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清穿之平妃不想当皇后 第2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姜鄢问了,李嬷嬷说,头发应该是康熙给她拆的,外衣也是康熙给她脱的。她们从康熙带着他们睡下后就退出去了,并没有再进屋来。
    李嬷嬷说:“天蒙蒙亮的时候,皇上就先起了。更衣洗漱去外头见了大臣。回来与之后起的太子爷一道用了早膳。皇上同太子爷来瞧过主子,但吩咐不许吵醒主子。”
    “现下,皇上正在外头与大臣议事。太子爷在自己的住处读书习字。皇上与太子爷都说,若主子醒了,就回来与主子一道用午膳。”
    姜鄢点点头,随口问:“贵妃呢?”
    李嬷嬷顿了顿,才说:“贵妃病了。早上起来便头疼,身上也没有什么力气,皇上遣随行的太医去瞧了,说是劳累引起的风寒,要好好养两日就好了。皇上便让贵妃歇着,等好了,过两日一道启程。”
    钮祜禄氏前一阵累狠了,后来闲下来也没好好休息,天天自己闷着怄气,昨夜对她打击甚大,回去路上吹了冷风,晚间气不顺开着窗户吹了半宿冷风,心火是降下来了,可人也病了。
    没办法,只能好好养着。
    两日后他们就要启程,康熙不愿耽误行程,太医也说不甚严重,贵妃年轻,养两日就能好。康熙就叫她这两日不要出去,好好在屋里养着,等过两日一道走。
    姜鄢说:“既是病了,那就要好好保养啊。要告诉大厨房的人,贵妃的膳食,务要清淡有营养才行。”
    李嬷嬷道:“主子放心,大厨房那边都是知道的。”
    姜鄢还是不怎么饿,午膳的时候就要了一碗清粥,但配菜要的精致,要嫩嫩的小豆/腐凉拌兔肉羊肉,味道要又辣又甜的那种。
    康熙和胤礽看起来状态不错。姜鄢没从他们父子身上看到宿醉的影响,反而神采奕奕精神极好。父子俩午膳吃的比昨夜晚膳吃的还多。
    不过想想也是,康熙一大早就起来忙事情,胤礽还要读书习字,听说父子俩还抽空打了一套拳,消耗这么多,肯定是要多吃一些的。
    康熙下午还要忙着处理京城方面送来的奏折。
    奏折每日飞马来送,康熙每日处理,从未有一日延误懈怠。
    胤礽还有功课要完成,也要静心读书习字。
    姜鄢看他们各有各的差事要忙,完全没有受到昨夜酒的影响,一个比一个神采飞扬,自觉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她就准备回自己的住处去,随便溜达溜达,然后继续吃吃喝喝躺平。
    康熙却不让她走:“就在这里。”
    姜鄢以为康熙是让她陪着研墨,就想要接过李德全的活计,康熙却把她的手拦下了,说:“朕是说,让你就在此处,与朕一起起居。”
    “你也不必陪朕,想做什么都可以。朕也不会拘着你。仍像昨夜便好。”
    康熙觉得昨夜睡得特别好,舍不得叫姜鄢走了。
    这是在外头,出门在外,也不必有什么束缚,更不必拘泥于什么规矩,他是天子,自然是他说了算。
    康熙见姜鄢傻呆呆的看着自己,忍不住浅笑:“不愿意?”
    姜鄢连忙说:“臣妾没有不愿意。”
    那就是愿意了。康熙浅笑两下,就吩咐李德全,让人去将姜鄢的东西都搬过来,与他一处起居。
    旁边的胤礽听见了,羡慕的不得了,也求着康熙,想要搬过来一起住。
    在宫里胤礽是绝没有这样的机会的,也不可能让他这么干。
    可在外头,康熙显然是松动了,他就笑,接着吩咐李德全:“将太子的东西也搬过来。”
    索性无人拘束,父子骨肉,住在一起也亲近。
    自从胤礽搬去毓庆宫后,康熙着实有一段时间不适应,可又不能叫他再搬回来。只有出门在外的时候,能在一起起居了。
    胤礽喜笑颜开,欢欢喜喜的跑回去收拾东西。康熙的住处大得很,康熙一间屋子看奏折,胤礽就在另一间屋子里读书习字。
    姜鄢和胤礽都要搬,这动静就有点大。
    在屋里休养的钮祜禄氏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还以为是提前启程了,忙让人出来打听。结果就听到了这个让她越发郁结的消息。
    钮祜禄氏又上了火,偏又不能出来吹风,憋得太难受了。
    她只恨她姐姐,同样都是皇后,她姐姐怎么就什么好东西都没给她留下呢?
