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2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书信里说来,和当面说来,那滋味儿还是大大不同的。
    朱樉倒也不嫌费口舌,和陆长亭细细说起了他在封地上的事。
    “我比老四更先前往封地,我在封地待了五年有余,长亭,你若到西安去,定然比在北平更为舒适。”朱樉还是没忘记说上这样一句话,其实他就是在隐晦地提醒陆长亭,现在朱棣对北平的掌控力还不够呢。
    但是陆长亭又不在乎这个。
    他摇了摇头:“留在北平也好。”
    “何处好了?老四整日忙个不停,顾也顾不上你。”
    陆长亭这会儿倒是陡然想起了一件事:“二哥成亲了吗?”
    朱樉抿了抿唇,垂下眼睑:“成亲了。”不知为何,朱樉有种淡淡的心虚感。
    “二哥都成亲了,我过去自然不大合适。”
    朱樉皱眉:“长亭这话说得不对,难道日后待到老四成亲时,你便也不留在北平了吗?”
    陆长亭不知为何,心里有一瞬间的不快。他虽然想过从燕王府搬走,但他着实没想过朱棣主动抛下他的那一日。陆长亭迟疑了一下,点头道:“我会搬出燕王府。”
    朱樉一边不快,但一边又有些诡异的心理平衡。反正长亭在这一点上,待他和老四的标准都是一样的嘛。
    “那你到我那边去不也一样?你若不愿住在城里,我便可为你购置宅子……”
    “那怎么行?我不愿意白花二哥的钱。”
    “怎能算白花?”朱樉当即驳斥了他这句话。
    陆长亭却是更直接地打断了他:“二哥,何况我在北平已经购置好宅子了。”
    朱樉还是微微有些不敢置信的:“你何时购置的?怎么这样快?”
    陆长亭当然不会告诉他,那是别人送的了,不然他觉得朱樉一定能说,那我送你一个宅子不也是一样?
    “二哥倒是小瞧我了。”陆长亭嗔怒的一句话,便将这个问题给含糊过去了。而朱樉的关注点本身也不在宅子之上,他很快便换了个战略。
    “若是二哥有风水上的知识需要请教长亭呢?”
    “那二哥现在就说吧。”陆长亭很是真诚地看着他道。
    朱樉顿时被噎住了。
    见朱樉突然不说话了,那么陆长亭就开始主动问话了:“二哥何时成的亲?”
    朱樉的妻子可是倚天屠龙记里敏敏穆特尔的原型啊,陆长亭也很想知道,这位秦王妃是否当真如此美丽。
    对上陆长亭那双好奇的眼眸,朱樉道:“你随我去西安我就告诉你。”
    陆长亭:“……”堂堂秦王是如何说出这般不要脸的话来的?
    朱樉道:“长亭,我要请你去看的风水,可不是我嘴上便能说个清楚明白的。”
    这一点陆长亭也知道,没有亲眼见到,便无法评判。但陆长亭还是忍不住挑眉道:“二哥此行前来,就是为了让我去瞧风水的?”
    “风水只是顺带的。”朱樉很是真诚地道,“若是长亭能常住西安,日后二哥要寻人看风水,那也有对象了啊。”朱樉将这话说得理直气壮。
    陆长亭本来想问他,二哥那里不是已经有个陈方了吗?但这话放在此时揶揄似乎又不大合适,陆长亭犹豫一下,还是问道:“二哥要瞧的究竟是什么风水?”
    “家宅。”
    “秦王府的风水?”陆长亭微微挑眉:“二哥应当是有风水师的吧?”
    朱樉也不掩饰自己的轻蔑:“他们如何能与长亭相比?”
    “二哥,说不定我还不及他们的本事呢。”天下之大,焉能说人人都不如他厉害?
