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23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时光逆流,千年前的画面仿佛重现在大家眼前。
    泰王爷的几位孩子们听了母亲的吩咐后,不由回想起,父亲之前把他们叫到床前,郑重其事地对他的私库进行分配时,那让人难受却有有点想笑的情形。
    “嗯,都别说我偏心眼啊,我已经算好了,你们几个小的,每人得的都一样,最后多了一枚不好分,我就让老蔡给我买了个糖八坨,结果都被你们娘吃了,我就舔了舔,诶?说哪儿去了。”泰王爷挠挠头,有点犯糊涂。
    “为父这辈子除了你们娘和你们这几个孩子,就没什么别的珍藏了。我也知道,我的这些藏品算不上多么贵重。”泰王爷有点郁闷地说道:“不过,那都是世人没有眼光,哼!”
    性子最活泼的泰祥斓忍不住低头掩住了嘴角。
    “不过,你们爹可不是随便找一堆铜板就算完的,我给你们都按年代编好了。当然了,前朝的铜板我也没搞到多少,大家一人十个,凑合着看吧。”泰王爷提到自己的收藏眼睛都亮了些。
    “金线串的,是咱们彤朝开国太/祖时期的,后面就是按着年代来放的了,每个年号的元年铜币也都是用黄线串的……”
    谁能想到,泰王爷临走前的遗言不是什么嘱咐子孙争气,把家族发扬光大之类的,而是详细介绍了一遍他的珍藏……
    如今有了母亲的吩咐,孩子们只留下了几枚铜币做个留念,其他的都用上好的木箱装上,陪放到了父母的身边。
    千年后的考古专家在玉璧上看到的就是这样一段描写王爷王妃丧仪前后,详细经过的文字。
    虽然也有些广疆王铁粉感到失望,这里面并没有多少对泰家这个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传奇人物的描述,实在是让他们白高兴了一场。
    但更多的人却从那上百口铜钱箱子和夫妻同椁中感受到了古人的深情与温暖。
    然而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专家们在王妃身边的陪葬首饰匣子里竟然发现了数十本保存良好的书册。
    这在陪葬古籍中是非常难得的,可见王妃生前对这些书册非常重视。
    只是,当专家们欣喜激动、小心翼翼地揭开第一本书册时,他不由自主地念完了第一段话。然后,现场就变得一片寂静。
    “嘉和十年十二月初三,藏了五十文私房钱”,“十二月初八,下午花了十文钱给娘子买了把新梳子”,“十二月二十日,休沐花了四十文给娘子买面脂,本月私房钱已花完”……
    “这,这,这他玛竟然是本私房钱流水账!!!”专家内心嘶吼着,“这对奇葩王爷王妃到底想干啥?!!”
    此时,其他专家也开始检视另外的书册,发现无一例外都是王爷私房钱的流水账。
    但最后一本上,却出现了王妃的一段话:“铜钱坚硬不惧寒暑,犹如夫君为人固守准则。铜钱价低,多用于鸡毛蒜皮,犹如泰家出身微末、起于市井。铜钱非金非玉,被嗤笑自带铜臭,然夫君与我却喜之爱之。当年贫病交加时,友邻赠铜板以救命;家中无米时,盼夫君得薪俸以充饥;后渐富裕,然夫君所攒铜钱,每一文都花于妾身,点点滴滴、积沙聚塔。夫君一生未留诗信以叙情,但每一枚铜钱都犹如他不曾出口的心意,足铜打造,护我一生饥寒不侵……”
    一篇毫无文采,几乎是用日常口语写就的随笔,却听出了这位并没多大名气的王妃对她夫君的深情厚谊。
    现场有感情丰富的专家,假借着摘眼睛,偷偷擦拭眼角,不想却被坏心眼的导播将画面传了出去。
    电脑前,不少吃瓜群众纷纷用弹幕表达了自己的感动之情:“玛蛋,看个考古现场也能被喂一嘴狗粮,真是够够的了!”
    直播结束后,挖掘工作却还在继续,专家们随后在一般用来放陪葬品的耳室中又有了新的收获。
    东西两个耳室中,分别摆放了几十块汉白玉制成的石碑。
    而有些石碑的顶部还有黄色绢帛的残片。
    在清理完毕后,专家们发现,那些黄色绢帛都是圣旨的残片。再根据石碑上的文字,大概可以推断出,那些圣旨的内容。
    这些石碑分别记载了泰王爷与王妃的生平功绩。
    出乎史学家预料,这两位尤其是孟王妃,竟然建立了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功勋。有的功绩得到了皇帝的明文表彰,有的功绩则只有聊聊数人,才清楚实情。
    只是当这对恩爱夫妻去世时,曾经的秘密已经不再重要。他们的儿孙们这才请了青史上有名的高僧浩能大师为夫妻二人立传。
    由此专家们也发现,浩能大师的长寿并非凭空捏造的,当他为夫妻二人立传时,都已经一百一十二岁了!
    当这些石碑上的内容被公布出来后,史学家们异常兴奋。
    因为这其中包含了许多的彤朝秘闻,甚至有不少还牵扯到皇位的争夺。
    根据这些碑文,彤朝历史得到了完善与充盈。
    不过,也带起了一股古装历史剧热潮。
    在编剧与小说家们的各种改编下,一出出或精彩或狗血的宫斗、宅斗、官场斗大戏纷纷出炉。
    而考古学家最后对泰王墓进行了全面统计后发现,若是按以前的王侯墓来看,泰王墓用简陋来形容都不为过。整个墓葬中,最值钱的恐怕就是夫妻二人枕边的那块完整玉璧了……
    但如果让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来看,泰王墓又称得上极其重要、极其丰厚。那些书册、石碑,甚至是成套系的铜钱都给他们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实证与研究空间。
    不过老百姓们关注的永远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事情。
    “哟,这古代化妆品也不便宜啊,低档的擦脸油也要四十文铜板啊。照那账本上记载,都可以买八十个肉馅大包子了。那就差不多相当于现在一百块钱才能买一盒大宝?搞不好连大宝都不是,只是个山寨货太宝……你们女人从古至今花在脸上的钱都够修十座万里长城了,哎哟!老婆,我错了!”
    “这孟王妃真乃我辈楷模!不但能在古代管住老公下半身,还能管住老公的私房钱,简直就是人才两得的高手高高手啊!也不知道王妃有啥秘籍传世没有,真想拜读一下啊……”
    “老婆,平时你总嫌弃我不浪漫不会说话。你看人家王爷还不是每天就送铜板给老婆,结果还把她老婆给感动得不要不要的。我要是每天送硬币给老婆,老婆只会感动得把我揍得不要不要的……”
    作者有话要说:  王爷珍藏铜板板,王妃珍藏账本本,真是好相配啊,哈哈哈!
    下一章回到正文,么么哒!
    第122章 孟夫人真乃神人也(二更)
    话说暗卫们在审讯了那百十来号嫌犯后,得到了大量的口供。然而这些人的口供加起来都没有一个死者提供的信息重要。
    那个被毒死在马车中、抛尸于池塘里的掌柜尸体被送回京中后, 很快就引起了舒洼子长老的重视。
    他仔细研究了十多天后, 终于确认了, 这个掌柜中的是吸入式毒烟, 会让人瞬间丧失语言和行动能力, 然后在一刻钟时间内昏迷,最后心力衰竭而亡。
    这种毒据说要用到大彤国西北方的异族药草,而且炼制方式早已失传, 只有天门的《毒经》中还有中毒后症状的描述。
    不过, 《毒经》里也提到过, 这种毒最后一次出现,是在前朝末期的乱世之中。而使用者,正是当时的皇室中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