈或者秀红,如此看来,她必不是来重操旧业。”
    “根据陈振的口供,她应该是彻底从良,跟着帮她赎身之人来到宛平生活,如此她在宛平县的县志名录上应该登记的就是秀红之名。”
    “不过在我们刚开始查天佑六年卷宗,尚未查到秀红,却查到了一名叫荣雅的女子,出现天佑六年元月的一次绣样会上,不过因展会很小,县志只是一笔带过,上面甚至连参会的绣娘都没有写全,名字也不知是真还是假。”
    如此看来,如果这名叫荣雅的女子就是荣娘,她在天佑六年时还活着。
    赵喆叹了口气:“卷宗太多,即便有几十名锦衣卫一起核查,也能一口气吃成个胖子,只能一点点翻找。”
    姜令窈却道:“赵大人本就致仕,如今还能为此案操劳,我等自是感激不尽,如此已经很好。”
    段南轲也安慰道:“老大人不必介怀,如今案子已经明晰,凶手身份已经缩小至此,哪怕在整个宛平一一核对灯匠身份,也必能把人寻出,本案一定可以告破。”
    赵喆脸上才多少有些笑意,他感叹道:“眼见后继有人,老夫心中甚是欣慰。”
    几人正在说着案情,外面郑峰快步进来,他身后跟了个瘦瘦小小的中年男人,正瑟缩地看着众人。
    郑峰来到几人面前,一一见礼,然后才到:“大人,此人便是宛平花昼社的社长,也是县中有名的花灯大师,王成。”
    王成看起来四十几许的年纪,胆子也不大,不过却并没有吓得说不出话来,往来答对倒是很是流畅。
    姜令窈问了他几句花昼社的情形,然后才道:“来到路上,郑大人应该已经同你说清因由,你需协助查案。”
    王成忙不迭点头,道:“是,大人,小的知道。”
    他从怀中取出一份名录,交给郑峰,道:“这是我们花昼社近二十年的灯匠名录,大人请过目。”
    郑峰把名录呈上,段南轲正巧坐在赵喆和姜令窈之间,他便接过名录,摊放在桌上,直接翻开来看。
    花昼社的名录同县衙里的人口名录不同,它上面除了姓名,家住何处便只有擅长手艺和成就。
    除此之外,还要每个人做得最好的花灯绘形,一看便是用来贩售宣传所用。
    段南轲翻了几页,看了看姜令窈,见她摇头,这便看向王成。
    他缓缓开口:“王成,此案涉及多条人命,还望你仔细回答,切勿隐瞒不报。”
    王成一听这话,腿都有些软了,他道:“大人,大人小人一定如实相告。”
    段南轲道:“宛平县中有多少花匠?”
    王成答:“共有八十七名。”
    段南轲又问:“这其中可有谁年龄在四十上下,膝下有一女,大约十三岁左右,并且……”
    他垂眸看了一眼那名录,继续道:“并且他擅长桌灯、琉璃灯和走马灯,走马灯以人物为主。”
    段南轲问第一句时,王成显然有些迷茫,但段南轲根据名录补充之后,王成便立即有了成算。
    他略一思索,道:“大人,宛平的所有灯匠我都认识,若是按您的说法,年龄在四十上下且膝下有女,此番并不少见,但擅长琉璃灯者却不多,整个宛平一共只有二十人许。”
    “这其中符合大人要求的,大约只有十人,不过我只知年纪,对于他们膝下是否有女儿并不知情。”
    王成倒很是诚恳,能把范围缩小到十人,已经是意外之喜。
    姜令窈也看了一眼那名录,她忽然心中一动,手放在桌下,轻轻拽了一下段南轲的衣袖。
    段南轲眸色微闪,他偏过头去,聆听凑在耳畔的轻柔嗓音。
    “大人,可否把灯拿给王成看?”
