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高质量父母图鉴[快穿] 第43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王父首先开口:“他大嫂子,你给评评理吧,这素素放着棉纺织厂的工作不做,说是不仅要把户口迁回你们沈家村。还要考你们作坊?”
    他当初废了多大劲儿才把女儿弄进去啊。
    顾细诧异看向王素,没想到王素这么勇,居然这么干脆地想要辞去工作。
    “爹,您也不用让打大嫂子为难,我在食堂每天的工作怎么样,你也清楚,有您在上面,可有可无。”王素直接怼回去,亲父女说话,不用客气。
    “再说了,现在棉纺织厂的情况,你也更清楚,上面的领导斗法,厂里的效益一年比一年差,能支撑下去,只是因为周围只有这么一家,还能勉强撑得住。”
    王素在棉纺厂周围长大,又在里面工作,十分清楚里面的各种情况。她实在不想在里面耗下去了。
    “我又不是像归黄那样,在主要部门,晋升也就那样了,”她道,“但是,在嫂子这边的作坊,如果我考进去了,我有信心我可以独当一面。”
    她对吃的最在行了。
    王父:“那你还没考进去呢?”
    王素:“所以我要全身心备考啊。”
    王父被气得说不出话来,“那……那……”
    王母道:“那也没必要把户口迁回来吧?”
    “那万一我考不上呢?圆圆也能凭借户口在这儿读书啊。”王素振振有词。
    王父王母:……
    合着这好的坏的女儿都预备好了,看来是真的铁了心。
    王父皱眉,看向归黄,“那以后要回村了,要是我们不在了,你们还怎么住在城里,怎么住那房子?”
    沈归黄:“爸,妈,你们想多了,我不迁回来,毕竟我还要留在棉纺织厂工作,是素素和圆圆迁回来,要是以后长大了,也能迁回去。”
    王素连连点头,他们想的是进可攻退可守。
    王父和王母没辙了,看向顾细和沈青松:“他大哥大嫂,你们说说意见?”
    顾细想起了一个词语,后世有学区房,那他们这沈家村,就是学区村啊,怪不得这么受欢迎。
    “我的想法是,没必要想得太多,毕竟谁知道以后的事情呢?”她笑道。
    沈青松点头:“可能以后农村也不比县城差。”他有这个信心。
    当然,现在他们也不敢在王父王母面前胯下海口,只是道:“目前来说,如果归黄和王素真的想要圆圆回村读书的话,这样做的确是最保险的。”
    “因为归黄之前就是我们村里的人,在这一方面,我可以对所有出去工作的村里人网开一面,不会搞特殊待遇。”
    顾细笑道:“他们俩都是成年人了,他们也是父母,会为孩子打算,就像您二位当初也为孩子打算一样。所以我们不会做任何干涉。”
    王父和王母的确没想到顾细和沈青松的态度还挺坚决。
    其实,他们心里也挺看好沈家村的作坊,只是根深蒂固的观点刻在脑子里,王素这样做,的确太冒险了!
    王素晃晃王母的手:“妈,我不是开玩笑,我是认真的,我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王父和王母无法,叹了口气。
    诚如顾细所说,孩子大了。他们做父母的,还能怎么样?
    看到父母终于点头,王素和沈归黄都松了口气。
    “那你们住哪儿啊?”王母操心道。
    沈归黄和王素看向顾细和沈青松。
    沈青松沉吟片刻,道:“我们在村西那边建了新房子,现在只起了两间房,要是你们需要的话,我们可以先把房子让给你们,你们的宅基地就在那儿了。”
    “那大哥你们的房子和宅基地?”沈归黄不好意思道。
    “重新划过,重新建过。”顾细笑道。
    还能怎么样,王素的父母本来就答应得勉强,要是再让王素先住在他们家,这父母两人该心疼坏了。
    归黄和王素都挺不容易的,他们作为大哥大嫂,也得为归黄撑撑场面。
    “那我们去看看?”王母着急道。
    “行啊。”顾细起身。
    一行人往外走去,王素和沈归黄落后父母,和顾细、沈青松感激道:“大哥大嫂,真对不起,我们……”
    他们相当于占了人家大哥大嫂原本建了的房子,这真的不好意思,可是又实在需要。
    王素保证道:“大哥,大嫂,我们会给多点钱的,以后你们的事儿就是我们的事儿,有什么事儿尽管和我们说。”
    沈归黄连连点头:“嫂子,等纺织厂年底有多的布料卖,我买下来送给你们。”
    他们目前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沈青松道:“你们好好工作就成,我们暂时不用你们做什么。”
    有良心的总比没有良心的好,王素和沈归黄两人还是有良心的。
    顾细和沈青松不是圣母,而是早点晚点住进新房子,对他们来说,并不算特别重要。有需要的人优先。
    去到新房那边,正巧,沈追龙也在那里。
