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伴随着王氏掷地有声的警告,秦氏心里微颤,赶紧到:
    “李婶,那都是别人瞎说的,婷子我都是看着长大的,人长的好,能干,规矩也好。”
    说着假笑着躲到丈夫身后。
    院子门开着,来了不少人来看热闹,老爷子看目的达到了,就点头对四人说道:
    “都是一个村的,是什么人,没人不知道,只不过,祸从口出,还是谨慎点好。算了,都家去吧。”
    “是,是,那叔,我们就回去啦。这些一点点心意。。呵呵。。。“说着放下东西,四人低着头,快步的走出李家的家门。周围看热闹的村民,有的点头,由得摇头,有不屑的,渐渐的都散了。
    看着人都走了,老爷子叹息对孙子道:
    “人离乡贱,咱家事外来户,在河西村就你二爷爷家和咱家两户,王家和崔家自来就是河西村的,所以只能大事化小,只能这样,不过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只要你们以后有出息,就不用忍气吞声,知道吗。”李明锦点点头。
    李明锦明白爷爷的意思,虽然今天老爷子用辈分和名声,压着王水柱和崔连根道歉,实际上小姑子的名声到底是不好了,赔罪不过是能补救一点儿是一点儿。乡下人听风就是雨,怎么可能不怀疑呢。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道理,李明锦是懂的。李家人又怎么可能不懂,不过也只能这样,因为还不够强大。
    穿越之后的生活,温馨而充实,李明锦,很多时候想着,一辈子做个农夫也不错,一家人守在一起,能挣点儿小钱,在河西村这样一个世外桃源的地方,娶个村里的姑娘,生几个可爱的孩子,种种地,终老也不错。世上哪里有真正的世外桃源呢,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啊。
    从那之后,小姑的笑容就很少了,家里人不敢说什么,只能几个小孩子,常常去姑姑身板陪着说闹着。童言童语,总是让人心里平静的。
    ☆、第9章 定生计
    李继旺和李继达已经去县里两个多月了,也没一封家书回来,老爷子有点急,没敢和家里的妇人们说,只是尝尝唤着孙子李明锦去村口看看。李明锦真是很纠结古代的通信啊,出门靠走,有事靠吼啊,虽然也有驿站,但是中间还是有很长的交叉时间。也不知道爹和几个叔叔怎么样了。李明锦心里也很担心,毕竟在常怀县,也没有认识的人,爹几个也算是人生地不熟的。万一有点儿事,家里人也很难及时赶过去。
    日子在李明锦提心吊胆之中又过了半月,李继旺带着四弟回来了,两个大男人,扛了两个大包袱。一进家门,老爷子王氏等人就迎了出来
    “老二,老三没跟着回来啊?”老爷子很高兴儿子回来,待没看到老二,老三的身影,心里惦念的问道大儿子,开年就走了,好几个月了。不会出什么事儿吧。
    “爹,娘,媳妇。。我回来了。。。”李继旺满脸笑容的看着父母,回头又看了媳妇,不好意思说什么,只对小王氏笑着点点头。小王氏看着丈夫完好无损的回来,又看到丈夫笑着看着自己,脸色羞红了别过身。林氏和孙氏,看着大伯四弟回来了,却没看到各自丈夫的身影,脸上的笑容渐渐暗淡下来。都走了几个月了,怎么能不惦念担心呢。
    “大伯,大娘。嫂子。。”李继贤喊了众人之后,就将包袱放了下来,将几个零食的纸包打开,给给了几个孩子。
    “花生糖,红豆糕。。。我要吃。”明佳等不及了,踮起脚,去勾着四叔的手,眼馋的样子,逗乐了大人,其他几个大的也都跑了过来,拿着糕点,眯起眼吃了起来。
    “爷爷,奶奶,糖。。。”明珠拿起一个纸包,递给奶奶,王氏看了一眼大孙女,满意孙女的懂事,笑着回了一句:
    “奶奶不吃,你拿去吃吧,看这个几个小的,不要吃多了。”