    她身边的老嬷嬷劝她:“储秀宫那位只是妃。主子是贵妃,贵妃之上便只有皇贵妃。两步之遥。这宫里的日子长着呢,主子别计较这些,来日等主子有了身孕诞育阿哥,比承乾宫那位皇贵妃多了倚仗。这母仪天下的人,便是主子了。”
    钮祜禄氏被劝住了,她想,还是要再找机会。过两日启程了,再去了永陵,难道鄢妃还同皇上住在一起吗?她总会有机会的,钮祜禄氏想。
    三月初九,众人到了永陵。
    钮祜禄氏打起精神,她如今病好了,又仔细打扮了一番,带着人就去康熙的住处请安。
    结果就瞧见李德全站在院子里,指挥太监们搬东西:“皇上说了,鄢妃娘娘的东西都要好生看护。娘娘同皇上一处起居,东西都不必送到娘娘的住处,直接送到皇上这里。还有太子爷的东西,也一并取来。”
    钮祜禄氏眼前一黑,鄢妃与皇上,这是还要同宿?!
    第28章 028
    永陵是大清老祖宗们的陵寝,那里是真真正正的祖陵。早先称作兴京陵,后来到了顺治年间才尊为永陵。
    这儿埋着的老祖宗们那是发迹前去世的,是一片家族墓地,后来有了追封,才慢慢兴建成了如今的规模。
    这儿没什么八卦,却是大清皇家血脉的延续之地。
    康熙很重视永陵的致祭,领着胤礽跪在最前头,父子俩扎扎实实的磕头,等致祭完了,姜鄢一瞧,两个人把额头都磕肿了。
    胤礽年纪小皮肤薄,还磕破了一小块皮。
    姜鄢瞧着心疼,回头就让李嬷嬷将药膏找出来,先想办法给胤礽额头消毒,然后消肿,再给他擦药。
    胤礽全程都很乖,疼了也不喊疼,就是药膏抹上去可能又凉又疼,他稍微躲了一下,最后还是把药抹上去了。
    康熙肯定也不能肿着额头见大臣,何况额头肿着,不碰是不疼的,但一碰,就疼得钻心。
    康熙不在乎这个疼,但在乎美观。不能失了天子威仪。
    姜鄢才给胤礽抹完,康熙就坐到了她跟前,那意思,是也要姜鄢给他消肿涂药。
    姜鄢会意,预备认认真真的伺候大老板,结果胤礽大概是不疼了,在旁边扯扯姜鄢的衣袖,想要姜鄢把东西交给他:“姨母,我来弄,好不好?”
    太子也想表一回孝心。
    胤礽现在连读书习字都是快乐的。觉得以前在宫里的日子就跟坐牢一样,每日规定时辰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只有到储秀宫里才是难得的闲暇和放松。
    他同姜鄢想法一样,认为出行就是出来游玩的。致祭祖宗的事他认认真真的做,但也不妨碍他想玩的心,而且皇阿玛都答应他了,要带他好好看看大清的龙兴之地。
    胤礽一天比一天的放飞自我,搬过来与康熙及姜鄢同住后,胤礽觉得他仿佛又回到了还没有住到毓庆宫而是在宫里与他皇阿玛一起住的日子,现在比那时候还要快乐。
    胤礽觉得,不光是他,好像他皇阿玛,还有他姨母,都丢掉了宫中的规矩和繁重的枷锁。
    他本来就同他皇阿玛亲近,现在只想更亲近。
    康熙很理智,康熙不同意:“朕不用你来。”
    保成手不稳,康熙不怕疼,但也不想被平白无故的弄疼了。
    被拒绝的胤礽不高兴了,一屁股坐在旁边的榻上,背对着二人,也不理会他们,自己哼了两声,随手在方桌上捡了本书,发现是自己前日落下的未看完的杂书,他就又捡起来看。
    只是看的不甚专心,气不顺,就有点分神。
    姜鄢看他们父子闹别扭好笑,也没说什么,倒是康熙,消肿完了上药,弄好了后又去哄胤礽:“前日朕得到消息,俄国有些不安分,侵扰乌喇边境,小股作乱,倒也不足为虑。但总有些不将大清放在眼里。咱们既然到了这里,也没有装作不知道的道理。”
    “朕已给乌喇的巴海将军传信,朕会过去巡察。你是皇太子,也一并同朕一起去。”
    胤礽转头看着康熙,倒没有多兴奋的样子。
    见康熙哄的不到位,姜鄢在旁边说:“乌喇有比锅包肉更好吃的东西。”
    胤礽到永陵这几天,姜鄢让小厨房做了一回锅包肉,胤礽就爱上了,一日三餐,餐餐都要吃锅包肉。
    一听说乌喇的东西更好吃,胤礽的劲儿就来了:“皇阿玛,咱们在乌喇待几日?”
