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7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顾安之愣了愣,唇角勾起些许冰冷的笑意,看来萧睿知道他去过御书房了。
    “陛下来了?”自从先帝驾崩,萧睿就没来过,他们两人见面也都是在寝宫以外的地方。
    单说这件事本身,顾安之不觉得萧睿有什么错,他们都是年轻气盛的年龄,真要夜里睡在一起,后果很难保证。顾安之介意的,是萧睿自始至终把他当作外人,当作他必须要应付的责任。
    萧睿今夜为什么会过来,顾安之不用想都知道,肯定是萧殊对他说了什么。
    顾安之一直很不喜欢萧殊这个人,不仅是因为萧睿曾经喜欢过他,而是他对萧睿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这对萧睿的皇帝身份而言,是个很不安定的因素。
    “嗯。”萧睿轻轻点了点头,神情有些不知所措。顾安之为什么什么都不问,他提都不提自己去过御书房的事,他突然开口解释,是不是显得太贸然了。
    萧睿其实不是个擅长跟人打交道的人,他自来的习惯就是有事吩咐人,要是跟人聊天,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那种还好,让他没话找话说,这个难度就有点高了。
    好在萧睿从小最熟悉的两个人在这方面都是很擅长的。萧睿小时候跟在萧殊后面惹是生非,萧殊去了南洋他和殷容止形影不离,有容容在,萧睿从来不担心跟人说话会冷场。
    至于大婚以后,萧睿基本上就是夫唱夫随了。
    但是顾安之不是萧殊和殷容止那种自来熟的性子,而且他和萧睿的关系是介于君臣和夫夫之间,因而萧睿和他的沟通,从一开始就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还在新婚的时候,太子夫夫曾在新房讨论过学业问题,叫先帝和太后知道了很是无语。
    萧睿瞄了顾安之好几眼,见他没有主动开口询问的意思,低声说道:“这么晚了,皇后还没歇下?”顾安之什么都不问,他完全不知道解释的话该从何说起。
    顾安之微一扬眉,淡然道:“陛下不也是还没歇下?”
    先帝还在那会儿,他们夫夫相处就只有两件事,要么讨论学业和朝堂上的事,要么就是滚到床上去,都是初尝情欲滋味的年轻人,有些事不是那么容易忍住的。
    可现在还是孝期,后面那件事不能做,至于前面的那件,大半夜的说起来很煞风景。
    萧睿无语了,呐呐道:“皇后来过御书房了,为什么不进门?”他后来想过了,要是顾安之当时直接敲门进去了,也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可偏偏他就没有敲门,而是直接就走了。
    “臣见陛下和晋阳王世子相谈甚欢,就不打搅你们了。”萧睿和萧殊到底说了些什么,顾安之不得而知,可他相信,他们聊天的气氛应该是比较融洽的。
    “没有……”萧睿略一怔愣,忙道:“没有相谈甚欢。”他们差点都要打起来了,只是萧殊没有还手而已,不然皇帝和晋阳王世子半夜三更打架,还把御书房给拆了,这事儿传出去真不好听。
    “嗯?”顾安之挑了挑眉,神情略有些不解,他感觉萧睿的画风有点不对。
    “朕是想说,朕和晋阳王世子没什么的,我们就是……”从某些方面来说,萧睿是个勤奋好学的好学生,知道自己技不如人,就会努力学习弥补差距。
    不管萧睿心里乐不乐意,反正萧殊和殷容止的相处从来没有问题,这是他亲眼看到的事实。既然萧殊比较擅长处理这样的事,那么他说他该给皇后解释,应该就是有道理的。
    只是道理萧睿都明白了,实际行动起来还是有点困难,萧睿骂他的话太狠了,他不大好意思当着顾安之的面说出来,那样显得自己有点丢人。
    没等萧睿组织好解释的语句,顾安之先开口了:“原来陛下要说的是这个,那就不用再说了。”
    “为什么?你不信我?”萧睿还没完全适应自己皇帝的身份,他只要一着急,就会忘记朕的自称。
    顾安之摇摇头,正色道:“臣的意思是说,臣是相信陛下的,所以陛下不用再解释。”
    萧睿没想到自己这么轻易就过关了,提前准备好的话也没说出口,不安道:“你真的信了?”
