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4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在萧明川从小受过的教育里,男人三妻四妾是无所谓的,可勾搭有夫之夫,却是万万不行的。
    如果他不是萧睿和萧殊的儿子,对大家都是好事,只是顾安之对他的冷漠态度,让萧明川打消了这个念头。谁家当爹的能对亲生儿子无视成这样,尤其顾安之对萧睿,明显是有爱恋之意的。
    如果顾安之知道萧明川是萧睿给他生的,他不把他捧在手心里宠到天上去才怪,才不会冷冷冰冰的就像对陌生人似的。至于顾安之想错了这个事,萧明川没有想过,他总觉得他是无所不知的。
    但是萧秋宸的说法,明显不是这么回事,好像顾安之对他的身世有着某种程度的误解。
    见萧明川只吐出三个字就没了下文,萧秋宸好心地帮他把想说又不敢说的话说了出来:“小朋友,你是不是想问……既然你是我侄儿和侄儿媳妇的孩子,为什么侄儿媳妇毫不知情。”
    萧秋宸话已至此,萧明川再没什么可逃避的,只能茫然地点了点头。
    顾渝起初还在心无旁骛地剥着花生米,自从萧秋宸和萧明川说起了萧睿和顾安之,他就停下了手上的动作,专心致志听他们说话,越听越觉得不可思议,萧明川是他表哥,怎么可能呢。
    再听说顾安之不知道萧明川是他儿子,顾渝不禁好奇道:“三叔公,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误会?”的确,从顾安之对待萧明川的态度来看,他是不知情的,不然父子关系不会僵硬成那个样子。
    萧秋宸叹了口气,无奈道:“当然是有误会了,而且误会大了去了。”更要命的是,萧睿和顾安之的误会跟他儿子萧殊还有着掰扯不清的关系,所以他对萧明川的关注程度几乎不亚于萧明楚。
    在萧秋宸看来,萧明川实在是无辜得很,亲爹亲娘闹别扭,他夹在中间差点成了炮灰。
    事情跟萧殊有关,萧秋宸实在不好对顾安之说什么,只能劝萧睿,凡事不要心口不一,苦了自己也苦了他人。
    可是萧睿……
    他非同一般别扭的性子岂是听得进去人劝的,萧秋宸作为宠坏他的人之一,对此也不好说什么。
    “什么误会?是不是母后以为……二哥是父皇和晋阳王的儿子?”自从知道萧明川是萧睿亲生的,顾渝就对他的身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顾家连着几代都是天子近臣,顾安之还是临朝听政的太后,顾渝在宫里生活了多年,他要打探先帝的事迹,只要不是特别隐秘的,并不是多难。
    至少顾渝知道,萧睿不是个交友广泛的人,和他关系最好的就是两位表兄弟。
    萧睿单恋萧殊的事,顾渝不是在宫里打听到的,知道这些往事的宫人,早就不在宫里了。
    顾二太太娘家姓虞,她的祖母是端敬皇后的胞妹,她的父亲跟景和皇帝、老晋阳王和南阳王是表兄弟。说起先帝的往事,顾二太太清楚得很,语气还有些不屑。
    根据顾二太太的说法,晋阳王萧殊和王君殷容止是典型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就是萧殊从小跟着老晋阳王和安远侯去了南洋,长大后也遵守儿时约定,回到中原找殷容止再续前缘。
    先帝暗恋萧殊是单方面的,无奈襄王有意神君无心,萧殊对殷容止情有独钟。后来,顾安之入主东宫,顾二太太还觉得特别可惜,喜欢一个心里喜欢着别人的人,真是世间莫大的悲哀。
    顾渝不确定顾二太太的话是否完全属实,但大体应该是不差的。顾渝陷入了和萧明川相同的矛盾,觉得他有可能是萧睿和萧殊的儿子,又觉得真是这样的话两个人就太不像话了。
    只是除了萧殊,顾渝想不出还有什么人能让萧睿愿意委身于他,并以帝王之身怀胎生子。
    自己想说的话被顾渝抢先说了出来,萧明川先是愕然,随即了然一笑。
    萧秋宸见状皱起眉头,纳闷道:“你们都是这么想的?”怎么会是这样,他儿子儿媳妇感情好得很,怎么从顾安之到萧明川顾渝,都会觉得萧睿和萧殊之间有过什么,是不是哪里搞错了。
    虽然有点尴尬,可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萧明川和顾渝还是同时点了点头。
    他们想的是,要是真有什么大误会,借着这个机会说开了也好,免得他们一头雾水的什么都不知道,说不定就会好心办了坏事。
    萧秋宸瞥了龙戟一眼,神情格外无奈,真是有些不知该说什么了。
    半晌,萧秋宸似笑非笑道:“我说两位小朋友,要是你们的想法被我儿媳妇知道了,我儿子估计就得睡书房了。”搞出私生子也就算了,私生子的身份还如此可拍,简直是要命了。
    随即,萧秋宸敛起笑容,换上一本正经的表情,肃然问道:“小朋友,你是我侄儿媳妇养大的,我没说错吧?”事关亲生儿子的清誉,萧秋宸有必要把话解释清楚。
    萧明川默然颔首,顾渝直直地盯着萧秋宸看,不说一句话。
    见萧明川还是没有理解自己的话,萧秋宸又问道:“你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吗?”
