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重生空间之1980 第1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东西全部收拾好,已经是中午了。许宁摸摸肚子,已经饿了。
    “小五,东西先放你宿舍,我们先去吃饭,吃完饭找邮局拍电报回家,家里肯定等急了。”没有电话的地方,拍电报是最快的方法了。
    “行,我们快走吧。肚子好饿。”好像为了给他证明,话音刚落许樊的肚子就咕噜了一声。
    两人一人吃了一碗热腾腾的杂酱面,然后在服务员的指点下,找到了邮局。拍电报虽然快,但价格也高。它是按字算钱的,七分钱一个字,所以大家每份电报都是能怎么简略就怎么简略了。
    许宁拍回去的电报就9个字“平安到达已安顿勿念”中间连标点符号都没有,因为标点符号也是要算钱。
    许樊这边弄好了,接下来就是许宁了。他们这次做的是公交车,车站就在许樊他们学校门口,两人吃过饭回来的路上路过,特意看了一下。真的跟前面的司机师傅说的一样,很近,一共三站路。
    许宁他们学校也跟北外一样,门口就有专门值班接待学生提前到校的老师。看过许宁的东西之后,老师就带她到宿舍去了。可能应该女生比较少的缘故啊,许宁她这个宿舍比许樊他们的要小很多。里面就放了六张床,许宁他们去的时候,一个人都没有。
    “四妞,你一个人住能行吗?”等车的时候,许樊想到她房间里就她一个人,有点担心。
    “没事儿,这是学校里面。说不定明天就有人过来了,你放心吧。”许宁嘴上这么说,心里想着,一个人更好,刚好可以到空间里去整理一下。
    “车子来了,小五你先回去吧。明天你跟你同学出去逛逛,开学之后放假了我就去找你。还有,钱跟票都收好了,吃要吃饱啊。”男孩子十七岁正是发育的时候。
    “我明天就想好好休息一下,等以后我们不上课的时候,在一起出去逛吧。我走了,你也回去吧。”车子刚好停在许樊前面,许樊上去之后,挥手示意许宁回去。
    “师傅,麻烦你到了北外的时候跟他说一声。我回去了,你路上注意安全。”许宁怕许樊第一次坐公交车,不知道在哪里下车,先跟师傅说一下,让他关照一下。一直到车子开远了,许宁才转身回去。
    宿舍里没人,她一个人回去也没意思,还不如在校园里逛逛。北大,这个从孩子牙牙学语时家长就期待将来考入的大学,这个地方是孩子从小学习努力的方向和梦想。可以说,中国大部分的孩子,都有一个清华北大梦。许宁还记得,自己上小学的时候,还纠结过,自己考大学的时候,是报清华好呢,还是报北大好。一直到上初中之后才明白,想考清华北大有多难,特别是他们这些外省考生,更是难上加难。
    许宁虽然之前没来过北大,但她通过网络还是知道北大最出名的就是未名湖博雅塔了。既然现在有时间,当然要好好欣赏一番。其实不光是未名湖和博雅塔,北大其他建筑也很有特色,许宁一边走一边欣赏,路上碰到年纪大,就笑着叫声老师好。
    时间就在她晃晃悠悠的过程中一闪而逝,第二天宿舍里面又有另外一个同学到了。名字叫赵玉红,z省人,比许宁大,今年20岁。赵玉红为人热情,两人晚上一起吃顿饭之后,就熟的跟多年相交的朋友似的。
    1978年,在这个咋暖寒春的季节,北京大学迎来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一大早学校就已经准备就绪,各个院系的老师全都坐成一排,每个院系老师前面都放了一张桌子,桌子上立着各院系的指示牌,坐等学生报到。而学校大门口,也有老师在那里敲锣打鼓的迎接新生。沉寂了十年的校园,重新焕发出了蓬勃的生机。
    许宁跟赵玉红一早就报了名,这会儿都在帮忙,指引新生报到。这注定是一场独一无二的开学,学生的年纪从最小的十四岁到最大的三十多岁,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整个校园里一片欢声笑语。
    作者有话要说:苦逼的孩子今天又轮到值班了,真的不想从暖暖的被窝里起来啊。
    ☆、第二十六章
    因为是高考恢复后的第一届,每个系都只开了一个班,而且班上的人数也少的可怜。许宁他们班上人员全部到齐,总共只有二十三个人。其中男生17人,女生6人。
    两天的报名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第三天同学们就全部到班级去,准备上课。许宁他们六个女生一间宿舍,昨天晚上一个晚上都相互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今天上课的时候,都是一起过去的。
