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第2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李家比向家强,明珠过去日子决对不会难过。向家的老夫妻俩,当初可想都不敢想能娶李家的姑娘,现在媳妇娶到家了,哪敢拿架子,更况本身就是厚道人,一家人相处的其乐融融。
    因着儿媳妇要生产了,小儿子也去府城考试,小王氏四月份的时候,和儿子明秀一道来了梓州府,就近照顾儿子和媳妇。
    潘若琪的肚子,已经大的快要涨开似的,李明锦开始失眠了,预算的产期快到了,准爹爹开始焦躁不安,一会担心孩子,一会儿担心妻子,再想想古代的生产条件……每天神叨叨的嘴里碎碎念,李明锦得了准爹爹综合症。
    潘若琪看着每天围着自己转悠,不时用一种复杂的神色盯着自己肚子瞧的丈夫,很是无语,不就是快到月份了嘛!自己本来也很害怕,现在看着丈夫比自己还恐惧,心下反而放松了下来,女人到底是要走这么一遭的。
    昭元十三年五月初八,李明锦在东厢房的门口焦急的踱步走来走去,屋子里面妻子正在生产,痛苦的叫声不停的传来,看着一盆接着一盆的血水,李明锦脸色苍白,不停的冒着虚汗。
    “娘,里面怎么样了?孩子出来了吗?”
    听着儿子的急促的询问声,王氏有点不耐烦,从早上到下午问了有八百遍了?不就是生个孩子吗?哪个女人不生孩子?害的自己都心里焦躁,想知道这里,没好气的对门外呵斥道:
    “你给我闭嘴!忙着呢!”
    “哥哥,做下歇息吧,你走来走去也帮不上忙啊!”明秀看了一眼哥哥安慰的说道。
    被小王氏吼了一通之后,李明锦终于讪讪的闭嘴了,只是头上的汗更多了。
    “啊……好痛,娘,娘……相公……孩子还不……不出来……啊……”疼痛的叫喊声,断断续续,李明锦在外面听的心惊肉跳的,想进去,又被轰了出来,王氏火大,
    “没事添什么乱!出去!”
    无法,李明锦只能像无头的苍蝇,在外面继续焦急的等待,终于在酉时,房间传来了一阵婴孩的哭啼声“哇哇……哇……”
    像是听到了生命的乐章,李明锦此时呆住了,不知道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
    稳婆将孩子用小薄被裹好,递给了旁边激动的小王氏,笑着道:
    “恭喜,恭喜,是个俊俏的小郎君呢!”
    小王氏听的眉开眼笑的,接过孙子,掀开包被,果然是个男孙,好啊!让丫鬟给稳婆包了一个大红封,看了一会儿,想着儿子还在外面,小王氏高兴的抱着孙子走到了门外,喊过李明锦,
    “明锦,你媳妇给你添了个大胖小子!快,过来看看,我孙子长的多好啊!”
    李明锦和李明秀问言,立马跑了过来,李明锦脱口就问道:“娘,我媳妇没事吧?”
    “好着呢,现在累了睡着了……快看看我孙子。”
    听着母亲的话,李明锦心放了下来,没事就好!又转头和弟弟一起望着母亲怀里的小娃娃,稀奇的打量,看了一会儿之后忍不住又轻手轻脚的将孩子抱了过来,
    “哎,这样拖着头,小娃娃的头要托着!这样!”小王氏看着儿子生疏的动作叮嘱道。
    “这是我儿子!长的像我!嘿嘿……真好呵呵”
    李明秀听着哥哥的傻笑,仔细的又打量了一番侄子,再看看哥哥的脸庞,无语的说了一句:“大哥,侄子眼睛还没睁开呢?哪里看出像你了……”
    白了一眼弟弟,李明锦不服气的回到:“我儿子当然像我!”
    小王氏看不下去儿子的傻样,抱回孙子转身进了屋子:“小孩儿还不能见风,我先抱进去了。”
    因着出生在梓州府,孩子的洗三就在梓州办的,李潘两家一起来的,喜宴办的尤为的热闹。潘夫人这次完全放下心来,生了儿子,在婆家就是真正站住了脚了!
