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14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道衍也发觉到了朱棣的用意,等踏进倒座房后,程二便听见他意味不明地轻笑了一声。
    程二疑惑地看了看道衍:“道衍先生,可是何处不妥?”
    道衍摇头,且摆了摆手。
    屋门在程二的视线中被合上了。
    程二摇了摇头。这道衍和尚的心思,还着实令人难以捉摸!
    ————
    李公子的家人很快赶到了北平,而知县夫人也与知县再度扯破了脸皮,知县的面子那就是被人扯下来往地上踩一般,或许正是太闹心的缘故,县衙里的公务几乎不能正常运转,这知县没好心情,其他人能讨得了好吗?谁都讨不了好!
    李公子的家人来到之后,自然也听说了传得沸沸扬扬的流言。因着知县和李公子确实有不和的前科,那李老夫人也不管那么多了,直接就认定了乃是知县的错,当即就将知县状告了。
    这知县犯罪该谁管呢?
    提刑按察使司。
    按察使司主管徒刑以下的刑名、诉讼事务,属于省一级的司法部门,当然徒刑以上的就得交给刑部了。
    按照当时的明律,知县就算是杀人也不大可能判死罪。
    明朝官员犯罪有着两个减免罪责的途径,一是在审讯阶段,凡官员犯罪都由皇帝决定审讯和处罚,使得六品以下在外的犯罪官员有一次免罪机会,而在外六品以上以及京官有两次免罪机会;而另一次则是在执行阶段,大明律虽然规定犯公罪,应笞者赎罪,徒流以上记过考核,犯私罪至杖一百则罢职不叙。但明初还有个规定,叫“三犯如律”,意思就是说要犯三四次罪才会依律处置。
    可见官员是有着极大的特权的。
    唯有那些着实不走运的,直接得罪了洪武帝,那可就是定罪很快,弄死你也很快。
    直接从朝堂上拖出去打屁股行杖刑的,那可真是比比皆是。
    ……
    总之这知县不大可能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李家老爷虽是布政司经历,的确不是好招惹的,但他毕竟位置不算高,要将知县弄死那还是有难度的。
    因而知县之事上不到刑部,却可以上到按察使司。
    待查实以后,方才是上到皇帝那里去。
    然北平地偏,不过一小小知县,皇帝哪会在意你?虽说六品官以下都可有一次免责的机会,可这个机会是皇帝给的,皇帝不在意你,不愿意给你,自然也就没有了。
    基本上,只要按察使司定下了,那么就不会再更改了。那皇帝不也得听下面人的意见吗?他对这知县又无好恶,长什么样儿都不记得,自然会听取按察使司的意见。
    陆长亭想清楚个中关节以后,便有些好奇朱棣和道衍的主意了。
    “若他不能死,那又该给以何等处罚?”若是轻了,没用处不说,还反倒是将敌人激怒,促进人家变得更为强大。
    朱棣一副大局尽在掌握中的姿态,不急不缓地道:“长亭可曾听说过戴罪办事的条律?”
    陆长亭顿时恍然大悟。
    这在洪武年间十分常见。
    因为早期的胡蓝案死了太多人,而后为了清除贪污的官员,也死了不少的人,明朝甚至出现了无官可用的情况,于是后头再有官员犯罪,便有了戴罪办事的条律,你犯了罪,我给你定罪,但你不会马上受罚,而是要先戴罪办事,你继续累死累活,我还不给你发钱。
    这对于官员来说,莫过于比死还难受。
    而且戴了罪的官员,哪怕一时官职没有被罢黜,但依旧坐在那个位置上,却也无法和过去一样了。
    这可就是典型的倒霉出了力,却还不能得个好的下场。
    “四哥是打算如此定那知县的罪?”陆长亭问。
    朱棣点头:“死都是便宜了他。”
    敢触犯燕王,的确是死都便宜了他。
    “过两日按察使司的人便要到北平来了。”朱棣淡淡道。
    那到时候就热闹了。
    陆长亭觉得自己已经能预见到,那知县到时候该是如何的面色难看,又或是惊慌失措,愤怒至极的了。
    朱棣抬手轻拍了一下陆长亭的头顶:“且等着吧。”
    他的口吻里是难得的轻快。
    这份云淡风轻的表现,让陆长亭觉得迷人极了。
    其实从一开始,朱棣就没将这些小喽啰放在心上吧,因为他一开始就知道,有一日他会不花多少力气,便将这些人都解决了。
    陆长亭倒也不觉得自己做了多大的贡献,毕竟朱棣身边还有个道衍,就算没有自己,朱棣也依旧能将这些人拿下。陆长亭倒是很庆幸,幸而自己现在还能有帮上忙,为朱棣省些力气的时候。
    陆长亭没有注意到,自己在看向朱棣的时候,眼底也渐渐涌现了几分敬佩欣赏之意,这样的目光对于朱棣来说,那可是极为受用的,这么一比,那日陆长亭对道衍的欣赏也都不算什么了,朱棣甚至觉得,很明显,长亭在看向他的时候,目光更为柔和,更为欣赏。
    朱棣顿时就满意了。
    “今日可觉得累了?要去休息吗?”朱棣出声问。
    陆长亭点了点头,疑惑地看了一眼朱棣。
    他觉得朱棣最近变得很不对劲,这下他已经可以肯定这不是错觉,而是的确如此了。
    “四哥……今日还是与我一起吗?”陆长亭迟疑地问出了声。
    “嗯。”朱棣答得极为自然,甚至可以说是理所应当的口吻,陆长亭仔细打量了一番他的面部表情,最后自然是什么也没发现,