    走进教室,辅导员已经在里面了。他们进去的时候,正跟其他先到的同学一起聊天呢。看到许宁他们进来,立马说道:“我们班上的六朵金花来了,人还没到期,你们先随便找个位置坐下来。”
    教室大,他们人少,所以每张桌子都摆的比较开。没有谁跟谁同桌的说话,都是一人一张桌子。前面的位置被先来的男生们占了,许宁他们只好在后面找了位置坐下来。
    “你好,我叫黄永超,s省人。”许宁刚坐下来,前面一个男生就转过头来,笑着说
    “你好,我叫许宁,a省人。”许宁点点头,同样说道。
    “许宁,名字真好听。你看起来真小,还没满18吧?”黄永超看着面前的美女,心里激动。强耐住激动的心情,故意一副好奇的样子问道。
    许宁笑着看了他两眼,然后才开口说话:“今年满18。”许宁感官比一般人敏锐,她能感觉到对方对她是善意还是恶意。面前的黄永超虽然可以装出一副平静的样子,许宁还是感觉到了。不过,她也知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黄永超一看也就二十来岁,正是思春的年纪,猛一下子看见美女,还不能让人家激动一下。
    一听许宁的话,黄永超暗道:“果然如此”,还想在说什么的时候,不知何时站到讲台上的辅导员敲了敲桌子,示意大家安静。黄永超只能遗憾的回过头,不过一想到以后大家都是同班同学,要朝夕相处四年呢,他也就淡定了。
    “好了,所有人都到齐了,同学们安静一下,听我说。”辅导员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的同学,笑着拍拍桌子说道。
    大家全都安静下来,看着讲台,听辅导员说:“首先,欢迎大家加入北京大学文学系这个大家庭,我是你们的辅导员,我姓李,叫李伟芳。同学们以后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来找我。”李老师一边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一边说道。
    “大家刚刚报道,相互之间都不太了解吧。接下来,我们从第一排开始,按顺序自我介绍一下。有什么特长也可以展现出来,我知道我们班同学可都是多才多艺的。”昨天填资料的时候,有一个个人特长选项,还别说,有才艺的不少呢。
    首先开始的是一个男生,叫项正国,h省人,25岁。他自我介绍结束之后,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驼铃’。嗓音浑厚,唱的特别好听。等他一唱完,大家都献上了掌声。一个轮着一个,有说单口相声的,有说快板的、还有唱京剧的。他们是文学系,才子才女不少,有好几个读的是自己写的诗歌和散文。
    各种各样的表演,不管你表现的好不好,只要表演了,大家都会给与掌声。这个年代的一些老歌许宁都不怎么会唱,最后想了半天,唱了一首在家里的时候,跟奶奶学的黄梅戏‘谁料皇榜中状元’。她感觉自己唱的一半,没有奶奶唱的一半好听,但是唱完之后,同学们都鼓起掌来。坐在前面的黄永超还大声叫好,让其他同学都笑了起来。
    最后一个同学是一个从新疆回来的知青,他在那边跟着当地人民学了不少舞蹈,在大家的欢呼声中,最后给大家来了一段独特的新疆舞。让大家看完之后,高呼再来一个。
    “好了,大家就不要在为难艾小华了。你们看他脸都红了。”李老师笑着拍拍手,让大家放艾小花一码。大家一听这话,又哄笑了起来,然后才听从老师的话,不在闹他。
    “咳咳,好了不要笑了,我们接下来说正经事。”李老师也跟着大家笑了半天,直到看见外面跟着笑的主任才想起来,还有正事要办。
    “同学们,打扰大家一下啊。”系主任在外面笑了半天,听到里面李老师的话之后,站在外面整理一下衣服,然后才笑着走进来。进来之后,站在讲台中间,对着下面的学生弯了一下腰,然后才说话。
    “各位同学好,我是文学系的系主任叶彬,大家叫我叶老师或者老叶都行。按照学校惯例,接下来由我给大家介绍未来给大家任课的任课老师。”叶彬说完,停顿了一下。下面的学生立马鼓掌欢迎。
    每一科的老师进来,不管年纪大小,首先就是朝下面的学生鞠躬。看着头发花白的教授们,那谦虚的样子,许宁可能是整个教室感慨最多了人。这些德高望重的老人,很多都在大革命时期被迫害过,他们没有屈服,没有怨恨。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只要接到召唤,全都义无反顾的回来了。
