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重生九零追妻进行时 第2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唐立这次倒是没有隐瞒,接触了老板几次,他觉得老板是个好人,他妈也觉得老板是个好人,“老板,我不是不想学手艺,而是我妈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儿,我妹还小,还在上学,家里实在是离不开我呀,这次来盛京其实就是给我妈治病的,等我妈出院了我们一家就要回去了。”
    顾成心道:原来这时候小立子的母亲还活着啊,前世他只知道小立子父母双亡,跟妹妹相依为命,为了不触碰小立子的伤心事,他从未问过关于小立子父母的事儿,没想到,小立子的母亲竟然还活着。
    那也就是说,小立子的母亲是这两年才病逝的,怎么病逝的?
    是不是因为在村里,送医不及时,或者因为没钱,小病拖成了大病?
    不管具体原因是什么,小立子的事儿他一定得管。
    顾成说道:“既然你家只有三口人,你有没有想过,举家搬进城里?”
    唐立的反应是,“那我家的地怎么办?我妹上学怎么办?还有,搬进城里,吃住怎么办?”
    “地好办,这年头儿外出务工的人多得是,家里的地种不过来,那就租出去呗,这个进项儿足够你在城里租个房子安个家了,还有富余呢,至于你妹上学的事儿,你只要跟了我当学徒,我就找人帮你妹办借读,当学徒一个月给你100块钱,可比我当年当学徒的时候还多两块呢,你只要学得好干得好,不愁工资涨不上去,你算算,是不是比你在村里刨一年土划算多了,而且,你母亲不是身体不好吗,与其经常村里城里的来回跑,不如直接搬进城里,城里医疗水平高,看病还方便,也许你母亲静养一段时间,病就好了呢!”
    顾成的话是唐立从未听过,也从未想过的,不得不说,他有些心动了,他妈其实早就劝过他,让他去县城学一门手艺,或者去更大的城市闯一闯,他们村里不少年轻人都走了出去,但他却始终放不下家里。
    如今老板给了他一个新思路,是啊,他可以举家搬进城里啊!如果他可以租个房子安个家,如果老板可以帮他妹办借读,如果他可以有稳定的收入,苦点累点他不怕,至少他可以在城里立足啊!
    唐立的眼睛闪闪发亮,他看着顾成,高声道:“谢谢老板,我会考虑的,明天我给您答复。”是的,他需要回去跟他妈商量一下。
    顾成知道自己已经说动了唐立,便拍了拍对方的肩膀,“行吧,你好好考虑一下,那我就先走了,哦,对了,我给你带了几个包子,记得多吃点儿,你太瘦了。”
    一天的时间过得很快,顾成下班后先去接了叶筱下班送她回家,之后又去了一趟方海家看望了一下方母,方母的状态很稳定,当然了,也没什么不稳定的理由,因为按照顾成的记忆,方母应该是平稳地度过了1991年的,明年一月份才是方母的关键时期。
    不出顾成所料,唐立决定举家搬进城里了。
    顾成正式招了唐立当学徒,至于什么时候彻底收徒,顾成决定再等等,至少等到唐立在城里安了家,唐母出院再说。
    周末,顾成陪唐立回了一趟村里,帮他处理了一下家里的地,签合同立租约,拿到租金之后,顾成很快带着唐立找到了房子,当然这都是赖于顾成租店面的时候认识了几个房皮子的原因。
    房子是个相当破旧的平房,却好在离顾成的店并不远,并且十分便宜,唐立倒不觉得房子多破,毕竟他家村里的房子更破。
    顾成又陪唐立回了一趟村里,这次把能用得上的家伙事儿几乎都搬了过来,收拾了两天,基本就算安了家了。
    唐立的妹妹唐芳,今年11岁,正在念小学四年级,由于唐立带母亲进城看病,不知道要看多久,不放心妹妹一个人在家,索性便让她跟学校请了假,跟他一起进城,正好他出去打工,妹妹则留在医院照顾母亲,如今搬到了城里,妹妹就不用再回去上学了,可以等到下学期直接在城里借读,租地的钱租了房子之后还剩不少,他想,应该足够妹妹借读的费用了,就是不知道妹妹能不能跟上城里的学习进度?
    就在唐立浮想联翩的时候,他不知道,他的师父,顾成,已经给他制定了一系列的学习计划,他可能马上就没有时间浮想联翩了。
    第37章 顾家熟食!
