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重生锦鲤,我带亿万物资逆袭六零 第1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一旁的同学转过头来问:“什么话?”
    许云莲得意地说:“东施效颦。”
    田建国给他们讲过这个故事,同学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许云莲笑得最大声。
    许云兰掰了一小块橡皮,瞄准许云莲扔了过去。
    好巧不巧,橡皮刚好落在许云莲嘴里。
    许云莲吐出橡皮,怒吼:“许云兰——”
    许云兰不慌不忙地说:“哎哟,不好意思。给我姐传块橡皮,没瞄准。”
    许云莲不依不饶:“你就是故意的。”
    “吵什么吵!”
    田建国走上讲台,不悦地吓唬了一句。
    许云莲还是挺怕老师的,立马老实了。
    这个年代除了许云兰,几乎没有哪个学生不怕老师,尤其他们才上一年级,老师的话就是圣旨。
    许云兰在靠窗位置,早看到田建国的身影。
    田建国教完语文,教数学。
    下午放学早,也不留作业。
    他们兄妹四人放学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割猪草,拾柴禾。
    割猪草、拾柴禾能赚工分,这也是他们兄妹四人商量好的。
    为家里减轻负担。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兄妹四人谁也不矫情。
    天黑了才回去,和许国华一前一后到家。
    许国华在木工厂的伙食不错,早晨一个窝头,一碗稀饭;
    中午两个窝头,一碗稀饭;晚上一个窝头,一碗稀饭。
    比起食堂来,确实好很多。
    张慧芳也很知足。
    许国华是家里的顶梁柱,顶梁柱吃得好,比他们一家吃得好还开心。
    只是稀粥有点凉。
    这两天有“胡三姑”照料,她们家的伙食不错。
    此时的凉粥谁都不愿意喝了。
    许云兰悄悄地在空间里煮了六碗方便面,然后拿家里的碗进去盛好,又趁大家不注意放到了“胡三姑”的牌位前。
    方便面的香气浓郁,许云雷闻着味就寻了过来。
    张慧芳一看这种情景,连忙给“胡三姑”上香。
    许国华在木工厂吃了饭,又忍不住吃了一碗。
    许云强连碗都舔干净了。
    许云丽一根根地品尝,生怕错过每一根的美味。
    许云雷呼呼地吃完一碗,小肚子吃得溜圆。
    许云兰前世吃方便面吃伤了,后来多少年不吃方便面。
    现在被家人吃方便面的热情感染,又找回了最初吃方便面的感觉。
    吃过饭以后,屋里的方便面味久久挥之不去。
    许云强吸了吸鼻子说:“闻见这股味,都觉得特别幸福。对了云兰,‘胡三姑’有没有跟你说这是什么面?”
    他们光吃完了,还不知道这叫什么。
    这一问把许云兰问懵了。
    方便面是七零年才在内地传开,现在是六零年,早了整整十年。
    许云雷也好奇地问:“是啊二姐,这叫什么面?好好吃啊!”
    第20章 泥人还有三分土性呢
    大家大眼瞪小眼的看着许云兰,唯一跟“胡三姑”接触多的就是她。
    许云兰想了想说:“这可能就是陆老师说的方便面,是一个投奔小日子过得还不错的小国家的人发明的。”
    有他们不懂的知识,她就往陆老师身上推,反正在全公社人眼里,陆老师是文化最高的一个。
    陆老师知不知道不重要,反正他们只会认为陆老师不说的话,她许云兰一个八岁的小姑娘肯定没有渠道知道。
    大家都对这个小日子过得不错的小国家深恶痛绝,连提起都不愿提起。
    张慧芳当即压低声音说:“要是这样的话,我们可不能对外说,万一让别人知道,估计咱们连稀粥都喝不上了,还得挨批。”
    说起“挨批”,大家不由得捂起了嘴。
    都下决心保证绝不透露出去。
    许云兰又一次对母亲刮目相看,母亲总是看得很长远,让她不用绞尽脑汁想办法警告他们。
    “方便面”三个字现在不能对外说。
    方便面的香味几乎一夜未散,早上许云兰醒来的时候还能闻到一点。
    许云强从茅房出来,摸着自己的板寸说:“小兰,你说‘胡三姑’以后还让咱们吃方便面吗?”
    许云兰故作天真地说:“这种稀罕东西怎么能天天吃呢,再说吃多了也会腻啊!”
    许云强不以为意地摇摇头,“让我天天吃,顿顿吃都吃不腻。”
    许云兰又提醒道:“想想就行了,可别哪天说漏嘴,要不然咱家就遭殃了。”
    “放心吧,我晓得。”许云强心不在焉地说。
    他的心早飞去找“方便面。”
    许云雷背着书包喊道:“大哥、二姐,你们快点啊,要不然该迟到了。”
    许云强这才发现许云兰也早背上了书包,许云丽已经走到了大门口。
    都忘了还有上学这回事。
    四个人一出门就遇到了许云莲,许云莲也不知道抽哪门子疯,看见她们四个背的书包就笑个不停。
    不过快走到学校的时候,她笑不出来了。
    一个两个三个的同学,都背着跟他们许云兰四兄妹差不多的书包。
    许云兰打心眼里高兴。
    如今母亲也能靠卖书包赚钱了。
    又好看,又便宜。
    也不枉母亲加了半宿班,蜡烛都废了三整根。
    她也没想到,当初购买的照明工具和布厂的布头,居然在这个年代派上了用场。
    接下来的几天,越来越多的同学背起了同款拼接书包。
    拼接书包成了村里的流行爆款,反观许云莲那个军绿色书包,怎么看怎么格格不入。
    气得许云莲大哭了一场。
    陈大妮因为许国华上次的话,已经多天不搭理她们家,也不蹬他们家门边。
    这次为了许云莲又找上了门。
    刚吃完中午饭,张慧芳正忙着做书包,现在附近的人几乎都有了。
    许云兰建议张慧芳多做点,下午放学早,她们可以去县城卖。
    其实乡下女人大多会缝缝补补,但是像张慧芳一样手巧的没几个。
    陈大妮叉着腰,“张慧芳你能耐了,你有本事啊,现在整个东风大队都知道你会做书包了。”
    张慧芳理直气壮地说:“我一不偷,二不抢,凭自己的本事吃饭,我碍着你老人家啥事?”
    陈大妮瞪着眼吵吵:“你让小莲哭就不行。你看把孩子委屈的,你一个当婶子的咋那么没眼力见。”
    张慧芳还不知道哪儿来的事,反驳道:“许云莲哭关我什么事,我是打她了,还是骂她了?”
    “你……”
    陈大妮被说得无言以对。
    说起来,陈大妮就是找个由头来许国华家。
    许国华如今在木工厂上班,张慧芳卖书包也有微薄的收入。
    但是两口子好像商量好一样,谁也不把自己这个母亲当回事。
    这让一向强势的陈大妮心里很不是滋味。
    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许国华一家脱离自己的掌控。
    许云兰故作天真地说:“奶奶不是说让我爹永远不认你这个娘吗?”
    “死丫头,气头上的话怎么能当真,你们一家都是傻子吗!”陈大妮气得直跳脚。
    就没见过这么蠢的一家人,一点都不知道变通。
    谁知许云兰说:“反正你也一直这么认为的不是吗,奶奶巴不得我们一家永远当傻子吧!”
    许云强三人不喜欢奶奶,可他们三个不敢当面锣对面鼓地怼奶奶。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