    萧明川终于出声了,郁闷道:“母后什么都不知道,当然不对了。”
    “我是想说,你要真是我孙子,我侄儿才不会把你交给侄儿媳妇养呢,不是羊入虎口是什么?”萧秋宸太了解萧睿了,他是那种喜欢一个人就恨不得把所有最好的东西都给他的皇帝。
    萧明川真是萧睿和萧殊的儿子,萧睿怎么舍得交给顾安之,他不可能不知道顾安之会不待见那个孩子,肯定是亲自养在身边,要什么给什么,百年之后再把皇位传给他。
    只有萧明川是顾安之的儿子,萧睿才会让他抚养,至于顾安之的误会是怎么产生的?
    老实说,萧秋宸也不知道,他要是知道就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萧睿逃避这么些年了。萧睿是他皇帝哥哥唯一的儿子,他对他的疼爱之情丝毫不比萧殊少,他如何舍得看他自我折磨这么多年。
    萧秋宸就是不知道内情,才不方便插手,感情的世界太复杂了,就是当事人,也未必能理清楚。
    见萧明川和顾渝同时抬眼看着自己,脸上的表情都是醍醐灌顶,萧秋宸叹气道:“我不骗你们,我知道的也就只有这些了,具体怎么回事,你们还得问我侄儿和侄儿媳妇,不过我侄儿去哪了,那就只有天知道了。”说到这里,话题终于绕回了最初,萧明川也明白萧秋宸为什么说自己莽撞了。他去见萧睿太急了,结果就是萧睿跑了,以至于现在他们谁也没有他的消息了。
    萧明川默然不语,顾渝不安地伸出手,在他手背上轻轻地拍了怕,然后握住了他的手。
    戏台上还在咿咿呀呀地唱着,年轻的状元郎风华正茂,年少的青阳王倾国倾城……
    只是那些,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久到他们只能在旁人演绎的故事里追寻故人的身影。
    曲终人散,萧秋宸站起身,沉声道:“小朋友,你也别太纠结了,这么多年都过去了,也不差今日。大好的日子不要垂头丧气的,该怎么过就怎么过,总不会更差了,你说是不是?”
    萧明川想起很多年前他第一次见到萧秋宸的情景,是他把他从茫然无措的处境中拉出来的,遂笑道:“三叔公要去哪里?有空多回家看看,我随时欢迎。”
    萧秋宸莞尔道:“你请我就算了,要是我侄儿请我,我还真就回去了。”顾安之心里对萧殊有芥蒂,他现在见到侄儿媳妇,都不知道该说什么,还是不见为妙。
    龙戟拿起挂在旁边衣架上的披风给萧秋宸披上,又亲手系好系带,轻笑道:“以我们的缘分,再见面估计也是不难的。”他是看出来了,小皇帝和小皇后都是爱出门玩的。
    萧明川不再说什么,目送两位长辈下楼离去。顾渝有些羡慕地看着相携而去的老晋阳王夫夫,悄声道:“二哥,我们以后也会那样吗?”