    顾成的店开起来得相当顺利, 装修期间,顾成每天晚上都会在唐立新租的小平房教他熏酱和卤肉,由于配方都是固定的, 只需要掌握火候,也就是肉的烂糊程度,对比煎炒烹炸而言, 相对简单, 所以唐立上手很快,几次下来便达到了顾成的标准, 毕竟唐立原本在家也是做饭的, 算是有那么点儿基础。
    1991年12月1日,宜开业。
    顾家熟食开业大吉, 一挂鞭, 满地红,寓意着未来生意红红火火。
    门前立着一块红底白字的牌子, 写着开业酬宾, 熟食满10减2, 满20减5,卤肉饭赠送卤蛋豆干,欢迎光临。
    店里, 一大锅卤肉不停地咕嘟着,香气四溢, 不到中午便有人被吸引了进来, 一大碗米饭浇上一大勺卤肉,夹进去一枚卤蛋和一块豆干, 再配上一些拌好的萝卜咸菜, 那叫一个香啊!
    这是一个从未有过的味觉体验, 不禁让人意犹未尽。
    顾成站在前台迎来送往,每结账一个客人他便会送给对方一张特质的小纸片,告诉对方,集齐十张,就可以免费兑换一碗卤肉饭,客人们觉得新奇,也觉得顾成这个老板很是大方,纷纷表示下次还会光临,有的甚至直接又买了10或20块钱的熏酱熟食,说带回家里跟家人一起尝尝味道。
    顾成只用了一些后世很简单的营销手段就在开业第一天吸引了不少客人,不过顾成却知道,做餐饮行业,吸引客人只是第一步,回头客才是重中之重,想做回头客,食物的品质和口味才是立身之本。
    品质方面,原材料都是由他亲自把关,无论是食材还是调料,都不存在有任何问题,他也断然不会去以次充好,寻求暴利,前世的经验告诉他,信誉和口碑才是长久发展的根本。
    口味方面,他师父几十年的经验和他前世几十年的经验加起来,一起确定的配方,怎么能够不吸引人,他相信只要盛京人民有对吃的追求,他就一定能占有不小的市场。
    盛京人民可能对吃没有追求吗?不可能。
    任何年代,人们对吃的追求都是无止境的,六七十年代人们不追求,那是因为没有条件追求,要么没钱,要么有钱没有供应,然而自从开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两年,大大小小的饭店不知道开了多少,生活条件渐渐好了,人们对吃的追求越来越高了,并且对品质对口味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了,九十年代的餐饮行业可谓是遍地商机。
    除了唐立之外,顾成又雇了一个卖货收钱的人,是个天生一副笑模样的打工妹,说是打工妹,其实她比顾成还大三岁呢,今年已经24了,叫赵春燕,她结婚三年多,有个两岁大的儿子,原来是食品厂的临时工,去年厂子裁员,她第一批就被裁了下来,在家闲了半年多,因为实在收不了婆婆的阴阳怪气才出来打工的,顾家熟食已经是她的第三份工作了。
    顾成是看中了她会说话还长得喜庆才雇她的,并且看起来也算老实本分,但一个人究竟是不是老实本分毕竟不是看出来的,所以顾成跟她说的是先试用一个月,并且他还交代了唐立好好帮他盯着店以及观察赵春燕,毕竟除了开业当天是周末他可以在店里盯着之外,其他时间他还要正常上班,店里的一切事务他都交给了唐立负责,好在唐立在他十来天的教导之下,基本已经弄清楚了店里的大事小情,所以只要他只要每天早晚跟唐立沟通一下,把店完全交给唐立他还是放心的,毕竟唐立是个什么心性人品,没有人比他更了解。
    第一天开业,顾成准备的东西并不多,因为对市场还没有一个基本的预估,所以刚过晚上下班点儿,所有东西便售罄了,最后一个肘子和两块肝还是顾成提前收起来准备孝敬自己的师父师娘和叶筱的干爹干妈的,至于自己的老爹老妈,毕竟不会挑他的理,所以也就只能等明天了。
    顾成把一个大肘子一分为二,一家半拉肘子一块肝,顾成先去了趟师父师娘家,后去的是叶筱的干爹干妈家,除了半拉肘子一块肝之外,顾成还给叶筱的干爹干妈带来了两捆大葱和一些晒干的萝卜条,至此,叶筱的干爹干妈家秋菜是完全不缺了。
    向书桃要给顾成钱,顾成不要,说自己开店了,肘子和肝都是店里卖的,特意送来给叔叔阿姨尝尝,至于大葱和萝卜,他也没花钱买,从他师父的院子里匀了一点儿过来,反正他师父也用不完,每年都会匀给邻居一些。