    第60章
    姜令窈此言是从段南轲那得到的灵感,王成对灯匠没有那么关心,但对于灯却不同。
    无论是六面灯还是琉璃走马灯,他应该都会很熟悉,因此此证物还是要拿给王成来看。
    段南轲略一思忖,便道:“裴遇,去各拿一盏灯来。”
    那张人皮灯不能拿给王成看,其余倒是可行。
    两盏灯拿来,王成一眼就看中了那盏琉璃走马灯。
    他小心翼翼捧起来,左看右看,仔细翻找上面的痕迹,然后便道:“这种琉璃走马灯是这几年宛平很流行的,能做琉璃灯的灯匠不多,做的最好的也就小人之前说的那十人,说实话,年轻工匠是做不出这般手艺的。”
    他一边说一边翻看:“此琉璃走马灯是把琉璃灯和走马灯结合在一起,很有些巧思,但制作此灯的灯匠并未用他自己的看家手艺,这个琉璃灯罩同最近市面上流行的几乎相差无几,里面的人影剪纸也是如此,没有用他特有的标志手艺。”
    王成啧啧称奇:“真是精美啊,怎么我看不出此人是谁呢?”
    王成的话姜令窈和段南轲听懂了。
    杀手用最普通的手艺,做出了这盏灯,他可能把自己的特点和喜好全部隐藏起来,却依旧把这盏灯做得精美绝伦,如此可见,确实应该是个人物。
    但王成却无法根据这盏灯判断出谁是灯匠。
    姜令窈若有所思旧时光整理,欢迎加入我们,历史小说上万部免费看。地问:“如你所言,凶手若故意特地隐藏自己的特点呢?是否也意味着他的手艺很独特,亦或者他做的灯很独特?”
    王成愣了愣,他又去看那盏六面灯。
    六面灯就更普通了,只是一个简单的桌灯,下面是最普通的枣木底座,上面用纸拂了一圈灯罩,不过只显得精巧一些,并无特殊。
    王成摇了摇头,他道:“大人,一个人的手艺如何,是很难掩藏的,他的习惯和手法在多年的制作中已经定型,大人说要寻的人在四十上下,那么此人应该已经做灯超过二十年,二十年时光过去,手艺想改可谓难于登天。”
    “他若是能隐藏得完美无缺,一定是比宛平大家还要厉害的天才,若是不能,那么他平素做灯应该就是这般模样。”
    “只讲究精美,却并无特点。”
    段南轲听王成说了半天,却并未说是人选是谁,便问:“王成,你可有人选?”
    王成被他幽冷的眸子一瞧,顿时打了个激灵,他道:“大人,这般手艺的灯匠实在太多,若加上琉璃灯和他的年纪,那便可以把之前小人说的那十人在减去三人,他们三人都同小人很熟悉,他们的风格小人一眼就能看穿,此灯绝非这三人所做。”
    段南轲道:“那么便剩下七人了。”
    姜令窈的眼眸突然亮了一下,她问:“王成,十四年前,通州也曾开过花灯会,可有当时去过通州的灯匠名册?”
    王成看起来并非记忆深刻的人,但姜令窈一说十四年前和通州,他立即便白了脸。
    “大人,可是闹花妖那年?”
    姜令窈点头,道:“正是如此,闹花妖是指花妖勾魂吧?”
    王成叹了口气:“是,大人一说我就想起来了,当年我还不是社长,只是个普通的灯匠,那年通州要开花灯节,但通州并未有大灯社,便寻了宛平,同宛平买了不少花灯运送过去,我当年就是其中的一个灯匠。”
    “但是花灯节刚开了一日,就闹了花妖死了人,当年的通州官爷觉得花灯只开一日前功尽弃,便一直又开了五日,五日我们胆战心惊的,生怕自己也被花妖害了去。”
    因为有这一段经历,他对当年的事记忆犹新。
    姜令窈同段南轲对视一眼,两人皆看到对方眼中的亮光。
    姜令窈问:“当年还有谁同你一起去的通州,你可还记得?需要你把名字全部写出。”
    王成忙不迭点头:“我记得的,不过有几人当年很是惊才绝艳,现在却是泯然众人矣,唉。”
    王成并不知被县衙叫来所为何事,也不知灯匠就是杀人凶手,他只以为牵扯进杀人大案中,故而十分配合。
    待王成把两份名单都写好,段南轲才道:“王成,官府这就要挨个缉拿审问,为免打草惊蛇,还请你在官府留上数日,直到案子告破方能归家。”
    王成是宛平有名的花灯大师,他若是被官府请走又回家去,定会被人询问,若是之后锦衣卫又捉拿其余嫌疑人,宛平县的灯匠们定会知道消息,皆会同王成询问。
    还不如直接把王成扣在县衙,然后结合名单挨个审问,到时只要说县衙丢失花昼灯市的花灯便可。
    待得案情审到此时,便已剩下最后的捉拿审问嫌疑人。
    王成把两份名单写完上交,姜令窈跟段南轲便一起看去。
    这两份名单中有三人的名字是重复的,也就是说,这三人是最有嫌疑的。
    段南轲问王成:“刘笑平、钱大、周森三人,你认识谁?”
