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我的婆婆是重生的[七零] 第39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好在她男人是真的不错。
    一个大嫂子看着庄志心的大包裹,感叹说:“你们城里人就是过得好,我这边不管是婆家还是娘家,都得我们照拂呢。”
    庄志心笑了笑,说:“我爸妈比较疼我。”
    “那可好,你啊,命好。”
    “这样的家庭可不多。”
    庄志心又笑。
    “妈妈,妈妈,你拿什么回来啦?”
    庄志心家里是两个双胞胎,她生孩子的时候伤着了,医生说很难在怀孕,所以他家一直都是这么两个孩子。两个七岁的男娃儿双胞胎,大宝二宝。
    “你姥姥寄过来的。”
    虽然他们回家探亲很少,但是两个小孩子还是很喜欢姥姥的,因为姥姥也会给他们寄东西啊。
    小孩子的世界就是这么简单。
    “走,回家。”
    “好。”
    “看看姥姥寄了什么。”
    娘仨儿一起上楼,他们住在筒子楼的二楼,他们一走,楼下的女同志们就议论起来。
    “要不我就说,这城里日子好过呢。我家啥时候也能给我寄东西啊。”
    “你们觉不觉得,庄志心他们家今年寄东西比较多了。”
    “好像是哎。”
    “她前一段啊,做了一条红裙子,说是她妈寄过来的料子,哎呦那大红色真亮堂。”
    “我老家那个供销社啊,没点关系可别想买到。”
    “照我说,这就给我们提个醒儿,这找对象啊,女方的家庭是很重要的。你看庄志心,人家全家都是工人。这就能贴补闺女。这要是她哥哥弟弟都没工作,还能这样吗?”
    “就是啊。”
    别人说什么,庄志心不知道,她在家拆包裹呢。
    这一拆开,瞬间惊讶的睁大眼。
    “唉我去~”
    这东西,真真儿不少。
    她把一个散发着一点点香气的布袋子打开,这一看,又倒吸一口气。里面是炒面,这要做炒面,可是要放不少东西,花生要压成碎,还要放一点点芝麻,配合着白面,加糖翻炒熟了之后装起来,干吃也可以,冲水也可以。
    她垫一垫袋子,做为一个过日子的人,她一颠就知道了,这一袋子差不多有十二三斤了。
    她估摸了一下,她妈估计是炒了十斤的白面,再加上花生芝麻那些也有重量。
    “哇哦,妈妈,这是白面。”
    “这个白面好香。”
    “妈妈,我没吃过这个。”
    就算是城里人,也不舍得花这个钱的啊。庄志心小时候吃过,不过也是很少的一次半次的解个馋。但是这么多……咝!她妈这不过日子了啊,给她寄这么多东西。
    她低头看着两小只馋的不行的样子,说:“等一会儿给你们一人冲一碗。先尝一口干的。”
    两个小孩儿一人尝了一口,眼睛都铮亮,高兴的原地蹦跳:“好吃,妈妈,好好吃,特别香。没有比这个更好吃的!”
    她家条件其实不错的,她男人在部队一个月挣五十呢,她自己也有三十,这在哪儿都是高收入,但是问题是,现在不是说有钱就能买到啊。特别是他们海岛。
    别说是海岛,就算是出去了之后那个港口城市,买东西也没多容易的。
    就像是炒面,虽然能做,但是他们花生芝麻不好买。也像是麦乳精,这都不是每一次都能遇到。但是如果是在家的时候,他们百货商场是肯定能买到的。这就是差距。毕竟,首都啊!
    庄志心又翻出两瓶麦乳精,两小子又拍手蹦蹦跳起来。
    庄志心深吸一口气,说:“你姥这是寄了多少的东西。”
    不过她很快想到,她妈之所以寄这么多,肯定是因为今年缺粮,这些东西肯定抵不得什么。但是吃点好的,多少有点营养,总不至于太亏着身体。
    她又翻出两包红糖,干蘑菇干木耳也都有,竟然还有一只熏兔子。
    这些都是岛上不怎么好买的,再一看,竟然还有一瓶大友谊雪花霜,她笑了笑,说:“我妈怎么也讲究上这个了。”
    她看着这些好东西,眼眶微微红了起来。
    大宝二宝正在蹦蹦跳跳的高兴,一转眼就看到亲妈竟然要哭,两个孩子互相对视一眼,赶紧心有灵犀的劝说:“妈妈不要哭。”
    “是啊妈妈不要哭,等爸爸放假,我们回家去看姥爷姥姥。”
    “妈妈~”
    庄志心红着眼眶:“你爸今年又不能休假。”
    他们两个地方可不近了,这光是在路上就得好几天,如果不是大假期,他们根本没法儿走。而且今年缺粮,就算是有假期,她也不能今天走。这回去是要吃粮食的。
    她叹息一声,坐在椅子上没动。
    一直到她男人回家,乍一看桌上摆的这些个东西,吓了一跳,说:“你这是去哪儿抢劫了?”