    就这样向书桃才勉强接受了,然后便开始留顾成吃饭,顾成以他还有事儿为借口拒绝了,毕竟他觉得叶筱都不在,他留下来吃饭似乎不太好。
    一个月的时间匆匆即逝,顾家熟食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唐立经过一个月的锻炼之后,已经不太需要顾成的指点便能很好的经营顾家熟食。
    赵春燕也成功转正了,在顾成和唐立的共同观察下,赵春燕的确是个老实本分的人,不好吃懒做,也不偷奸耍滑,重要的是,手脚很干净,尤其在钱上。
    顾成给赵春燕的试用期工资是80,转正后是120,虽然比不上正式工人的工资,但跟赵春燕以前做临时工时相比,还是多出来不少的,并且工作也并不累,而且老板还大方,遇到一些天气原因或者什么特殊原因导致当天的货没有卖完,也会分一些给她,她觉得老板是个好人,她想一直干下去,所以工作起来格外卖力。
    顾成给唐立发钱却是直接发了200,唐立很疑惑,顾成解释,其中100是他当学徒的工资,另外100是他管理整个店的管理费,唐立想拒绝,顾成却说:“叫你拿着你就拿着,这是你应得的,总不能我天天当甩手掌柜,让你忙来忙去,却不给你钱吧,不是这个道理。”
    唐立听了顾成的解释,心里想的却是:老板一定是体谅他的难处,才格外照顾他,他必须要好好干,才能报答老板。
    时间来到了1992年。
    顾成的短期目标就是要盯住方母,帮助方海避免前世的悲剧。
    而叶筱呢,此时,也面临着事业上的一次重大转折。
    第38章 事业转折!
    叶筱这次的事业转折顾成是完全不知道的, 因为前世的这个时候,顾成还不认识叶筱,而前世顾成认识叶筱的时候, 对方依旧是盛京歌舞团的独唱演员,跟现在并无不同,故而前世叶筱到底有没有这次的事业转折, 如果有, 那为什么没有成功,顾成都不得而知。
    但顾成分析, 这次机会叶筱前世也一定是有的, 至于为什么没有成功,那应该是她父母的原因吧!
    叶筱18岁进歌舞团, 如今已经两年多了, 能够成为独唱演员,倍受重用, 不得不说, 天赋和努力缺一不可, 叶筱的声音条件天生就好,训练又刻苦,并且十分注意保养自己的嗓子, 她长相明艳、大气,天生就适合舞台, 并且年纪轻轻就十分能够把控舞台, 一举手、一投足,都是那么的美丽自信, 所以, 叶筱能够在歌舞团渐渐出头, 没人会感到意外。
    歌舞团的团长杜晓芸就很喜欢叶筱,她觉得小姑娘对艺术是真的热爱的,那股子执着劲儿,特别像她年轻的时候,但有的时候光是热爱是没有用的,因为她发现小姑娘其实并没有接受正规的系统的艺术教育,如此一来,即便天赋异禀,发展也很有限,无非就是当一名独唱演员,或者说是一名歌手,但在艺术修养上,在音乐创作上,等等方面,其实都限制了她的发展。
    刚好,杜晓芸有一个老同学最近调到了央音教声乐,她便有心让叶筱报考央音,叶筱有基础,有作品,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再加上她的推荐,想要考上还是有一定把握的,固然她也舍不得一个人才从盛京歌舞团离开,但她觉得,以叶筱对艺术的热爱,她值得更大更广的天地。
    但是,叶筱如果去了央音读书,就意味着要背井离乡,并且叶筱离开了盛京歌舞团便没有收入了,那么她在京城求学的费用就需要她的家里来出,是以,她的家里是否会支持呢?
    杜晓芸把叶筱叫到了办公室,详细跟她分析了利弊,让她好好考虑一下,如果她不想读书,没关系,她依旧是盛京歌舞团的独唱演员,如果她想读书,还有大约半年时间,她会少给她安排演出,还会帮她找老师,尽量让她高效的学习。
    叶筱很感激杜晓芸能够给她这么好的机会,杜晓芸一直是她事业上的伯乐,当初少年青涩的她来到歌舞团面试就是杜晓芸拍板儿录取了她,后来又是杜晓芸提拔了她做独唱演员,她在歌舞团这两年发展得顺风顺水,离不开杜晓芸的帮助,如今,杜晓芸再次提出要帮助她,实质上却已经超出了上级对下属的提携,更像是长辈对晚辈的期许。
    叶筱不想辜负杜晓芸,更不想违背自己的心意,她知道,她想去京城学习,但是,她却不能盲目答应,因为她知道杜晓芸所说的困难,正是她的实质性困难,就在于她的父母会不会支持她呢?