    王成顿了顿,道:“刘笑平是县里的琉璃高手,但他只做琉璃灯,已有三十几年的手艺,其家中是什么情形我不知情。钱大我不太熟悉,这几年都没出过什么好作品,我不知他还做不做灯了。倒是周森……”
    王成苦笑道:“这个周森我记得制作琉璃灯的手艺很好,而且当年他会被选中去通州,就是因为有些少年天分,不过这些年他就只开了个灯笼铺子,卖些百姓常用的灯笼,依旧许久不在花昼社做灯展了。”
    听着王成的呢喃,段南轲和姜令窈心中皆是有了成算,抛去刘笑平,剩下两人皆有很重的嫌疑。”
    段南轲顿了顿,道:“王成,你的供词已经写好,你签字印手印之后便可,待得案子告破便能归家。”
    王成自己并无嫌疑,他闻言很是松了口气,忙道:“能替大人分忧,是小人的荣幸,不碍事,不碍事。”
    待得王成退下,段南轲、姜令窈和赵喆才又看向那份名单。
    赵喆道:“此三人中刘笑平是大家,估摸着已经将近知天命的年纪,当年他应当是作为师父大家去的通州,不会有多少空闲,应当不是他。”
    姜令窈也道:“那么嫌疑最重的就是剩下两人,段大人,你看呢?”
    段南轲点点头,直接吩咐郑峰:“命缇骑速速前往两人家中,尽快把两人请回县衙,另外派人询问两人附近百姓其家中情况。”
    锦衣卫办案就是快狠准,先抓再审,毫不惧怕。
    案子问到这里,已经能看到结案的曙光,姜令窈提着的心终于落到一半,不再时时刻刻悬着。
    段南轲见她面色都好看了些,便道:“老大人,忙碌一日,着实有些辛苦,如今案子有了嫌疑人,稍后我同乔大人提审便是,老大人先去后厢歇息。”
    赵喆奔波一整日,确实疲累不堪,他也不坚持,便道:“好,你们便多辛苦,若是有了结果,一定要去告知于我。”
    等待捉拿嫌疑人的过程是漫长的。
    姜令窈跟段南轲在审讯室略坐了一会儿,便有些做不下去,她道:“大人,我去看看沈衙差。”
    段南轲点点头,目送她出去,才问裴遇:“今日查验卷宗可有收获?”
    裴遇摇头:“暂时未有收获,不过属下碰巧看到沈衙差一直在翻迁入宛平百姓的名录,总觉得有些怪异,便多看了几眼。”
    裴遇那双阴冷的面容上多了几分笃定:“大人,属下以为,乔大人和沈衙差是否也……?”
    段南轲手中的笔微微一顿,他抬起头,眸色冷寂,道:“乔大人自有她的差事,无须锦衣卫过问。”
    段南轲跟姜令窈一起从段家出来那一日,裴遇和楚朽年是见过姜令窈的,当时两人对姜令窈的面容很是惊讶,只是他们当时隐在暗处无法询问,而在段南轲两人抵达宛平时,他们有其他差事并未赶到,刚一赶到就遇到大案,至今未有机缘请问段南轲。
    待到本案终于有了进展,裴遇这才问了一句。
    但段南轲的话却含混不清,裴遇纠结片刻,那双狐狸眼还是落到了段南轲身上:“大人,乔大人可否就是夫人?”
    段南轲淡淡看着他,并不如何惊讶,他那张俊美的脸上只有漠然一切的冷淡。
    “此时此刻,她是乔大人。”
    段南轲只留下这么一句,便起身离开了审讯室,留下裴遇一个人品味这话。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