    “在陛下心里,臣就是那样小气的人?”萧睿都能想到给人解释了,顾安之感觉挺难得的。
    “朕就知道皇后不是这样的人。”萧睿暗自松了口气,自言自语道:“偏偏晋阳王世子跟我说,一定要跟你说清楚,不然你会误会的。”
    殊不知,萧睿这句话一出口,顾安之稍有好转的心情就又低沉下去,他不动声色地问道:“所以陛下就听了晋阳王世子的话?”
    尽管顾安之并不真的认为萧睿和萧殊之间发生了什么不该发生的苟且之事,可萧睿知道要向他解释,免得他心生误会,顾安之心里还是有点欣喜的。
    谁知萧睿接下来就说了,他个人觉得是没有必要解释的,因为他相信顾安之不会误会他。但是萧殊说了解释一下比较好,他就听从了他的意思。
    顾安之顿时陷入了哭笑不得的境遇,他是该庆幸萧睿对自己那么有信心,还是生气他对萧殊言听计从。
    当然了,聪明如顾安之,他是不会把心里的疑惑说出来的。
    “时辰不早了,陛下早些歇下吧!”说多错多,顾安之不想再和萧睿纠缠这个问题了。
    “嗯。”萧睿不太自在地左右张望了下,“朕去隔壁书房?”
    严格按照礼法来说,皇帝夫夫其实已经出孝了,满朝文武都在盼着他们早生嫡子。可是萧睿自己说了,他要按照民间的规矩为先帝守孝,自打耳光肯定是不行的。
    “陛下放心,臣不会对你做什么的。”既然萧睿都回来了,顾安之肯定不会把人推出去。
    “哦。”萧睿的脸不太明显地红了红,他知道顾安之这回是真的没有生气了。
    那夜之后,一直到二十七个月的孝期结束,萧睿基本都宿在了坤宁宫,尽管夫夫俩因此不得不大半夜洗了好几回冷水澡。
    姜太后闻讯很无语,还恨铁不成钢地感叹过,比起遵循古礼守孝,皇帝夫夫早点生个嫡子出来,先帝在天有灵大概会更满意的。
    长泰三年,京郊。
    “陛下,已经出城很远了,你就别送了。”萧殊很担心,萧睿再这么送下去,他就得护送他回宫了,那他今日就真的走不了几里地了。
    “每次你回南洋朕都没有送过你,这是最后一回了,你就让朕把前面的次数都补上好了。”前不久,萧秋宸急召萧殊回南洋,信里没说是什么事,只说越快越好。
    萧殊叹了口气,没有吭声。昨年,他和殷容止成了亲,当时就说要回南洋的,但是北疆有些不太平,他就临危受命,上阵杀敌去了。
    前往南洋的船队什么都准备好了,不能因为萧殊不去就不走了,所以殷容止先行一步,提前过去了,夫夫两个还在新婚就一南一北分开了。
    年初,萧殊班师回朝,在上京逗留了好些时日,主要是交接军权。
    不是萧睿不信任萧殊,而是他这一走,可能就是有生之年都不会再回来了,所以过程特别细致。
    按照原计划,萧殊还有两个月才要走的,但是萧秋宸的信一过来,他的行程就必须提前了。
    “陛下,你想好……怎么办没有?”萧殊说得很隐晦,可他相信萧睿能听懂的。
    “有什么可想的,他们不都是早就盼望着了。”尽管周围的人都隔得很远,不可能听到他们的对话,萧睿还是小心翼翼,确保自己的话被人听去了也没关系。
    “你确定?”萧殊剑眉微挑,被视作殷鉴的弘熙皇帝和顾家关系不浅,灭了姚贵君九族的那位顾太后就是顾家出来的人,如今类似的遭遇到了自家人身上,顾家真的会像萧睿想的那样欣喜吗。
    “为什么不?”嫡子哎,再不济也是嫡女,顾安之怎么可能不高兴。
    萧殊不忍心打击萧睿,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最后只说了句:“你保重就好。”