    李明锦看了看不好意思的父母,又看了一眼二婶,三婶脸上失望的神色。问道:“爹,二叔,三叔他们呢。。”林氏、孙氏听到侄子的问话,飞快的抬起头带着询问的神色来看着大伯。
    “呵呵,老二老三还在码头呢,这次我先回来,就是老二让我带点东西回来,顺便和爹说说,让爹拿个主意。。。”李继旺想到弟弟交代的事情,连忙将带回来的大包袱打开。一大堆杂乱卷在一起的布料摊散开来,王氏捏起布料看看了。
    “这布料是没染好,受潮褪色了。。。不过料子没坏,就是颜色不好。”
    颜色不好,但是乡下人不是很讲究这个啊,小王氏想到的就是自己家里人可以穿啊。
    “娘,这个能卖不?”孙子冷不丁的说了一句,小王氏,林氏等人惊奇的看了一眼孙氏,王氏倒是不意外,三媳妇自来脑子就是活络。
    “爹,娘,这是二弟让带回来的,我们几个兄弟的挣得钱。”王氏接过大儿子递过来的钱袋,打开看了,两个五两的银锭,几个碎银子,加一起有13两呢。
    “怎么这么多啊。。。”王氏可是知道去年没这么多啊,由不得王氏心里怀疑。可就怕钱来路不明啊。
    老爷子沉默着脸色,朝大儿子问道“老二,让你带什么话了。。。”不弄明白,老爷子也不安心。怕老爹着急,李继旺直接说道:
    “二弟现在在码头上帮一个客商,管着货物盘算,因着货船上货物,都是南来北往的,好些东西到了码头,有些损伤,都要挑出来的,有些不能拿去卖的,都是低价处理给一个小贩子的。还有些坏的厉害的只能扔掉。二弟的意思是,咱家兄弟多,想着他在行里管着这些,也能先挑到一些稍好的,看能不能拿出来在乡下挑货卖。”
    李继旺也在那里分拣货物,知道有好些东西,是可以用的,只是成色不好。东家主要是从南边贩卖布料丝绸和香料到京城。途径梓州,云州。每次到达常怀都要中转一部分,贩卖一部分。因此每次船货到了,都要挑挑拣拣。
    “这些布料是这次我先捡的,留下来的,朱大老板就是我们做活的东家,说要是我们拿的话,给的价格,只按给小贩的五成。爹给拿个主意吧。”说着望着老爷子。
    老爷子思索了一会,说道:
    “这布料虽然乡下人有人要,只怕要去乡下挑货担子跑啊,也不定有多少人买。。”
    “爹,我看着这些布料色都不均匀,但是料子倒时挺好的,我们几个在家也没事,也可以做些成衣什么的,逢集可以去镇上卖卖去,价格只要不高,应该有人要的不是。”孙氏很有一番信心,乡下人节省,做新衣裳的少,不代表不喜欢新衣裳啊。价钱低,肯定能卖出去。想着妯娌几个手艺都不错,做成衣不在话下。
    王氏听到三媳妇说话,也赞同的点点头,有个进项也好啊,现下有老二,老三在码头上,拿回家的工钱就有十几两,可以去送两个孙儿去学堂了,打心眼里高兴。
    看着老婆子也同意,老爷子点头对大儿子说道:
    “那就这样定了,不过先不要进太多,先就这这些料子做做,等集市的时候,拿去试试水。”老爷子的想法很简单,先做的不多,如果卖的不理想,也可以家里人穿。
    “老四,让你媳妇也过来一起做。你就还跟着老大去码头帮帮忙。”老二就老四一根独苗,还性格有点软,好在几个兄弟自小感情好,以后也能帮衬着点。
    “知道了,大伯,那我先家去,和我爹,说说。”李继贤腼腆的呵呵的笑着,打了声招呼之后,拎着几个小包回家去了。
    那边李继贤一路快步走向家门口,看到爹娘,媳妇抱着儿子站在门口等着,忙走过去喊了声:
    “爹,娘,媳妇我回来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走,赶紧屋里去。”老两口看到儿子回来很高兴。
    儿子快两岁了,指了指自家老爹手里的包,模糊不清的吐出了几个字:
    “吃,吃。。。。”
    几个月不见儿子,李继贤想的不行,抱过狠狠的亲了几口才作罢,转头对自己媳妇刘氏说道:
    “辛苦了。。。”