    朱樉道:“我也不瞒你,我有一两岁幼子,我担心有人对他下手……”
    陆长亭整个人都仿佛被一道雷给劈中了,好半天都没能回过神来。两岁幼子?仿佛昨日,他们都还在中都一般,而今日却就陡然之间得知,朱樉不仅成亲了,而且连孩子都有了……但是想一想似乎也并不奇怪,当初他们结识的时候,朱樉就似乎已经有二十了,成亲之后自然当有子嗣了。
    “二哥早如此说,我自然就应了。”陆长亭道。他不想去西安,是他不愿意朱棣多想,可如今出的事又非比寻常,陆长亭无论如何,也该为朱樉走这一遭。
    朱樉淡淡道:“长亭是不知道,我那王妃已在重阳前夕不久,暴病而亡。”
    陆长亭呆了呆:“病故了?”这么快就死了?他记得这位王妃本该是在朱樉病死后,以身殉葬的啊!
    朱樉点头:“长亭与我走一遭吧。”
    “……好。”朱樉的言下之意,显然是觉得秦王府里的事故都和风水有关了,不管是不是真的有关,朱樉都需要他前去一探,起码是个慰藉。
    那头朱棣根本不知道,就在他大意放纵的时候,朱樉还真出乎意料地将陆长亭给拐到手了。
    几家欢喜几家愁。
    那厢燕王府的外头,还有史嘉赐前来求见呢,更有刘镇抚的家人前来寻找陆长亭,只是他们都没能找到人,便也只有苦苦等待了。
    另一厢,那被驱逐出庆寿寺的香客,自然是不信陆长亭所说的话。只是等回到家中,他的妻子告知他,大夫也拿儿子的毛病束手无策。
    香客焦躁无比,与妻子日夜不能成眠。
    如此过了两日……
    待他再愁眉苦脸地往着儿子屋中去时,却见儿子突然坐立起来,并不哭闹,只要着他抱。
    香客惊讶无比,再观察暗下去,却见儿子竟是陡然之间病痛全消一般。香客不由得想到了那日那少年说的话……
    事后香客再与人说起这等奇遇时,他方才从旁人口中得知,原来这人就是北平城中炙手可热的陆公子!
    当然,以上乃是后话了。
    转眼是重阳。
    因着陆长亭刚刚病愈的缘故,朱棣也不敢带着他去登高,便只是令人摆了些初秋适宜享用的食物在陆长亭屋中,然后陪着陆长亭一边闲话一边吃食物。不得不说朱棣的构想是很好的,只是到了后面,却硬生生插入了一个朱樉,朱棣虽觉遗憾,但也不好拒绝,便只有忍受之了。
    席间时,朱樉突然出声问道:“老四知道长亭要随我去西安的事吗?”
    朱棣愣了愣,随后眉头慢慢地皱了起来:“长亭要随二哥去西安?”初时朱棣是不信的,但是当他扫到一边的陆长亭没有出声时,朱棣就知道是自己大意了,竟然留给了朱樉挖墙脚的机会!
    陆长亭瞥了一眼朱棣脸上的表情,低声道:“也不一定是现在吧……”
    朱樉也不在意陆长亭这句话,反正应都应了,迟早都是得去的,抢他也能将人给抢去了!
    朱棣不得不出声提醒:“长亭似乎在北平还应了人,要给他们瞧风水。”
    陆长亭点点头。
    还有个史嘉赐呢,他都将人家搁在一边儿好久了。
    朱樉笑着摸了摸陆长亭的脑袋:“无事,我能等。”他也没对陆长亭说谎,他是想请陆长亭去看风水,但更希望陆长亭能就此长住,因而他有耐心慢慢挖老四的墙脚。
    朱棣沉默地盯着朱樉那只手,差点把手里的筷子都给捏碎了。
    朱棣觉得,下次他应当告诉道衍,庆寿寺不能随意接待他人,像那香客那样的,还有朱樉这样的,都该挡在大门外才好……
    朱樉知道朱棣心头不痛快,他面上更显温和,还伸手捏着筷子想要夹食物给陆长亭,只是他才刚伸出手,便被朱棣无情地挡开了。
    朱棣面无表情地当先夹起食物送到了陆长亭的碗中。
    朱樉皱了皱眉,瞥了一眼朱棣。
    他怎么觉得老四对长亭,是真有那么点儿意思呢?
