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宅屋

扶摇上青云(科举) 第3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起了个大早,但考生们全都不困,反而精神抖擞,一个个斗志昂扬。
    待他们到达考院外,天色已蒙蒙发亮,太阳就快升起了,而他们的府试之路,也将正式开始。
    作者有话说:
    欢迎评论~发小红包塞!谢谢你们的支持呀感谢在2022-05-16 23:30:15~2022-05-17 23:30:4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442745 18瓶;宅猫子、hfss要我狗命 10瓶;古它 2瓶;纤珏、阿狸的忧伤 1瓶;
    第38章 考府试
    ◎任课税司大使【合更】◎
    伴着开考钟声一起到来的, 还有第一场考试的卷子。
    第一场考一日,要求黄昏时交卷,但如果考生没有写完, 会很人性化的给三支蜡烛,然后以蜡烛燃尽为限, 将试卷写完上交即可。
    第一场考试,考的是试贴经五段,和杂文两篇。
    科考兴起之初, 原有很多科目, 如明经、进士、明法、明算,还有武举科、童子科等,但随着王朝更迭,到沈长林所在的大乾朝,则只剩下进士科和武举科了。
    如今的进士科吸取了其他科目的特点,例如第一场考的试贴经,就是原属明经科的内容,所谓试贴经, 主要考校学子们记诵经书的能力, 出题者选择一段经典, 掩盖前后段落,只露中间字段, 然后要求学子补齐所掩原文。
    这正是沈长林的优势科目, 所学典籍, 他早已倒背如流。
    接着是杂文,杂文包括箴、铭、论、表、诗赋等。
    沈长林按照老习惯, 先坐下来慢慢研墨, 一边安宁神绪, 一边看试卷。
    【试贴经:官事不摄  导之以礼乐  汉之广矣  …… 】
    【杂文:地东南现祥瑞呈贺表奏上 螽斯为题赋诗】
    这份试卷上的试贴经对于沈长林而言是送分题,提笔便能默写出来,因此没有打草稿,直接写便可,至于有关东南出现祥瑞的贺表,离不开歌功颂德之意,思考的太深入反而不好,音律、韵脚、结构更重要,锤炼整齐,读起来铿锵有力为佳。
    要注意的是以螽斯做诗这题,螽斯是一种昆虫,现在主要指蝈蝈,从农业上说它是害虫,从文化娱乐上说是贵族纨绔的玩物,总之非好物。
    但是,科考整体讲究雅德顺美合,总不能大笔一挥写批判诗吧。
    沈长林想了片刻,想起诗经中的“螽斯羽,宜尔子孙”的诗句,便以此为点,再升华一下主题,预备做首表志的诗。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很快,就到了正午,铃声再次敲响,考生们暂时搁笔,衙差们进来送饭食添水了。
    午饭有两个杂粮馒头,一碗白米粥,外加一荤一素两道菜。
    沈长林摸了摸碗壁,发现菜已经半凉了,怕冷油吃了坏肚子,他便只吃了馒头和咸菜,旁的没有碰。
    第一场考试内容颇多,写在答卷上或许只有千余字,但字字都凝结心血,要在黄昏交卷子,时间还是颇为紧张的,于是饭后无人午歇,直接提笔继续考。
    虽然写不完还有三只蜡烛的余地,却是会记名,有可能影响评分。
    第一场结束后可休息一日,但不准出考场,等于在考间里发呆。
    沈长林锻炼身体,吃饭,默背书本,倒也自在,将精神气养的十足。
    第二场考八股文,行文仿照经义,以古人语气为之,主用排偶,破题、承题等皆有规律,但规定没有清朝科举时的八股文死板。
    【德不孤,必有邻】
    沈长林扫了一眼题目,这题目中规中矩,一般不会写偏,但正因如此,也很难出彩。
    参加府试是大浪淘沙,优中取优,若没点特色,拿什么与别人比,沈长林沉思许久,先破题道:人之在世,慧在明理贵于和顺,紧接着承题:然,文质彬彬而后君子,为有随者而故作德行者,非正君子也……
    第三场考的是策论和骈文,前者针对时事政治出题,后者取了《公羊传》中的一个典故,难度也是最高的,需要考两天。
    沈长林看着题目,依旧是很中庸的选题,于是他按照上场考试的思路,逆向思维,在结合圣人思想以及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多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算是有点剑走偏锋,但对他来说,反而是胜算最大的方法。
    并且,经过陆经历一事后,沈长林心里隐约压着一股气,借着骈文骈文策论,他尽情的挥洒泼墨,抒发心中所思所想。
    六日五夜的府试,终于在这日傍晚结束。
    铃声瞧响的那一刻,夕阳如霞,几只鸟雀扑翅而起,渐渐飞远——
    “长林!”