    每当一位老师介绍完毕,下面的学生就鼓起双手,如雷般的掌声一阵阵的在校园各个班级响起。一直到介绍完最后一位老师,辅导员才走上前来。
    “同学们,我们国家这十余年来,经历了这样那样的灾难,现在黑暗终于过去了。但是十余年的灾难,导致国家人才稀缺。国家恢复高考,你们是第一批大学生,你们肩上的担子很重。我希望大家在读书的时候,记住一句话,大家请看黑板。”辅导员说完就走到黑板前面,拿起桌上的粉笔,一笔一划的在黑板上写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同学们,这就是我们对大家的期望。现在大家跟我一起念。”所有人,脸上都是一脸肃穆,认认真真一字一句的跟着辅导员大声的念“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许宁也跟大家一起,读完之后,双眼含泪,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这一刻,她突然觉得自己重生一朝,每天混吃等死,是一件罪孽深重的事情。
    “很好。同学们,请你们记住今天这几句话,好好读书,做一个有用的人。祖国的未来,就看你们的了。”说完这些,辅导员跟其他一些老师,浑身散发出一股让人心痛的寂寥。
    十年前,他们雄心勃勃,想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祖国培养栋梁之才。世事突变,谁能料到那场席卷全国的大灾难。这些年,他们中,有坐过牛棚的,有被人每天□□骂臭老九的。还有的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就在他们快要支撑不下去的时候,黑暗终于过去,光明总算来了。
    □□粉碎时,他们没有哭。大革命结束时,他们也没有哭。可是在接到恢复高考的通知时,这些老教授们,蹲在地上哭的跟个孩子似的。哭完之后,他们就开始忙碌起来。做教案、订教材,他们这辈子已经被耽搁了,不能在让后面的人也被耽搁掉。
    介绍完老师,接下来就开始发书本了。辅导员叫上几个男孩子过去帮忙,其他人先在教室等着。
    很快,一摞摞书本就被抱了回来。发到同学手上的时候,所有人都小心翼翼的翻着。生怕弄折了哪一个边边角角。
    “同学们,书本都拿到了吧。你们自己翻翻看,有没有哪里有问题的,赶紧拿上来换啊。”李老师看着下面激动不已的学生们,拍拍手说道。
    过了半会,没有人说有问题。李老师又开始说:“通知大家一个消息,学校准备在正式上课之前在让大家考一次。没有其他意思,主要就是看看大家的知识水平到底是多少,这样老师们上课的时候,心里也有一个数。考试科目跟高考一样,大家有时间看看书。”
    一听这消息,底下的学生们都愣了。怎么还要考试啊?许宁愣了一下之后,很快就反应过来了。高考题目确实太简单了,很多都只有初中水平。看来这次考试,应该是以高中知识为重点,这样才能正在测出大家的水平来。
    “李老师,考试时间定了吗?”坐在第一排的项正国问道。他的问出了大家都想知道的问题,所以全都没说话,等着老师回答。
    “试卷学校已经出好了,已经送去复印,快的话,后天就考试。”李老师说道。她看地下的学生一个个一副紧张兮兮的样子,忍不住开口安慰:“大家不要担心,这只是一次摸底考试,,没有其他意思,大家到时候正常发挥就好。我相信大家能从五百多万人中脱颖而出,肯定都是有实力的,大家要对自己有信心。”
    其他人一听老师的话,觉得很有到底。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候,他们都闯过来了,就一次简单的考试怕什么?做学生的,哪有不考试的?这么一想,大家心里放松下来,班上的气氛又活跃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看到评论里有亲说不喜欢空间,小点只能说,众口难调,这是一开始就设置好的线,真的不能改。
    其实这空间并不是多大的金手指,一开始就没想让女主靠着它发财致富。就跟前面说的那样,空间就是个时间加速器,女主可以凭借空间里面的时间,比别人多看点书,多学点东西。另外,就是空间里可以种点菜啊啥的,不过这项功能,目前就是个鸡肋,住在集体宿舍,绝对是不能显露出来的。
    空间要到后面才会发挥它的作用,所以目前主要以女主的生活为主,空间就不怎么写了。
    特别感谢`哼哼、轩辕紫珑、旎祢、qq,四位亲投给小点的地雷,谢谢你们。