    萧殊知道顾安之喜欢萧睿,也知道顾安之进宫是先帝钦定的,所以一直对他们的关系有些担心。却不曾想,事情的发展和他的想象完全不一样,萧睿就是个口是心非的家伙。
    “你们之间……怎么变成这个样子的?”反正都要走了,萧殊问起话也是毫无顾忌。
    “一开始就是这样啊。”萧睿倒是挺坦然,起初是顾安之主动,后来他觉得这样也没什么不好的,就没有强行改变什么。
    “旁人也就罢了,皇伯母那边不是那么好交代的,你可千万要想好了。”萧殊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萧睿太随性了。夫夫俩的上下位置也许不重要,可生育这个事,它就是皇后的责任。
    要是没有弘熙皇帝的不幸先例,萧睿自幼身强体健的,人们的担心也不会太过。只是有些风险是不能预计的,弘熙皇帝也不是体弱多病的类型,还不是折在了这件事上头。
    “我不会让母后知道的,你放心。”别看姜太后眼下和顾安之相处不错,要是被她知道这事儿,肯定恨不得砍了顾安之。萧睿略微颔首,表示自己早有成算。
    第120章 番外一 萧睿(十)
    在萧睿的概念里,怀孕的事情不算复杂,处理起来也很简单,他先和顾安之商量好了,就说孩子是皇后生的,保证满朝文武和皇室宗亲都高兴地跟什么似的。
    稍微麻烦点的是姜太后那边,她可能不太能接受生孙子的是自己儿子,这件事必须瞒着她才行。
    好在先帝和姜太后素来分工明确,一个前朝一个后宫,从来互不干涉。萧睿继位时虽然年轻,却是大权在握,并不受人掣制;姜太后在先帝驾崩后专心理佛,把后宫诸事都交给了顾安之。
    因而萧睿只要和顾安之配合好了,瞒过姜太后并不算难,毕竟太后已经不怎么管事了。
    可是怎么告诉顾安之他有了呢,萧睿有点为难,他以前都没提过自己服过丹药的事。
    更让萧睿感觉难以启齿的是,他最初服用这个丹药,并不是为了顾安之。只是大婚以后,顾安之每每对他这样那样,萧睿都顺其自然地接受了,也没服用过避孕的汤药。
    这倒不是萧睿忘了,而是他没有合理的理由煎药,所有人都盼着他和顾安之早生嫡子,他还防范什么,有了就生好了。大约是无知者无畏,萧睿对自己抢了皇后的饭碗一事,丝毫没有抵触。
    萧睿烦恼的地方在于,顾安之好像一直对萧殊抱着某种敌意,要是让他知道自己最初服药是为了萧殊,他会不会很介意。如果顾安之因此不高兴了,他该怎么把人哄回来……
    就在萧睿陷入深深的纠结的时候,姜太后召他去慈宁宫喝茶说话了。
    “睿儿,你和皇后的相处可还好?”姜太后开门见山,一句废话都没有。
    萧睿闻言有点纳闷,还努力回想了下,方颔首道:“我们很好,母后为何有此疑问?”顾安之刚进宫时,还有先帝驾崩那会儿,他们的关系有点僵持,但那之后还是很不错的。
    “真的很好?睿儿,你有事可别瞒着母后,有什么问题母后也好帮你参谋参谋。”姜太后明显是不太相信萧睿的话,打量他的目光充满了狐疑的色彩,似乎想要看出些许端倪来。
    萧睿不着痕迹地蹙起眉头,心里胡乱揣测着,母后这是怎么了,竟然担心起了他和皇后的关系。不过他和顾安之最近真的挺好,也就偶尔就朝上的某些问题争论两句,可在床上还是很和谐的。
    “母后,你别听风就是雨的,我和皇后真没事。”萧睿想来想去,还是不明白姜太后在担心什么。
    发现萧睿不是装傻,而是真的觉得他和顾安之关系良好,姜太后无奈地叹了口气,把话说得更明显了些:“睿儿,你和皇后大婚也有四年了,是不是该给哀家添个孙子了?”