    陆长亭不着痕迹地皱了皱眉,最后还是和朱棣一同去洗漱、休息。
    这秋日是越发地冷了,陆长亭口中都能呼出白气来,他紧了紧被子,想要塞住他和朱棣肩膀之间的缝隙,就在他拉拽被子的时候,朱棣突然覆身上来,将他整个人都裹在了怀中,虽然不得不说,这样还是挺暖和的。
    “睡吧。”朱棣低沉的嗓音在他耳边响起,仿佛带着魔力一般,陆长亭还真就不自觉地闭上了眼。
    快要睡过去之前,陆长亭迷迷糊糊地想……朱棣是不是变得越发有魅力了?放在后世,那就是会撩妹啊……
    ————
    三日后,按察使司的人果真抵达了北平。
    而这一段时间里,陆长亭也未再见那龚老夫人,显然龚老夫人又被他一席话说得动摇了,龚家这内部矛盾一出,自然也就没法子来找陆长亭和朱棣,不过陆长亭很清楚,那龚佥事也忍不了多久了。
    之前他靠着不正当手段夺来的东西,当然还会带来糟糕的连锁效应。
    得到了多少,他如今就得吐出多少……
    天道是很公平的。
    暂且将龚佥事放到一边,陆长亭要跟随朱棣一块儿出门了。
    朱棣身为北平领地的藩王,自然也该露个脸。
    只是他亲王之尊,那按察使司的人自然轮不到由亲王接待,只有这些人迎接朱棣的道理。因为他们的马车便是直接朝着县衙而去,公堂上自然可见。那头按察使司的人一听,燕王从王府中出来了,那必然是要往县衙去的,他们哪里还敢拿乔耽搁?个个都恨不得撒开蹄子,飞奔向县衙,务必赶在燕王之前到达。
    朱棣带着陆长亭在马车上倒是慢悠悠的。
    哪怕没见到按察使司的人,朱棣也都能猜到此时他们是何等模样,应当是火急火燎的,谁也不敢有半分的怠慢。
    朱棣笑道:“若是换做从前,这些人定然不会如此待我。皇子、王爷可着实不少,谁又比谁值价钱呢?”
    值价钱的话都说出来了,可见朱棣对此是何等的嫌恶了。
    “也不过是成了年,封了地,领了亲兵,这才使人高看一眼。”朱棣淡淡道,语气里听不出丝毫负面的情绪,他的口吻仿佛真的只是在陈述事实一般。
    陆长亭的手指不自觉地蜷了蜷。
    其实他觉得此刻朱棣对他说的话,有些过于亲近了,简直就是完全敞开自己了。
    陆长亭一时间没有说话。
    朱棣也根本不在乎他说不说话,反正自己说出来,陆长亭听见了就行了。
    都过了好一会儿了,陆长亭才突然间伸出手来,学着朱棣喜欢的动作,安抚性地拍了拍朱棣的手背。
    朱棣也伸出手来,长臂一揽,便轻松地将陆长亭揽到了怀中,口中道:“马车颠簸,靠着歇息一会儿吧。”说着,他手中一带,陆长亭便自然而然地倒在了他的怀中,陆长亭自然也就矮了一头,自然的,陆长亭也就看不见朱棣脸上一闪而过的笑意了,是那样的浓厚。
    另一头,按察使司一行人,紧赶慢赶总算是到了县衙。
    县衙里那叫一个兵荒马乱……小吏们走路都忍不住哆嗦,生怕何处做得不够好,出了毛病,引起上头不快。
    没多久,燕王府的马车停在了县衙外,县衙门外的皂隶一眼就见着了,当即便转身一路跑着去叫知县了。
    “燕王到了!燕王到了!”
    这声音引起的是截然不同的反应。
    知县看似神色平和,甚至面带笑容,但实际上有多么的恼怒和憎恨,只有他自己知道。
    而按察使司的人,倒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总归这位是个亲王呢!
    正巧赶在这时候来了,也不枉费他们一路紧赶慢赶了。
    这时候知县淡淡道:“燕王殿下身旁,可有个极为难缠的人。”
    按察使司恍若未闻一般。
    都这个关头了,你还想着说别人坏话呢!
    按察使司回头看了一眼知县,眼底带上了几分轻蔑不屑。若是以往,知县也不会如此,正是因为这几日的事情实在将他闹得烦了,知县才会如此沉不住气。
    他可从未想过,自己会有被撂倒的那一日,因而当这一日到来的时候,他是这样的无措。
    因为燕王要进来,他们连坐也不敢坐,只能直挺挺地站在那里等待。
    少顷,他们听见了脚步声,众人齐齐抬头朝外望去。
    为首的人身穿赤色常服,头戴翼善冠,端的俊美无比!而跟在他身后的,有一五官生得极为精致的少年,那少年眉眼好看是好看,却透着股极为冷傲的气息,再看后面跟着的青年,太监,以及王府亲兵们……顿觉再没有人能胜过前面两人风采的了。
    “见过燕王殿下!”众人收回目光,齐齐拜道。
    陆长亭偏过头小心地睨了一眼朱棣,这时候的朱棣身上气势自然有所不同,在这些官员的跟前,朱棣身上的皇家气息颇为浓厚,端的贵气逼人。
    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向来是这样的道理。你强他弱,你弱他便强。
    若是堂堂王爷,非要摆出平易近人的脸来面对他们,只会让他们心底轻视而已。
    此刻,眼前的官员们对上朱棣面色淡淡的脸庞时,便不自觉地心中一颤,低下头去不敢再打量。
    “开始吧。”朱棣出声道。
    “开始什么?”按察使司一个愣头青出声问。
    旁边的人一巴掌拍到了他的背上:“当然是开始调查!”
    那愣头青暗自嘀咕了一声,这么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