    都是青梅竹马的表兄弟,顾渝简直要羡慕死萧秋宸和龙戟了,小时候一起作伴,长大了成亲生子,夫夫联手,开拓南洋,一世英名,彪炳史册,临老了还是恩爱不减,牵着手四处游山玩水。
    顾渝似乎没有意识到,对于萧明川的身世他的接受度非常高,都没怎么挣扎,就承认他是表哥了。说到底,还是他和萧明川太熟了,都已经是夫夫了,是不是表兄弟也就不重要了。
    第68章 露馅
    顾渝眼中的期待太明显了,萧明川反手握住他的手,沉声道:“当然会了,阿渝不用羡慕三叔公他们。”虽然也走过弯路,可比起萧睿和顾安之,他们真的不算最惨的,萧明川暗自感到庆幸。
    “二哥打算怎么办?回宫以后去问母后吗?”顾渝完全想不出来,萧明川如何开得了口。
    一直以来,顾太后和萧明川的相处方式顾渝都是看在眼里,父子不像父子,母子……
    自然就更不像了。顾太后在养育萧明川一事上,不能说没有尽力尽责,他真要不负责任,直接能把萧明川养废了,他哪里还有机会去军中,并靠着自身能力征服叶鸿、龙若仪一干人等。
    然而,顾太后对萧明川真的是太冷了,他把他的饮食起居照顾地无微不至,对他的学业也是严格要求,可萧明川做得好了,他不会表扬,做得不好,他也不会批评,给人的感觉就是无所谓。
    顾渝很怀疑,如果不是萧明川生性倔强,存着和顾太后赌气的心思,你越是无视我,我就越要发奋图强,而是随波逐流,破罐子破摔,从此放任自流,顾太后也不会出面干涉的。
    在顾渝看来,顾太后对待萧明川的方式很明显就是该你的我都给你,要不要是你自己的事,学不学也是你自己的事,学得好不好,就更是自己的责任,他坚决不插手,全靠萧明川的悟性。
    如此想来,萧明川说他曾经羡慕和嫉妒过自己,也不是没有道理,顾渝顿时心生怜悯。
    萧明川想了想,浓黑的剑眉不自觉地皱了起来,摇头道:“阿渝,我不知道。”
    萧明川不是在敷衍顾渝,他是真的还没想好。他和顾太后的关系实在是太奇特了,明明在一起生活了很多年,彼此却都没有感情,要不是有个顾渝在中间起润滑作用,跟陌生人也没多大区别。
    陡然知道自己竟然是顾太后的儿子,萧明川有种世界瞬间变得好不真实的感觉。
    可要他和顾安之父子相认,萧明川想想就感觉毛骨悚然,总觉得那样的话两个人都会别扭死的。萧明川是真的想象不出来,自己和顾安之父慈子孝的场景,还是维持目前的平衡状态比较好。
    再说了,萧睿都没办法让顾安之相信的事,他凭什么就能做到,难道凭萧秋宸的几句话。
    顾安之对萧殊耿耿于怀,萧殊是萧秋宸的独生子,顾安之能信了他才有鬼。
    顾渝是他的皇后,顾渝生的岭儿是未来的太子,顾太后再怎么嫌弃他,对他也不会比现在更差。
    萧明川思来想去,竟然觉得维持现状才是最好的选择,要是贸然打破了平衡,是好是坏可就不好说了。便是真的要和顾安之摊牌,也该是有了萧睿的消息以后,他不在场很多话根本不好说。
    见萧明川没有给出答案,顾渝跃跃欲试道:“二哥,要不要我帮你旁敲侧击试试看?”
    萧明川犹豫了下,倒也没有反对,只是提醒道:“阿渝,你见机行事,可别露出马脚了。”
    顾太后的道行太深了,顾渝去试探他,结果很难说,搞不好先被他把话给套出来也是有可能的。不过让顾渝开口,总比他自己出面要好,萧明川相信自己当着顾太后的面肯定什么也说不出来。
    “不会的不会的,二哥放心好了。”顾渝看得出来,萧明川并不像他说的那样全不在意,只是他和顾太后僵持了那么多年,就是有心想要打破僵局,也是无从下手,他很乐意帮他做这件事。
    而且顾渝明白,萧明川不是想不到,他去试探顾太后的态度,其实就是有意告知他此事了。萧明川有些犹豫,但他没有反对,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也很想知道顾太后得知这件事会有什么反应。
    萧明川还想再说什么,有人来敲门了,原来是兰桂园的跑堂,他们是来打扫包房的。
    萧明川和顾渝没有再看一场的打算,就起身离开了,把地方腾了出来。
    两人手牵手走出兰桂园,天色已经擦黑,马车就在院子里候着,青龙朱雀不声不响地飘了过来。萧明川原想问问朱雀,有没有去看《凤求凰》,想想又觉得有点无聊,就放弃了这个念头。
    萧明川亲自扶着顾渝上了马车,体贴地问道:“阿渝,肚子饿了没?我们先去吃饭,我寻到个好去处,保证都是你喜欢吃的。吃过了饭,我们去河边看烟火,放河灯。”