    出场顺序是按照考间号码大小排的,各县的案首排在前,因此沈长林这回出来的很早。
    顾北安白雪已在考院外等了一下午。
    “先生好,师母好。”沈长林急忙朝他们跑去。
    白雪摸了摸沈长林的胳膊:“小长林,你瘦了。”
    在考院里虽然饭食管饱,但考生们怕影响答题,基本都吃五六分饱,沈长林自然也是如此,六日过去,下巴都尖了一圈。
    同窗们也陆续出来了,不仅个个都瘦了,有的夜里没睡好,眼睛下方还有黑眼圈。
    贺青山瘦的最明显,一见沈长林沈玉寿就如见救星般的扑过来:“太难了,府试太难了,这几夜我做梦都在提笔写字。”
    沈玉寿没忍住笑了笑,收获贺青山一个哀怨的眼神。
    他是擦线进入府试的,心理压力格外大些。
    沈长林拍了拍他的肩膀:“都考完了,便不要多想了,放轻松一点。”
    另一边,顾北安和白雪已经清点好了人数,确保一个都没有落下后,白雪揉了揉沈长林的脸颊:“咱们小长林说的真好,考完了,就尽情的放松几日吧。”
    府考要十日以后才出成绩,也就是说,他们一行人至少还要在景安城再待十日。
    除了那晚吃了一顿好饭菜外,众学子们还没有好好的逛过景安,于是纷纷精神一振,将考试的阴霾彻底抛掷脑后,眼泛精光:“顾先生,咱们先去哪里?”
    “去洗澡。”
    顾北安的话刚说完,众学子不约而同的害羞一笑,府考期间除了洗脸洗手,身体其他地方都没沾过水呢,身上确实有点馊。
    景安城内大大小小的澡堂有数十家,消费水平高低不同,有最便宜的大澡堂子,数十人泡在一池热水中,也有独享的单间,顾北安受不了几十个大汉泡一池洗澡水,但单间价格又过高,也不方便谈话,最终选择了包房,一个包房内有四五个小浴池。
    知道顾先生是极爱洁净的,学子们非常孝顺,让老师独占一池水,他们三个四个凑堆。
    一行人中只有白雪是女眷,她对泡澡没兴趣,恰好澡堂边上就有一间书肆,他们去泡澡,她便去翻翻医书。
    “哇。”
    走进包房,沈长林发出了没见过世面的赞叹,泡入加了艾叶的热水中,他舒服的闭上眼睛,温暖的感觉传送到四肢百骸,让人忘却世间一切烦恼。
    真舒服,景安城的百姓们太会享受了。
    不过,在知道价钱后,沈长林默默流下了贫困的泪水,这包房包一个时辰要五吊钱,即便在永清县开起分店,也不是他能时时享受的。
    大澡堂子则便宜许多,一人十文钱,想泡多久都行,但想想那洗澡水的水质……
    还是算了吧。
    待他们洗完从澡堂出来,天色已彻底暗了下去,不过街面上依旧热闹,行人来往如织。
    接下来,自然要填肚子了,在考院过了几日寡素的生活,今夜自然要吃一顿好的弥补一番。
    白雪听表姨说龙凤酒楼的饭菜不错,便带着一行人前去品尝,点了龙凤酒楼的招牌菜梅子鸭、盐渍鹅脯,以及肉酱卷饼等,各色佳肴琳琅满目,摆满了一大桌,考完后众人没有心理负担,吃起来更加舒心。
    “待会我们去笔店瞧瞧吧,上次见里面的羊毫笔很是不错。”
    “我想去帮小妹买几块手帕带回去……”