    她心里清楚,大概率是不会的。
    她去京城学习,费用方面她不需要父母出,她有一些存款,想必能支撑一阵子,稳定下来之后她还可以半工半读,不要觉得她吃不了苦,她是娇气,从小就娇气,但并不意味着她吃不了苦,为了梦想,训练的苦她能吃得下,同样为了梦想,生活的苦她也能吃得下,但即便费用方面她不需要父母出,她的父母也不会同意的,因为她离开了歌舞团,便没了收入,因此每个月也就不能再给家里钱了,这大概才是她的父母最不能接受的点。
    然而,该如何能平衡这个点呢?
    叶筱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回家先探探父母的口风,因为她也不知道父母得知她的想法后,会用什么手段阻止她,扭转她,甚至威胁她?
    叶筱今天的晚饭吃得很快,因为她有话要说,“爸,妈,我现在有一个机会可以去京城读书,你们怎么看?”
    开门见山的一句话,一下子就把叶胜利和田二凤惊到了,田二凤甚至来不及咽下嘴里的饭,便吼道:“好端端的,你咋又要读书呢,你疯啦?”
    “妈,我没疯,我这是为我的将来考虑,我现在的工作看似光鲜,但等到我年纪大了,难保哪一天嗓子就坏了,不能唱了,到时候我可能连工作都找不到。”
    田二凤插话道:“到那时候,正好嫁人,享清福,不好么?”
    叶筱很看不上她妈这种,以伺候一大家子为荣的这种想法,“不好,我不认为在家相夫教子就是享清福,所以,不管我嫁不嫁人,我都要有自己的工作,我读书就是为了将来有更好的工作。”
    这时叶胜利说话了,“更好的工作?小小,你还年轻,你知道什么是更好的工作?你怎么知道你读了书,将来的工作就一定比现在的工作好?或许你读了书,将来的工作还不如现在呢?你不要听别人说一出儿是一出儿,你丢了现在的工作,将来会后悔的?”
    “什么?老叶,你说什么?小小去读书,现在的工作就丢了?”田二凤叫唤了起来。
    “你个傻老娘们儿,你没听小小说吗,她要去京城读书,去了京城,人都不在盛京了,盛京歌舞团的工作凭啥还给她留着。”
    叶胜利的话戳破了田二凤的底线,她一瞬间呆住了,脑子里只剩下:小小要去京城了,去了京城就没了工作,没了工作就没了钱......
    啊!那她的钱!
    田二凤突然张大嘴巴,开始嚎了起来,“哎呦喂,哪个杀千刀忽悠我们小小喂,就想让我们小小丢了工作,你好顶替她的位置是不是,你的心咋恁毒呢,小小啊,你告诉妈,你是听谁说的,谁让你去读书的,她是骗你的哇,你可不能信啊,妈去找她去,我倒要看看,是谁眼红我们小小的位置,一心算计啊喂,小小,你告不告诉妈,你不说,我也能知道,明天我就去你们团里问去,实在不行,我找团长,我倒要看看,是谁心肠这么毒啊!”
    叶筱的心一点点冷了下来,随即,她的声音也一点点冷了下来,似乎不带一点温度,“呵,那你就去问吧,你不是想知道是谁跟我说的吗,我告诉你,就是我们团长跟我说的,怎么样,意外吗,你可以直接找我们团长去闹了,闹到我书读不成,最好再闹到我团里也呆不下去,这样就如你的愿了,我可以早点嫁人了,对不对?”
    第39章 没有办法的办法!
    “你是说, 团长准备推荐你去央音,但你爸妈不同意?”黄玫一脸震惊地看着叶筱,然后拍了一下桌子, “不同意就不同意呗,你想去他们还能拦得住?你傻呀,凭啥听他们的, 你又不指着他们出钱。”
    “我不指着他们出钱, 但他们指着我出钱啊!”