    康熙含笑道:“十余日。除了巡察,围猎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待月底,再去松花江。”
    “好!儿臣都听皇阿玛的。”胤礽高兴了。
    此时已是傍晚,大臣散去自便,康熙晨起早在致祭前就已将奏折处理完了,胤礽早起也将今日的功课做完了,用过晚膳后便是无事。
    天天带着人跑马围猎,康熙今日就想弄点新鲜的。
    晚膳胤礽还要吃锅包肉,姜鄢还要吃冷面吃馅饼,还点了蕨菜炒羊肉,听说非常好吃。
    康熙每回都是随着他们,今日也点了两个,波浪叶饼和豆面卷子。
    胤礽姜鄢都没吃过,康熙就笑:“以前宫里有老嬷嬷会做。现在吃食样式多,渐渐就不做这个了。到了永陵,想起当年老祖宗们的生活,朕就想尝尝当初的味道。”
    “太皇太后早些年还使人做过,只是味道不大好。到了永陵,自然不能错过。还是当地的水芹菜做出来的叶饼好吃些。”
    钮祜禄氏先前病着,在屋里休养,后来启程时好了些,但越往北走越冷,她有些禁不住,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怕小病拖成大病,因此除了请安作陪康熙,不必要的时候,并不怎么出来。
    康熙见她脸上颜色不好,精神也欠佳,除了必要的场合,便让钮祜禄氏好好养病,不必出来了。他这里有姜鄢和太子陪着,挺好的,只让钮祜禄氏好好保重自己。
    每日他们这里吃什么,就让大厨房给钮祜禄氏送一份,也不必劳动她过来一起用膳。
    比如今日新添的波浪叶饼和豆面卷子,康熙就特意吩咐了,要送去钮祜禄氏尝一尝。
    胤礽吃得痛快,吃完了就摸着自己圆滚滚的肚子叹气,脸上却带着吃饱后的满足。
    康熙望着他笑:“行宫不远便是苏子河。那河水清澈透亮,旁边还有一处温泉眼。因靠近行宫,平日里也没什么人敢过去。山野风光,安静宜人,保成,想不想去看看?”
    “想去!”吃撑了觉得自己再也不能动的胤礽原地蹦起来。
    康熙笑意加深,看向姜鄢:“你也去。”
    姜鄢小时候掉水里过一次,她有点怕水,后来也没去学过游泳,只是谨慎的拒绝接近太深的水,包括江河湖海。
    德鄢喜爱骑马,总是往外头跑,但从她的记忆中,也没有检索出她会水。但德鄢是不怕水的。
    姜鄢还是很敬业的,她反正是打定了主意不下水的。就陪着康熙父子俩就好了。
    胤礽自那年吃冰过多导致发热后,康熙一直都有意识的锻炼他的身体素质,不过让他过度的损耗自己,但也不至于吹一点风就流涕发热昏睡不醒。
    北方的河三月里还是有些凉的,康熙有意锻炼他,没让他在被温泉浸热了河水里,而是先带着胤礽到了河岸的这一边。
    胤礽是会水的,看见这河水清亮透澈,里头好像还有鱼在游动,他就跃跃欲试的看向康熙。
    康熙对他一笑:“准你游两刻钟。”
    胤礽欢呼一声,当即就利索脱了衣裳跳进河里。
    他身边的奶嬷嬷陪着,紧接着还有几个会水的小太监下去护着。
    河岸这边的水不深,水深的地方康熙也不会准他过去。
    远远的有侍卫撑起帷帐,外面的人看不见里头的情形,明黄色的帷帐证明圣驾在这里,也不会有人轻易赶过来。
    康熙不想那么多人跟着,随从护卫都远远在外头,这一片地方都清场了,不会有闲杂人等,这里离山林没有那么近,野生动物看见这么多人,也不会过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