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我的婆婆是重生的[七零] 第42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罗小荷看着这三个人凑在一起围着钟表叽叽喳喳,笑着摇头。
    这些人连饭都不吃了,她自己吃。
    这老老小小的叽叽喳喳着,那头儿赵桂花他们家也吃完饭了,庄老蔫儿不好意思的在家里念叨:“你说老三媳妇儿过去蹭饭,多少还能说得过去,毕竟是亲外孙女儿。可是这老三咋也过去了,他咋就能这么厚脸皮。”
    他这人可不这样,他媳妇儿也不这样啊。
    这小子到底像了谁。
    他默默的看向了大儿子,呃……这小儿子也不能像大儿子,倒是赖不到他。
    庄志远:“???”
    奇怪的一眼,是为啥?
    不过他也说:“爸,这老三去他岳父岳母家吃,都有点那个了,这还更差这一辈儿呢,去媳妇儿的外公家吃饭,这是不是有点……”
    老三这样,不知道是像了他爸还是他妈。
    好巧哦,赵桂花也在想这个。
    梁美芬也在想这个,他们大家就不理解,庄志希怎么就能脸皮厚的跟着去呢。
    现在可是物资极为紧张的时候,特别是今年缺粮,可真是没见过谁看人家吃得好就去蹭饭的。没见过,真是没见过。
    倒是虎头和小燕子两个小孩儿凑在一起说:“小叔叔小婶婶好幸福哦,他们去吃好吃的了。”
    说完了,做哥哥的拍着妹妹的肩膀说:“我们过年也有好吃的。家里有好多肉肉哦,我都看见啦。”
    小燕子吞咽一下口水,说:“吃饺子。”
    “对,吃饺子。”
    赵桂花:“你俩嘀咕什么呢?”
    “奶奶,过年吃饺子吗?”
    赵桂花:“吃。”
    两个小孩儿立刻笑了出来。
    他家肉也是不少的,五个工人呢,条件好的单位,哪个单位不分肉啊。赵桂花:“明天就包饺子。”
    “呦吼!”
    “奶奶奶,奶,我想买小鞭炮,大家都放鞭炮,我也想要……”虎头拉着赵桂花撒娇,赵桂花:“行了,给你买。”
    虎头立刻高兴起来,两兄妹一起拍手。
    “明早让你小叔跟你们一起去买,把家里的也买了。”
    “好!”
    “我们买很多吗?”
    “买!”
    “好棒啊!”
    虎头和小燕子喜气洋洋,最近几天这巷子里的鞭炮声就没有停过,但是还可以的家庭,都会由着孩子,毕竟,过年嘛!
    这过年啊,好像干什么都可以呢。
    新年很快的到来,院子里的各家各户也都忙碌起来。赵桂花家人多,自然要准备的也多,不过别人家也不遑多让。前院儿几户人家,周家有王招娣,那是干活儿的一把好手儿。
    其他几个人啥也不用干,周李氏想到去年自己还要忙忙活活的,觉得今年真是太愉快。
    而苏家呢,王香秀家里少了几个人,不过出人意料的,她今年过年反而是好过了不少。王香秀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往年一到年底她就要操持这个准备那个,还要献媚去哄着白奋斗坑一点钱。
    更有甚者,还要出去赚钱,可是今年都没有这样做。
    她反而觉得家里的东西多了,作为正式职工,她分为了半斤肉一条鱼,这半斤肉就完全够包饺子了,加上白菜,一顿都吃不完呢。王香秀自己都有点摸不着头脑。不过却更加庆幸婆婆那个恶毒的老虔婆滚蛋了。
    其实这不算是什么出人意料的事儿,苏大妈是个成年人,因为号称“身体不好”,在家里吃的也不差,能吃细粮的时候都不会吃粗粮。他家的粗粮,基本都是王香秀一个人吃的。即便是偶尔她装模作样演戏在王香秀面前吃的差,但那也是做给王香秀看的,偷偷摸摸可是要吃不少好东西的。
    这就要吃掉不少的粮食了。
    而金来呢,金来已经十一了,比银来铜来大,又是长孙,他可真是能称得上是半大小子吃垮老子。这两个人现在都不在,银来身体不好整天在家躺着,不怎么活动吃的也不算多。铜来又更小一点。
    这出去了两个饭量大的,他家自然日子就更好过了一些。
    王香秀算一算也就明白了,不过她想的不是自家儿子,而是婆婆。
    金来吃多少她都愿意,但是婆婆,呵呵!
    这人滚蛋的太好了。
    如果早知道是这样,她早早就不管这个老太太了,因为宽裕了一点,王香秀倒是心情比较放松。虽然大儿子去了少管所,让这个家不团圆,但是日子没那么艰辛,她压力又没有那么大了。
    王香秀都觉得压力不大,那么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白奋斗还有本来就挣钱多的蓝四海老两口日子就更好过了。前院儿各家都准备着好吃好喝,热闹的很。
    后院儿也不遑多让,不过陈源夫妻两个都是没在家,他家门窗都换掉了,嗯,陶玉叶换的。陈源自从跑了,就没回来。这过年陶玉叶也去了婆家;张三儿夫妻两个也是去了婆家,新来的小两口都不在,还是原来大院儿这些人过着年。
    大年三十儿,一大早院子里就喷香扑鼻,香气弥漫。
    不是炖鱼,就是剁肉,街上还有小孩纸们热闹的鞭炮声。
    明美也挺乐呵的,不知不觉啊,她都结婚一年了。
    她是一月份结婚的,如今也是一月末,正正好好一年还多一点点呢。她撑着腰跟着在厨房里来回转悠,吓的赵桂花给她撵回了屋,明美无奈的回屋,趴在窗户上看着院里的人们唠嗑。
    虽然天气很冷,但是老爷们倒是都聚在院子里说说笑笑。要说有那一点不一样,那就是庄老蔫儿还有李厨子这些老头儿了。往年白大叔还在的,这一转眼,人就走了。
    不过他们的感触没有白奋斗大,往年他家都是两个人一起过年,今年就剩下白奋斗自己,一大早的,他就喝的醉醺醺的在院子里唱歌。
    有人唱歌要钱,这人唱歌要命。
    小孩儿纷纷躲了出去,他们要放鞭炮,放鞭炮,盖过这可怕的歌声。
    赵桂花开着窗户做饭,叫:“白奋斗,你这也不怕给狼招来!”