    最后的最后:求包养,求收藏,求作收啊。
    ☆、第二十七章
    辅导员通知下来的第三天,学校就把准备工作全部做好,全校所有院系统一摸底考试。第一门考的就是语文,许宁拿到试卷之后没急着答题,从头看到尾,看完之后心安了。
    她猜测的没错,考试范围果然全部都是高中的内容,初中的少之又少几乎没有。班上同学在试卷发下来之后,就有不少人在哀叫了。看他们那痛苦的表情,许宁幸灾乐祸的笑了起来。在老师拍桌子示意安静之后,才低头开始认真答题。
    许宁上高中的时候,基础打的不错,穿越之后又认真复习了那么长时间,现在一拿到题目,她大脑就自动开始解答。所以,在整个教室里其他人一副愁眉苦脸,写写停停的情况下,一直埋头苦写的许宁就特别引人注目。
    语文的监考老师是以后教导他们古代汉语的余国钧余教授,余教授在教室里转来转去,偶尔站在学生后面看一会儿。弄的被他站在身后的学生一阵紧张,本来就不大会的题目,这一紧张感觉就更难了。
    余教授伸直腰,心里暗叹:“这批学生的底子,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低许多。原本觉得最少也有高二的水准了吧,谁知道有好多人连高一的水平都没有。”这还是千挑万选从五百七十万考生中选出来的尖子,可以想象其他学校学生的水平了。
    环视一圈,余教授就发现了许宁,他没有立刻走过去,而是站在远处慢慢观察。没想到越观察越好奇,他发现这个小姑娘跟其他人不一样,其他人都是写写停停,偶尔还皱着眉头抓抓脑袋,一看就知道遇到难题了。这个小姑娘一直埋头写,从她脸上的表情看,竟然一点平静,连一丝紧张为难的表情都没有。
    余教授的兴趣立马上来了,缓步的朝许宁身边走去。这个小姑娘他记得,昨天自我介绍的时候听她唱的黄梅戏,唱的不错。而且,听小李说,她好像还是班上年纪最小的一名学生,好像只有17岁啊。
    许宁满腹心思全都放在试卷上,一点都没注意到自己身后还站了人。一直到阅读理解做完,感觉手挺酸的,准备甩两下的时候,才发现后面站了一个人,把她给吓了一跳。转过头一看,是余教授啊。疑惑的朝他望过去,也不知道他在自己背后站了多久了。
    余教授一看,自己把人家小姑娘给吓到了。不好意思的点点头,轻轻的说了声:“不错,慢慢写。”音量小的,除了许宁,周围左右的同学都没听到。
    慢慢走到讲台上,余教授坐在提前准备好的椅子上,拿着茶碗喝茶。一直到考试结束,都没在下来转转。不过,要是有人注意的话,就会发现,他坐下来之后,大部分的视线都放在了许宁身上。好几次看到许宁皱眉的时候,他差点没忍住准备在过去看看。
    今天考试完的试卷,老师收回去之后,一群人就立马开始阅卷,等到正式上课的时候,所有的试卷就全部改了出来。
    “哎,看来我们还是高估了这批学生的知识量。你们看看,一张试卷就没有几个人能全部做出来的。”一位老师摘掉鼻子上的眼镜,摇摇头说道。
    “离校的时间太长了,而且好多人高中都没读完就下乡了,这也怪不了他们。”另一位老师说道。他一说完,周围的老师都点头。
    “好了,大家赶紧把试卷整理出来吧。我们还要回去把教案修改一下,看来今天晚上又不用睡了。”把眼镜重新戴上,老师笑着说道。
    一群人在灯光下忙碌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走过,指针已经转到了11点多,可他们一点回家的意思都没有。
    学生们熄灯之后就上床休息了,不过大家都担心自己的成绩,都在床上翻来滚去的,就是睡不着。最后,干脆不睡了,一宿舍的人聊了起来。
    “嘿,你们知道吗?我们班李帅,他父亲是bj军区的师长呢。”高晓云从床上坐起来,神秘兮兮的说道。不过,屋里乌漆墨黑的谁也看不清她的表情。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那天报名的时候我就站在他后面,我听系主任亲口说的。哎,你们说,我们找他要件军装怎么样。”高晓云特别喜欢军装,她身上这套军装还是上学的时候,家里给她买的,可惜就这么一套。
    “我们跟他又不熟,怎么好意思开口。”刘亚楠也有点心动,不过她觉得跟人不熟,不好意思。
    “也是。我听说他还没有谈朋友,要不我们宿舍那个牺牲一下,成了的话,我们就是他的大姨子小姨子。大姨子小姨子找他要几套军装,他还不得巴巴送来。”高晓云越说越觉得靠谱。
    许宁躺在床上,听的一头黑线。这丫头还真是,为了几套军装,连姐妹都出卖。而且,这才开学几天啊,她就知道人家没谈朋友?
