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part.5月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谭山雨的小学班主任讲以往时代的苦日子,说自己父亲到咸城做买卖,来回要走两叁个月。
    一旁小同学问:为什么要走那么久?买卖啥子D?
    班主任说:“这个‘走’,可不是‘去’的意思,是说人的脚啊,用脚,用脚走两叁个月。”
    说完,教室里鸦雀无声,几乎每个小孩的脸上,都一副揪人的表情。
    他们或许还想象不到粗布短褂,脸色黝黑的上上辈怎么挑担背篓,翻山越岭,饿了啃口馍馍,逢溪才饮水,就为到大城里买袋盐的日子,但纯净的心灵已在为不复存在的苦难悲凄。
    2008年,“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全面建成,其中一条过谭山雨的家镇。
    它如何将以日为单位的行程缩短到时,如何沟通华北,西南,如何拉动几个经济带,推动某地区发展等等,谭山雨有直观感受,例如现在几乎没人需向人,向信用社借钱才能过节。她记事时,搞种植要本钱,或过年之前,家里还向稍有余裕的人家借个几百几千块。
    但也仅限如此,湎水县穷,穷到近二十年里,没出过一个清北大学生(二十年前还有不止一人考上)。
    宋井镇也穷,两千年才考上第一个大学生,蒲桃林村的卫泠。
    其后隔了七八年,陆陆续续又有人考学考中,并去读了。除村镇人少,学生难出,原因只剩个穷字。
    “穷是种病,除了没吃的穿的,把人的精神也磨没了”,谭瞭平说,“你想,整天围着山沟沟打转,你的思想能开阔到哪里去。”
    谭枋平有兄弟姐妹叁人,大哥谭春平,妹妹谭芸平,谭瞭平是最小的那个,小八岁,还没结婚,幼年曾和卫泠一起读小学。
    拐过一个公路大弯,远远的,谭山雨就见着家门头那盏亮灯,稍近,能看清院子摆的几条长板凳。
    距离越拉越拢,起先是凳子上的人站起来,而后从堂屋,厨房走出几人,谭枋平伫在堂门口眺望,手里拿着一只旧灯泡,卫继祯从门里踏出一脚,掀起门帘朝外边观望。
    谭山雨叫:“舅。”
    “嗯?”卫泠向前眺看,“一个月没回来,想家了吧?”
    “嗯”,她答应着,说,“我把薰薰叫醒了?”
    她舅点点头,微微仰伸脖子,寻前面适合停车的平地。
    停车熄火,谭瞭平走了上来,而后跟着几个熟人,人队一直拉到谭山雨家院子。
    “卫泠是吧”,谭山雨的小叔立在一个地方,脚边枯草,脚下鞋底磁着沙子,刺——啦,刺——啦,脚踏不实,“……这都十多年没见了吧。”
    是,卫泠四年前回来时,谭瞭平在外地打工。
    谭山雨站在后备箱帮她舅拿东西,低头看见小叔的裤腿,她舅就松开手提绳,转过身。
    “啊,是你瞭平啊,这都多少年没见了。”
    小叔眼一瞪,声音突然放大,有点夸张,“诶,没想到你还记得我,意外的很哦。”
    无奈,羞怯,紧张,欣喜,惭愧。谭瞭平干搓了下手,合拢不是,张开又不是,插进裤兜里,已经晚了。
    谭山雨盯着后备箱的牛奶酒水,营养品海鲜,慢慢也转过身站直,她爸从后上来,嘴里说着回来了啊,快进屋去,脸上红红的,全是笑。
    她舅在众人热情的招呼声里一句句回应,一边重将后备箱的东西往外拿。
    几人手里提着抱着,往院子里去。
    她妈从厨房彻底出来了,走下一个坎,叫,“泠泠回来了。”
    卫泠说姐,回来了。
    谭山雨跟着将手里提的两箱牛奶放到堂屋,进自己房间放书包,等出去,她舅已在院子长凳坐好,曲冲两条腿,向外撇开,卫嘉薰坐他旁边,双手迭在腿上。
    卫继祯已经回了厨房,谭枋平在院子倒水。取两个塑料杯,倒茶叶,添开水,让谭小樟给舅舅姐姐端去。
    谭小樟一手扣住杯沿,一手虚虚拖住杯底,脚步轻轻的,眼睛全盯在手上,怯生生地叫“舅,喝水”。
    卫泠连忙抬手去拿,笑开了,“谢谢小樟。”
    谭山雨端出一个洗菜的盆,倒了水,又接了清水,院外的冬青黑密密的,她妈喊她爸,可以上桌了。
    家里招待客人,小孩不上桌,卫继祯做了两桌菜,谭山雨把小孩聚到厨房的小桌子,开了可乐给他们倒。
    小孩哪图一桌子炒菜,胡乱吃了几口,一手捏鸡爪,一手托可乐,跑出去玩了。
    外面天黑,小孩怎会转挑有光的地方玩,谭山雨吃了小半碗饭便找出去,四五个萝卜头又是躲猫猫,又是老鹰捉小鸡,公路田埂追着跑,谭小樟带头。
    谭山雨不远不近跟着,不打扰他们玩,有谁摔了绊了就去扶,她妈不时喊她添菜,两头奔。
    晚上十点,村子一片静谧,但这时要谁家在招待客人,就好像这村只这家住了人,酒令喧哗,沸沸嚷嚷,撕破清夜。
    散了饭局,几个女眷帮忙洗锅擦碗,谭山雨端着一铲子瓶盖垃圾出来,几个男人站在院子说话,脚都不稳,仍一个劲儿向对方比划,不管知不知道自己醉了,仍要当做没醉。
    卫泠在几个人中算好的,抱着臂,抿嘴点头,还能站地直。
    等客人全走光,女人也都收拾完了,卫继祯收拾好床,一家人准备睡觉。
    谭枋平不知到哪去了,谭小樟在屋里看卫嘉薰洗脸。谭山雨出来,她舅坐在屋檐底下,抱着双臂,垂着头,俨然昏昏欲睡的模样。
    她轻轻叫,“舅,洗漱睡觉了。”
    她舅动了动脑袋,发出细微的鼻音。
    “舅?”
    “嗯嗯”,她舅在凳子上撑了一下,摇晃着站起来,朝屋里走。
    晚上,卫泠和谭枋平一屋,卫嘉薰和谭山雨睡她房间,卫继祯和小女子睡。
    整夜,谭山雨都在做梦。
    她梦见自己在上小学,那节课该学古诗,胖胖的语文老师写了一手好字,写在黑板左边,她个子高,坐后面看不见,可同学们都在看,她于是偏着头,望呀——望——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她学的不专,低头描书上的插画,隐隐约约觉得,这是她舅。
    可她舅怎弓着背,长了羊胡子?
    她眼睛几乎贴在书上,诗人,孩童,像悬疑电影故意增设色彩那样,镜头在两者间晃来晃去,放大,切入,切入,放大。
    她听见大门,吱呀——
    那强了的两扇门,声音已经算轻了,可谭山雨睡的浅,她睁开了眼睛,窗外的月光泄在地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