    黄玫愣了愣,“你是说?你每个月上交的生活费?不会吧, 照你的意思, 他们是因为你去上学,每个月就不能给他们钱了, 所以才不同意的?”
    “呵呵, 不是吗?”叶筱撇了撇嘴,“我妈是个什么人, 这么长时间了你还不清楚吗, 要不是我当初严防死守, 早在我上班的第一天,我就被她扒干净了,我妈可不是你妈, 你把工资给你妈,你妈给你攒着, 留着当嫁妆, 要是我把工资都给了我妈,我现在就一丁点儿去上学的可能性都没有了, 她一分钱都不带给我出的, 你信么?”
    黄玫叹了口气, “信,我可太信了,哎,那现在怎么办呢,这么好的机会,放弃太可惜了,你甘心我都不甘心。”
    “我也不甘心,但是,就怕我妈闹事儿啊,昨天我好不容易才把她给稳住了,她怕她找团长闹事儿会害我丢了工作,所以一时半会儿还不敢来闹,但如果她确定了我就是要辞职去上学,那她可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我甚至都能想到她会说出什么话来,什么你是不是要让别人顶替我闺女的位置啊,你骗她去上学就是为了给别人腾地方吧,你是不是收了别人的好处才故意害我闺女的,我要上访,我要举报,你不能这么干......”
    黄玫听了叶筱的话,不禁惊讶地长大了嘴巴,“不......不会吧......”
    “呵,不会?那是你肯本就不了解她,而且,你以为她这么说是要闹得尽人皆知吗,才不是呢,她就是想威胁团长,不让我辞职去上学。”
    “团长怎么可能被吓唬住。”黄玫反驳道。
    “是,团长是不会吃她这一套,但如果团长真的帮了我,那我就是害了团长了,因为事后我妈一定会天天在我们团门口唱大戏的,假话天天说,有人不信也有人会信,到时候,三人成虎,团长的名声受损,这个责任我承担不起。”
    “我不明白,如果你都已经去上学了,木已成舟,你妈再闹还有什么用呢,你就先瞒着她,不行吗?难道她还能拦着你,不让你去上学吗?就算她拦得住你,你工作都已经辞了,她闹就能把你闹回去吗?她除了能败坏团长的名声之外,什么都改变不了啊,这不是损人不利己吗?”
    “是,是损人不利己,但我妈却不懂啊,她一定会觉得,只要她一直闹下去,我就能继续留在团里,照常开工资,给她生活费,当然了,这只是我想了一晚上的一种可能性罢了,当然也有可能,我瞒着她,然后她发现木已成舟,闹也没用,就不闹了,但是我却无法用团长的名声赌这种可能性。”叶筱垂下眼睑,叹道:“团长一直对我很好,你是知道的,从我入团开始,我的前途,她便时常为我着想,反过来,我怎么能完全不为她考虑呢,我明知道我妈可能......”
    “叶子,我明白的。”黄玫打断了叶筱,却又不甘心地咬牙说道:“但是,叶子,就不能想想别的办法吗,你要不要去问问你干爹干妈?”
    叶筱摇头,“干爹干妈能有什么办法啊,他们也劝不了我爸妈啊,他们见我想去上学,想到的无非就是用钱来解决,他们知道我爸妈不同意我去上学无非就是差在钱上,所以,他们一定会说,那就接着给生活费呗,这个钱由他们来出,是,干爹干妈是不差这个钱,但这个钱凭什么要去养我爸妈和我哥哥嫂子啊!”
    叶筱愤愤地说道:“再说了,我都不在这个家生活了,凭什么还要我给生活费啊,我去上学要给家里生活费,那是不是我以后结婚了,也要给家里生活费呢,如果我不给,我妈就去闹,闹到我嫁不了人,或者闹到我同意给钱,于我而言,要么就是不嫁,要么就是为了喜欢的人而妥协,但是凭什么啊,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撕破脸,干脆让人骂我不孝算了,总之,我是绝对不会让我妈吃着甜头儿的,上学可以,第一,不能牵连其他人,第二,不能用钱来解决,否则这个学我就干脆别上了。”
    黄玫吞了口唾沫,看着表情有些义愤填膺的叶筱,小心问道:“那你想到什么别的办法没有?”
    叶筱泄了气,摇摇头,“我还想问你有没有办法呢,不然我在这跟你说这么多干嘛?”
    “呃......”黄玫被噎了一下,但看着好友颓丧的样子,还是勉强出主意道:“要不问问顾成吧,他这个人点子多,也许有办法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