    作为河西村李家的第四代的重长孙,取名的事儿,老爷子坚决要去找大师算算再定。李明锦本来都想好了儿子的名字了,被无情的否决了,准爹爹心有不甘,争取娶个小名。
    最后依了李明锦,小娃娃的小名叫做了“麦兜”,不过家里人叫着叫叫就成了豆豆。大名叫做李越辰,是南山寺的老神仙取的。
    家里添了一个小娃娃,李明锦在起初的手忙脚乱之后,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奶爸,儿子哭了,比母亲小王氏还积极,立马就跑过去抱着起来哄着,儿子吃奶也要看着,潘若琪羞的不行,最后还是小王氏实在看不下了,这才将蠢爹爹撵了出去。
    时间过的很快,恍然间,豆豆已经五个月大了,这段时间里李家又发生了一件大喜事儿,那就是李明秀成为了李家的第二位秀才,而李明辉又落榜了。
    没等到家里人去安慰自己,李明辉就对家里说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要去常怀码头跟着父亲去做生意。林氏有想法,却是被老爷子一个眼神呵住了,闹什么闹!
    家里几个孙子什么样,老爷子是看的最明白的,孙子已经娶妻成人了,既然读书不是他最愿意走的路,家里人拿鞭子抽也是走不动的!老爷子也是知道儿媳妇担忧什么,二孙不是那等心思奸猾之人,可是做生意就真的是无奸不商么?心思厚道才是长远之计!
    有了老爷子的支持,李明辉惊喜激动的收拾了包袱,就带着妻子去了常怀。
    周氏倒是无所谓,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自家爷爷就是前车之鉴,什么凤冠霞帔诰命加身,还没吃好来的实在。也就高高兴兴的跟着丈夫走了。
    李明锦明年要参加秋闱,如今正是最后冲刺阶段,比平时更是用功,看着慢慢长大的儿子,渐渐年迈的祖父母。李明锦暗自决心,必须要中!
    原先和张浩,范康泽三人合伙倒腾的生意,如今渐渐有了收益,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前进。
    ☆、第53章
    九月梓州府人头攒动,三年一次的乡试在晋朝二十三州府各自举行,前来赶考的生员,从少年至暮年,年龄差距甚大,不过人们早已司空见惯,并不觉得稀奇。
    乡试在梓州府的院学中举行,考试分三场,考试的内容为经义、策问、诗赋三项,每场考三天,考试中途是不允许出来的。
    昭元十四年九月初九,李明锦此次和张浩,范康泽一起,带着家人收拾的一些食宿的物件,经过衙役检查过后,确认没有作弊的东西被混在其中之后,就进了考场,找到自己的隔间。
    九天的考试时间里,李明锦在考场里奋笔疾书,李家人在家中焦心等待。家中唯一无忧无虑的的就是豆豆小朋友了,每天的任务就是吃喝拉撒睡,偶尔咧着无耻的小嘴笑看着焦急担忧的大人们。
    九月十七,考中外拥簇的很多等待考生的人,小王氏带着小儿子一早就在外面翘首以盼,终于在未时,看到从考场中踉踉跄跄走出来的儿子。
    李明锦出来的时候,已经觉得晕晕乎乎,精力透支过度,加上没有休息好,交完试卷之后,就得异常疲惫,强撑起精神,脚步虚浮的走出了院学的大门。
    “明锦,这边儿!”
    “大哥,我们在这!”
    仿佛听到了娘和小弟的声音,李明锦眯起眼,找了一圈,就看到不远处,胞弟李明秀在拥挤的人群中拉着母亲小王氏,跳起脚焦急的向自己挥手。
    拎起箱笼,李明锦,脸上扬起一丝苍笑容,挤过人群,走到了母亲身边,小王氏看着儿子异常苍白的脸色,脸色立变,担忧焦急的问道:“明锦,脸色怎么这么难看,是不是累坏了,快,明秀,过来扶着你大哥,走,咱先回家去!”