    “不辛苦,回来就好”刘氏红着眼眶对自己相公回到。
    “爹,娘,这是儿子做活的工钱,1两五钱银子。”
    赵氏接过儿子递过来的钱,有点心酸,因着自己就一儿一女,自小儿子性子就有点软,这要不是实在没办法,也不舍得离了家里,好在大伯家几个侄子和自己儿子,自小就是亲兄弟一样,有他们照看着,自己也能放心。
    李继贤将大伯家发生的事情,告诉了自己爹娘,李大贵很是感恩自己老哥,能什么事情都想着自个儿家。
    “继贤啊,可以跟着你几个哥哥好好干啊,你媳妇就让她跟着几个嫂子后头学学,老李家就我们两大家子在河西村,以后啊,能帮衬你的就是你几个哥哥,你可得争气啊。甭管怎样,要记着你大伯一家的好。”李大贵颜色的对儿子,媳妇说道。
    “爹,您放心吧,相公什么样的,您自己儿子,还能不知道的,明个儿,我就去大伯家,和几个嫂子一起做活。”刘氏立马表态到,刘氏不傻,当然知道,大伯一家一只在帮衬着自己家,否则这挣钱的事,也不能带着自己家。
    第二天,李继旺去地里边儿去看看庄稼去了,李继贤也帮着老父去山里捡捡柴火。
    王氏和赵氏,带着几个媳妇,将带回来的一大包布料,分开整理了一番,因着有好几种不同颜色的料子,分开之后,就按着颜色裁剪了一番,有的地方没有染花的的布料,单□□剪下来按颜色放置,染花的的裁剪都放在一起。
    几个人讨论了一番之后,决定,没有染花掉的可以做一些时兴的成衣,到时候,也可以送到镇上的成衣店里,价钱也可以卖的高,染花了的就做些乡下人常穿的样式,适合做活的款式,价钱便宜的话,应该有人买。决定好立马行动,王氏和赵氏,裁剪衣样,妯娌四个缝衣服,李婷和明珠则在一遍,打打下手。
    李明锦看奶奶,娘亲几个人,兴致勃勃的一遍谈论着款式,一遍手里拿着针快速的穿插着。眼睛有点花,看着院子里正在整理农具的爷爷,想起来还有一个多月,就要夏收了。走到爷爷身边,看着爷爷手里忙活着。
    “怎么啦?锦儿想上学堂么?夏收过后,就送你和明辉两个去镇上学堂。”看着孙子没什么精神的样子,老爷子哄到。
    听到学堂两个字,没等李明锦回答,李明辉和李明秀就跑了过来。
    “爷爷,真的送我和大哥去学堂啊,太好了。。。”明辉显得很兴奋,一旁站着的七岁的明秀,听到只送大哥和二哥去,有点羡慕。抿着嘴,没说什么。
    “哦,上学堂咯。。。”明佳和*显然还不太明白什么事上学堂,看哥哥高兴的样子,跳起来边跳边闹。王氏等人回头看到几个孩子开心的玩闹,都笑了起来。
    看着脸带希望的笑容,忙碌着的大人们,无忧无虑玩耍的弟妹们,李明锦心中平静而安定。生活就是一步一个脚印。有了希望,努力的往前走。
    ☆、第10章
    李继兴在常怀码头上帮着朱大老板管着货物的中转盘算,老三李继达又因着性格憨直,就帮着做登记入账。比起去年在码头上工,今年可谓是备受东家看中了,这两年天下太平,货贸欣荣,朱大掌柜的生意渐渐做大,赚足了腰包。考虑到生意越做越大,自己也不能每次都跟着货船来回跑,实在分身乏术。看着李家几兄弟做事都踏实可靠,有意栽培李继兴几人,让李继兴在朱家中转的常怀码头管起货物盘算。工钱每个月涨到2两,其余兄弟等人也都跟着涨了。
    李继兴也是一个通透之人,知道东家在栽培自己,因此做事格外用心,此次让大哥带着四弟先回家,也是因为有几艘从南边来的货船,货物多,怕出漏子,就留在码头。想着先让大哥回去和老爷子商量这生计之事。
    李家几个妇人加工加点的忙了十来天之后,终于在集市的前一天将所有的整块布料都做成了成衣,叠好之后整齐的堆放在桌子上,就等着明天去集市上试试水了,李明锦默默的看了一眼几人脸上的黑眼圈,似送了一口气,带着疲惫却兴奋的笑容。
    “好啦,呼,总算忙完咧。不行。。。。我得伸伸腰子。。。”孙氏最先从凳子上站起来,右手握拳伸到后面,边说边捶着腰,这些天可真是累的够呛!