    萧睿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心想母后你要的孙子就快了,嘴里却道:“母后想看孙子还不简单,叫傅昭仪带着青儿过来就是,要不你把青儿抱到慈宁宫住些日子?”
    姜太后摇摇头,语气显得更无奈了:“早知道你有了皇后心里就没别人,哀家也不让傅昭仪进宫了。她一个月未必能见着你一面,哀家还把青儿抱走,那不是要了她的命,你少出馊主意。”
    当年,由于她和萧秋宸的坚决反对,萧殊到底没有进宫,而是和殷容止订了婚。
    姜太后以为萧睿日后不会再钟情于某个人,就给他纳了傅昭仪。谁知顾安之进宫后,萧睿几乎不搭理傅昭仪了,完全出乎姜太后的意料,她从此再没往萧睿的后宫塞过人。
    皇帝夫夫感情不错,姜太后当然是满意的,就是皇后的肚子一直没动静,让她心里有点发憷。
    想当初,姜太后可是吃尽了子嗣艰难四个字的苦头,她和先帝大婚十年,好不容易才生了萧睿这个宝贝疙瘩。萧睿在这件事上倒是没随他爹他娘,傅昭仪进宫不到两年就生了萧明青。
    甭管嫡子庶子,对于没有兄弟的萧睿来说,有儿子就是好事,好歹安了朝臣的心。
    不过眼看萧明青都要启蒙了,姜太后不得不关注起儿子儿婿的状况。
    要是他们这边没问题,萧明青身为皇帝的庶长子,就不用养得太精心,随傅昭仪高兴就好,不然已经占了年龄优势了,再在学业上压嫡出弟弟一头,不是存心添乱是什么。
    可要是皇帝夫夫在子嗣上有困难,萧明青就得好好教了,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嘛。
    姜太后过问此事原是好意,可她一查就发现个大问题,顾安之从来没有服用过丹药。
    正常情况下,太子内君进宫从下旨赐婚到正式礼成,没个两三年的时间是走不完程序的。只是萧睿和顾安之的情况有些特殊,那时先帝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顾安之进宫也就没走寻常路。
    大婚的准备时间不足,顾安之进宫前没服药可以理解,但他进宫不到一年就赶上先帝驾崩。
    虽说孝期不能那啥那啥,可提前服药做准备却是很合适的,因为那种服用之后可让男子生育的丹药要连续服用一年才有效果,而且服药期间最好能禁房事,这样药效的发挥才能最大化。
    顾安之说起来进宫四年了,但中间有两年多在守孝,没孩子不算什么,姜太后等得起。
    只是他连这方面的准备都没做好,姜太后就有点纳闷了,先帝到底指的什么婚,不是说顾安之对萧睿有意吗,可他这个表现,看起来有点不像啊……
    事关子嗣传承,姜太后坐不住了,只能把萧睿提溜过来问话,问他和皇后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说起傅昭仪,萧睿面露歉意,他是有点忽视她了。只是他们两个,真的就是两个世界的人,见面感觉无话可说,基本上是各说各话。萧睿犹豫片刻,沉吟道:“我有空会多去看看青儿的。”
    “青儿固然不能忽视,可你和皇后也要努力才是,储君是皇后所出,于所有人都是好事。”姜太后拿不准顾安之没服药的事萧睿知不知情,只能先用言语对他进行试探。
    “母后,我晓得的。”萧睿不敢告诉姜太后,他和皇后挺努力的,而且已经努力出结果了。
    姜太后仔细观察萧睿的表情,见他一脸坦然,不由叹气道:“你晓得的,你晓得什么?你可知道皇后进宫四年,至今没有服用丹药?”姜太后说着有点来气,音量不自觉就提高了几分。
    萧睿此前从来不知道这个事,闻言不禁怔住了,半晌方迟疑道:“此话当真?”其实就是皇后服了药也没用,他们的努力方式,和姜太后的想象有些不一样,萧睿的脸色不太明显地红了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