    朱樉心头疑惑,便再度伸手尝试给陆长亭夹菜,却又一次被朱棣给挡开了,朱樉顿时上了火:“老四你干什么?”谁能霸道到这份儿上啊?连给夹个菜都不让了?朱樉一边上火怒斥的时候,也一边在观察朱棣脸上的表情。
    奈何朱棣向来极为擅长隐藏自身表情,朱樉再怎么仔细看,也都只从他的脸上发现几分冷淡自持。别的那是半点都看不出来。朱樉咬了咬牙,心道只要是狐狸,那就总能被揪住尾巴。
    朱棣瞥了一眼朱樉,道:“二哥,怎么?”
    朱樉对上他那无辜的表情,就差没吐血了。本王怎么会有一个如此厚颜无耻的兄弟?
    陆长亭貌似乖巧地继续吃着自己的,当作看不见两人之间的暗潮汹涌。
    陆长亭想象了一下,假如此时道衍也在,那会是什么模样……
    正想着呢,门突然被敲响了。
    陆长亭挑了挑眉,难道他这张嘴……这么灵?
    “谁?”朱樉不悦地问道。
    “重阳不吃花糕吗?”门外的人声音低低地问。
    这道声音,陆长亭可是再熟悉不过了。
    正是道衍!
    陆长亭当先站起身来,不顾身后二人,直接大步走上前去将门打开了。还冲着门外的人语气温和,甚至是偏甜地喊了一声:“道衍师父,不如进来一起?”
    屋内两个人的脸色都有一瞬间的变化,但是陆长亭都已经先开口了,他们还能说什么?何况道衍还是朱棣的谋士呢。
    朱棣做主,开口道:“道衍也一同吧。”
    好歹这里是在庆寿寺,那都是道衍的地盘呢。
    道衍淡淡一笑,和陆长亭一同走了前来。
    道衍身后的小沙弥托着几碟花糕,还有两壶重阳酒,托盘上还放有茱萸,以及……一盆菊花?陆长亭见状,不由嘴角一抽。要菊花来做什么?这难道就能伪装成赏菊了吗?
    道衍并不觉得这有什么怪异的地方,回头打量朱樉和朱棣,也都不觉得怪异。
    看来这样的做法,似乎很常见。
    道衍让小沙弥将手中托着的物品一一放下,连忙退出去了。
    陆长亭从桌上捞起一只螃蟹,递给道衍:“道衍师父要尝尝吗?”
    朱棣差点笑出了声,他轻轻拽了陆长亭一把:“瞎给什么呢?”
    陆长亭这才骤然想起,是哦,螃蟹是荤腥,出家人自是不能沾取的,换了旁人也就罢了,谁让道衍还是庆寿寺的主持呢?虽说道衍的性子可不像这么守规矩的,但既然他坐在了这个位置上,那便要恪守一定的戒条。
    道衍满不在乎地笑道:“嗯,我吃花糕就好。”
    见道衍没有半点被冒犯的意思,陆长亭方才放心了。
    明朝时北方对于花糕做得很是讲究,面饼之中种枣栗,其面星星然。等到面饼做成后,再标以纸彩旗。以花糕祭先祖,同时也以花糕迎女儿归家来食。
    这些陆长亭当然不知道,他虽然知道明朝历史,但对于有些节日风俗是知之甚少的,这些都来自道衍的解说。
    因为道衍的插.入,朱棣和朱樉的话题就不得不中断了,于是道衍就带来了一股学术派的清流。
    开始给陆长亭讲重阳的由来、习俗种种……
    陆长亭也乐得听这些。
    反正都比听朱樉和朱棣你酸我酸你好听。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