    林氏看着三弟妹捶腰的姿势,抿嘴没绷住笑到:
    “是啊,明天啊,三弟妹你呢,就在家好好休息休息,我和大嫂去镇上去。呵呵。。。”
    孙氏听明天去集市,不带自己,一下子急了:
    “那可不行,我也要去。”
    “呵呵。。。”小王氏和刘氏看着两妯娌在调闹着,也都跟着笑起来。
    孙氏反应过来二嫂在调侃自己,脸色涨红了:
    “二嫂,你。。妹妹也没得罪你吧,真是。。。明天啊,我可得去看看。”说着又笑起来。
    王氏和赵氏在一旁叠着做好的衣裳,分类放好。看着几个媳妇在笑闹着,没说什么,笑着摇摇头。
    王氏知道几个媳妇这几天都累的够呛,眼睛盯着缝衣服的针,都快花了,手上动作依然不停的继续。自己家几个媳妇算是娶对了,能吃苦,也懂事儿。王氏欣慰的笑了,想起明天的集市,心里也期待明天能将做好的衣裳卖出去。
    李明锦走到了桌边,数了数桌上堆放的衣服。黑色,青色,灰色等几种颜色的长袍,裙子,有男式,也有女式的。面料有棉布,也有锦缎的。暗叹料子相对于自己家人身上穿的这个粗布衣裳,好了不只一个档次啊。怪不得三婶说肯定有人买啊。
    外衣基本上都是盘扣,真是费工夫,想到了现代人各式各样的纽扣,李明锦想着要不要和奶奶提提。一些色彩花掉的布料单独做了一些乡下人常穿的马褂啊,裤子。没想到古代人也很有营销概念嘛,知道东西要卖给不同阶层的人。
    晚上的晚饭是小姑李婷带着明珠一起做的,明珠已经八岁,农家的孩子都早熟,家务活都是懂事开始,家里人就教着做了。家里大人忙了好些天,小孩子们也很有眼色的的没有太调皮,李明锦表示出要去帮忙的意思,可惜能帮的很有限,针线活,不用说了,没帮忙的地儿,家务活,倒是可以摘摘菜,至于做饭,李明锦从小到大就没拿过锅铲!而且就冲王氏拿疼孙子的样,也是坚决自己累点,也决不让孙子干这活的,李明锦只能无奈作罢。
    忙碌了一天,大家都饿的很了,晚饭端上桌之后,众人陆陆续续的坐在桌边,拿起碗开始吃饭。一时间只有小孩子的说话声,和碗筷的碰击声,老爷子看了看桌上众人,说到:
    “明天赶集,这么多衣裳,咱家没有牛车,就跟着村里的牛车去吧。。。”
    王氏没什么意见,以前家里实在是太苦了,一个钱恨不得掰成两个花,去镇上,都是走路去了,能省一个是一个。现在家里稍微好了,何况又带了这么多东西去镇上,王氏也不愿意难为媳妇和孩子,点头同意了。
    “那明天老大带着你媳妇,两个弟妹一起去吧。这要是去街上支个点,不多点人,怕是人手不够。”王氏觉得这真要是能将那些品相好的,拿去成衣铺子去卖成的人,那肯定就是三媳妇,天生的生意料,想法多,人也活络,好在心性不坏。老三的性子憨直,平时不够硬气的,媳妇精明点也不坏。
    “好的呢,娘。。”小王氏,一向温和,婆婆说什么就是什么。林氏也没什么意见,跟着点点头。
    “娘,你就放心吧,明天啦,保证回来给你惊喜。。。”孙氏很自信的说道。
    老爷子看了几个下辈,都已经商量好,没再说什么,最后拍板:
    “那行,晚上我就去和徐老大说一声。。。吃饭吧。”徐老大,和老爷子同辈,村里人都叫徐老叔,家有一辆牛车,村里人去镇上经常搭坐,不过每个人要给一文钱车资。平时坐的人也多,这次去镇上带几包衣服去,不提前打好招呼,只怕没位置了。
    吃完饭,众人收拾好碗筷,准备洗洗睡睡了,李明锦洗完脸之后坐在门口的小凳子上,等着已经出门去找村里徐老爹的爷爷,王氏洗漱完之后,正准备走进卧房,看见大孙子还坐在门口,喊了一声:
    “乖孙,怎么还不睡啊。。天晚了,早点去睡啊。”
    李明锦听到奶奶的声音,站起来回过身回到:
    “奶,你先去睡吧,我还不困咧。。我等我爷。”
    “等你爷啊,你爷爷应该快回来了吧。。困了就先去睡,知道了吗。。。”王氏可不知道自己孙子等老伴儿是因为有事儿找他爷爷,只当孙子不睡觉是因为担心爷爷,非得等到爷爷回来才放心。心里慰贴大孙子孝顺。
    “奶,你先去睡吧。。。都辛苦好些天了。。。”李明锦走过去将奶奶扶进房之后,又出来坐在门口等着。
    一盏茶工夫,才看见爷爷的身影出现在自己院子里。李大富倒是很意外自己孙子在门口等着自己,忙笑着走过来摸摸孙子的脑袋问道:
    “锦儿,怎么还不睡。还不困啊?”
    “爷,还不困呢。。。再说等着爷呢。有事儿要是爷说。。。”
    “是明天想跟着去镇上是吧。。。”老爷子一点儿不意外孙子要跟着去镇上,孙子自去年大病一场之后,懂事早熟了很多,也不跟以前几个村里玩的娃整天一起疯玩了,唯一两个要好的孩子,张浩现下在镇上上学,刘家的青哥儿又经常跟着他爹进山打猎,就剩下孙子整天恹恹的。
    李明锦看自己被爷爷点破了心思,索性大方的对自家爷爷说道:
    “爷爷,我想去,我已经长大了,可以跟着帮帮忙了了,最起码可以跟着数数钱,递递东西啊,也能见见世面。。。。”说道后面有点不好意思的低下脑袋。
    “行,明早你就跟着一起去吧。。。呵呵,早点睡去吧,啊。。。”老爷子疼爱的摸摸孙子的头,说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