    白奋斗:“我白奋斗还怕那个?要是来了,正好给我加个菜。我最牛逼我怕谁!”
    众人:“……”
    这给你吹的。
    这是几个菜啊,一大早就喝成这样。
    后院儿李芳还没出月子,大冷天孩子更不能抱出来,不过一点也不妨碍杨立新在大家面前吹嘘,他可是儿女双全。儿子女儿都有了,而且他心情好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他媳妇儿跟他商量过了,既然现在已经生了三个了。如果往后再生,不管男孩儿还是女孩儿,就跟着杨立新的姓。
    作为上门女婿,杨立新哪里能不高兴?
    男人家最看重这个了,他高兴的不得了啊。
    不过他倒是还没说出来,这还没怀上呢。没有必要说的太早,这是他们小夫妻的想法,还没跟两位老人家说呢。但是他相信他媳妇儿如果乐意开口,肯定能说服岳父岳母。
    但是这事儿不必提前先张扬,下一次怀上了快生了再说,这话不好说,只能看到他真高兴。
    所以大家看来就是杨立新因为生了闺女高兴。
    这年头,生个闺女高兴成这样的真不多。
    王招娣里里外外的干活儿,看见杨立新这么高兴,想到了自己的爸妈。她爸妈可不是这样的。她爸在外头怂的跟个狗似的,但是回家对女儿可是特别的凶。一言不合就骂死丫头,倒是不动手,但是大晚上就让人去外面罚站,黑布隆冬,一站一宿,比打人还可怕。
    她妈也是一样,她妈骂的更难听,总是骂他们是小女表子,掐人也疼。她妈因为生孩子生得多身体已经很不好了,但是仍是坚定要生一个儿子。她说这辈子要是不生个儿子,她宁愿死!她也是这么教育几个女儿的。
    像是王招娣的姐妹,多少都是这样的想法。
    至于王招娣为什么没有被洗脑……那是因为她打小儿就吃的多,太能吃了,十分不受家里待见,她妈都不乐意跟她多说话,总是骂她是个饭桶。
    当然,她要不是个饭桶,也不会被送出来。
    相比于吃的少还能干活儿还听话的姐妹,她这个总是吃不饱,还蛮干的女儿,就不那么受待见了。
    王招娣在村里时间长,他们村不像是有些开明的村子,他们村子在山里,格外的闭塞,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可是她也见到了赵大妈对的虎头和小燕子是一样的,他们院子里的女娃儿不算多。
    小女娃儿更是只有小燕子一个,后院儿也有女孩子,不过就大一点了,十三四岁。
    可是她也知道,那家子为了这个女孩子可以不下乡,宁愿从首都四九城搬出去,去小城市工作生活。她有点不懂,但是又特别羡慕。因为别说是为了孩子做到这样。就算是送他们去读书,都不可能的。
    小燕子还读了幼儿园,他们村里的男娃儿都没有读幼儿园的。
    至于女娃儿,好像也就那么一两个能读小学。
    反正大多数都没有的。
    “快要干锅了。”姜芦提醒。
    王招娣赶紧回神,说:“哦哦,是我不好,我走神儿了。”
    姜芦笑:“没事儿。”
    她现在脾气硬气,人却温柔了,她要给肚子里的宝宝做一个好榜样。
    她好奇:“你想什么呢?”
    王招娣:“李芳姐生了女儿,杨大哥很高兴。”
    姜芦点头:“他家本来就想要个女儿,当然高兴了。”
    王招娣:“我们村子……”
    她迟疑了一下说:“大家只想要儿子,一点也不想生女儿,也不会送女孩子上学。”
    姜芦:“其实城里也有这样的。不管是城里还是农村,都是一样的。都有很多人只喜欢男孩儿不喜欢女孩儿。不过城里因为条件好一点,所以日子更好一点,得到的也更多一些。有时候,也看家境的。”
    像是她自己就是,她爸妈疼她吗?那是很疼的。
    但是跟她哥哥比起来,就不算什么了。
    可是在很多人看来,她娘家还是对他很好,给她很多支持和帮助。大家看到了她上了高中,大家也看到她结婚得了自行车手表这些,更看到她去娘家能拿回来好东西。
    却没想过,她爸妈拿出这些很容易。
    相对于给她这些,给她哥哥的更多。
    她拿到的,其实还没有哥哥的十分之一。
    如果他家真是跟王招娣家一样穷,那么她也什么都得不到。现在能得到,是因为他家有,而且有很多。所以给她一些,并不在乎。
    不过这些话,她不能说,因为大家都这样。如果她拿到了这么多还要抱怨,肯定是很多人会说她不知足了。毕竟,女儿哪能跟儿子比。
    可是,女儿又差什么呢。
    姜芦甩甩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