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重生锦鲤,我带亿万物资逆袭六零 第12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丫头对自己真狠,及腰的长发说剪就剪。
    短发的她英姿飒爽,少了娇弱,多了几分帅气。
    貌似比他这个货真价实的男孩子更好看。
    顾云兰不以为意地说:“爷爷别心疼我的头发,没准等我从藏区回来又长长了。”
    “唉,你这丫头。”顾宗仁无话可说。
    最终同意她跟陆时檠去藏区。
    ##
    为了保障他们的安全,顾宗仁提前跟后勤运输连打好了招呼。
    不过运输物资的车大多装得满满当当,驾驶室也没空闲位置。
    运输连的连长不想驳了顾宗仁的面子,委婉地把他们送上了送知青去藏区的“专列”。
    这批知青里,年纪大的也没超过二十岁,最小的才十五岁。
    血气方刚的男女青年怀着一腔热血,共同奔赴祖国的西南边陲。
    车厢里除了顾云兰和陆时檠都是知青,他们两个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知青们素不相识,但都很兴奋。
    顾云兰看着他们互相自我介绍,放声笑着,共同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有点羡慕。
    她好像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热情,一直觉得缺少点什么。
    不知道谁先起头唱起了歌,会唱的,不会唱的也都跟着大声唱起来,欢笑声不断。
    窗外掠过的风景变幻着,她不禁想起了那句话: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一个爽朗的姑娘凑近,递过来一包瓜子。
    “这个给你们吃。”
    顾云兰愣了下,接过瓜子粗着声音说:“谢谢……”
    “别客气。”姑娘大大方方地说,“自我介绍下,我叫白晓白,很高兴认识你们。”
    “我们也很高兴认识你。”顾云兰回道,“我叫顾云,他是陆时檠。”
    陆时檠点了点头,没说话。
    白晓白很健谈,一看就有“社交牛逼症”。
    笑着问:“你多大了,看着比我们这儿最小的季为民还小。”
    一个瘦高个子的男孩子走过来,反问道:“谁比我还小?”
    顾云兰蹙眉,暗道怎么是他?
    白晓白呵呵笑起来,“季为民,你耳朵比兔子的还长,我就提了你的名字一下,你就听到了。”
    季为民嘿嘿笑道:“晓白姐,你那嗓门我想听不见也不能啊!”
    白晓白嗔怪地看了他一眼,“臭小子,你还真是没有人家顾云弟弟可爱。”
    季为民不以为然,“终于有比我小的了,我高兴还来不及。快让我看看可爱弟弟……顾……顾云……”
    第153章 男孩子长你这样也危险啊
    没错,我是顾云。季为民,你看见我不用这么激动吧!”
    顾云兰粗声粗气地打断季为民的话,说完冲季为民眨了眨眼。
    季为民是她的同学,很聪明,学习成绩也不错,就是因为亲属社会关系有问题,政审没通过,所以无缘大学。
    季为民闭嘴,看她这身打扮,明白她这是不想戳破身份。当即改口道:“顾云,你怎么也参加了上山下乡运动?”
    顾云兰很满意他的机灵,笑着说:“我去探望我大哥。”
    季为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哦,我说呢。你别拘束,这里的哥哥姐姐人都挺好。”
    顾云兰粲然一笑,“我明白……”
    热闹的车厢里,她们的谈话并不显眼。
    白晓白被其他知青拽了去,很受欢迎。
    季为民特意换了一个离顾云兰近的位子,压低声音问她:“你怎么这副打扮?”
    顾云兰:“方便出行。”
    季为民挠挠头,“男孩子长你这样,也危险啊!”
    “我已经尽力。”顾云兰素面朝天,画粗了眉毛。
    季为民若有所感:“真羡慕你,你能考大学,还能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顾云兰也不解释自己能出来多不容易,只是笑了笑。
    爷爷同意后,还有爸妈和奶奶呢!
    还好她聪明,把这个难题抛给了爷爷,让爷爷搞定。
    陆时檠面无表情,内心深处就像有两个小人在打架。
    最后转头对顾云兰说:“你不是想看窗外的风景吗,我跟你换换位置。”
    顾云兰瞥了他一眼,“不着急,一会儿再看。”
    陆时檠:“(?_?)”
    季为民这才问:“这位是?”
    陆时檠抢先一步自我介绍:“实习记者陆时檠。”
    “这么年轻就出任务,真厉害。”季为民满是惊讶。
    果然优秀的人跟优秀的人才能更优秀。
    陆时檠听到他由衷的佩服,冲他笑了笑,“过奖……”
    季为民打开了话匣子,越过顾云兰开始“采访”陆时檠。
    陆时檠有问必答。
    顾云兰根本没有插嘴的机会,满头黑线道:“陆时檠,我想看外边的风景。”
    陆时檠马上给她让座。
    一路上,季为民基本上都在跟陆时檠聊天,陆时檠总能说到他心坎里去,佩服得五体投地。
    顾云兰成功在陆时檠的刻意引导下成了背景墙,她没当回事,白晓白放在了心上。
    像个大姐姐一样拉着她跟大家一起唱歌。
    白晓白的热情总能感染在场的每一个人。
    各种红歌轮番上场,不知疲累。
    到了西n火车站,距离目的地还有将近一千九百二十多公里。
    众人下了车,陆时檠给大家拍了照片做留念。
    他这个记者的身份在知青里很受欢迎,不光季为民愿意跟他交流,其他人也愿意跟他交往。
    甚至还有人把顾云兰当成了陆时檠的弟弟,对她特别好,试图通过她跟陆时檠搭上线。
    只是单纯的崇拜,并没有杂七杂八的心思。
    天快黑的时候,他们去了附近的兵站。
    顾云兰和陆时檠紧随其后,去兵站无疑是打听大哥和秦向前的最好地方。
    这里海拔2200米,一般不会有高原反应。
    只有一个比较瘦弱的姑娘出现了胸闷气短和头晕,问题不大,倒是被吓到了。
    哭得稀里哗啦。
    越哭精神越紧张,本来不重的高反,弄得好像有多严重似的。
    弄得其他人也人心惶惶。
    因边境战事影响,她们119个人暂时在兵站住下来。
    兵站的炊事班给她们提供了饭菜。
    顾云兰和陆时檠又累又饿,众目睽睽之下,没有去吃独食。
    顾云兰倒是可以闪进空间吃点东西,但是她现在更愿意跟大家一起同甘共苦。
    面前的黑面馒头一点不蓬松,不过并不妨碍她大口地咬了一口。
    这一咬,才发现馒头根本没熟,有点黏。
    海拔高,沸点就会降低。
    热水只烧到九十度左右就会冒泡。
    再走一千多米,恐怕连九十度都烧不到,只能烧到八十度。
    用高压锅才能做熟饭。
    已经咬了一口,再不能放下。
    她还没有那么矫情,别人能吃,她就能吃。
    再看其他人,咬了一口也都在犹豫。
    不吃的话,就会浪费粮食。
    都硬着头皮吃起来。
    出门在外就是这样,不比在家里任性。
    陆时檠看她吃得那么艰难,递给她一个蒸土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