    “再去布坊看看吧……”
    一边吃一边聊,各自规划着接下来的行程。
    这次赴考虽被小人恶心了两日,但整体上来看,还是颇为顺利的,没有人生病也没遇见意外,学子们准备的盘缠还有很多富余,都想着好不容易来景安城一趟,要给家人带特产回去呢。
    沈长林和沈玉寿也在咬耳朵,上次买了梳头水给钱氏和罗氏,她俩用的很高兴,这次准备买两只款式简单的镀银簪子回去,想来奶奶和娘亲会喜欢的,沈如康喜欢做手工,两人准备去找一找工具铺子,若有永清县没有的稀罕物件,就买上一套给带回去。
    还得买些糕饼、糖块等小吃,以及小木雕,小扇坠,小穗子等物件,好向同窗以及熟人分享,这些东西或许算不上特别,但是大部分人一辈子都不会到景安城来,能收到一件产自景安的礼物,就足够他们高兴很久很久的了。
    “客官,桃花酿来咯。”
    桃花酿是景安的特色酒,据说是将酒埋在桃花树下酿造而成的,启封后还会加入花酱,喝上一口满鼻腔都是花的芬芳气息。
    白雪喝了一小口,惊喜的瞪大眼睛:“好喝。”
    这酒酿造方法有意思,滋味也好,唯一不美的就是价格高昂,因此在场诸人,一人只得一杯,尝过滋味儿,便也不枉此行。
    四月中旬的夜晚,竟有几分闷热了,顾北安顺势推开了窗户,让夜风吹进来,徐徐的风着几丝潮气,没半刻,外头淅淅沥沥下起小雨来。
    又是一年雨季来临。
    突然降临的雨驱散了不少行人,但是从龙凤酒楼的窗户往外俯瞰下去,整座城市依旧灯火辉煌,行人无数。
    沈长林撕下一只烧鸡腿,边啃边看向窗外,灯影在闪动,楼下的各色喧嚣汇集在一起,变成一种低低的轰鸣声,如伴奏一般,竟叫人沉醉。
    这是景安城,这里是烟火人间。
    沈长林看看手中油汪汪,香气扑鼻的鸡腿,又看看楼下的繁华街景,心想,要是钱氏、罗氏、沈如康他们能来看看就好了。
    饭毕,雨也停了。
    顾北安允许众人学子结伴四处自由的逛一逛,待一个时辰后在酒楼下汇合。
    “青山,和我们一起逛首饰铺子吧。”
    沈长林沈玉寿邀请贺青山同行,贺青山正好想给妹妹买手镯,点头答应了。
    顾北安和白雪这些日子在外奔波不断,没那么重的玩心和购物欲,便没有去逛铺子,而是并肩沿着街道慢慢的往前走,散步消食,谈天说地,不失为一种乐趣。
    “卖花咯,卖花喽——”
    迎面走来了一个卖花的小姑娘,篮子里放着一簇簇的月季花,白雪看了一眼,不由的噗呲一笑。
    她一笑,顾北安就脸红了,想起那次狼狈的模样:“别笑了。”
    “那你给我买枝花。”
    顾北安选了一簇粉色的:“给。”
    白雪捏着月季花,摘了一朵簪在顾北安头上,自己也簪了一朵:“好看吗?”
    “好看,哪里都好看。”
    接下来的几天,学子们一直处于半放假的状态。
    顾北安给他们安排了简单的功课,一天只用读书三个时辰,剩下的时间他们可以自由活动,只是需要结伴而行,并提前告知他行踪。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