    庄志心瞪他一眼。
    大宝二宝立刻说:“这是姥姥寄过来的,妈妈想妈妈了。”
    庄志心的男人姓王,叫王浩民。
    他看着媳妇儿眼睛红的像兔子,说:“要不,我请假咱们今年回去一趟吧。”
    庄志心摇头:“今年不回,今年缺粮食。”
    这话倒是不假,他其实也觉得今年不合适。
    王浩民安慰媳妇儿,说:“好了,别哭,咱们今年不回,明年年景好了再回。你说丈母娘寄这么多东西过来。咱可咋回礼。”
    “那是我妈,不用回礼。”话是这么说,庄志心立刻起身,准备翻箱倒柜的给娘家寄点海鲜干货。
    “这有一封信,你看了吗?”
    庄志心:“啊。没看。”
    她光顾着想爸妈了,倒是没留意。
    她赶紧拆信,认认真真的看了起来。
    “家里怎么样?”
    庄志心:“今年四九城也缺粮,现在黑市儿的大米和白面都涨到五倍的价格了。粮站是限量购买的。不过我妈比较精明,夏天连天大雨的时候就觉得不好,所以我家囤了一些粮食,够吃的。”
    这样她就放心很多了。
    “我大嫂又上班了,有个邻居出事儿了,从他哪儿买的工作,现在在机械厂车间做工人。我弟妹怀孕了,怀的是双胞胎。”
    “这喜事儿可不少。”
    庄志心一看家里一切都好,也放心不少,她说:“行了,来,我给你们冲炒面喝,我小时候啊,能喝一口炒面,那是要大年初一早上的。”
    王浩民笑:“你家还能吃上,我家可没有。”
    “那也给你冲一碗尝一尝。”
    “我跟孩子争什么嘴,我……”
    “一人一碗,咱们都尝一尝,我还没出嫁的时候,我妈可仔细了,一分钱都要掰成两瓣儿花。现在我小弟也结婚了,我爸妈估计是卸下重担了。”
    王浩民点头,也认可这个说法。
    往年他丈母娘也寄东西,但是没有今年多,可见这所有孩子都成家了。老两口估摸着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他们啊,那是完全不可能猜到,赵桂花之所以舍得了,完全是因为重生了。
    上一辈子,她也给闺女寄东西,但是不像现在这么多。
    以前她是真的节省,现在重来一次倒是觉得,这吃喝上是省不得的,亏着身体那是自己遭罪。这可不是几十年后减肥那种省着吃,而是真的缺营养。
    所以省不得。
    赵桂花把东西给闺女寄过去了,这边过冬的东西也都准备好了。天气也渐渐的冷了起来,一进入十一月,这早见地面上都有冰碴儿了,明美月份更大了,庄志希自然也是十二万分的小心。
    国庆前的相亲大会,他们做的很好,今年成功的人比往年都多。就连机械厂的一枝花陶玉叶也结婚了。她结婚之后,转成了正式职工。
    她的男人,就是厂后勤主任的亲儿子。
    其实追求她的,还有条件更好的。
    像是什么厂长的外甥啊,还有什么其他的……但是陶玉叶在这一点上是很精明的,她晓得,这官再高,外甥就算再亲。那也只是外甥,这可跟儿子不一样。
    所以她选了后勤主任的儿子,那头儿帮她想办法转了正。
    他们夫妻结婚也第一时间分到了房子,就在赵桂花他们这个院儿。他们这个院儿后院儿的老张家调去了外地,就空出了两间房,这不,立刻就被他们拿下了。
    不过,他们虽然是拿下,但是只拿下了一间,现在城里住房紧张,虽说他们很有门路,但是也不能把两间房都给他们,毕竟,当初作为“人才引进”的蓝四海,也只是分了一间房呢。
    他们一对新婚小夫妻就想要两间,那不可能。
    他们能分到,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他们小夫妻分了一间房,另外一间房倒是分给了庄志希的老熟人——保卫科张三。
    保卫科张三这次相亲也成功了,他相成功了一个有点富态的小胖妹,这姑娘是个小学老师,不过家里条件倒是不错,也是巧了,有个亲叔叔在机械厂里做车间主任。
    据说,这姑娘他们家一家子老爷们,就她这么一个姑娘,所以对她都很好。这不,当叔的直接去厂里争取,愣是给张三儿分了一间房。
    要不然,张三真是不一定能立刻分到。
    两对小夫妻,就这么搬了进来。
    他们都是双职工,平日里要上班,也都选了周天搬家。张三儿夫妻是一大早就过来的,他乐呵的很,跟庄志希勾肩搭背的:“哥们儿啊,真是没想到啊,有一天我能住进这个院子,嘿嘿。”
    他又给大家介绍,说:“我叫张三,保卫科的,我相信大家都认识我,这是我媳妇儿,叫潘盼。”
    “知道知道,潘主任侄女儿。”
    “对对。”
    大家还真没想到,潘盼这么好的条件会找张三,可见赵桂花说的对啊,也不是所有人都只看条件,还是有很多人是要看人的。像是潘盼不就是?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