    上京可不是随时都有烟火看的,固定的日子就是每年元宵,规模格外宏大。不太固定的有太后的圣寿节、皇帝的万寿节和皇后的千秋节,但不是年年都放,得是逢十的好日子才有。
    要是从前,顾渝对萧明川的话绝对不会怀疑,因为他对自己喜好的口味还是蛮了解的。可是最近两日,他的胃口日渐古怪,顾渝也就没有把握自己能不能给萧明川面子了。
    顾渝想了想,干脆避开了这个话题,问道:“二哥,你什么时候把烟火添回去了?”原先,顾渝是把千秋节的烟火一项取消了的,全城都要燃放,劳民伤财的,何苦来着。
    萧明川得意地笑道:“自然是你回家的时候。阿渝呐,你想着要给夫君省钱,你夫君我是很满意的,不过二十岁生辰多难得,我们就奢侈这一回,明年不放了就是,你别多想了。”
    事情已成定局,顾渝还能再说什么,他只能祈祷自己吃饭的时候不要露出破绽来。
    不过就是被萧明川发现了也没太大的关系,反正他们已经出宫了,他也可以说实话了。
    尽管萧明川表现得不是很明显,但是顾渝能感觉到,得知身世对他的情绪还是有点影响的。而且顾渝很担心,萧明川这会儿是还没完全醒过神来,等他多回想几遍,只会更郁闷的。所以他打算今夜就把自己有了身孕的好消息告诉他,有这么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在,萧明川心里就是再不舒服,估计也郁闷不到哪里去了。
    当然,具体什么时候说就看晚餐合不合口味了,顾渝个人是希望放河灯的时候再说的。原本,放河灯就是为了许愿,直接愿望成真的感觉多棒,萧明川肯定兴奋地能蹦上天去。
    萧明川选择的不是什么有名的酒楼,而是一家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私房菜小店。
    说来有趣,这家小店还不是萧明川自己发现的,而是萧明楚给他推荐的,萧明川尝过一次感觉惊为天人,这回带了顾渝出宫玩,他毫不犹豫就把晚饭定在了这里,就是想让顾渝也品尝下。
    从兰桂园出来,马车在狭窄的小巷里钻来钻去,绕了好几圈,绕得顾渝都不知道他们到了哪里。好在为了不引人瞩目,他们今日出宫坐的是小马车,不然在这小巷里,只怕要进退两难。
    绕了好一会儿,马车停在了榆林胡同的最深处。
    胡同的尽头是个表面看着很不起眼的小院,要是不知情的外人看了,准以为这是一座普通宅子。事实上,这里不仅是住宅,也是后来闻名遐迩的“谭记”的雏形。
    谭家老爷子原来当过御厨,他没儿子,就把手艺传给了两个女儿。很不幸的是,谭大娘和谭二娘都是青年守寡,被夫家嫌弃。谭大娘带着女儿被夫家人赶出门,谭二娘则是没孩子,净身出户。
    那时,谭家老夫妇已经去世,姐妹俩为了生存就在自家住的老宅里开起了私房菜小店。
    其实,她们也是被逼无奈,因为没本钱,租不起门面,只能在家小打小闹。谁知姐妹两个在厨艺上都是极有天赋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愣是在谭老爷子的基础上开创出了自己的特色。
    最开始,来“谭记”吃饭的都是周围小有余钱的人家,他们知道谭老爷子以前是御厨,也知道他女儿学了他的手艺,就过来尝尝鲜。
    谁知尝过以后才知道,谭家姐妹的手艺不是一般地好,很多人便给自己的亲戚朋友推荐,亲戚朋友吃过了也觉得好,就再推荐,“谭记”的名气就是这样慢慢传开的。
    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在谭大娘和谭二娘当家做主的时候,“谭记”走的是精品路线,每天中午和晚上各开四桌,客人必须提前预约,来晚了就没有。
    一直到谭家小娘子长大成人,召了上门夫婿,“谭记”才开始对外发展,分店遍及大周北方十几个府。不过据最早光临过“谭记”的客人反映,“谭记”的规模变大了,味道却没以前好了。
    萧明川大致推算了下时间,“谭记”目前开业不过两三年,名头还不是特别响,可凡事都是谭家姐妹亲力亲为,味道却是最正宗的,搞不好比他前世来的时候还要美味。
    “二哥,就是这里?”顾渝下了马车,好奇地四下张望,发现根本看不出是个饭店。
    萧明川笑道:“就是这里,保证你吃过了还想吃。”亏得萧明川反应及时,刚想到“谭记”就叫人过来预定了座位,结果运气不错,订到了今晚的最后一桌,不然还吃不到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