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3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展昭也只能摇头了。
    云仙姑娘得救,说出真相,胡天伦无罪开释,可是,他回到家中却觉得天塌地陷,父亲死了,妻子也不是他以为的妻子,恼羞成怒的他拿刀指着被他从厢房放出的徐氏夫妇,放言要让他们徐氏满门灭尽,九族尽诛。
    恰好展昭领人去逮捕杜生,适时救下了徐氏夫妇,将他们带往开封府。
    杜生先被逮到,而出逃的胡少夫人则路遇八贤王,阴差阳错之下又被八贤王带回了开封府,八贤王表示很有兴趣地对堂审做了旁听。
    只是,结果却让八贤王心有余悸,不得不感慨一句“本王竟不知人心险恶至此”对那胡少夫人翠翠做了一句实在的评论。
    在公堂上抓狂的翠翠夺了衙差佩刀挟持云仙姑娘既真正的徐玉娘,八王爷担心她对那徐玉娘真的下手,让放她走。
    包拯很干脆的就让手下放人走了,然后展昭随即追了出去。
    他们这对搭档的默契早不必事事言明。
    最终,在暂时藏身的破屋之内,翠翠幡然醒悟,可是却是为时已晚。
    徐玉娘与她相拥而泣,相约来世再做姐妹。
    翠翠必死,乃是因教唆胡府护院杜生杀人掳人囚禁。
    徐玉娘也因徐家所犯欺君之罪自知没有生路,也对未来没有什么冀望,只是遗憾到底仍是与阿顺无缘。
    包拯升堂,当堂宣判胡少夫人翠翠斩斩,胡天伦当堂狂笑大声叫好,让在堂的八贤王真是看不下去,直接让人将之拖了出去。
    不管如何,那翠翠嫁了他两年多,与他有夫妻之情之义,他竟如此,实是有些让人心寒。
    可是,及后,在包拯判了杜生苦刑十五年之后,判徐氏一门三口明日正午菜市口斩首示众。
    到了后堂,八贤王以为这样有欠仁慈。
    可是包拯却道欺君之罪不同其他,只能如此。
    刘正顺跪求八贤王相救徐氏一门。
    八贤王便问包拯:“难道连皇上下旨也救他们不得?”
    包拯回答:“圣上可赦天下臣民,圣上要赦臣不敢不赦。”
    八贤王转头就朝外喊:“罗副将,摆驾入宫。”
    “多谢八王爷。”刘正顺再次叩拜。
    进宫之后,八贤王说明来意,仁宗却有些犹豫。
    “徐家以一婢女下嫁,这是冒渎圣命,也是对过世的胡大人不敬,如何能赦?”
    八贤王便道:“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责人贵宽。
    在尧之时,遇一凶犯。皋陶说斩他三次,才能抵罪,尧帝却说饶他三次,让他悔悟,天下百姓皆畏惧皋陶的严刑,却心悦诚服于尧帝的仁慈。
    皇上,徐氏一门误蹈法网,这包拯他依法不得不斩。”
    仁宗自语似地道:“朕若能救而不救,则落个不仁之实。”
    “请皇上三思。”
    “皇叔认为当赦自然有赦的理由,可是朕又要以何理由赦他们?”
    此话一出,倒是让殿上之人犯了难,是呀,以何理由为赦?
    幸好,在旁服侍的张公公,道:“圣上,奴婢有一言。”
    “讲。”
    “当日胡大人入宫请旨赐婚,奴婢服侍在侧,那胡大人请旨时说胡家大公子与那徐府小姐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乞求御成,怎么娶了个丫头回去这么多年,他竟然就不知道?”
    仁宗顿时一扬眉,“对呀。”
    八贤王道:“皇上,这胡大人欺君在先……”
    仁宗脸现怒容道:“荒唐,这要不是两情相悦,如此一来,朕岂非有帮他强娶民女之嫌?这岂非是陷朕于不义?”