    “三姐,你来文学系真是浪费了,你应该去新闻系才对啊。来我们文学系,多浪费你的天赋。”这在未来,绝对是中国好狗仔的最佳候选人啊。
    高晓云一听,就跟姜子牙遇见伯乐似的,要不是屋里太黑,她都想下去跟小六握手了:“知音啊。可惜当初填志愿的时候,不知道还有新闻系这么一个系,不然妥妥的新闻系啊。”
    她边上的华小丽笑了出来:“老三,你要是报了新闻系,那可就不会跟我们认识了。特别是小六,这样你的知音不就没了。”
    他们宿舍六个人,老大朱成凤、h省人,28岁,已经结婚生小孩了。这几天对他们一直照顾有加,大家都叫她大姐。老二就是华小丽,b市当地人,24岁,今年刚结的婚,丈夫是一名军人。老三高晓云,21岁,s市人,未婚。老四赵玉红,20岁,z省人,未婚。老五刘亚楠,19岁,b市当地人,未婚。老六就是许宁了,因为她最小,所以大家都叫她小六。
    “古人云: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看来果真如此。”听到二姐的话,高晓云发出一阵感叹。那语气,逗的大家都哈哈笑了起来。
    “咳咳,好了,大家不要笑了。时间不早了,我们还是早点休息吧,明天还要上课呢?”朱成凤想到明天有课,怕他们闹的太晚明天上课的时候打瞌睡,赶紧制止住。
    “哎呀,大姐,我刚忘掉,你又提起来了。明天肯定要公布分数了,我们好多题目都不会做,到时候肯定不及格。”高晓云一听这话,立马趴在床上哼唧。
    “考都考完了,躲的掉吗?放心吧,不是你一个人考的不好,大家考的都不好。”朱成凤安慰道。她自己也有好多题目不会做,语文政治还好一点,最难的是数学,好多都没学过,让他们怎么做的出来。
    许宁一听他们讨论这个,不说话了。她也不知道该怎么说,要是跟着安慰的话,等成绩出来,大家会不会觉得她是故意炫耀。干脆什么都不说,保持沉默。
    他们都忘了,李伟芳辅导员在考试之前就一再的跟他们强调:“这只是摸底考试,没有其他意思。”所以,在看到古代汉语的余教授就拿着教案进来的时候,大家都惊讶了起来。好几个人,嘴巴长的都能吞的下鸡蛋了。
    余教授一抬头,就看到大家这幅神情,愣了一下之后,哈哈笑了起来:“我说今天走在走廊里的时候,怎么感觉教室里安安静静一点声音也没有?原来是因为这个啊。你们是不是以为我会抱着一摞试卷过来,然后一个一个开始念分数呀。”
    底下的学生使劲的点头,双眼疑惑的看着教授,好像在说:“难道不应该是这样的吗?”
    “哈哈哈、、、,你们误会了,学校组织这次考试的主要意图,是看看大家的水平到底如何。毕竟只有了解之后,才能更好的教导你们。大家放心吧,这次考试的成绩是不公布的。”看着大家的表情,余教授笑眯眯的说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