    顾细不好意思地说了这个消息,话说回来,她和沈青松好像有点草率,应该和孩子们商量一下才对的。
    “追龙,对不起,我们应该和你们商议一下。”她十分真诚地道歉。
    沈追龙摆摆手:“妈,不用道歉。”
    看王素一家人都在那里看新房子,他小声道:“这样也好,我其实早就想和你们说了,我感觉后面那一片地更好。只不过已经圈好了,不好改,我才没说。”
    “那你和追凤、还有小甜、卫则,你们几个把想要的地方圈出来,这件事你们放心去做,我保证,一定不会再改位置和房子了。”顾细和沈青松这点默契还是有的。
    夫妻俩对视一眼,笑了。
    幸好孩子们不在意,否则,拼着反悔也要把房子拿回来。他们可以帮王素和沈归黄,前提是孩子们不会伤心。
    两人也牢牢记住了这个教训。
    做父母就是这样,就算做了不少次,可有些时候,还是会犯错误。
    比起用长辈的身份掩盖错误,他们更想勇于承认错误,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既是为自己,也是给孩子做个榜样。
    人无完人嘛。
    接下来,很多事情就顺理成章了
    几个孩子去圈地,现在村西那边没有除了沈红飞就是王素他们,其余的地儿随便挑。
    村里人也都知道归黄的媳妇儿王素带着孩子把户口迁回来的事情,沈青松那边也出了迁户口回来的细则,如果村里其他人有这么需求,完全可以按照上面的规则来,符合的话,随时可以迁回来。
    别说,还真的有两户人家为了孩子也迁回来了。
    主要是,这几户人家也有退路。
    顾细允许这些孩子在沈家村上学,主要还是他们的亲缘关系比较近,不会轻易说出一些消息,毕竟他们的孩子和许多亲人还在沈家村呢。
    至于外村职工子女,主要还是为了安抚周围的人,光是沈家村一家独大,长久以往,多多少少会引发一点矛盾。但大的矛盾,其他村子肯定不敢,毕竟魔芋还得盼着沈家村去收。
    顾细和沈青松的原则就是,自己村子不怕事,但也不想惹事。有那闲工夫,还不如做多两块魔芋,多挣点钱,多和家人朋友们聊聊天,享受大好时光。
    所以,能用一点点名额解决好的事情,就都不叫事儿。
    他们肯定会选两个品行过关的人。
    八月份有很多考试,老师选拔考试、作坊选拔考试、机械班考试……
    王素的户口回来了,也可以参加村内选拔,要求宽很多。
    顾细和沈青松这几天忙得脚打后脑勺,但仍然没有忘记沈追凤四个人在家里的小考。
    可能是这段时间在外面跑得太野了,沈追龙这次没及格,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吃好吃的。
    不过,他也认输,的确是自己没做好。
    为了转移注意力,他主动说起话题:“听说桃花姐和孟小亮终于要结婚了那天我们去圈地的时候,还看到他们两人也在村西那头,好像是在看地。”
    沈追凤吃完蛋饺,连连点头:“说不定,以后村西就又多一户人家了。”
    顾细想也知道,考完试了,有空了,也该解决一下人生大事了,接下来村里估计有不少喜事。
    沈追凤接着道:“终于有人和知青结婚,和我们竞争挑粪的活儿了。”
    其他人:……
    沈追龙受不了:“姐,吃饭呢!”
    第二天,沈青松果然看到了沈桃花一家人和孟小亮。
    “要不是家里实在住不下,我都想把桃花和小亮留在家里。”七大爷遗憾道。
    听称呼就知道,孟小亮和七大爷一家人应该相处得不错。
    七大娘白了一眼:“人家年轻人肯定喜欢自己住一处啊,哪里会想和我们这些老家伙住在一起。”
    孟小亮立马道:“爷爷,奶奶,是我们怕打扰到你们。你们觉轻,我们又吵吵闹闹的。”
    七大爷和七大娘被安慰得满脸笑容,沈桃花在一红着脸。
    沈青松拿起尺子:“走吧,我们去量地,早点弄好,你们也能早点办喜事儿。”
    两个年轻人的脸更红了。
    村里的消息都是瞒不住人的,不一会儿,全村人都知道桃花和孟小亮要结婚,还要在村西那边找地建新房子。
    很多人家也挺羡慕的,比较有新房子住,谁想住老房子?
    “大队长都住在村西那边了,多人住了,那边自然就繁茂起来了。”
    “就是,现在看着荒,是因为住的人少。”
    林妙推推沈广年,沈广年一步三回头朝父母那边走去。
    张兰芳一眼就瞧见了这个大儿子,“啥事儿?”
    沈广年挠挠头,又回头看向林妙,站得十分不安。林妙赶紧偏过头去,装作没看到。
    张兰芳白了他一眼:“口里长痔疮了?吞吞吐吐的。”
    沈广年深呼吸一口气,终于下定决心说出来:“娘,爹,要不,要不我们也建新房子?”
    沈广莲和沈广年立马飞一般蹿过来,附和道:“对啊,爹,娘,我们也想住新房子!”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