    八贤王又道:“胡大人已死,圣上就莫再追究了,只这徐氏一门——”
    仁宗压了压心火,沉声道:“张公公。”
    “奴婢在。”
    “传朕旨意——赦。”
    “奴婢遵旨。”
    然后,张公公到开封府宣旨,对徐氏一门予以特赦。
    看着喜极而泣相携离去的徐氏一门及刘正顺,陆小凤由衷地说了句:“大团圆的美满结局啊。”
    扶着她的展昭亦有些感慨,“刘将军与徐姑娘终于守着月明见晴天了。”
    “是呀。”
    “当年我艺成下山之时,师父曾对我说‘执着于追逐者,坠深渊而不自知。惟入生死而不染,去住自由。’我先时并不明白,及后在江湖历练多年后,方才明白其中之意。”
    “人世之上欲念太多,恩仇纠缠,最是难解啊。”
    展昭忍不住叹了一声。
    “我们回吧。”
    “嗯。”
    展昭扶着她往府内走,途中碰到与包拯说完话出来的八贤王。
    “八皇叔。”陆小凤上去见了一礼。
    起初,小凤姑娘仍是唤他一声“八王爷”的,但是八贤王却说她是皇帝御妹,自然也便算他的侄女,当唤一声“皇叔”,小凤姑娘这才不得不改了口。
    八贤王看到她,笑道:“如今难得能在开封府看到你啊。”
    八王爷您这确定不是调侃?
    陆小凤很老实地道:“我觉得我能留在这里的时间也不会太久的。”
    八贤王突然忍不住笑了起来,因为他已经看到了从廊上走来的安乐侯庞昱。
    庞太师果然是不中意展昭这个女婿的!
    太师府来人接了,《孔雀胆》的案子又已了了,陆小凤自然也就跟着庞昱回太师府继续安胎去了。
    时间继续悄无声息地从人们指间流过。
    无论庞太师有多不喜欢展昭这个女婿,在女儿临盆前三个月的时候还是准许他入府了。
    腊月初八的深夜,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声划破长空。
    陆小凤生下了她和展昭的第一个孩子。
    “母子平安,小姐生了个小少爷,恭喜太师,恭喜夫人,恭喜小侯爷。”稳婆抱着襁褓中的新生婴儿出来道喜。
    太师夫人欢喜异常地接过婴儿,真是怎么看都喜欢。
    展昭默默地进屋去看妻子。
    刚刚生产完的陆小凤精神看着倒也还好,只是略疲惫,“展昭。”
    展昭道:“你辛苦了,谢谢。”
    “你看过他了吗?”
    “嗯。”
    “我困了呢,想睡。”
    “那就睡吧。”
    陆小凤很快便睡着了,睡得很沉。
    “什么?陆鸣?”庞太师听到展昭起的名字时,是真的吃了一惊的,“怎么是姓陆?”
    展昭道:“小凤曾说过,我们的第一个孩子是要姓陆的。”
    庞太师忍不住摇了摇头,“这孩子。”当初他也曾想过那或许只是玉儿的托词,如今看来这倒是确有其事。
    庞夫人道:“难得你体谅她。”
    “她是我妻子,我自然要体谅。”
    庞太师忍不住哼了一声,“你若真体谅她就不会在有案子的时候还将她留在开封府,让她跟着劳心劳力。”
    对于这一点太师始终是耿耿于怀,他最不待见展昭这个女婿的一点儿便是他跟那只包黑子一样只知道讲公理正义,从而忽视了身边之人。
    他不是不知道女儿借口去静山王府,实则去了开封府,不过是睁一眼闭一眼罢了。
    玉儿一直不欲让他这个做父亲的为难,他当然也不会让女儿难为的。
    第106章
    陆小凤出了月子,可以四下走动之时,宫里的老太后下了旨要见她。
    小凤姑娘便抱了儿子入宫觐见去了。
    到了宫里,陆小凤才明白其实不是太后要见她,而是她的皇帝哥哥要见她。
    她登时便有一种不太好的感觉。
    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
    关键的问题是,三宝殿这地方没事的时候也没人让你登不是?
    “皇兄。”
    “你看看这个。”
    陆小凤接过仁宗皇帝递过来的奏折打开来看,看完之后原物奉还,同时等候皇帝大哥说下文。
    仁宗皇帝果然就有了下文,“这是登州通判陆欣写的最后一封奏表。”
    “他出事了?”陆小凤立时敏感地觉察到了事情的不对之处,所谓通判,这都是皇帝的亲信担任的,而通判所上表的奏折说白了关乎当地知州的一举一动,关乎国计民生。
    仁宗皇帝沉重地点点头,“陆欣上了这封奏表之后,不久,登州就有公文上呈,言说陆欣得急病暴亡。”
    陆小凤也听明白了,这果然就是有问题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