    小王氏说的坚决,李明秀扶起哥哥,三人就急忙的回家去了,好在住处就在书院后街,也不是很远。三人走了不一会儿,就到了家里。
    屋子里,潘若琪已经抱着儿子张望的多次,终于见到婆婆和丈夫的身影,将儿子让丫鬟报销去睡觉去,自己上前接过丈夫扶着。注意到丈夫脸色难看,疲惫异常,潘若琪担心的问道:
    “相公可是有什么不适?脸色这般难看……”
    又蹙起眉头对小王氏道:“婆婆,要不请大夫看看吧……”
    小王氏点头应允,李明秀正要抬脚出门,李明锦见状忙拉住,有气无力的对三人说道:“别忙活了,我就是累了,在里面休息不好,没事的,我先吃点东西,补个觉就成……”
    李明锦发话,王氏和潘若琪自然不无不允,吃食早已备好,一早就炖的新鲜鸡汤还煨在炉子上,潘若琪转身就去了厨房。饭菜很快就被端上了桌,李明锦是真的饿了,不再多话,拿起碗筷,痛快的填饱了自己的肚子之后,匆匆洗了一个脸,就倒床上睡了过去,看样子是困的很了。潘若琪坐在床边看了一会儿,就去哄儿子去了,千万不能让那小魔星吵着丈夫。
    考完试之后,张浩和范康泽来过李家一次,三人一起谈了谈此次考试的感受,李明锦是尽了全力的,至于中不中,只能五五之数。张浩显然觉得发挥不好,有点垂头丧气,范康泽则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儿。
    十月中旬,乡试放榜,李明锦和张浩三人,坐在街上的一个茶楼二楼上,看着街上攒动的人头,锣鼓声响起,榜单被贴了出来,人群向前挤去。
    “我们也去吧?”
    李明锦看着好友二人问道,反正死猪不怕开水烫了,该来的总会来。
    “走吧……”
    小王氏和潘若琪自李明锦出门之后,二人就一直在家中焦急的走来走去,李明秀见母亲紧皱眉头,一边捶手,一边嘴中小声默念,“阿弥陀佛,菩萨保佑我儿高中!”在家中来回走了一个多时辰,终于忍不住的拉着母亲坐下,
    “娘,您歇会儿吧,您看看您孙子的眼睛……”说着就指着坐在自己怀里的李越辰宝宝,见侄子的眼睛还在还在盯着母亲的衣服,逗乐了,“娘,您看看,你孙子一早上就随着你眼睛晃来晃去,可累坏了!”
    小王氏一听,那可不行,也怪自己衣服穿的亮了一点,孩子可不就喜欢亮色吗,但是瞅长了,可不好。没好气的瞪了一眼小儿子,
    “这么不早说,哼!”
    将孙子从儿子腿上抱过来,小王氏一下子就忘记了刚才的焦急,“哦哦……”眉开眼笑着逗起了孙子。
    李明秀见状,撇了撇嘴,就知道会这样儿。对着还在嘴吐泡泡的侄子,做了一个鬼脸,李明秀抬脚走了出去。
    还没走几步,就听到外面的锣鼓声响起,门被拍的砰砰直响,外面传来人声,
    “有人在家吗?可是李明锦老爷家吗?”
    李明秀打开门,就看见报喜的差役笑着对自己说道:“恭喜李明锦老爷今科秋闱高中举人,现下是举人老人了,恭喜恭喜,”
    李明秀楞了一下反应过来便是狂喜,忙招呼差役进了屋子,小王氏也听到响动正从屋中探头张望,见儿子快步向自己走来,还没多问,李明秀就激动的说道:
    “娘,大哥中了举人,快,给差大哥倒水,”
    小王氏一听,瞬间激动的差点将孙子松手了,手足无措的忙喊过后面的媳妇,让媳妇封了一个大红封给你差役。
    “多谢差大哥,辛苦了,坐下吃杯茶水吧!”
    似是对李家几人的激动司空见惯,差役接过红封,用手惦了惦,满脸笑意的点了点头道:“恭喜,恭喜,茶我们就不吃了,还有好多家未去报喜,就不在此耽搁了,留步,我们先去了。”
    “多谢,多谢!”
    送走了报喜的差役,小王氏和潘若琪婆媳二人喜极而泣,抱头痛哭,极大的喜悦之后,眼泪似是止也止不住。
    “阿弥陀佛,我儿有出息,我对得起李家的列祖列宗了。呜呜……”
    李明秀抱着闻声而嚎的侄子,一会安慰大的,一会安稳小的,好不手忙脚乱。
    乡试结果已出,李明锦看着榜上自己的名字,心里有些复杂,范康泽此次果然考的很好,名列第二,是梓州府的亚元。李明锦倒数第三,虽然吊车尾,总算中了!唯一心里落败的就是张浩了,李明锦和范康泽看着垂头丧气的好友,显然也没心里去庆贺了,最后三人去了酒馆喝酒去了,顺便劝慰劝慰张浩。
    三人喝了个痛快,叨叨絮絮的说了许多,从前的,现在的,以后的,李明锦眯着迷离的醉眼,看着已经趴下的范张二人,吃吃的笑着。
    “痛快!”
    李明锦高中的消息几日之后,由着梓州府的邸报传到了常怀,县令命差役挨个报喜,常怀今科出了四位举人,其中还有一位是亚元,这可是天大的荣耀!
    消息传至河西村的时候,李明锦还在梓州府参加知州等当地官员的宴席,去的都是今科中举的举子们。宴席是惯例,露个脸,留下个面子情,搞不好以后都会走上仕途,大家还会是同僚。自古官场沉浮,多结善缘总是没有坏处。
    河西村整个村子的人,都沸腾了,河西村出了一个举人老爷!李家人激动不用多说,因着还未分宗,李家在河西村没有宗族祠堂,老爷子带着家里的男丁,在家里摆放的祖宗的排位面前,慎重的祭拜了一番。请求祖宗保佑孙子!
    潘家人在知道李明锦中举之后,激动并不比李家少,特别是潘夫人,直考赞潘举人有眼光,女婿为人稳重,待女儿又好,如今还中了举人,女儿以后不定能当上诰命夫人呢。
    在梓州府逗留了是十来日之后,,李明锦,范康泽和另外两名举子回到了常怀,受到了常怀县令的热气接待,宴席之后,县令名人赠送了每个举子二十两银子,举子们恭敬的谢过。
    大大小小的宴席,络绎不绝,同窗的,乡绅的,李明锦在十月底,才回到了河西村。小王氏已在之前带着儿媳妇和孙子先回了,待到李明锦回来的时候,村中的又是沸腾一番。
    “举人老爷回来咯,举人老爷回来了!”
    村中的男女老少都跑来观看,李明锦被看的很不自在。
    李家盼着李明锦回来已经很久,之前因为人还未回来,家中还未摆酒庆贺,现下人回来了,终于可以在村中摆流水席了。
    “爷爷,奶奶,我回来了。”李明锦跪在地上,给两鬓斑白的爷爷奶奶,磕了头。
    看着地上稳重出息的孙子,老两口激动的老泪纵横,王氏一把拉起了孙子,抱在怀中哭了起来,
    “我孙儿有出息,有出息……呜呜”
    李明锦拍着奶奶因哭泣颤抖的后背,无声的安慰着。
    祖孙三人,哭了一场之后,心中又高兴起来,王氏又兴致勃勃的说起要如何大半宴席,李明锦眼带笑意的看着奶奶说话,不时的点头附和。
    李家的大门在这段时间,快要被踩踏了,认识的不认识的人,许多都来送礼。许多商人,乡绅都来送礼,有的是送田地,房子。有的送铺子,银子,还有一些人送了一些丫鬟奴仆等等。
    李家人望着眼前的这些礼物,面面相觑吃惊不已,怪不得都道要读书了,有了功名之后,什么都有了!
    虽是送给李家,但是到底是冲着谁,大家心里都门清,老爷子问了孙子的看法,最后李明锦决定将送来的大件房子,奴仆送还回去,其他的一些银子,铺子,田地就收下了。
    官场之上,水至清则无鱼,人情往来本是如此,不定以后都有相互求教的时候呢。见孙子自有主意,老爷子就随孙子处置了。
    李家还未分家,东西自然也是归到公中,不过王氏将现银全部放起来,给了孙媳妇。对着家里几个儿媳妇说道:“这些东西是明锦得来的,他有出息,是自己的本事,这些银子是要给他科考和打点的银子,你们谁都不能打这个主意!”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